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戰亂起
字數:3204 加入書籤
魯老爺子,生來平凡,死的卻是風光,整個蕪城都陷入悲傷的氣氛中。
老爺子這輩子教育了太多的人,從不以學生的身份,地位做文章,所謂有教無類在老爺子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整個蕪城,各家各戶紛紛自覺的送起了老爺子,魯老爺子堅持要把自己埋葬在自己出生的那個地方,生前多次告訴蘇文重,自己要從哪裏來,回哪裏去,要落葉歸根。
從蘇府到魯老爺子曾經的家鄉有二十多裏路,蘇文重帶著老師的棺材與家裏人走上了送往老師的道路,百姓跟在蘇文重的後麵,那些曾受過魯老爺子教誨,受到老爺子幫助的人也都是泣不成聲,在這條路上一直往前走,終於到了老爺子曾經的家。
蘇文重慎重的選擇周圍一個風水好的地方,將老爺子埋下,最後蘇文重與蘇遙對老師磕頭告別,蘇遙大哭著:“爺爺,我還有段詩文沒有讀懂,您起來告訴我它的意思吧,哪怕您不告訴我,您也起來看看我吧,在看我一眼吧!”
“遙兒,老師已經走了,逝者已矣,你不要太過悲傷了。”
其實蘇文重內心更是悲傷,但為了不讓兒子沉浸在悲痛的情緒中,隻好強忍著自己的悲傷,勸阻,開導著蘇遙。
“老師生前說過,人總會死的,沒人可以不死,但要看是不是死得其所,一個人可以為國家的繁榮,為人民的幸福而死,也可以為一己私欲,為金錢**而死,你要明白這些,知道嗎?”
“我知道了,父親,那麽人可以不死嗎?”
“人怎麽會不死,或許隻有傳說中的仙人可以一直存活,但那隻是傳說,是不現實的。”
“仙人可以不死嗎,仙人是不是可以讓爺爺複活?”
“癡兒,你在想些什麽,我們都是凡人,仙人是不存在的!”但蘇遙卻聽不進去父親說的話了,內心就想著,一定要找到仙人,請求仙人讓自己的爺爺活過來。
回到家的蘇遙開始像瘋了一樣,四處找尋記載仙人的書籍,翻遍了家裏的書房,讀到了很多關於所謂仙人的記載,書中內容不一。
有的書寫到“仙人乃是世間萬物所化,所以就有雨神,雷神,財神等。”
有的書寫到“仙人乃是人死後化成的,隻有大善之人,死了之後才會上天成神,而大惡之人死了之後就會下到地獄受盡折磨。”
有的書寫到“仙人都是野獸成精形成的,野獸修煉幾百上千年之後就會產生靈智,繼續修煉下去就會成仙。”
……
蘇遙看了這麽多的野書,對仙人的概念還是很模糊,總而言之,蘇遙認為仙人是無所不能的,或許爺爺死後化成了仙人吧。想到這蘇遙嘴角露出一絲笑意,對爺爺的思念之情也減了許多。
雖然魯老爺子不在了,但蘇遙的學業自然不會落下,現在由蘇文重親自教導,蘇文重對蘇遙抱有很大的希望,一是對自己兒子的期許,二是相信老師的眼光,老師說蘇遙會成大器,那麽就一定會的。
當初老師說自己會考取頭名,這話說出去恐怕無人敢信,但老師一直堅信不疑,自己在老師的信任下也是自信十足,考試時才超長發揮,最後取得好成績。
“唉,這一不留神又想起了老師,總是感覺老師還活著,那我豈不是像遙兒一樣癡迷了嗎?遙兒小,相信仙人之說可以理解,我都這種年紀了怎麽會不知道仙人是不存在的呢,隻是一些可憐人構造出的東西罷了。”
大元自打下赫赫江山之後開始重文輕武,治國自然不可用武力來治,所以朝內的文官是越來越多,曾經打下江山的武將老的老,死的死,而新一代的武將卻沒有培養起來,學文比學武更高一等,自然學文的越來越多,武將漸漸凋零。
元帝其實已經發現這個問題了,但由於自信,自信沒有別的國家敢侵犯自己打下的江山,也就一直沒把提取武將的事情搬上日程,周圍的一些被大元打敗的國家卻是知恥而後勇,開始重視國家軍隊的擴建,將領的提拔,軍事力量強大,自己國家力量強大,大元力量削弱,個個戰敗國就起了些心思,派出使臣相互聯係起來,戰敗的國家自然也不甘一直屈居大元之後,紛紛提出要通過戰爭,奪回曾經的領地。
當時有五個國家提出要對大元進行戰爭,這五個國家是在大元統一周圍地界時受到破壞最大,利益丟失最大的五個國家,分別是,擅長騎兵的大蒙,擅長水軍的大吳,人數眾多的大翰,武器先進的大嵋,以及有著媲美元朝皇帝的一樣人物的大浦,大浦的當代軍師周苛是個很有才華的人,這次五個國家的聯手,都是周苛力求大浦的皇帝促成的,周苛發現了大元軍事力量的削弱,以及周圍國家對大元的不滿,了解到現在就是覆滅大元最佳的時機,後來五個國家的皇帝在大浦的皇宮裏首次聚齊,吳帝道:“浦兄,你叫我們來的意思我們都已經知道了,可是僅憑我們五個小國,恐怕根本不是大元的對手啊。”
“是啊,浦兄,大元雖愈加變弱,可我們當初被打的家國破散,經過這麽多年的發展才勉強有了些氣候,現在就宣戰是不是過於著急了些?”蒙帝道。
“對啊。”
“蒙兄說的很有道理,是不是過於草率了些?”
“哈哈,讓我的軍師周苛對大家進行分析吧,周苛,你來給諸位大王分析一下。”
“遵命,諸位大王,你們的問題不過是我們的兵力還與大元有很大的差距對吧?”
“沒錯,大元本就強大,加上當代元帝的雄才大略,兵力強盛無比,現在雖有削弱,恐怕也不是我們五個國家可以對抗的。”
“我們五個國家不夠,那要是周圍所以國家一起呢?”
“別的國家?哼,他們都是些膽小怕事的國家,隻想著維持現狀就行,哪裏有膽量圖謀大元?”
“沒有膽量,我們就借他們膽量,你們聽我細細道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