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中秋夜宴(五)
字數:4049 加入書籤
兩名舞者聞言,亟欲出手,阻止溫浮歡接過兵器,然而後者身姿靈巧,一個旋身便避開他們的攻擊,伸手握住了飛到麵前的劍柄。
她回轉身格擋,劍與劍相碰撞,發出清鳴般的聲音。
男子舞者揮劍而,溫浮歡身子極是柔軟的平直後仰,堪堪躲過襲來的一劍,引起了在場諸人的一眾叫好。
溫浮歡接到劍的同時,一道鴉青色的身影躍然而至,加入到了戰局之,同她並肩而戰。
“二哥!”她既驚又喜的喚道。
喜的是終於有人能助她一臂之力,不至於讓她一個人硬抗,驚的是她並不曉得薛莫寒的武功強弱。
若是因此害得他受了傷,她怕是要心有愧的。
薛莫寒沒有過多的說什麽,隻向她遞了一個自信的眼神,便迎前去,以實際行動來向溫浮歡證明自己的實力。
場麵愈發熱鬧了起來,與之相對應的便是更加激蕩人心的鼓號聲,仿佛燃起了渾身的血液洶湧沸騰。
他們的叫好聲更大,也更激動,甚至有人站了起來,目光炯炯的望著對戰的雙方,眸子裏隱約跳躍著癲狂。
溫浮歡和薛莫寒的神情盡皆凝重。
不懂武功的人隻看得到繚亂的劍招,以及遊走在台的利落身影,卻看不到這一招一式間劃過的凶險!
守衛在旁的禁軍算看出來了什麽,以他們的身份,怕是也沒有什麽資格開口勸阻,更別提出手阻止了。
說到底,溫浮歡也好,薛莫寒也好,於他們而言都隻是權貴,是陌生人,不值得他們冒險出手。
有了薛莫寒的加入,溫浮歡明顯感覺到壓力減輕了不少,而且有劍在手,施展起招式來也更具威力。
不多時,那兩名舞者便被逼的節節敗退,收劍立在一旁。
溫浮歡和薛莫寒也停止了進攻。
劍舞到此結束。
人群不曉得是誰先爆出了一聲“好”,接著便有叫好聲伴隨著鼓掌的聲音,接二連三的響起。
皇亦是麵露滿意,不住的點頭道:“好一場精妙絕倫的劍舞,真是讓朕看得酣暢淋漓!”
他轉頭看向李奕顥,“老四,這劍舞不錯,有賞!”
“謝父皇恩……”
李奕顥躬身謝恩,話還未說完,便被薛錦華打斷道:“怪不得人說四皇子心思巧,這舞劍的人賣了這麽大的力氣,怎麽皇偏偏隻賞四皇子一人呢?”
薛錦華用的是半嗔半問的語氣,起質問來,倒更像是撒嬌。
皇聞言,捏了捏她滑膩豐腴的小臉,語氣寵溺道:“你呀,這怕不是在替自家弟弟妹妹,向朕討賞來了?”
薛錦華莞爾一笑,麵帶羞澀道:“……嬪妾這點小心思,還真是瞞不過皇呢!”
“哈哈!好,都有賞!都有賞!”
“謝皇恩典!”
溫浮歡和薛莫寒以及兩名舞者紛紛下跪謝恩。
李奕顥垂了眼,眸底掠過一絲陰沉。
他剛想開口說邪惡什麽,卻被溫浮歡搶了先,道:“皇,適才民女自作主張,加入了這劍舞之,還望皇恕罪!”
皇神情微斂,居高臨下的望著她,片刻後道:“是你的加入,才讓朕看到這麽一出酣暢淋漓的劍舞,何罪之有?”
他這麽說,便是不打算追究溫浮歡出手的事了。
見自己的如意算盤落了空,李奕顥縱然心有不甘,卻也隻好故作大度道:“沈小姐倒真是深藏不露,以後還請沈小姐多多指教了!”
“四殿下謬讚,民女愧不敢當!隻不過殿下如此喜愛劍舞,不知民女可否有幸,向四殿下討教一二呢?”
言下之意,便是要挑戰李奕顥了。
都說禮尚往來,他送了溫浮歡這麽一份大禮,溫浮歡不給他回禮,怎麽能行呢?
李奕顥沒想到溫浮歡敢這麽明目張膽的挑戰他,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麽接話,畢竟剛才看了她的劍舞,心裏著實沒底。
“怎麽?四殿下莫不是不肯給歡兒這個麵子?”薛錦華猜到溫浮歡的意圖,順勢幫著她推了一把。
她倒要看看,李奕顥自己擺出的事情,該怎麽收場?
“這……”
李奕顥看了看溫浮歡,又看了看坐的皇,臉的表情猶豫不決,手心裏更是滲出了汗。
在這時,一道尖細的聲音打破了僵持的氣氛。
隻聽候立在粹雲台外圍的仕官高聲宣道:“太後娘娘駕到——”
隨著這一聲宣布落下,在場的眾人頓時麵麵相覷,皆從對方的眼睛裏看到了自己吃驚和錯愕的神情。
長孫太後離宮多年,一直在峰元寺禮佛,不問世事,怎麽會突然回宮了呢?而且事先並未透露出任何風聲?
不知情的朝臣及其家眷們,都暗暗在心裏猜測長孫太後此次回來的目的。
事先得到消息的皇、皇後等人則站起身,看向從遠方直通粹雲台的寬闊平整的白玉石路。
溫浮歡也望了過去,心裏除了意外,還有難掩的仇恨。
這個在一眾宮婢仕官的簇擁下,走在最前麵的雍容華貴的婦人,是顧家的仇人,也是溫家的仇人!
到底是年近六十的人了,哪怕尊貴如太後,哪怕每日悉心的養護,長孫太後臉已經爬滿了嶙峋的皺紋,處處都透露著蒼老和滄桑。
但是她的一雙眼睛仍然銳利,眸光如刃,一一掃過向她行禮跪拜的朝臣。
“都起來吧,不必來這些虛禮了!”
長孫太後聲音低而沉,隱隱帶了威勢,讓人不難聯想到她年輕時的冷肅和莊重,以及一言九鼎的威嚴。
皇三步並作兩步走下高台,迎前道:“兒臣參見母後!母後怎麽突然決定回帝京來了?”
長孫太後秀眉微挑,“怎麽?皇不希望看到哀家嗎?”
“怎麽會呢?兒臣巴不得母後回來呢!隻不過母後離京前吩咐了,說要在峰元寺潛心禮佛,兒臣又豈敢遣人打攪呢?”
長孫太後輕哼了聲,不置可否的笑了笑,抬腳向前走去。
她在近身仕官奉大監的攙扶下,走到皇原來的長椅坐下,目視下方眾人。
眾人紛紛下跪,不約而同的齊聲高呼道:“恭迎太後娘娘回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