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章:九五之尊

字數:12812   加入書籤

A+A-




    第500章:九五之尊

    這時,後宮宮女內侍亂成一片,嚷嚷著陛下薨歿了。

    曾經是禦林軍副統領,卻被假江漓真閭淩打壓成了普通禦林軍的李弈,趕緊帶人去查看。

    又飛快的回稟顧傾城和拓跋濬。

    拓跋餘果然被人殺死在寢殿。

    而殺死拓跋餘的,竟然是秦少卿。

    秦少卿依然是一副儒雅書生的打扮,施施然自後宮走出來。

    拓跋濬眸色一斂,緊盯著秦少卿:“你怎麽會出現在皇宮?”

    秦少卿不驚不咋,淡然的看著拓跋濬和顧傾城。

    “之前拓跋餘將我綁來皇宮,企圖要挾傾城。方才他想逃命,反而被我誅殺。”

    拓跋濬還想質疑秦少卿,顧傾城卻對拓跋濬道:

    “你且與群臣善後吧,秦大哥確實是被拓跋餘抓來,想要挾我,我去送送秦大哥。”

    拓跋濬滿含深意的眸光,看著傾城半晌,默默點點頭。

    再不無醋意的看了一眼秦少卿,才讓他離開。

    顧傾城送秦少卿出宮,直至桃花庵。

    此刻桃花庵的桃花,竟然還凜冽盛綻。

    而桃花庵,還是相當熱鬧,來求簽者,似乎絡繹不絕。

    她與秦少卿漫步桃林,緩步走向桃花庵。

    當初與秦少卿在此初遇,曆曆在目。

    看看那些求簽者,她微微慨歎:這些都是將死之人吧?

    “如果可以,我多希望這一路,沒有盡頭。”

    秦少卿落寂的聲音在傾城身畔響起。

    “自哪裏來,總歸要回到那裏去。”顧傾城淡淡的道。

    他們經過月亮門,來到那綠幽幽洶湧的忘川河,站在奈何橋頭。

    那雕欄玉砌的奈何橋兩旁,依然盛開紅彤彤的彼岸花。

    看著這些彼岸花,顧傾城又想起那位妖豔的姐姐。

    “原來,這便是忘川河,這就是奈何橋。”顧傾城道。

    此情此景,她更想起當日那個坐在橋上,弱水三千,隻取一瓢飲的秦少卿。

    求簽人正陸陸續續向奈何橋對岸走去,孟婆正給他們分發綠幽幽的孟婆湯。

    也就是忘情水。

    那看似詭譎奇醜的孟婆,卻掩藏著一張竹棚老板娘俏麗的臉。

    顧傾城嘴角微翹,再回眸凝視著秦少卿的臉。

    別人不知道,她卻知道眼前這張臉,能隨時幻變成拓跋餘。

    她曾經想過,拓跋餘若能逃生,絕不會就此罷休。

    必定又會掀起腥風血雨,隻怕會比他的父王河澗王,有過之而無不及。

    好在,她的回天之力,克製住了他。

    他無論是誰,是人間的南安王,或者是冥界的冥王,都不可能再興風作浪了。

    “姑姑,我知道你恨我。”秦少卿眸眼裏有沉痛,卻也有疑惑,“你,真的會原諒我麽?”

    顧傾城默默點點頭:“我會善待老祖宗的嫡親骨血。”

    秦少卿嘴角翹起苦澀的笑。

    顧傾城凝視他,卻不知不覺間,以靈力將他定住,秦少卿驚駭的瞪著她:

    “姑姑,你出爾反爾。原來你生生世世,還是為了那個人,對我如此絕情?”

    顧傾城緩緩伸手,吸過孟婆手中那碗孟婆湯,灌進他的口中。

    看著痛苦掙紮的秦少卿,她眸光噙淚,痛心道:

    “冥王,你費盡心思,讓我喝忘情水,想我忘記白無瑕。

    其實,最該喝這忘情水之人,是你。

    千萬年來,你為我蹉跎韶華,我既痛心,也很感動,卻難以回報。

    你本乃九重天三皇子,當年為了姑姑,舍棄太子之爭,寧願成為海神。

    後來為了姑姑,逆天而為,再一路被貶謫,又貶至冥界為王。

    你對我的情,我很感動,卻無以為報。

    如今,我能為你做的,便是讓你忘記前塵往事。

    把小骨朵忘了吧,好好做你的冥王。

    隻有忘記所有的恩怨情仇,才是真正的善待,最好的回報。”

    冥王喝了忘情水,卻還是沒忘記她。

    伸手輕輕撫摸她的額間花,那朵盛綻的蟠桃花,曾經是朵緋紅的花骨朵。

    而他,數十萬年前,在人前尊她為姑姑,私底下卻喚她為小骨朵。

    “沒想到,你還記得我喚你小骨朵。”冥王的淚骨碌碌滾下。

    “我當然記得。”聖姑強忍眼淚。

    冥王再一臉悲切的看著她,幽幽道:

    “三十三重天,離恨天最高。四百四十病,相思病最苦。

    小骨朵,即便相思病難熬,我也願這般相思。起碼,念著你,也是一種幸福。

    求你,求求你,不要讓我忘記你……”

    “明知你我無結果,何必累你再相思。”聖姑淚盈於睫。

    “小骨朵,沒用的,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已成癡。

    自那年在桃花樹下,在雲螭最孤獨無依之際,小骨朵給了我一個蟠桃仙果,給了我最溫暖的安慰,你便已在我的骨肉裏,又怎能忘了你。”

    冥王的淚水簌簌滾落。

    聖姑見他泥足深陷,依然不能將自己忘懷,咬咬牙,再狠心吸來一碗忘情水。

    冥王不再掙紮,淚流滿麵的喝下忘情水,還是情深款款,沒能忘記她。

    一直給他灌了九碗,看得孟婆也心疼落淚。

    冥王終於闔上眼,良久……

    再睜開眼時,茫然的看著麵前的傾城,懵然問:

    “姑娘,你是誰?”

    顧傾城一直噙著的淚,瞬間簌簌滾落,嘴唇動了幾番,喉嚨哽咽的道:

    “我……是渡河者。”

    冥王麵無表情的看看她,而後轉身,踽踽而行,落寂的往橋對岸走去。

    空中,傳來他哀傷的低吟:

    佳人渺,

    相思遠。

    千般意,

    難相付。

    浮雲聚複散,

    勞燕終分飛。

    相遇相知何太晚?

    忘情水苦難忘情!

    誤入相思門,

    誰明相思苦?

    單相思兮摧心肝,

    苦相思兮無窮極!

    早知情絲絆人心,

    何如當初莫相識!

    顧傾城聽著他的詩,心裏一酸,淚如雨下。

    恍惚間,又看見當日那個苦相思的秦少卿。

    還有九重天蟠桃園中,桃花樹下那個小少年。

    她終究是負了他,蹉跎了他數十萬年的韶華。

    她心裏,也很痛!

    孟婆哀傷的看著緩步走來的冥王。

    有些情愛,即便你捂住嘴巴,它也會從你的眼睛裏蹦出。

    孟婆心事重重的看了聖姑一眼,便相攙著冥王走向迷霧飄渺,魑魅魍魎,陰風陣陣的黃泉路上。

    她終於看清孟婆,醜陋的麵具下,是一張嬌美而似曾相識的臉。

    ——靈犀!

    目送他們遠去,直至瞧不見,她才斂起眼淚。

    但願,他真的能忘了自己。

    太虛真人不知何時,也站在橋上,看著那漸行漸遠的冥王。

    再回看著顧傾城,捋須含笑:

    “聖姑,成神之路,已然不易,要成為神上神,更是劫難重重。”

    “謝謝真人一直以來的庇護。”

    顧傾城向太虛真人斂衽為禮。

    太虛真人再微微頷首:

    “聖姑浴火,涅槃重生,不死不滅,更擁有回天之力,可以扭轉乾坤。

    但六界之中,人界最弱,五界不得隨意對人界施展法術。

    聖姑畢竟還渡劫人間,更不可以隨意對凡人動用靈力。

    否則,會觸犯天條,而你的渡劫,將會更漫長。”

    “是。”顧傾城垂首,恭謹道。

    再抬眸,太虛真人已離開。

    顧傾城默然一笑,往桃花庵走去。

    再回首時,身後,依然是那條不起眼的臭水溝。

    而方才還璀璨盛綻的桃花,也換上滿枝新芽。

    回到皇宮,拓跋濬擁著她,吻吻她的額間花,溫和的問:“送他走了?”

    顧傾城默默點點頭。

    稍頓,遂抬眸看著他:“你知道他是誰?”

    拓跋濬默默點頭:“自從你第一次說,他們的眼神相似,對他們的身份懷疑,我便知道了。”

    是啊,隻要是他的傾城懷疑的,他便確信,那絕對不僅僅是懷疑。

    “你不怪我放他走麽?他曾經如此的傷害你。”

    “不怪。”拓跋濬微微搖頭。

    稍頓,再歎口氣:“他傷害的隻是我的肉身,可是他心裏,比誰都苦。”

    顧傾城緊緊抱著他,靠在他寬闊的胸膛。

    “你別怪我,他是河澗王的兒子,也是老祖宗的嫡親骨血。天上地下,骨肉相連。”

    天上地下,骨肉相連?

    拓跋濬有一瞬的驚愕,隨後,又釋然。

    也不深究。

    “我對他,有內疚,也有感動。”她又揚眸看著他,“你真的不怪我婦人之仁?”

    “隻是感動罷了,不是愛,不擔心。”拓跋濬依然寵溺道。

    顧傾城看著這個把自己寵上了天的夫君,終於軟軟的笑了,兩人吻在一起……

    沒有人知道,皇宮中死去的拓跋餘,隻是一具被戴上一副拓跋餘麵具的禦林軍屍首。

    拓跋濬被文武大臣擁立為文成皇帝。

    他隨即下旨,誅滅宗愛以及賈周三族。

    廢拓跋餘的帝號,隻以諸侯王的禮儀安葬拓跋餘,諡號為隱王。

    文武百官,籌備皇帝登基事宜。

    而顧傾城,記起一切後,想起一直沒見過顧樂瑤,便讓人帶她進宮。

    卻見她一臉憔悴,還頂著個即將臨盤的大肚子。

    顧傾城略為驚訝,拚退宮人,問她是否嫁人了。

    顧樂瑤支支吾吾,想隱瞞真相。

    拓跋餘弑殺先帝,他的孩子也罪大惡極,若被人知道,這孩子也不保。

    顧傾城眸眼熠熠霞光,霞彩在她的肚子睃巡,便能瞧出,那是她與拓跋餘的孩子。

    “這是……你與拓跋餘的孩子?”

    “姐姐,請饒這孩子一命,放過我們吧……”

    顧樂瑤自知瞞不了顧傾城,跪下去哭著哀求。

    她畢竟身為人母,哪肯拿掉自己的親骨肉。

    況且,這是她與拓跋餘的孩子。

    顧傾城默默點頭。

    “你若想保住這孩子,就要守口如瓶。”

    顧樂瑤見能保住孩子,自然是拚命的點頭。

    顧傾城見李雙兒的預產期與她接近,便悄悄安排她們一起待產。

    顧樂瑤與李雙兒住在一間別院,本欲與李雙兒商談,如何能在顧傾城手裏絕地反擊。

    李雙兒九族誅滅,心神俱傷,早已抑鬱成疾,癡癡呆呆,哪裏還能與她沆瀣一氣。

    就連生孩子的時候,竟然母子都……

    而幾乎同一時間,顧樂瑤也生了個兒子。

    孩子生下,也來不及看,還未聽到孩子的哭聲,便暈了過去。

    等她醒來的時候,不見孩子,隻有顧傾城站在她麵前。

    便跪在顧傾城麵前,追問自己的孩子在哪裏。

    顧傾城卻遺憾的告訴她,她的孩子不幸夭折了。

    “是你!是你你殺了我的兒子!你想報仇,便殺了樂瑤吧!為何要殺害一條幼小無辜的生命?你這個狠心的女人!……”

    顧樂瑤哭得撕心裂肺。

    “我若想殺你的孩子,就不會讓你好好在這裏待產了。”

    顧樂瑤哭了半天,罵了半天。

    想想也對,顧傾城若想殺死自己的孩子,根本不會留孩子到臨產。

    顧傾城又歎道:

    “你剛生育,又有奶水,就做太子的奶娘,在宮中帶他長大吧。”

    “太子?”

    “就是李雙兒的孩子,她抑鬱成疾,生下孩子,就撒手人寰了。”顧傾城道。

    顧樂瑤默默點頭,按下心裏所有的恨,自此成了太子拓跋弘的奶娘。

    她要將太子,培養成一把利刃。

    能誅殺顧傾城的利刃!

    拓跋濬對這個太子,幾乎看都不願意去看一眼。

    他正式登基前,先舉行國殤,祭祀所有為國捐軀的勇士以及那些無辜枉死的冤魂。

    皇帝一身莊嚴肅穆的玄色袞服,身後跟著威風凜凜的禁衛以及文武百官,緩步走來,站在皇宮太極殿廣場。

    恭恭敬敬的佇立於祭壇前。

    萬人敬仰,一派帝王氣象,一個眼神就可以迷倒萬千子民。

    禮儀官拉長聲音高喊:

    “大魏國殤!布奠傾觴!舉國吊祭!精魂歸依!撚香行禮!魂縷天依!”

    這時候,便有侍從將燃點好的高香恭謹的遞給皇帝。

    皇帝虔誠的三叩首,上香。

    禮儀官又拉長聲音高喊:

    “奉酒加觴!三祭酒!”

    便有侍從奉給皇帝一鼎酒,皇帝接過來,往祭壇上一個個青銅大酒觴斟酒。

    禮官又拉長聲音高喊:

    “天道得金兮惟剛惟毅!地得載物兮厚生萬人!天地明鑒兮立君以理!勵精圖治兮撫民以仁!”

    皇帝捧著一觴又一觴的酒,先敬天,再傾於地以祭奠死者。

    而後,禮儀官又高聲吆喝:

    “金匱入封!魂歸土中!眾靈安息!千古流芳!”

    皇帝親自把記錄著英烈之名的金匱放進陶壇裏,再倒入一盤土。

    那些英烈,其中就有他那些舍身護主的侍衛。

    禁衛擊金鼓,鳴銅鍾。

    禮儀官最後高喊:

    “吊祭禮畢!新皇登基!”

    便有新任內侍總管,展著聖旨高聲誦讀:

    “皇天上帝!後土神祇!眷顧降命!文成黎元!自即日起!是為大魏新曆!興安元年!傳書天下!昭告神州!祈願大魏山河帶礪!地域無疆!萬民福澤興安!”

    洪亮的聲音在廣場回蕩,曆久不絕。

    自此,大魏拓跋濬文成皇帝的興安元年伊始。

    文武百官隨即跪下立誓同祈願:

    “祈願大魏山河帶礪!地域無疆!……萬民福澤興安!……”

    文武百官以及將士們再跪下向新皇磕首。

    禮儀官又拉長聲音高聲道:

    “諸位護國將士!蹈鋒飲血!臨難不避!萬死一生!方成大業!參酌得宜!論功高下!定爾爵賞!

    今封九王爺拓跋丕為廣陵王!左柱國!冠軍候!執金吾!封邑荊州!齊州!子孫世世承襲!

    遼西王馮熙!再賜封右柱國!長平候!柱國大將軍!封邑秦州!雍州!子孫世襲罔替!

    原神武將軍阿布汗!擢升為一品驃騎將軍!食祿四千石!

    原驍騎將軍叱盧!擢升輕騎將軍!食祿三千五百石!

    原禦林軍副統領李弈!特進一等信義將軍!擢升為皇宮禦林軍統領!食祿三千石!

    虎威將軍花木蘭!擢升驍騎將軍!食祿二千五百石!

    忠義將軍長孫無垢!擢升車騎將軍!食祿二千五百石!

    忠義軍鐵铖!特進三郎幢將!統領內三郎!食祿二千石!

    其餘將士人等!論功高下!皆再升賞!”

    眾將士們叩首謝恩:

    “謝皇上聖恩!……”

    皇帝微微抬手,示意眾人起來。

    “謝皇上!……”眾將士齊聲高呼。

    封完武將,又封文官,禮儀官又高喊:

    “大司馬高允!晉封大司徒!太常卿!食祿五千石!

    刑部尚書陸麗,晉封為大司馬,一等光祿大夫!食祿四千石!”

    禮儀官又念了些封賞,高允與陸麗等人也一一出列,叩謝皇恩。

    禮儀官又大聲道:

    “今新皇即位!深思社稷之重!實切兢業之懷!當革故鼎新!共圖先治!遂大赦天下!與民更始!詔書通於天地!布告爾眾!鹹使聞之!大魏興安元年十月初三日!”

    所有文武百官以及將士們,同跪高呼:

    “願大魏海晏河清,時和歲豐,天下太平……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皇帝伸大袖:“平身!”

    “謝皇上!……”所有人再恭聲道。

    皇帝登基大典總算完成,於永安前殿即皇帝位。想和更多誌同道合的人一起聊《飄渺傾城》,微信關注“優讀文學 ”,聊人生,尋知己~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