拾
字數:3452 加入書籤
在智力和體重方麵備受打擊的藺晨回到琅琊閣,在藺閣主的督促下繼續進行備用閣主的修行之路,按下不表。
景琰在金陵度過了一生中最悠哉的時光,上有兄長教導,下有朋友扶持,每天都過的充實而安穩。
他本是個實心的人,心中惦著祁王哥哥遲早是要登基做皇帝的,自己便要做他手下最威武的大將,與他開疆擴土,保大梁百世基業,創萬代太平。
從未想過,萬一祁王哥哥當不了皇帝,他如何自處。也從未想過像叔叔紀王爺一樣做個詩酒風流的閑散王爺,富貴閑人。
他沒有別的叔叔或者伯伯,也未曾想過為什麽沒有。
就像他未曾想過自己的父親是如何得到這個至尊之位一樣。
他以為世上所有的長子繼承權都是天經地義。
從未想過非嫡非長的父親是如何繼承了大梁的天下。
林殊想過。但他天真的以為,祁王哥哥不需要經曆那樣的危局就能取得這個理應交到他手裏的天下。
少年們沒有想過的事情,不意味著梁王不會想,沒有做。
景琰十七歲了,到了大婚的年齡,按律應遷出皇宮,獨立開府,即便他隻是一個郡王。
景琰對於大婚這件事並沒有什麽實際的概念。這本是理所應當事情。就像其它皇子一樣,皇室婚姻隻是用來交換利益的手段。像他這種不得寵的皇子,沒有被送到外國和親,或者娶一個習俗不同的番邦公主已經是萬幸了。這都托賴祁王哥哥的庇護。
他的郡王妃是來自偏遠屬地的一位郡主,遠不及雲南穆府的勢力。那位姑娘也不及霓凰明豔可人,是一位平淡的讓人留不下印象的女孩。
這位郡王妃與景琰幾度雲雨,卻沒有留下血脈。因為體質虛弱,對金陵水土不服,不及一年就香消玉殞了。
景琰對她也沒有留下太多記憶,畢竟相處太短聚少離多。
後來,母親和祁王妃嫂嫂張羅著給自己娶了幾房側妃。該盡的義務不可荒廢,激情卻是沒有。好在這幾個側妃都是淡然的心性,從不攪擾於他。無所出,他自己也並不在意,以為子嗣之事在於天,不需強求。
成年開府的他,須得為朝廷效力,時而戍邊,時而檢查防務,不常在京。這靖王府十停時間有九停是空置著。
婚姻之於他和這郡王的身份一樣,都是義務罷了。
景琰不是對美滿的婚姻沒有過向往,可是像晉陽姑姑嫁給心儀的對象或者蒞陽姑姑那樣與駙馬琴瑟相合似乎正因為難得才會傳為佳話,得寵的公主嫁得如意郎君的可能性終歸是要大一些。祁王哥哥和祁王妃嫂嫂那是從小太奶奶就給他們指婚,像小殊和霓凰那樣兩小無猜長起來的。自己怎麽能強求呢!
景琰雖然不情願,但還是本著積極的態度對待這件事的“小殊,我明天就要大婚了。我就是成年男人了。父皇已經許我開府,你就可以來找我玩,咱們就可以天天在一起。
不用著急,等明年,你就十七歲了,也會和霓凰成親。到時雖然不能另開府邸,早晚林府也會是你執掌嘛!
不過,要說真的,我這個王妃,真比不得你和霓凰從小被太奶奶賜婚。我都沒見過她,沒說過話,不知道脾氣品性是怎樣。女孩子真少有霓凰那般爽朗的,你運氣真好!
小殊,你怎麽了?怎麽不說話?我話太多了?小殊?”景琰自說自話沒有注意到旁邊的林殊已經麵色大變。
對於景琰成婚開府的事,小殊的反應比他大多了。
領小殊去看祁王哥哥給他挑的王府的時候,小殊還開開心心的,說以後要來玩。
轉臉就紅著眼睛,拽著自己的胳膊,說不要他開府。還真是奇怪,這麽大的人了,怎麽還耍小孩子脾氣。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天經地義。等轉年小殊和霓凰夠了歲數也是要大婚的。
譬如言豫津,比自己還要小上幾歲,已經在言老太師的張羅下成婚了。他才多大?頂多十四五。
言老太師怕是預見自己壽限將至,擔心言侯對孫子不管不顧,才倉促促成這段姻緣。兩個十四五的孩子在一處,過家家是極好的。
小殊卻是不情願,雖然他沒直說。
大婚那幾日,他都推病沒露麵。
就他那身板壯的和牛一樣,會生病不舒服?是真的才見鬼!
一般朋友結婚,應當是快樂的不得了才對啊。
像蕭景睿在豫津的婚禮上鬧的多歡騰,似乎比新郎官都興奮,還喝得大醉伶仃把喜桌都撞翻了。
蒞陽姑姑嫌他出醜,罰他在公主府禁足半月不許出門。反而惹得豫津愧疚,那半月天天泡在公主府陪他玩。
這大概是小殊頭一次和自己鬧別扭,如果這是鬧別扭的話。直到大婚之後第五天,小殊才出現,因為自己要去西山檢查防務,大約三個月才回來,他來送行。
小殊的眼圈紅紅的,整個人懨懨的,倒真像是病了。
景琰有點後悔自己以為他是裝病才不來。
這回小殊沒有像平時一樣拽著自己不放手,像是有些生疏似的問好,又問靖王妃好。
景琰有些尷尬的打了小殊一拳,小殊沒有躲也沒有回手,就那麽呆呆的站著傻笑。
然後沒頭沒腦的問了一句“你喜歡她嗎?”
景琰被問愣了,自己沒想過這個問題,身體代替大腦做出回答,不由自主的搖了搖頭。
沒想到小殊一下子像是活過來一般,雖然眼圈還是紅的,眼神卻放著光。拽著自己問起西山的防務。
直到出發才放手。
小殊還真是奇怪。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