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朝堂對峙

字數:2874   加入書籤

A+A-


    “為今之計正應該避開這次事件為好。”雲挽歌建議到,既然已經知道了這事情注定會跟侯府有所牽扯,那最好的辦法就是不去摻合這件事情。

    “這樣不好。”侯爺否定了,“旁的倒是不怕,就是怕如菁那裏會出問題。”

    雲挽歌想了一下才發現,這其實是一個計中計,無論他們是采取行動還是按兵不動,這事注定是會跟他們有牽扯的,若是他們不上奏附議尉遲稷的折子,那麽就會落到更加被動的境地,就是雲瑾之上了反對的折子之後,晉王府求到府上。

    到那個時候,他們為了考慮秦如菁自然是不可能拒絕了,就是既接下了這個屎盆子,又沒有了冰釋前嫌的好名聲,實在是難辦。

    “那以您的意見,應該怎麽做?”雲挽歌虛心請教,上輩子隻顧著跟尉遲稷搞那些陰謀詭計,真要是到了朝堂之上你來我往,他要跟侯爺學習的還是很多。

    “折子我們還是要照常上的。”侯爺沉思道,如今隻能在幾個錯誤選項中,選擇損失最小的那個,“但是時機還是要把握好,最好是在雲瑾之上奏之後,晉王府求過來之前。”

    雲挽歌考慮了一下,這麽做還是風險太大,他們在這件事情情上實在是太過被動了,可是事到如今實在沒有別的辦法,要是秦如菁一直沒有回去,那這事情倒還是好辦,可是秦如菁既然已經回去了,做什麽就都要考慮著她,是她算錯一步,這才導致情況這麽被動。

    “那就依您的意思。”雲挽歌說道,唯一可以破解的辦法,怕就是隻能自己盡快查處真相了。

    “你也不必太過緊張。”侯爺說道,“想以此扳倒我們侯府,還沒那麽容易。”

    “挽歌隻是擔心。”這話並沒有給雲挽歌吃上定心丸,她卻還是擔心,上輩子侯府就是搭在了尉遲稷的手上,這輩子既然是有她在,說什麽也不能給他這個機會。

    “瞎擔心什麽。”侯爺擺擺手,一副雲淡風輕的樣子,“這不是還有你三哥舅舅呢麽,反正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哪個操心這麽多,還不快回房歇著。”

    “是,挽歌知道了。”雲挽歌知道侯爺並不是在輕敵,隻是心疼自己不忍心讓自己擔心,此情此景也不好多說些什麽,雲挽歌謝過了侯爺便回房去了。

    侯爺嘴上說著叫雲挽歌不要擔心,自己卻也是沒有閑著,連夜把支援晉王府的折子寫好了,也沒跟二老爺三老爺商量,以前三兄弟是同氣連枝,做什麽都是一起的,可是這次對方是來者不善,他實在是不敢冒這個險,把二老爺三老爺兩個人都牽扯進來。

    侯爺透過書房的窗子,天邊已經泛起了魚肚白,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他相信老天爺總還是照顧好人的。

    第二天上朝的時候,侯爺袖子裏裝著折子,照常跟二老爺和三老爺打了招呼,二老爺看著他甚重的黑眼圈,還調侃了一下,叫他為國為民也一定要注意身體。

    侯爺也跟平常一樣說他,可等到朝堂上尉遲稷真的提起這個事情,雲瑾之也真的上了折子之後,秦家兩兄弟就已經坐不住了,他們是沒有任何準備的,理所當然的認為侯爺也沒有。

    “臣有事上奏。”沒想到侯爺卻上前一步,將袖子裏麵的折子遞了上去,二老爺和三老爺不由自主的傻了眼,大哥早就知道這件事情,既然如此,為什麽不告訴他們?

    接下來則更是句句紮心,侯爺話裏話外沒有一句不是在幫晉王世子說話,怒斥雲瑾之,二老爺和三老爺一時間反應不過來,這件事情他們侯府不參與就是了,左右對雲瑾之和晉王府都沒有好感,任由他們狗咬狗就是了,怎麽大哥今天這麽反常。

    “兒臣以為,長安侯爺所言極是。”尉遲稷也上前一步,不顧一臉正氣的侯爺,和痛心疾首的雲瑾之,“以晉王世子的能力,堪當此任。”

    皇上看著台下自己的一個兒子和兩個重臣,內裏也敲起了邊鼓,這一對兒今天是怎麽回事,往常隻是小打小鬧,可是怎麽今天一副不死不休的樣子,還有自己這個兒子,還真是長本事了,竟然就這麽把晉王府牽扯進來了,他到底是想做什麽,難道不是明知道自己這西恩年來處處提防著這個晉王府麽?

    “說說你的理由。”皇上看著這個兒子,往常尉遲稷在他麵前都稍微有些拘謹的感覺,但是自從侯林那件事情之後,這種感覺就消失了,雖然這是一件好事,可是也讓他的心理有所不安,兒子長大了,翅膀硬了,那是不是也意味著自己老了?

    尉遲稷從容不迫,自從侯林那件事情,他被雲挽歌坑過,在母妃的棲霞宮跪了大半個時辰之後,他便想通了,雲挽歌算是個什麽東西,哪裏值得自己費心思,他真正要提防的,是自己那個大哥二哥,哪有時間跟一個黃毛丫頭糾纏,自己以前的格局也未免太小了。

    同時他也看清了,自己之前那麽的懼怕父皇,在父皇眼裏反而成了一個不成器的東西,以至於這麽多年都沒能入了他的眼,那麽索性自己就不再做這麽一個乖兒子,看看父皇應該怎麽辦。

    “兒子以為,接待匈奴使節,是昭顯大楚國威一事,務必要有皇族在場,兒子一人實在太過孤單,大哥身體又不好,其餘的幾個王府世子,離得又太過遠了,算來算去,隻有晉王世子最為合適。”

    尉遲稷故意沒有說尉遲裕,但是在場的人就沒有一個不明白的,尉遲裕跟匈奴結的,那可是亡國滅種的梁子,這麽些年多少匈奴死在他手上,這種兩國交好的時候,還是不宜讓他出來太多。

    而且這個理由雖然簡單,但是實則無懈可擊,越簡單破綻就越少,皇上竟然都沒能挑出他的錯處來。難道隻有這麽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