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朝堂爭議,貪心的景昭帝

字數:6555   加入書籤

A+A-




    三十年前益州盟約即將到期,在四國分裂的大爭之世,三十年的和平極為罕見,現在四國的實力都已經達到了頂峰,這一次益州盟約的續約不知道還會出什麽事!

    三百年前,太祖建立大淩王朝,一百多年前,百年積累的矛盾愈加厚重,再遇上天災人禍,三王趁機造反,當時的文宣女帝無力回天,自此大淩王朝偏安江南一隅,由一個強大的王朝,變成逐鹿天下的一國。

    如今,四國再聚,重新詳談益州盟約,不過益州戰事剛剛結束不久,這幾日盛京城的各國探子層出不窮,種種現象都無不提醒著人們戰爭的硝煙味不久就會重新來到。

    “見過淩皇!”

    “宋太子不必多禮!”

    淩昭帝望著眼前的青年,長得和宋城不怎麽像,不過比起宋城的俊秀,這個宋漣長得倒是普通了,據說宋國皇後長得平平無奇,不受宋皇喜愛。

    宋漣進京已經有好幾日,景昭帝今日才在早朝時接見,未免沒有下馬威之意,畢竟宋國在盟約沒有過期的情況下就向淩國出兵。

    宋漣身為一國太子,他自然明白如今淩國上下對自己對宋國的態度。父皇偏愛宋城,希望他能夠在四國會盟前拿下益州城,在四國中占取主動權,為他登上太子之位造勢,不過宋城那個蠢貨,被雲無殤攛掇著打淩國,又被雲無殤反推回去,被雲無殤溜著玩,蠢貨!

    他這次前來,是與淩國修複關係的,在自己未登上大位時,宋淩兩國的關係最好是維持現狀,而且,雲國對淩國的態度也是令人意味深長……

    “三個月前,益州一戰,給兩國都造成了不小的傷害,宋漣感到很抱歉!”

    造成不小傷害、感到抱歉……

    如此輕描淡寫的外交詞匯倒是讓景昭帝對個宋國太子刮目相看,在淩國朝堂,一個剛剛加過戰的敵對國,他如此毫不在意不會當眾地粉飾一切,倒是好大的膽子。

    “宋太子感到心裏不適的話,可對我淩國的損失進行一定的賠償,下官前不久協助戶部處理此事,進行了大概的估算,可見的損失大概有八千萬兩白銀,宋太子可以對此進行補償,下官相信您的心裏一定會感到極為舒適,畢竟老話說得好,幫助他了,快樂自己嘛!”

    此話一出,群臣恨不得鼓手稱讚,不禁看向說話之人,正是謝湛,金科的狀元郎。倒不是人們對這個狀元郎不熟悉,隻要是同科出身的探花,淩昭郡主,實在是太出彩了,不說她出現以後做得那些事情,就單單她的女子身份也足夠令人驚悚。雖然郡主現在不再參政,但是這半年來,由她掀起的腥風血雨,到如今也在百姓中口口相傳。

    這麽一對比,人們似乎就忘了這位今科狀元來曆也不同凡響,雖然他未公開自己的身份,但是有自己勢力的人又怎麽會查不到,他出身謝家,畢竟他也從未故意遮掩。謝家,熟知大淩曆史的人又怎麽會不知道謝家、南宮家和沈家。

    這三家是淩國開國最大的功臣,傳承數百年,不過太祖駕崩以後,三家一同避世,後代子孫不再參政。

    宋漣望著謝湛,眼前的青年雖然站在大殿的末尾,身上的官府也代表著他的官位並不高,然後他的眼神注視著他,絲毫不躲避,笑眼之中,他嗅到了威脅的氣息,這個男人並非池中之物。

    “這位大人,我宋國大軍死傷慘重,幾乎全軍覆沒,不知這筆賬該如何算?”

    “謝湛倒是從未聽說過,侵略一方在失敗的結局下,竟然還敢與勝利的一方算賬,縱觀千年的戰爭史,謝湛從未見過,宋太子今日倒是讓我大開眼界!”

    一句話堵得宋漣說不出話來,“本殿並無這個意思,謝大人過分解讀了!”

    自稱由宋漣變成了本殿,看來這個宋太子倒是不太會裝啊,一下子就露餡了

    謝湛輕笑一聲,上前一步,向景昭帝行禮,說道,“皇上,微臣覺得,宋國兵敗,十萬大軍折損於益州,如若宋國不給予賠償,這益州盟約的續約不簽也罷!”

    景昭帝若有所思,這謝湛的所奏倒是與自己不謀而合啊!

    不過藍丞相第一個出來反對,“皇上,三十年前益州盟約的簽訂保證了四國三十年的和平,老臣看來,這合約至關重要,此次大會,我淩國不簽的話,必定落入話柄於三國,到時三國群起而攻之,受苦的是天下百姓,還望陛下三思!”

    “謝大人的話雖然為我淩國爭得利益,就算得到宋國的區區八千萬兩,但是長此看來,和平不再得到保證,烽火再起,故弊大於利,所以臣附丞相之言。”

    “臣附議!”

    “臣附議!”

    “臣附議!”

    ……

    一時之間,大多數文官皆附藍丞相之言,自古以來,文官主和,武將主戰,果然如此。

    三十年沒有戰爭,朝堂早就已經被文官把控,景昭帝看著跪滿一地的大臣,不禁悲從心來,原來自己的臣子早就沒有了血性,原來自己倚靠的竟然是這麽一般沒有遠見,貪生怕死之徒。

    “皇上!”

    謝湛也跪下了,“微臣以為,正是因為三十年沒有戰爭,四國中除了雲國雄踞北方,常於遊牧民族交戰,其餘三國的軍隊中,基本所有的軍人都是沒有上過戰場的新兵,很多人不知何謂死亡。淩昭郡主曾經告訴微臣,在益州之戰中,許多士兵從未見識過戰爭,他們訓練方式老套,兵器樣式陳舊,三十年以來從未改變!續約一旦簽訂,如此安逸的生活又將繼續,毫無危機意識,臣恐怕總有一日,我大淩的錚錚鐵騎總有一日會變成一群軟弱無能的綿羊,一旦碰上狼群,恐怕隻有挨宰的份!”

    “狼群,四國和平,哪一國可謂狼群?”藍青雲反駁道。

    “雲國!”謝湛說出這擲地有聲的兩個字,他曾經遊學去過雲國,在哪裏待過雲國,見識過雲國與漠北部落的交戰,雲國軍隊可稱得上虎狼之師,現在的三國加起來,也許才能與雲國一戰勝負的可能。

    “謝大人多慮了,雲國此次出兵幫助我大淩守住了益州城,又怎麽會有此狼子野心!”

    “丞相大人,下官實在無法相信此話會從一國丞相口中說出,莫不是親耳所聽,還以為出自哪個天真幼稚的孩童之口!”

    謝湛嘲諷的話很是耿直不做作,把大權在握的丞相大人,氣得臉色通紅。

    殿上百官突然覺得這畫麵似乎似曾相識,哦,對了,昔日淩昭郡主也曾把秦國公氣得吐血,今日的丞相大人比起秦國公恐怕也是不遑多讓。

    探花郎如此,狀元郎也如此,曾經的主考官們不禁想著這都是選了一些什麽人,怎麽一個個的都這麽思辨敏捷,更是“以下犯上”!

    雲國的底細誰也不清楚,若說雲無殤沒有問鼎天下之心,恐怕在場之人沒有人會相信,而且,雲國皇室繼承者隻有雲無殤一人,不像三國,太子之爭,刀光劍影,就差擺到明麵上來,雲國少了很多後顧之憂。

    “謝大人高瞻遠矚,本殿佩服!”就在眾人思考之際,宋漣說道,“對於三國而言,雲國有極大的危險,正因為如此,宋淩陳三國才應該緊密合作,保持良好的關係,所以,本殿覺得這續約,你我三國一定要簽,至於雲國,簽與不簽,隻有雲皇決定,恐怕不是我們所能左右!”

    宋漣此次的目的意在交好淩國,相比於逐鹿天下,對他來說,最重要的是登上帝位,隻有這般他才能實現自己的抱負。

    至於簽過的合約,一紙文書,又能保證什麽,宋城可在盟約的有效時間內攻淩,以後他也可以。

    “宋太子看上去站在淩國的角度,聽上句,似乎句句都是良言,令人無法拒絕,但是下官怎麽覺得,這其中多少的算計,您自己清楚!”

    “算計,謝大人你怎麽可以用算計一詞來汙蔑本殿的一番心意呢!”

    “按您所言,與宋國休戰,友好宋陳兩國,以此威懾雲國,然而你如何保證你宋國不會在背後捅刀子,再來一次圍困益州!到時候,我大淩又該如何自處!”

    “簽過續約,我宋國又如何會做出如此背信棄義之事!”

    宋漣甩過袖子,不悅道。

    “此次的戰事難道不是發生在盟約之內嗎?”

    “此次的事情是本殿的皇弟膽大妄為,父皇已經將他嚴懲,有本殿再一次,絕對不會讓類似事情再次發生,請淩皇放心!”

    看著殿下的宋漣和謝湛的唇槍舌劍,景昭帝一直未阻止,兩人的爭鋒中,他算是確定了,這個宋漣看來是想借宋城戰敗的機會,獲得淩國支持,以此奪權啊!

    站在淩國的角度,宋城上位,確實沒什麽好處,此人野心勃勃,登上大位以後恐怕會再次發兵,一雪前恥;但是宋漣登上宋國的皇位會好一些嗎?恐怕也不見得,這兩兄弟本質是同一種人,如此,景昭帝也有了決定……

    “可是,宋太子,不是朕不同意,你宋國前段時間所做所為,著實過分了一些,所以啊,你們宋國人的信用在朕這裏,恐怕不值什麽錢。因此,朕問你,你能用什麽來保證你以後不會背信棄義?別和朕說續約,那紙盟約能在你們宋國人眼裏變成廢紙一次,就會有第二次!”

    “淩皇想要本殿用什麽保證?”

    景昭帝慢慢站起,居高臨下地望著他,他想到了墨沅璃在戰場受到的苦,忽然帝王的威嚴顯露無疑,殿下的大臣感受到了他的寒氣,個個都不敢抬頭。

    “剛才謝愛卿已經算過損失有八千萬兩,加上邊境的百姓和士兵受到的身心傷害,朕給你算個整數,一億兩白銀!”

    景昭帝喊出了的數字,讓所有人一驚,比謝湛說得還要多,有人不禁在心裏墨跡,這陛下莫不是最近缺錢。

    “淩皇……”宋漣正要開口拒絕。

    “還有!”

    居然還有,眾人覺得這有些太不像平日裏的皇上了。

    “朕要你獻上淩宋邊境的五城!”

    這,陛下,莫不是瘋了吧!如果,宋太子接受了這個條件,那麽隻有一種可能,他也瘋了。

    景昭帝可沒有忘記,之前被宋城拿走的大量黃金,時候讓他哥哥,讓宋國加倍換回來。

    “淩皇,如此荒謬的條件,您難道不覺得荒唐了嗎?”宋漣憤憤不平道,來淩國之前,他想過賠償的問題,但是他沒有想到,淩國君臣開出如此的天價,而且還要他宋國的城池,這淩國君臣莫不是瘋了吧!這一億兩白銀抵得上宋國三年全部的稅收了,他們倒是是怎麽開的這個口!

    “宋太子,朕長你一輩,今日不妨勸你一句,任何有求於他人的事情,都是要付出代價的,代價的大小在於你的急切性!”

    “四國大會還沒有開始,宋太子有時間好好考慮!”

    “淩皇,你也知道,既然有第一次,就不怕有第二次嗎?就不怕宋國嗎?”宋漣暗自緊握雙拳,他從未有一日像今日一般泄氣,就算是父皇偏袒的宋城,也從未讓他感到如此羞辱。

    “哈哈哈!”他的話倒是引來了景昭帝的大笑。

    “看來,朕的條件果然沒有要錯,你宋國人,背信棄義,一百多年前如此,一百多年以後也是如此,第二次,第三次,你大可試試!”

    一百多年前的宋王第一個造反,趁著天災人禍之際,煽動民變,趁機宣布獨立,比起另外兩國,行為最為齷齪。

    景昭帝心中有個普,這宋國做的一樁樁,一件件,可真是不少,從近的來說,益州圍困,皇妹被宋城刺殺,從遠的來說,南宮家當年避世回了老家,就在宋國境內,芸妃謀害皇後之事,背後也有南宮家的影子,那麽和宋國皇室有幾分幹係,這些不清楚的謎團,他總有一日要弄清楚。

    “退朝!”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