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節 夜宴天策上將府 二【求月票】

字數:5790   加入書籤

A+A-


    

    

    

    “五郎,你心中的道,為兄不及!”

    “皇兄,我心中亦有私。說白了,我的心不夠寬廣,僅僅是向著我們大唐的。再說的直接一點,心中隻有華夏!”

    華夏原本是指古漢族的舊稱,但在南北朝之後,就是中原正統的稱呼了。

    而在李元興所處的現代,華夏又有著另一種含義。

    這其中代表著,一種文明!

    李二在李元興的肩膀上拍了兩下:“五郎,為兄就在剛才心中閃過一個念頭。古有始皇求長生,有漢武求不老。為兄年少的時候甚至嘲笑過他們,可現在卻是真正理解了。”

    “為何?”這個話題讓李元興很是意外。

    在李元興心中,什麽長生不老就是笑話了。

    “五郎,你和兄弟百年之後,誰可為大唐皇帝,誰可以真正帶著大唐走向富強。更有誰,再有資格作秦王。所以始皇與漢武他們不想死,因為他們害怕沒有人可以繼承他們,讓他們的王朝走向更輝煌!”

    李元興也領悟了這其中的意思。

    “那就好好教育他們吧!”李元興能說什麽,總不能說,人可以長生不老吧。

    “五郎應該忙與國事,是否冷落了幾位王妃呢?”李二這話的意思,就是在說,李元興你怎麽大婚半年多了,王妃們的肚子竟然沒有半點反應呀,這個並不是什麽好事,一定要再努力一下了。

    李元興當真是尷尬至極,立即差開話題:“皇兄來這裏,是為了那個高句麗小吏吧!”

    “是,殺一個小吏,原本為兄並不在意。現在想一想,五郎真的值得殺嗎?”

    “皇兄以為,我們那表叔是怎麽敗的?”

    “天時,地利,人和。大軍出動,糧食需要的極多,運輸是就是一個**煩。而且高句麗是守城之戰,攻城原比就比守城難。加之前隋在最後幾年,國勢已弱。兵卒戰力不強,買官賣官之下,將軍們並不得利!”

    李二緩緩的講出他對前隋三征高句麗失敗的分析。

    李元興笑的很詭異,這種笑容讓李二有一種想打人的衝動。

    李元興知道,在曆史上李二這樣的偉大皇帝,統帥,在親征高句麗也是連續的失敗。

    “皇兄以為,親征高句麗可以一戰而下嗎?”

    “自然!”

    “大唐有現在十倍的國力,皇兄親征也未必能夠勝之。因為皇兄並不知道咱們的表叔敗在何處,也沒有看到高句麗最高明的一種戰術!”

    李元興的話,要是換個人來說,李二肯定已經發火了。

    但這些卻是李元興說的,李二更好奇的想知道,李元興的理論是什麽?

    “皇兄,臣弟答應不殺那小吏了,但不代表臣弟不對高句麗玩一次陰謀。”李元興這麽一說,李二翻臉了:“混帳五郎,繼續說剛才那遠征高句麗失敗之事,那小吏的破事,也值得一談嗎?”

    “好吧!”李元興聳了聳肩膀。

    “一,因為是皇帝親征。二,因為高句麗一但發現他們處於劣勢,就會派人求和!”李元興講完,也不再詳細的解釋,安靜的看著李二。

    李二是什麽人物,扛起大旗造反,為大唐打下了大半國土的牛人。

    這兩個原因任何一種單獨放著,都不算是什麽製勝的法定,可以聯係在一起之後,就如同那紅棗與大蝦同吃一樣,成為了劇毒之物。

    “高句麗求和,大軍距離是極遠的,先鋒的將軍不再私下作主。所以停戰回到後方報告給咱們那位表叔,一份報告需要至少來回五天,如果咱們那位皇叔再有些猶豫,或者是指揮錯誤,那麽戰機一失,難免會有一敗。”

    “然也!”

    不用李元興再廢話了,李二的智商絕對不低,一個能帶兵造反建立大唐的人,在經驗上也有著極大的積累。李二比李元興唯一差的,就是李元興擁有後世上千年的知識積累,以及後世那爆炸式的資訊。

    “戰高句麗,自然是五郎領軍,朕或許會親征,但必會得到五郎你的同意。”

    “皇兄還是在勝利之後,去巡視比較好!”

    李二輕輕的歎了一口氣,皇帝親征,本來就不是什麽好事。

    李元興又把話題一轉:“那個小吏臣弟不殺他,但自然花了那麽大的功夫把他弄來了,也要讓他給高句麗找一些麻煩就是了。一切由臣弟來安排。”

    “比如?”李二感覺到李元興可能會搞一些大事。

    李元興淡淡的一笑:“不算是什麽可怕的事情,估計長安會在連續的一兩個月內,雞犬不寧罷了。秋收之前,一切都會恢複平靜,今年的秋天又是一個豐收年。”

    “又是一個讓戶部頭痛的豐收!”

    李二提到這話,爽朗的大笑著。並不為別的,他一聽說糧食又裝不下了,倉庫依然是不夠的時候,他的心情就非常的好。

    戶部這兩個月比打仗時還忙碌,可依然沒有把全部的糧食入庫。

    如果不是給遼東那裏運了大量的糧食,長安城的糧市怕會亂。

    “皇兄,準備開宴了!”李元興心說,自己在書房裏浪費了這麽多的時間,怕是宴會早就已經開始了。

    來到宴會廳,李元興才發現自己想錯了。

    這裏是大唐,不是現代。宴會的主人大唐秦王沒有到,宴會的主客大唐皇帝沒有到,其餘之人無論你的身份貴賤,也要在這裏等,而且還不能催。

    天策上將府今晚的宴會用了是分桌製,正麵主台四張桌,分別是李二,李元興,然後兩側是長孫皇後與崔瑩瑩。

    左首首席,坐著一位年齡約以二十歲上下,少婦打扮的女子。穿的是依然是漢族的服色,隻是身上的首飾有許多突厥的味道。在她的旁邊坐的也是一位公主,新羅公主金德曼。再往左側下首,則是長公主衡陽,以及一個隻有七歲的小女孩,穿的也是公主服色。

    再往後五張桌子,分別是李二的四妃,還有秦王妃李麗苑。再往下,又是一些李元興不認識的女客。在最末的一張桌子上,卻是金蔓青。

    右側,上首是第一桌是突利小可汗,再往下是阿史那杜爾,然後是李靖、秦瓊,再往下是魏征,然後是突駐長安使節,再後是幾個突厥人與天策上將府的將軍。

    “殿下,座位順序是長孫皇後安排的!”鄭和生怕李元興不高興,趕緊解釋了一句。

    “遠是客,客居上座挺好!”李元興隨口應付了一句。

    入座之後,第一個拿起酒杯的是李元興,他作為宴會主人要為今晚的宴會致詞。

    “在來這裏之前,我和皇兄才說起我們的那位表叔。表叔亦是有驚天之才,可惜的是他空有英才,卻並沒有發揮好自己驚天的才華,正如本王那火車,如果不是純鋼的車身,純鋼的鋼軌,那擁有一千匹馬力的蒸汽機根本就發揮不出其威力。這第一杯,敬大隋文帝!”

    李元興這話說的,差一點就讓李二放在嘴邊的酒噴了出來。

    魏征眼尖心快,立即說道:“殿下所指,是前隋兩位聖上嗎?”

    “表叔是一個了不起的英才,表叔公更是人中龍。本王以為:”

    說到這裏,李元興走到殿中:“拿笑來!”

    當下有太監送來紙筆,李元興揮笑寫下。

    文帝何如主也?賢主也。綜帝生平,惟用刑失之嚴酷;其勤政愛民,則實出天性,儉德尤古今所無,故其時國計之富亦冠絕古今焉。其於四夷,則誌在攘斥之以安民,而不欲致其朝貢以自誇功德。既非如漢文、景之苟安詒患,亦非如漢武帝之勞民逞欲。雖無赫赫之功,求其誌,實交鄰待敵之正道也。

    “再說我那位表叔!”

    李元興提起筆,想了想卻又放下了。

    再一次舉起酒杯後大口飲下,然後說道:“表叔是一個大暴君,隻是,暴君不是昏君,隋煬帝雖然無德,但是有功。隻是他的功業,沒有和百姓的幸福感統一起來,所以才會有“巍煥無非民怨結,輝煌都是血模糊”的說法。換言之,他沒有處理好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關係,反而成了罪在當代、利在千秋,這才是隋煬帝最大的問題。

    “殿下,下臣不解,何為利在千秋!何為沒有和百姓的幸福感統一起來?”

    魏征出列開口問道。

    “洛陽,運河。就是利在千秋。”

    李元興說完,魏征想了想施了一禮,現在大唐已經看到了洛陽與運河帶來的好處了。

    “本王這位表叔是個英雄,但隻是一個人的英雄,他有自己的才華,有自己的夢想。但卻沒有考慮到大隋百姓的承受能力。試想,百姓們生不安,食不飽,隨時會破產,隨時會死掉,那裏有什麽幸福可言。”

    “五郎點評的及是,為兄當引以為戒!”

    連李二都站出來支持,李元興更加的有話說了。

    “魏長史,以天策上將府名義,以大唐報頭版正式征文。論政:論前隋三征高句麗之得失,論前隋高句麗之敗因。”

    “擇優而取前十,天策上將府將會有重賞,頭十名者可入大殿論述,頭三可得金、銀、銅三個級別的獎牌,金牌得主,會有聖上手書賜字。金刀筆!”

    李元興下完令,魏征竟然不敢接令。(未完待續。請搜索飄天文學,小說更好更新更快!)(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