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設立織造局(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

字數:4122   加入書籤

A+A-


    卻說寧修與常小伯爺作別後,與柳如是等一幹河東詩社的成員返回江陵。

    甫一進城他便直奔家中。

    這次遠行還是很有意義的,不但再一次刷了聲望,還收獲了鄭老前輩這個忘年交。寧修還抽空拜訪了常小伯爺,打通了玻璃花瓶在權貴階層的銷路。

    一切都是完美的,也該到和家人團聚的時候了。

    寧修回家後先去拜見了爹娘,之後連喝口茶都顧不上徑直奔去作坊。

    水泥、玻璃、肥皂同時生產讓原本闊暢的院子變得有些促狹,寧修在考慮是不是再購置一套宅子專門改成作坊。畢竟以後要生產的東西會越來越多,規模會越來越大,僅靠現有的地方肯定是不夠的。

    當然這件事不用太著急,慢慢去做就是了。

    “三哥哥,我聽說朝廷準備在江陵設立織造局,往江陵派駐提督織造太監呢。”

    十郎無意間的一句話讓寧修不禁身子一震。

    “你方才說什麽?朝廷要在江陵設立織造局?”

    寧修緊緊攥住拳頭,十分期待的問道。

    這個消息可算是勁爆了。雖然十郎的信息渠道不見得多麽靠譜,但寧修堅信不會空穴來風,既然消息已經散布了出來,就一定有它存在的道理。

    大明先後在金陵、杭州、蘇州等地設置織造局,為皇明宗室織造絲綢。

    朝廷每年賞賜給官員的綢緞官服就需要萬匹原料,龐大需求也養活了不少織工。金陵、蘇州、杭州等地的織工大多數都是為官家織造,月錢雖然不算多但卻極為穩定可謂旱澇保收。

    除去蘇杭,湖州、嘉興等地也有不少織造作坊,有些時候蘇杭的官商完不成朝廷交辦的任務便會把一部分的任務外包出去,讓這些地方的織工來趕製。

    反正江南地區織工的手藝都很高超,不仔細看根本看不出區別。

    做皇商嘛走的是量,十匹綢子裏有一匹質量稍差些的也無傷大雅。

    官辦織造局屬於監督機構,本身並不生產絲綢,都是與他們合作的大商人辦作坊來織造。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這是一種官私合辦的模式。

    當然織造局一般由提督織造太監主管。太監是天子家奴,把這麽重要的任務交給他們去辦天子也放心啊。畢竟生產出的絲綢是要用船運到京師的,有的甚至還要用來製作龍袍,絲毫馬虎不得。

    江陵本來並不設織造局,也沒有提督織造太監。這突然間冒出的消息還真是有些勁爆。

    寧修深吸了一口氣道:“你這消息是從哪裏聽來的?”

    十郎撇了撇嘴道:“還不是那個死胖子說的。他說話雖然一副欠打的架勢,但不得不承認還是蠻靠譜的。以前他放出的消息最後不都證明是真的了嗎?”

    孫悟範?

    寧修愣了一愣顯然沒有想到消息是孫悟範放出來的。

    如果是他說的話,那麽極可能是真的了。

    這廝的老爹是湖廣巡撫,湖廣轄製內有什麽風吹草動他肯定第一個知道。

    何況孫家不僅有官家背景,還是荊楚之地的豪商,設立織造局對孫家來說也是一個攫取財富的大好機會。

    寧修相信以孫悟範的敏銳嗅覺一定不會判斷錯,他一定是想要讓孫家接到單子成為皇商!

    “十郎,速速去把孫兄請來。”

    “三哥哥請他幹嘛?那死胖子來咱家又得白吃白喝。”

    十郎憤憤不平的抱怨了起來,腮幫子一鼓一鼓卻是十分可愛。

    “咳咳,你隻管去請人,具體的事情很複雜,以後有機會我會給你解釋的。”

    “唔。”雖然心有不甘,十郎還是轉身去了。

    在他心目中,三哥哥就是神,三哥哥一個人改變了寧家整個家族的命運,他說的話必須要聽!

    在等待孫悟範的時候寧修也在思忖措辭和策略。

    孫悟範當然是他的好朋友,但卻未必肯答應讓他入局。這可和承攬王府修繕工程不一樣,織造出的絲綢是要送入宮中的。萬一中間出了差池,層層追究下來一個都跑不了。

    所以寧修要想出一個充分的理由說服孫悟範,讓他接納自己。

    寧修之所以對絲綢織造這麽感興趣是因為他清楚官營絲綢織造的暴利。

    要想在短時間內積累巨大的財富,就必須有一個穩定銷售渠道,和織造局合作,成為皇商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開辦織布作坊紡織土布雖然也不錯,但卻隻能散賣。在沒有穩定銷路的前提下是賺不到什麽大錢的。

    但隻要成為皇商,就再也不用擔心銷路的問題了。

    光是想想就讓人激動啊!

    過了不久孫悟範便跟著十郎急匆匆的趕來。

    寧修和柳如是去武昌府的時候孫悟範並沒有同行,而是留在荊州打理玻璃花瓶的生意。

    以孫悟範的能力,也沒有把所有花瓶賣出去,可見上層社會對於這一新奇物件的接受程度還沒到癡迷的程度。

    寧修笑著道:“孫兄你這次不去武昌府可是吃了大虧了。你可知我們是在一袖居辦的詩會,裏麵可有當紅的姑娘作陪哦。”

    他故意把聲調拖長,撓的孫悟範心神發癢。

    孫胖子連連擺手道:“得了得了,寧賢弟就不要擠兌我了。我不去還不是為了幫你跑銷路嘛。現在啊銷路可跑的八九不離十了,你得請我吃大餐。”

    寧修拍了拍孫悟範的肩膀笑道:“那沒問題。我這次去武昌還見了一趟小伯爺,小伯爺答應替我們把玻璃花瓶捧火,以後這銷路是不愁咯。”

    聽到這裏孫悟範猛的一拍腦袋道:“對啊,我怎麽就沒想到呢。還是寧賢弟的腦袋靈光。”

    寧修笑罵道:“孫兄也別拍馬屁了,咱們說正事吧。”

    “什麽正事?”

    “我聽十郎說孫兄得到消息,朝廷要在江陵設立織造局?”

    寧修剛一說完孫悟範便麵色慌張的壓低聲音道:“這件事寧賢弟可不要隨便對外人講啊。那日我酒後胡言亂語......”

    這話是孫悟範酒後說出來的?那就更沒跑了!

    酒後吐真言嘛。

    “孫兄放心,寧某一定守口如瓶。”

    寧修嘴角微微上揚,拍著胸脯作保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