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知縣的提攜

字數:4024   加入書籤

A+A-


    背熟經文,這是科考的第一步。

    如果經文都不熟悉,那想要在殘酷的科舉考試中出人頭地簡直無一絲可能。

    古代參加科考的書生不僅要將四書五經背得滾瓜爛熟,還要將朱子集注等注疏背熟了,這樣才能在寫八股文的時候遊刃有餘不跑題不偏題合乎儒家正統。

    鄭浩這回答可謂舉一反三了,不僅說出了這一句的出處,還將上下兩句也背了出來,這就很難得了。

    “不錯,不錯!看來你在論語上麵下了一番苦功,那麽,這句是什麽意思呢?”程知縣兩眼放光,眼中滿是欣賞之色。

    “回大人,這句話的意思是:聖人教導他的弟子們,在家裏一定要孝順自己的父母,出門在外則要順從兄長,日常的行為一定要保持謙虛謹慎誠實守信的品格,還要親近仁義賢能之人,博愛世間眾生,行事的餘暇時間可以用來研習詩書六藝。”鄭浩做了一番解釋。

    古時候很多人都是讀死書死讀書,有時候他們把一篇經文背得滾瓜爛熟,可你若是讓他們解釋意思,估計能把他們難為死。

    能背誦還能釋義,這已經更上了一層樓。

    “非常之好!你能對經義有如此深刻的理解,實屬難得,看來,你對朱子集注也很下了一番功夫。”程知縣很是讚賞地說道。

    朱子集注差不多已經被當成了對四書五經的標準解釋。而朱子集注所起到的主要作用也不過是解釋經文的意思。

    所以,鄭浩能恰如其分地將這句經義解釋清楚,給程知縣震動很大。

    一個十三歲的孩子,能學到這一步,已經相當了不起了。

    “大人謬讚了,學海無涯,小子還差得遠。”

    鄭浩趕忙謙虛了一句。

    “鄭浩,你可曾開始作文?”程知縣對鄭浩表現出來的態度也很滿意,點點頭又問。

    這裏所說的作文,指的是時文,也就是八股。

    這個,鄭浩還真沒寫過。

    不過,他前世也曾讀過不少的優秀八股文,算是沒吃過豬肉見過豬跑。

    鄭浩便搖了搖頭說:“不曾。”

    “唔!你這麽高的天分,難道不準備走科考正途嗎?”程知縣皺了皺眉。鄭浩讓他頓時升起一絲珠玉蒙塵之感。

    這麽個少年天才,四書五經背得這麽溜,對經義理解也深刻,怎麽就不提早開始作文呢?

    這要是耽擱了,那豈不是國家的損失嗎?

    看來,程知縣這是想要拉他參加科考了。

    若是距離明朝滅國還遙遠,其實參加科考真的是非常有必要的。因為,你要想混得好,就得走科考這一途,隻有進士出身,然後才能被整個封建官僚體係接納,然後你才能在這個時代呼風喚雨。

    可是,現在,現在這個時間點,距離明亡也就剩五年了。

    而科考這玩意真的是能把人的一生都給填進去,得浪費多少時間啊!

    鄭浩很糾結。

    他有點不知道該怎麽回答程知縣的這個提問。

    他看出來了,程知縣這是要提攜他,要在科舉這條道上拉他一把,算作對自己救他女兒的報答。

    “尊敬的宿主,恭喜您完成了拯救綁架女孩的任務,現在為您頒下新的任務,請您務必通過在三月末舉辦的縣試考試。”就在這個時候,一個柔美的聲音在鄭浩腦中響起。

    這是係統又開始頒發新的任務了。

    鄭浩心裏一怔,他心想,既然我完成了拯救綁架女孩的任務,難道不該給我頒發獎勵嗎?

    “尊敬的宿主,您完成的拯救被綁架女孩的任務並沒有獎勵,因為,通過這個任務,本係統讓你結識了知縣老爺,這對你在這時代的發展是有莫大好處的,這已經算是對你的最大獎勵了,難道不是嗎?”

    係統的聲音再一次的響起。

    這是聽到了鄭浩的心聲,所以做出了回應。

    鄭浩一想,也的確如此。那麽,不頒發獎勵,也就算了吧。

    “回大人,非是小子不想走科舉正途,實是因為家中巨變,所以才耽擱下來。”鄭浩趕忙回應程知縣。

    “原來如此!鄭浩,你可知道,今年的縣試被我放在了3月28日舉行?”程知縣笑道。

    “小子不知。”鄭浩恭聲道。

    清代的縣試一般都被固定在了早春2月進行。

    而明代則相對隨意性比較大,具體什麽時候考,考幾場,由縣官自己來決定。但是,大多也都是放在春日進行。

    這是鄭浩的了解。

    “唔!今日是3月10日,距離開考還有半月有餘,以你的水平,若是能多練幾篇時文,熟悉一下套路,通過縣試也是大有機會的啊!”程知縣捋著胡子說道。

    鄭浩聽了,卻是一陣的頭大。

    他深入了解過八股文,知道並沒有那麽簡單。

    想要寫好八股,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經年累月苦練才成!

    但即便時日較短,可係統已經發布了任務,鄭浩並沒有退路,他隻能選擇迎難而上這一途了。

    “小子願盡力一搏,以不辜負大人的厚愛!”鄭浩躬身說道。

    “唔!好!我這裏有幾本我批注過的時文集子,你拿去好好看看吧。”程知縣說著起身去書架上拿了幾本書遞給鄭浩。

    鄭浩趕忙雙手接過來。

    程知縣便說道:“你看過這幾本集子,就可以嚐試著作文了,我這裏有幾個題目你且拿去研習一番。”

    他說著,又伏案疾書,寫了幾個八股文的題目。

    鄭浩心裏便是一動。

    他心想,這會不會是縣試的考題呢?

    這麽想著,他趕忙接過來,小心翼翼地收入囊中,躬身感謝:“謝大人厚愛!如此,小子就不打擾了,這就先行別過!”

    “你可以在舍下用些飯再走也不遲。”程知縣說。

    “多謝大人,小子還有一個夥伴在外麵,加之今日還要出城回家,不便在貴宅久留。”鄭浩趕忙說道。

    “既然如此,那就不留你了,我這就讓人送你出去。”程知縣道。

    他就喚來一名身穿紫衫頭戴方巾麵白微須的中年男子,對鄭浩介紹道:“此乃張先生,是我的得力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