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8節 櫃爺貪財?

字數:5652   加入書籤

A+A-


    

    

    武元慶匯報了許多,都說的是與倭人有關的事情。

    末了,突然來了一句:“殿下,明月公主以秦王令封了三座山,沒有給當地州縣任何的理由。並且調用了大唐帝國安全司的高手,並且調了精銳三千人,以每座山一千人,封了山,任何人不得靠近!”

    說完,武元慶將一張簡單的地圖雙手捧了上來。然後就是一隻盒子:“賢皇親手封的,末將不知內裝何物。”

    一看地圖,李元興完全明白這三處山是什麽。

    “知道了,明月沒有用電報就是不想讓多餘的人知道。你入秦嶺吧,作為長益鐵路的現場監事先管上一段時間。”李元興語氣平靜的吩咐著。

    武元慶謝禮之後坐下。

    李元興這才問道:“武公,關於封地,可有何想法?”

    要說武士彠沒想好就過來,李元興不信。果真一問之下,武士彠說道:“殿下,我武家想偏安富足。”

    “拿封冊來!”

    武士彠雙手將那鑲金邊的卷軸拿了出來,這個封冊是空白的,可裏麵卻有著標準的格式。隻是空著最關鍵的部分,李元興查看了一下自己的電腦,然後在地點那裏寫上了一串數字,這一串數字普通人是看不懂的。

    這就是在長安為標準的全球坐標。

    給武家的封地,李元興選擇在了南美的聖地亞哥那裏。

    “頭一年免稅,之後每一年三十萬噸精銅。”李元興一開口,武元慶差一點跳起來。

    要知道大唐全境一年的銅礦也挖不出這麽多的銅來,而且李元興要的還是精銅,不是礦石。這麽大數量的銅,武家能拿出來了嗎?

    武士彠沒有動,他知道李元興敢開口,就絕對不會胡說。

    “這天下有多少銅,那一塊就有天下的三分之一。而你武家封地。沒有九分之一,也肯定在二十分之一內。全大唐的銅也未必有你一家的封地多,三十萬噸,以後未必不會再漲。其餘的依開山規矩走!”

    李元興所說的開山,就是指開礦。

    礦區是需要事先投入,未必當年就能開出礦來的。而且剛開始的礦區產量上也上不來。

    開山的規矩就是。派大唐專業的人員過去,勘察之後列出一個頭三年的減免與遞增來。三十萬噸,按後世現代的計算,就是二十萬噸的標準。

    要知道,智利每一年的銅產量在五百萬噸以上。

    李元興給武家四年的時候,達到上交二十萬噸的標準不算過份。要知道留下的部分,全部可以換成錢的,銅才是大唐真正的硬通貨。

    “謝過秦王殿下,隻是這裏是否可以再賜一到兩個小封。”

    “可以,去選吧。”

    小封,就是指歸屬於公爵領地的小貴族,武士彠明白光靠武家怕是將那裏發展不起來。

    武元慶卻在這時大著膽子問了一句:“殿下。不知道那裏的礦區有多少銅?”

    “那一大片,總共有三億噸。天下之銅,有約八億五千萬噸左右。”李元興是用唐噸說的,後世的說法是,五點五億噸,智利就有兩億噸。

    李元興說的這個數字是大唐有能力開采的,海底銅礦大唐在五十年內都難。

    天下之銅八億五千萬噸。

    原本世間傳聞,大唐秦王殿下知道天下地下所有的事情,現在連有多少銅都知道。武士彠不懷疑,隻是這樣的事情他自己也有些緊張。當下就說道:“殿下,銅是官家所管,某打算入宮麵聖!”

    “也好,順便幫本王帶一封信。”

    李元興當下就寫了信,這信與那銅沒有關係。隻是告訴李二,如果有空就帶上虞士南等幾位大師級的文豪來秦王莊。如果李二忙,李元興就進長安在皇宮,隻是皇宮之中沒有秦王莊這裏清靜。

    清靜,代表著的不是真正的安靜,而是閑人少。

    當天晚上,李元興也沒有等到長安那邊的回信,洗了一個澡就準備去書房練會字,準備睡覺。這些天裏還有許多世家等著李元興賣給他們開發方案,每一家的情況特殊,李元興給出的時間都是等一個月再來拿。

    所以李元興還是打算再看一看世界地理,全球政治等文獻了。

    可剛剛走到書房門口,裴喜小跑著過來:“殿下,聖上坐著虞老的馬車來了。”

    “啊!”李元興有些意外。可馬上回過身來,立即就往莊門口跑。

    那馬車直接進了莊子,關上莊門之後再沒有多餘的人之時李二才下了馬車,一見到李元興就笑了:“五郎這一次藏了什麽寶貝,還這麽小心的。”

    “皇兄說笑了,倒也不是怕被人偷了去。隻是眼下海外開發的正興,不想為這種事情給打斷了海上的熱情。”李元興說了一句大實話。

    進了書房,李二才問道:“是什麽?能讓人對海外的財富不動心。”

    書房之中隻有六個人,除了李二、李元興之外,就是虞士南,還有他的弟子諸遂良。以及工部尚書的弟弟,小畫聖閻立本!最後一位,李元興不熟悉,但卻也是一位真正的名士,叫歐陽詢,他的《行書千字文》不僅令在大唐,就是往後幾百年,也是名帖。

    李元興先拿出一塊地圖來:“爺爺讓明月借我的秦王令圈了三座山。”

    “區區三座山罷了。”李二根本就不在乎。

    身為大唐太上賢皇,要三座山也是一個事嗎?所以李二不在乎。

    李元興打開盒子拿出一塊石頭:“這東西,不算太珍貴。但卻是三大印石之一,名為雞血石。爺爺原本就喜歡印,自己也刻過印。隻是在刻工上與虞老、歐陽先生自然是相差太多了,這雞血石用在印石上,比翡翠不差。”

    雞血石最初的使用是在宋代,大唐還沒有人使用過,或者是沒有真正走入上流社會。

    什麽是好石頭,四個人就算年輕的兩個都非常清楚。

    當下拿一塊條石試了一下刀,虞士南就不願意放手了。

    “爺爺這個人,作事情有些徹底。既然找到了雞血石,是絕對不會放過印石第二位的,壽山芙蓉石。這東西有多好,虞老與歐陽先生一試刀自然就知道了。爺爺把這片山封了,這東西會讓文人墨客發狂的。”

    好不好,不用李元興再多說,這東西別說虞士南了,就是李二拿在手上試了兩刀都可以感覺到這石頭的不凡。

    不但顏色好,而且手感更好。

    硬度隻有三的石頭,軟石。作為雕刻印章來說,這東西太適合了,不會因為硬石而讓刀功走樣,會更加倍的發揮出書法的力量了。

    “最後一種,是上古傳說之中女媧娘娘補天之時,鳳凰蛋所化。所以此石‘無根而璞,無脈可尋’是印石之王者。在爺爺眼中,極品翡翠也不過就是十倍黃金的價格。可極品田黃石,敢要價百倍黃金。當然,這是真正流行了,否則就是鄉間的一塊石頭罷了,無論路人踩過,也未必當這是金子。”

    “殿下此言不對!”閻立本竟然開口反駁了。

    李元興很感興趣,就是李二都支持閻立本繼續說下去。

    “聖上,殿下。一塊金子在田間,路人不知道,也隻當是一塊石頭。可什麽為珍貴,何物為珍。想翡翠這種硬玉,大唐初見。可識玉之人誰人會說此物是凡品。田黃現世,三位先生隻用刻刀輕劃,傳世之印立現,何不為珍品!”

    閻立本畢竟還年輕,自然沒敢把自己與這三位相比。

    李二卻是大笑:“說的好,閻卿一筆丹青亦是超凡之作,待賢皇回到長安之後,朕賜你一塊田黃,也讓你的畫作可流傳於世!”

    “謝聖上。”

    李元興卻很冷不丁的來了一句:“皇兄這次可是好等了。”

    “不何?”李二不理解,為什麽李元興會說自己要等好久。

    “田黃石無脈可尋,就如深山之中去找百年人參一樣。需要一定的運氣。以我對爺爺的了解,他親自到了產地去,如果不取回來幾塊石王之王的田黃凍石的話,肯定不會回來。運氣好不好,他也會在那裏浪費上幾個月時間。而且不一定會動用軍士去找,肯定自己去慢慢的找,對於他來說,找石頭的過程也是一種樂子。”

    李元興原本想說,這等石頭的事情可以放一放,也不用急嘛。

    可李二聽著,心裏卻多了另一翻心思。

    “五郎監國如何?”李二突然說道。

    “不,絕對不幹。”李元興連想都沒有想就拒絕了:“皇兄還是找一個兒子監國更好,我可以輔助,但絕對不當監國。”李元興這麽說,是避嫌了,要知道自己現在權勢之高,隨便一句話,一個動作都會影響到大唐國策。

    李二正要再勸。

    李元興卻沒給李二開口的機會:“皇兄,有試過大唐皇家一號嗎?”

    “這個!有何用?”李二不明白,李元興怎麽提到這個。

    “皇兄,你那麽飛舟已經造好,放在那裏幾乎就沒有用過。飛舟上有臥室,也有書房。還準備了三十位官員,以及二百隨從的房間。有電報機在,皇兄可以帶上主要的官員,在天空中之中依然可以處理政務。可以非常大氣的下令,天英閣監國!”

    天英閣監國。

    ps:最後一秒,趕上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