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進場

字數:3215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完美大明 !

    三日後,丁珂兒這個女俠又不知道跑哪了,龍超也獨自去武場了。

    每屆鄉試,真定府都有二三千秀才來參加考試,真定府貢院也算是明朝第三大考場。

    和鄭良才一起到了真定貢院外麵的廣場上,兩人背了書籍、文具、考籃、食糧、燒飯的鍋爐和油布,不禁被眼前的情景給驚呆了,人實在是太多了。

    鄉試考生有這麽多,然後加上可帶親屬一起來,整個廣場至少有**千人,看的都讓人堵得緊。

    在來的真定貢院的路上,看見一個大胖子,一條大辮子盤在頭頂上,全身一絲不掛。腳踏一雙破鞋,手捧著試卷,在如火的長巷中走來走去,走著走著,上下大小的腦袋左右搖晃著,拖長著怪聲念著他那得意的文章,念得最得意處,用力把大腿一拍,蹺起大拇指叫道:“好!今科必中。”

    門口維持秩序的官兵也是叫的嗓子都快啞了,要不是來參加鄉試的秀才郎們都有功名在身,恐怕這個官兵手中的皮鞭早就抽過去了。

    看著臉都憋跟猴屁股一樣的官兵,還真覺得好笑。

    為防止考場內外的串聯作弊,真定府貢院的外麵建有兩道高牆。兩牆之規模龐大的江南貢院建築群規模龐大的江南貢院建築群間留有一丈多寬間距,形成一圈環繞貢院的通道。圍牆的四角又建有四座兩丈多高的崗樓,圍牆的外麵也留有一圈空地,嚴禁百姓靠近和搭建,這就是著名的“貢院街”。

    在鄉試期間,貢院圍牆的內外還布滿了官兵,戒備森嚴。因在貢院內外兩層圍牆的頂端布滿了帶刺的荊棘,所以貢院又被稱作“棘闈”。

    但由於科考事關仕途官運,作弊就成了科考揮之不去的陰影。

    考生進入考場有三道門,每道門都要對考生及其攜帶的衣服、筆墨、油燈等嚴格檢查,為防考生在食物(為防變質一般都帶大餅或月餅之類糕點)中夾帶作弊答案,在進考場時,衛兵會用刀將糕點全部切成一寸見方。最後一道叫龍門,如果最後查出夾帶違禁品,則前麵兩道門的兵丁都要被治罪。

    而違禁的考生則將被革除一生的功名,即一輩子不可以再做官,還要被捆綁在貢院門前的木柱上示眾兩個月。

    在場的每一位考生由兩個搜查官搜身,從頭到腳,都要仔細搜查一遍,那些考官們則緊緊盯著,以防有落網之魚,這兩名搜查官的搜查的很仔細,說是搜查不如說是摸,從發際、到腳底板,一絲漏洞都不能放過,對士人也算是一種侮辱了。

    等到被搜身的時候,那種感覺就別提了,真讓他有些哭笑不得,大有一種被人非禮的感覺,深深體會了一把,為什麽美女被鹹豬手占便宜的時候,為什麽要大叫非禮了。

    真定府貢院發現過飛鴿傳書,當時有考生家裏訓練了隻鴿子,鴿子晚上就飛進考生的號舍,考生把考題寫得很小,拴到鴿子腿上帶回,家裏請了答卷高手,然後讓鴿子再送進考場。

    家人為了提醒考生不要抄漏了,就在正麵的下方注了“背麵還有”幾個小字,哪知這位老兄竟也照抄不誤,結果被考官發現。

    號舍在東部和西部,為士子考試食宿之所。號舍左右兩壁磚牆在離地一二尺之間,砌出上、下兩道磚托,以便在上麵放置上、下層木板。

    士子進入考場時,為爭先入場,擁擠不堪,曾經有人在入場時被擠下考場大門內右側水池中淹死。

    考場中間那條大道是脊骨,兩旁的號舍就像肋骨,一條一條平行排列,每一列號舍長二三十米,分成數十個小隔間,無窗無門,裏邊就架著兩塊木板。

    一進考棚,的都快暈倒了,每條十多丈長的考筒,都有幾十或上百個號舍,號舍的大小仿佛現時警察的崗棚,然而要低得多,個子長的站在裏麵要低頭彎腰的,這就是那時科舉出身的大老以嚐過“矮屋”滋味自豪的“矮屋”。

    今年真定府的天氣,到了八月中旬還是奇熱,大家都把帶來的油布掛起來遮住太陽光,號門緊對著高牆,中間隻能容一個半人來往的長巷,上麵露著一線天,大家掛上油布之後,連這一線天也一線不露了,空氣簡直不通,每人都在對麵牆上掛起燒飯的鍋爐,大家燒起飯來,再加上赤日當空,那條長巷便成了火巷……

    白天考試,上層木板代替桌案,下層木板為坐凳,供考生坐著答題,夜晚取出上層木板並入下層,用來當睡覺的床。但因號舍長度隻有四尺,人睡下去連腿都無法伸直。而且號舍沒有門,考生需自備油布作門簾以防風雨。

    在考試的九天七夜裏,考生答題和食宿全在號舍裏。在每排號舍的盡頭有一間糞號,誰去上廁所不能說話,隻能用牌子來表示,牌子正反兩麵都有字,一麵寫著“入靜”,另一麵寫著“出恭”,現在還有不少老年人以“出恭”指上廁所,就是由科舉而來。

    由於秋闈時真定府天氣非常炎熱,考生們吃住全在狹小的號舍裏,因此,往年經常有考生因中暑生病、食物中毒導致意外死亡,還有的則是被藏在號舍屋簷等處的毒蛇咬死。

    每號巷門楣牆頭上大書“字”號,排號以“千字文”文序來定。

    古代對士子參加考試實行“上不封頂,下不保底”的政策,號舍內有年齡最小的考生才12歲,最大的考生已有80多歲,無論什麽年齡層的都可以報考。

    但因考試所涉四書五經等海量詩書典章,因此,能通過預試到真定貢院進入鄉試的,極少有“神童”。在江南貢院的考生中,年齡最大的狀元是唐朝的尹樞,“應試時年已七十有餘”,與其弟先後中狀元,時人稱“梧桐雙鳳”。

    號舍充分體現了科舉考試的公平,因為考生不論高低貴賤,不論家庭經濟狀況如何都可參加科舉,科考不僅是考核成績,也是考核考生的人品。考生麵前有一些考籃,是考生進考場時帶進來的,裏麵裝了一些幹糧和考試用具如筆、墨、紙、硯等,但考生帶的幹糧必須切開,以防考生作弊。

    矮屋裏麵七齊八不齊的磚牆,自然裏外都不曾用石灰泥過,裏麵蜘蛛網和灰塵是滿滿的……坐進去拿一塊板安放在麵前,就算是寫字台,睡起覺來不用說,就得坐在那裏睡……h:1268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