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5 出海之前
字數:3696 加入書籤
“東家,廖老之前是陳家船隊捕資,陳家敗落,無力組織貨物出海,船跟我們盡皆閑置……”年約四十,皮膚黝黑的楊衛開口回答沈越,“北上東瀛倭國,東去琉球,南下西洋,廖老盡皆走過。”
沈越斜著眼看著,也不說話,臉上滿是懷疑。
經驗豐富的遠洋船長,混得如此破落,最後讓自己撿便宜,天上掉餡餅?
心中疑惑,沈越也不藏著,沈家在這方麵,除了沈大,無人所用,徐嬌手下的人或許能勝任,沈越這時哪敢讓徐嬌的人來控製他的船隊?
即使成親了,沈家跟徐家,也是兩家,有著各自家族利益。
廖淳有這樣豐富的經驗,怎麽會落得如此地步?
“東家,廖老之前一直在陳家船隊,三年前,陳家船隊從東瀛倭國回程的航行中遇海匪劫掠,7艘船,僅一艘回來,東家陳老爺落水失蹤……廖老帶人曆盡千辛逃回來,卻被陳家之人誣陷勾結海匪。官府並未過問,卻也沒有人再聘請當年廖老帶回來的人……直到前些日子,有人聘請,把那艘兩千料船開過來……”楊衛把他們落魄的原因說了出來。
陳家原也是不小的海商,從一艘百料海船發展到擁有7艘千料巨船,最終卻因遭遇海盜劫掠沒落。
剩下的子弟爭奪家產,最終海商中沒了陳家。
沈越本尊殘存記憶中,對這事情有一點印象。
“兩千料海船,不是陳家的船?”沈越嘴角連著跳動了幾下,不可置信地問道。
“是的,陳家也無兩千料船。東家,那艘船,乃是萬曆年間製造,已腐朽不堪用。海上無風浪航行沒問題,若有風浪,則……”廖淳的話,證實之前楚慶尺等人的判斷不假。
“這次兩艘船出海,廖老任一船之捕資,餘下一船捕資何人可當?”沈越勉強相信。
船長,水手皆需培養,必須找有經驗之人。
聲勢浩大的海盜動輒聚大船幾十上百艘,小船更是不知幾何,一兩艘船遠洋,利潤薄不說,抗風險能力也差,沈越必然會打造一支龐大船隊。
“東家,小人楊衛毛遂自薦!”沈越話剛停,楊衛便上前一步,單膝跪地,拱手抱拳毛遂自薦,“小人自幼隨家父闖蕩海上,熟悉東瀛倭國,琉球國,南洋呂宋以及爪哇島等,會說弗朗機語,跟紅毛鬼打過交道……”
楊衛自薦,讓沈越開心起來。
聽到後麵說的,眉頭卻皺了起來。
按照楊衛所說,絕對是懂航海,國際貿易,會講多國語言的優秀人才。
這樣的人才,落到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地步也是不可思議,顯然有著吹牛之言論。沈越連英語都不懂,更不要說屬於小語種的西班牙語,葡萄牙語,荷蘭語,也無法讓楊衛講幾句來分辨他話中真假。
無論葡萄牙人,西班牙人,還是荷蘭人,對於懂他們語言,了解大明情況的人,都是急需的。
見沈越不說話,眉頭擰成一個川字盯著自己,楊衛知道新東家懷疑自己所言,再次開口,“小人跟投靠紅毛鬼的海匪劉香有殺父之仇,小人家父之前是陳家跟紅毛鬼貿易的負責人,當初陳家船隊是被劉香劫了……”
這番說辭,勉強能解釋得通,倒讓沈越打消了不少疑慮。
跟紅毛鬼混,自然會跟弗朗機人不對付;劉香是紅毛鬼扶持起來的海匪,這點沈越確信,否則料羅灣海戰,劉香也不會跟紅毛鬼一起對陣大明水師。
楊衛肯定會有隱瞞,那又如何?
“那行,就由廖老跟你各任一船捕資,你們各自另尋一人做副手……”沈越沒猶豫,就這樣決定了他船隊初期的兩名船長。
沈大在一邊想說話,嘴唇動了好幾次,最終也沒開口。
船長人選確定,船上各個位置的人員配置,舵工、繚手、扳招手、碇手選擇沈越都交由兩名捕資安排,人手不夠的,就從附近招募,甚至可以多招募。
作戰兵丁,自有徐嬌的武裝家丁跟沈越的民壯負責。
“先生,您安排數名可靠之人上船跟隨學習……”下來之後,沈越對著心事重重的沈大說道。
他知道自己輕率選擇捕資,沈大嘴上不說,心中肯定不悅。
“現如今,沈家就指望這兩艘船。龍山所同樣也指望這兩艘船帶來的利益。”沈大提醒著沈越。
“先生,我明白。這樣做,也是沒有辦法。咱家沒人熟悉航海,做捕資經驗不足反而會害了整艘船……如此安排,一方麵可考察忠誠,同時借機會讓咱們的人熟悉航海事務,有人起了異心,咱的人立馬能接手,忠誠沒問題,新增船,也能有人可用……”
沈越考慮的非常清楚,有計劃的時候,就通盤考慮過,人員的培訓,這是不可少的。
起步階段,無人可用,自是來者不拒,實力壯大了,就得有自己的人。
船上武裝力量掌握在他手中,倒也不怕被人反了水。
太祖說了,槍杆子裏麵出政權。
沈越隻想安靜當個地主,妻妾成群,保護自己田地及小命的武裝力量,斷然不會交給不放心的人。
所以,民壯他親自訓練,出海他也親自帶隊。
“你真是如此打算?”沈大眼神亮了。
原以為沈越胡搞,沒想到變得有些陌生的沈家紈絝在家中陡逢變故會變得如此老成。
“嗯。民壯需要忠於沈家的人控製。咱沈家發錢發糧,首先要確保咱自己的利益!”沒有外人,沈越毫不掩飾自己想法。
這樣的想法,在封建時代,可是大逆不道的。
封建王朝,忠於皇帝的心思,沈越一點沒有,崇禎皇帝又沒有給他一分錢,沈家每年承擔的稅賦不少,最終被人謀奪了家產也無人做主。
若不是大明即將玩完,他也不會想著自己養一支武裝力量保證安全,太勞心不好。
明末農民起義軍如蝗蟲,口稱為國為民的官僚實際隻為自己,朝廷賑災錢糧雁過拔毛,層層搜刮……
建奴入關,殺得江南人頭滾滾,血流成河,南明小朝廷中爭權奪利更是慘烈,幾人在意子民?
沈越為自己小命,為生活,不早做打算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