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元旦前的瘋狂

字數:5901   加入書籤

A+A-




    離家計 下

    何媽媽認為今天再沒有其他事能比了解小兒子圓圓的事情更為重要,現在是上午九點半,他們二人今天都請了上午半天的假,以小兒子的腳程,從家到圓圓的學校走著隻有30分鍾的路程,自己走過去,時間很充裕,走到了,也正好到了學校大課間的時間。

    何媽媽決定必須親自去一趟,以便更清楚的了解小兒子圓圓發布的消息,具體的來龍去脈,何媽媽在自己的心裏暗暗,拿小兒子圓圓與自己學校的初中生做了一個比較,不由自問:“我們是不是對小兒子放手,過早了?”。

    何媽媽想到這裏,揚聲對何爸爸說:“我要去圓圓的學校,了解具體的情況是什麽。你要和我一起去嗎?”

    何爸爸看著站在不遠處的何媽媽,她的臉上麵前微露疲憊之色,心裏很是疼惜,走上前抱住何媽媽,在他得心頭閃出一個念頭,“回去就回去吧,該來的,都會來,靠躲是沒有用的。”

    何爸爸抱著自己的妻子,心想,“這段時間真的很忙,這麽多的日子裏,我們之間的二人世界啊!園園走吧,這些天正好過我們的夫妻生活。”

    何爸爸把嘴巴湊到和媽媽的耳邊,低低地說說:“好。一起去。”

    何爸爸的嘴唇在何媽媽的額頭上,親了一下,然後,鬆開何媽媽,說:“去準備。”

    兩個人轉身梳洗,換衣,穿鞋,拿包,兩個人每一個人的心頭都有一個石頭壓著,默默的做自己要做的事情,多年恩愛夫妻互看一眼,就知道對方要表達的是什麽意思,最後一起走出家門。

    何子炫,離開家門,自己的腰身挺得直直的,步子跨得很大,努力顯出自己不需要照顧。

    看著何子炫的動作,林醫生陰鬱的心情變得很好,他也沒有刻意改變自己的步伐,也沒有說要幫何子炫,提書包。

    林醫生和何子炫很快到了公交車站,坐上一路車,就能到火車站,車裏麵的空座位很多,何子炫跟著林醫生走到最後麵並排的空座,坐下。何子炫把自己的背包摟在自己的懷裏,沒有說話,歪頭看著坐在外座的林叔叔,等著。

    林叔叔微微思考了一下說:“園園,今年是不是剛剛八歲?”

    何子炫說:“林叔叔,我剛剛過了七歲的生日。”

    汽車又停下,沒有人上車,車門咣當一聲關上,繼續往前開。最後一站是火車站。

    林醫生收回自己的目光,再次扭頭看向眼前的小孩子,他是醫生,關於智商高人群的報告,他看了不少。

    園園在他的父母嘴裏一直是一個普通的孩子,他今天懷疑了,“普通的孩子能跳級,跳得這麽多級?”

    何子炫也一直在觀察林醫生的麵部表情,林醫生一直在做思考狀,何子炫沒有說話,繼續等待。

    林醫生理順自己的思路,時間足夠他,一條一條的問,直到他沒有問題。

    “園園,有沒有人誇你很聰明啊?”

    何子炫回答,“林叔叔,我的父親母親在我很小的時候,開始教我識字看書,我看的書很多,我比我同齡的人懂得多是必然的。”

    林醫生問:“小孩子都喜歡玩積木,你喜歡嗎?”

    何子炫回答:“我家玩具很多,有積木,有九連環,我的爸爸不光教會我玩這些,還教會我下棋,我們每一天都要玩一會兒,暫時,我沒有自己比較喜歡的玩具。”

    林醫生問:“你怎麽會有那麽多的時間,做那麽多枯燥的事,你還是一個小孩子,你的父母真狠心。”

    何子炫說:“林叔叔,您問我有沒有人誇我聰明。,他們會的我會,我會的,他們不會,這不都能證明我很聰明嗎?我不花這麽多時間,學會這麽多,我怎麽會比別人聰明?”

    林醫生問:“你上小學壓力大嗎?”

    何子炫回答:“林叔叔,我比他們懂的多,怎麽會在小學有壓力?”林醫生問:“你現在自己跳級到五年級,你能跟上嗎?”

    何子炫回答:“林叔叔,我是因為會五年級的知識,我才跳級到五年級,我不會五年級的知識,我也不會才跳級到五年級。林叔叔,您就隻會問我這些嗎?難道您不就不想問我,學習好的有哪些竅門嗎?”

    林醫生沒有說話,隻是看著圓圓。

    何子炫又說:“林叔叔您今天想從我爸爸媽媽那裏取經,結果我的爸爸媽媽沒有告訴您,您心中一定不滿吧。”

    林醫生吃驚的看著他,感覺他們兩人的年齡互換,林醫生決定今天自己真正的向聖人一樣,學做一回的不恥下問。

    “園園,我錯了,請你告訴叔叔。”

    汽車裏麵的乘客還是原來的那幾個人,何子炫想,這些人都是要做到火車站吧。

    何子炫說:“林叔叔,首先不是我的父母不肯告訴您,是怕打擊到您,學習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記得我父親講過,嚴是愛,鬆是害,不管不教要變壞。萬丈高樓平地起,淵博知識點滴集。”

    何子炫又看了看汽車行駛的方向和車裏的乘客,接著說:“其二,林叔叔您每一天拿出多少時間和自己的孩子在一起?”

    何子炫輕咳一聲說:“林叔叔,您是不是總拿自己家的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作比較,訓斥自己的孩子啊?!”

    林醫生沒有說話,而是細想自己這些年對自己孩子說過的話,陪著孩子處的時間,他沒有回答何子炫的問題,而是反問何子炫,“我們都是這樣做的,難道這樣做不對嗎?”

    何子炫看了一眼公交車行走的方向,然後說:“我和我的哥哥完全不一樣。我的哥哥在書法界小有名氣,常常獲獎,他唱的歌也挺好聽,多次參加比賽,並獲獎,這些我都不行,您說說看,我們兄弟兩個要怎麽比較。”

    林醫生不放心的追問道,“你們兄弟兩個人沒有做過比較嗎?”

    何子炫小手一拍自己的腦門,“林叔叔,您們大人的世界太複雜了。我們為什麽要比較呢,我們做好自己就好啦。林叔叔我說的這樣明顯,您還是不懂,那我也沒有辦法啦。”

    林醫生說:“園園你還沒有講提高學習的技巧呢?”

    林醫生覺得自己已經擺脫尷尬的困境。

    何子炫看著林醫生說:“林叔叔,孩子的內心承受過多的壓力,他怎麽會有更多的時間去學習?不能安心的好好學習,知道那麽多的技巧有什麽用?”

    林醫生頓時醒悟。

    何子炫趁熱打鐵,“林叔叔,您怎麽會以為我一個小學沒有畢業的學習技巧多過您,比您的掌握的學習的技巧要好呢?您也有學習經曆,您也掌握了許多我不知道的知識啊。”

    林醫生清醒了。

    這個時間公交車到達終點站,林醫生拉著何子炫小心地下了車,隨著人流前往火車購票大廳。

    何爸爸和何媽媽也來到李主任的辦公室,李主任沒有出門,他向校長上交何子炫為他們贏得的獎杯,剛剛回來。

    李主任哼著小調,站在書櫥前,整理自己的書櫥。

    何爸爸和何媽媽的到來讓他很吃一驚,何子炫送到學校念書的時候是他接待的。

    他記憶猶新的是,何爸爸說的話,“我尊重我兒子何子炫的決定,日後您有什麽事同我兒子何子炫講,所有事情由他做決定。”李主任當時就想,“這是什麽家長,你把孩子帶走,我不收!行不行?”

    事實上他們講的話是對的,何子璋自己能處理好所有學校方麵的問題,根本用不到何子炫的父母花時間來這裏。李老師收起自己的回憶,把這夫妻二人讓進屋,安排他們坐在雙人沙發上,一邊問,“您們有什麽事?”一邊取出自己珍藏的茶,泡好茶,端到他們麵前的茶幾上,放好,自己拉過一個木凳子坐在茶幾的另一頭。

    何爸爸把自己的來意說明白,他說出這樣的話卻讓李主任不解。,李主任把他們曾經對他說過的話,“我尊重我兒子何子炫的決定,日後您有什麽事同我兒子何子炫講,所有事情由他做決定。”現在,李主任又重新提了一遍。

    何爸爸再一次確認是自己講過的,李主任重複的不錯。

    何爸爸說:“李主任,小兒子何子炫今天剛剛跟我朋友一起回老家,他們走得急,我對他提到的獲獎,跳級等情況並不是很明白,今天我和她媽媽正好有半天的空閑,特意趕過來,從您這裏得到更清楚的信息。”

    李主任細細講起,“何子炫今年進入我校學習,年齡不到七周歲,跳級到三年級,何子炫通過自己的努力,文化成績一直遙遙領先,短短兩個月過去,他幾次找我想跳級到六年級,我多次勸說無效。”

    李主任忙讓何子炫的父母喝茶,然後李主任接著再說:“有單獨為他留了六年級的題對他進行測試。測試成績非常的好,數學題,他還以多種方法來解答。”

    李主任起身在自己的辦公桌上的文件夾裏,拿出一份上級通知文件,遞給何爸爸看,自己品了一口茶說:“我京都市首屆舉辦‘迎春杯’數學競賽中小學學生比賽,在今年十一月初進行初賽。我從我校學生中挑選學生,進行短期培訓。我特意給了何子炫這次機會,許諾他,通過比賽初賽,會讓他跳級的到五年級。”

    李主任見何爸爸看完文件又遞給何媽媽,他稍等了一會兒,何媽媽仔細看完把上級文件放到茶幾上。

    李主任繼續說:“我真沒有想到何子炫代表學校參加了京都市‘迎春杯’數學競賽中小學高年級的學生比賽,初賽成績非常的好。這個月初又代表學校參加這比賽的複賽,獲得第二名的好成績。”

    李主任向何子炫的父母舉起一個大拇指,“何子炫!他為學校爭來榮譽!”

    李主任略停頓了一下,微微思考後說:“今天是我主動提出可以再給何子炫一個獎勵。何子炫說他想休息幾天,要我給他放幾天的假,過完這個元旦,他說他再回學校學習。”

    李主任對何子炫父母說:“我認為何子炫要的這個獎勵合情合理。所以,我準了。”

    何媽媽問:“何子炫剛過了七周歲的生日,過早的跳到的五年級,學生的年齡大他六、七歲,這樣,孩子是不是揠苗助長了。”

    李主任思考了一下說:“實際上,我讚成同齡孩子跟同齡的在一起,學習,玩耍。您家的這個孩子有些特別,何子炫不喜歡和這些同齡孩子玩。雖然小小年紀跳到三年級,但是,何子炫與班裏麵同學們一起學習,他展示出他很好的協調人際關係的能力。但是何子炫與三年級的學生也是玩不到一塊兒。”

    李主任停下來,思考了一下又說:“您家的孩子真的不太適合在我們這種集體中生活、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