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暫代典史

字數:4117   加入書籤

A+A-




    宋文建聽賈道明說得那麽直白,無奈地拿出一千兩銀票遞過去。

    賈道明開心地拿過銀票道:“文建,我一會與縣尊大人稟報一下,估計你這事問題不大啊。不過,你要找你嶽父莫訓導安排下個月的童生考,隻要過關就行。”

    “恩,這個沒有問題。”宋文建道。“不過,我還要兼任洋青鄉長。”

    “這沒有問題,我現在去向縣尊大人稟報啊。”賈道明笑著又走進李如軍的書房。

    其實剛才在書房裏,李如軍問過賈道明有關典史的人選。

    雖然這典史是九品官員,最後任命由朝廷吏部委任,但一般是由縣令提名,吏部批複。

    吏部尚書哪知道誰任縣典史好呢,隻要縣令提名的人選都會批複同意。

    畢竟朝廷官員也要顧及縣令的權威,如果他們提名的人都不行,以後也沒有人敢跟著縣令幹活了。

    賈道明說反正縣尊大人再過半年就到任期,不如撈上一筆離開更好。

    而最佳的人選就是宋文建了,兵房典吏是伍觀海,以伍觀海的能耐,一般的典史是壓不住他。

    可宋文建不一樣啊,伍觀海是宋文建的人,伍觀海還不乖乖地聽宋文建的話嗎?

    最主要的是人家宋文建懂得做人啊,左一張銀票右一張銀票,直把他們“票”得不要不要的。

    宋文建還說了,以後逢年過節還有意思意思一下的,這樣的“人才”不提拔,他們還提拔誰呢?

    且半年後,李如軍也不知道還能不能再留在遂溪當縣令,還是先撈到錢再說了。

    宋文建回到家,大家都沒有休息都在等著他。

    宋文建對鄭四科道:“四科,你的事情已經沒有問題了,明天你就可以上任。”

    鄭四科一聽大喜,忙向宋文建跪下來叩謝。“少爺,我鄭四科一定銘記你的大恩,以後我就是宋家的人。”

    宋文建笑道:“觀海明天也會正式任命了,你們今晚就好好請兄弟們喝一杯酒吧。”

    “這沒有問題,少爺,這麽晚了外麵沒有什麽吃的,現在叫老梁和廚娘去廚房弄點吃的下酒,算我的。”伍觀海高興地拍著胸膛道。

    梁興聽到宋文建的吩咐,立即叫人去廚房忙活了。

    鄭四科走到宋文建身邊道:“少爺,今天下午洋青鄉那邊傳書過來,說鄉所發給百姓的種子與以前不一樣,百姓不敢種問這是怎麽回事。”

    因為今天一直忙著抓捕大黑,鄭四科也沒有把這件事情及時向宋文建稟報。

    宋文建道:“你明天一早用飛鴿傳書,說那些種子是經過神靈加持祈禱的,當然不一樣,他們聽我的沒有錯。”

    月朝的農民哪懂得科學水稻育種,如果是平時,他們拿到水稻種子就開始在農田裏種了。

    在宋文建鏟除莫衛保之後,立即讓人挑選最好的水稻種子,再用科學的物理、化學方法進行加工育種,培育出新的水稻種子,改良水稻性狀,提高收成產量。

    因此那些農民看到與以前不一樣的種子,肯定會有所驚異。

    “是,少爺。”鄭四科道。

    宋文建沒有與那些漢子們喝酒,他要回去陪自己的娘子。

    進到廂房,莫欣彤急忙問道:“聽小青說大黑已經伏法了?”

    “是的,陳華濤和大黑已死,我們沒有危險了。”宋文建笑道。

    “太好了。”莫欣彤高興地叫起來,那臉上的笑容如沐春風,讓宋文建看得不由呆了。

    莫欣彤見宋文建盯著她看,紅著臉嬌嗔道:“你看什麽看?”

    “娘子,你太美了。”宋文建情不自禁道。

    “夜了,你去洗手洗臉就寢吧。”莫欣彤紅著臉道。

    “好啊好啊。”宋文建拚命地點著頭。“娘子,你明天與我去雲客酒樓喝茶可好?”

    莫欣彤吃驚道:“我也可以去酒樓喝茶?”

    要知道古代女子三步不出閨門,出去外麵拋頭露麵都會被別人說閑話,更不要說去酒樓喝茶了。

    “行啊,怎麽不行呢?明天你跟我去。”宋文建笑道。

    “可是你帶我去,會被別人說閑話。”莫欣彤擔心道。

    宋文建笑道:“你就不要管別人的閑話,我們開心就行。”

    宋文建去洗漱回去到屋裏,正想與莫欣彤玉成好事時,她小聲道:“你今天也累了,趕快休息吧。”

    宋文建想想也是,今天為了抓捕大黑,心力交瘁,還是早點睡吧。

    不過宋文建在睡前還是輕薄莫欣彤一番,惹得她嬌喘不已……

    清早,宋文建到院子裏練拳和練刀後,與宋華一起去衙門應卯了。

    李如軍一臉春風地坐在公堂上麵的黃花梨椅上,害得宋文建老盯著他的那張大椅。

    黃花梨木可以降血壓、血脂及舒筋活血,對睡眠和養神都有很大的作用。

    在後世一次北京一個座無虛席的拍賣會上,一對黃花梨四出頭官帽椅賣出二千三百萬元的天價。

    像李如軍這張椅子,估計隻高不低啊。

    可宋文建想想自己就在古代,隨便拿一些東西去到後世都是文物,哪一樣不貴呢?

    李如軍當堂宣布陳華濤與山賊勾結的惡行之後,便委任伍觀海當兵房典吏,鄭四科當吏房典吏,眾人看向宋華父子的目光不一樣了。

    以後宋家在遂溪縣的權力滔天了,除了李如軍之外,沒有人敢惹宋家。

    “諸位,衙門典史一職不能沒有人擔任,宋文建在這次對付山賊上立下不少功勞,我提議由他暫代典史一職。”李如軍大聲叫道。

    宋文建愣住了,他以為這個委任起碼要過一段時間才會宣布,沒想到李如軍現在就宣布了。

    看來昨晚的錢花得非常夠位,李如軍雷厲風行地行動了。

    “李大人,我認為不妥。”楊意清急忙上前拱禮道。

    “楊主薄,你認為有何不妥?”李如軍見楊意清既然敢違抗自己的命令,臉上不好看起來。

    楊意清道:“宋文建隻是洋青鄉長,年齡不大,似乎不大妥啊。”

    楊意清話音剛落,後麵的何子鬆也上前稟報:“李大人,我也覺得宋文建還沒有功名在身,有點不妥。”

    “我又不是委任宋文建當典史,隻是暫時負責典史工作。”李如軍板著臉道。“這功名還不容易嗎?下個月就進行童生考,到時讓宋文建去考一個。年齡不大?我們朝廷裏有不少十四歲的大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