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秀恩愛

字數:4369   加入書籤

A+A-


    原來這個吳駿公就是吳偉業呀!

    鄭浩恍然。

    吳偉業跟卞玉京之間的愛情糾葛纏綿悱惻,一直持續了幾十年,到卞玉京香消玉殞這才算結束。

    但直到卞玉京去世,兩人也最終沒能有情人終成眷屬。

    可不得不說,卞玉京的確是對吳偉業情根深種,癡情不改。

    鄭浩隻記得,按照曆史記載,吳偉業和卞玉京的相識難道不應該是兩三年後嗎?怎麽就提前了呢?

    他現在有些忐忑。

    他擔心吳偉業這個宿命的情敵會和卞玉京再一次的一見鍾情,博取到卞玉京的芳心。

    “原來是吳梅村啊!”鄭浩點點頭,淡然道。

    “浩弟卻也是知道吳梅村的嗎?”卞玉京問。

    “聽有人說到過他,還不太了解。”鄭浩說道。

    “我倒是讀過他的詩集,寫得很好,才情佳氣勢雄渾,真可算得上我朝數得著的大詩人。”卞玉京道。

    鄭浩想了一想,他發現,吳偉業真正有名的作品貌似都是在明亡之後所作。

    像《圓圓曲》、《聽女道士卞玉京彈琴歌》這等大成作品,都是在清朝年間創作出來。

    現在的吳偉業不過是小有才名罷了,還沒成大氣候。

    而且,吳偉業已經是位三十歲的大叔級人物。胡子拉碴一臉褶皺。

    難道,自己還爭不過他嗎?

    想到這裏,鄭浩已經安了心。他還就不信了,他先入為主,已經在卞玉京的內心占據了一個顯著的位置,吳偉業即便現在過來,也理當不能在卞玉京心中激起太多漣漪才對!

    吳偉業這膽小怕事的“渣男”,絕無可能競爭得過他!

    想到這裏,他淡然一笑說道:“唔,聽玉京兄這麽一說,我對這吳梅村倒是興趣大增。”

    卞玉京明眸善睞,看了鄭浩一眼,“噗嗤”笑出了聲。

    “浩弟,似乎對吳梅村有點兒敵意哦。”卞玉京柔聲道。

    女人的心倒真是敏銳。

    居然給她察覺到了。

    鄭浩便說道:“這怎麽會?我與吳梅村素昧平生,何來敵意呀?”

    鄭浩竭力掩飾著自己內心的想法。

    “其實,我認為,吳梅村的才情與浩弟相比,還是差了些許的,浩弟小小年紀,已經能填出那樣的好詞,若是以後在詩詞一道多下些功夫,前途必不可限量也!”卞玉京輕笑著說道。

    兩人正說笑間,卻聽得樓下小廝高聲喊:“貴客駕到!”

    “是吳梅村他們來了。我們下去迎接一下吧。”卞玉京對鄭浩說道。

    “好的!”鄭浩點點頭。

    兩人便攜手下樓。

    這一次,仍然是卞玉京主動牽著鄭浩的手。她的小手光滑柔嫩,這麽牽在手裏,鼻端縈繞著美人的馨香,卻是讓鄭浩的內心一陣的蕩漾。

    在這男女授受不親的年代,能和一個大美女攜手而行,那也是一種難得的幸福啊。

    這也就難怪為何古代的讀書人那麽迷戀風塵女子了。

    因為隻有在風塵女子那裏,他們才能感受到令得他們癡迷的自由戀愛的浪漫氣息。

    兩人攜手下來,卻看見三個男子正來到岸邊。

    正是吳梅村、冒辟疆、周士茂三人。

    這三人看見鄭浩和卞玉京手拉著手,狀極親密,都是微微一怔。因為似這種男女手拉著手出現在外人麵前的情形太少見了。

    即便是與自己妻妾,也鮮有拉著手見客的。

    因為這樣顯得太孟浪了些,會遭人非議的。

    看到這三人,鄭浩這才鬆開了卞玉京的手,向著冒辟疆和周士茂拱手道:“辟疆兄,士茂兄,別來無恙!”

    “鄭賢弟,你這幾日可是風頭很勁啊,大家都在流傳關於你如何幫助程大人以霹靂手段剪除狠毒胥隸的事跡!想不到你小小年紀,竟然如此沉穩而果決,能除掉那無惡不作的逆賊常彬,本縣父老無不對你感恩戴德哪!”周士茂拱手向著鄭浩說道。

    “第一眼看見賢弟時就知絕非等閑之輩,來日必將直上青雲,成為國之棟梁!經了無錫城剛過去的那一場風雨,我更認定了這一點!”冒辟疆也笑著說道。

    隻有那吳梅村與鄭浩並不認識,隻站在一旁微微笑著,並不說話。

    “三位先生,請上船來吧!”卞玉京邀請道。

    三人這才踩著跳板走上船頭,來到畫舫二樓在桌旁坐下,便有小廝使女流水價送上佳肴酒水。

    冒辟疆便對吳梅村說道:“梅村,鄭重為你介紹一下吧,這位就是鄭浩,今年不過才一十三歲,但文采過人,畫技高超,可謂詩畫雙絕!”

    隨後,冒辟疆又向著鄭浩介紹了一下吳梅村。

    吳梅村便向鄭浩頷首笑道:“久仰賢弟大名!你的那首唐多令.詠柳我讀過了,字字句句都很動人,我很喜歡!”

    鄭浩便也笑著回應:“梅村兄,我對你也是仰慕已久了,你的詩作我也多有拜讀,對兄的才情我欽佩不已!”

    這就互相吹捧上了。

    不過,吳偉業的詩作,鄭浩最為熟悉的也就是圓圓曲了。

    “衝冠一怒為紅顏”,吳三桂為了陳圓圓當了滿清的帶路黨,大明王朝就此覆滅。圓圓曲裏寫的這段曆史太出名了。

    他其他的詩鄭浩都沒怎麽看過。

    “梅村近日又有了新作,在江南各處卻是到處都有傳誦呀!”周士茂這時候在旁說道。

    周士茂便搖頭晃腦開始背誦:

    “石壁千尋險,江流一矢爭。

    曾聞飛將上,落日吊開平。”

    周士茂聲情並茂讀完了,笑著又說:“這首《采石磯》真的是非常的有味道,這樣有氣勢的詩也隻有梅村能作的出,我是萬萬不行的。”

    這首詩,鄭浩之前還真沒讀過,他心說,這詩很一般嘛,隻是描繪了一下采石磯地勢之險要以及浩浩江水奔騰的氣勢。結尾一句則點了一下明朝開國時候,大將常遇春攻取采石磯的事跡,借以暗諷明末國事之凋敝,怎麽說呢,這詩太隱晦了點,實在並不算太過高明。

    “浩弟,我看見你眉頭輕顰,難道你有什麽不同見解嗎?”坐在鄭浩旁邊的卞玉京卻是一直在關注著他臉上變化,她見鄭浩頗為不屑地撇了一下嘴,便問道。

    “鄭賢弟,還請多多指教!”吳偉業也向著鄭浩拱了拱手。

    吳偉業頗有些不悅。

    他自幼便以詩而聞名,二十來歲的時候,其詩名已經轟動江南。他也是頗為自己的詩才而自傲的。這黃口小兒焉敢輕視自己?

    鄭浩深吸了口氣,暗自檢討自己:還是太情緒外露了點啊!這樣是很容易得罪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