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章 以血還血

字數:5323   加入書籤

A+A-


    

    

    洪熙四年三月,朝廷派鎮守廣西都督僉事黃中領五千士兵,護送陳朝前國王孫陳添平返回安南。

    經過安南境內支棱隘時,突然遭到了安南十萬大軍伏擊,明軍倉促迎擊不敵,黃中隻得率四千人經過血戰後退回雲南,數百明軍當場戰死,大理寺卿薛岩陣亡,陳添平以及八百人被俘。

    隨後傳來陳添平經審訊後被“淩遲處死”,被俘明軍基本被放還的消息。徐灝為之暴怒,聚集全軍立誓以血還血,三百名大明軍人的死,必須要以三萬安南人的性命祭奠亡靈,有違此誓天誅地滅,從而拉開了血腥報複安南的序幕。

    消息傳回京師,麵對屬國公然踐踏大明尊嚴,洪熙皇帝朱高熾同樣大怒,在各種報紙的連篇累牘下,朝野內外無不義憤填膺,紛紛要求帝王下旨替天行道。

    六月一日,朱高熾發布“討安南檄文”,命成國公朱能任征夷大將軍,張輔任征夷右副將軍,統帥十八路將軍,率軍二十五萬從廣西進兵。

    命鎮守雲南的西平侯沐晟任征夷左副將軍,率五萬雲南精兵出兵安南。命福建水師提督沐皙統率福建廣東兩省水師協助占城複國,封鎖海域,命左都督徐灝擔任監軍,指揮占城和水師負責堵截安南逃兵。

    一時間戰雲密布,安南得知消息後日夜不停的深挖壕溝,加固城牆。

    金蘭灣,徐灝看著手中的邸報很欣慰,太監並未在此次出征中擔任監軍,算是開了一個好頭。

    對於此次出兵,五軍都督府起到了參謀的作用,詳細替朱高熾進行謀劃,調動的士兵皆是擅長濕熱氣候條件下作戰的四川、雲南、廣西等地的精銳,又從各地藩王府征調了“護衛”數萬人,借機達到削藩的目的。可謂是一舉兩得。

    幾乎沒有動用靖難老兵,除了擔心北人不適應南方天氣外,拱衛京師和防禦北方永遠是重中之重,相對而言征討小小安南並不算什麽大事。

    之所以動員整整三十萬大軍,數十萬役夫,完全是打算以雷霆之力迅速擊敗對手,獅子搏兔亦用全力。

    不過朝廷大軍的火槍普及率不高。大多依然沿用火銃等火器,本地氣候往往半年大雨半年晴天,悶熱潮濕的環境不是很適合使用火器,徐灝希望將士們能總結經驗教訓,摸索出在此種環境下使用火藥作戰的辦法。

    兩萬水師則人人配備了新式火槍,徐灝把作戰時間定在了冬季。十月後天幹物燥很少下雨。

    作戰規劃上麵,安南北方很適合大規模的軍團交戰,徐灝對姐夫很有信心,曆史上張輔就是在安南戰場上聲名鵲起,被冊封為英國公。而南方叢林密布環境惡劣,徐灝不願白白浪費將士們的性命,主要以占城人為主力交戰。

    此刻站在徐灝麵前的是年輕的占城王占巴的賴。梵語因陀羅跋摩,身材不高還不到徐灝的下巴,孔武有力一看就知是精力過人之輩。

    占巴的賴野心勃勃,極為渴望恢複祖先的榮光,擊敗真臘等宿敵。徐灝準備因勢利導,通過占城人平衡諸國。

    因曆史經驗徐灝不想擊敗安南後改設置郡縣進行統治,那根本不現實,從泰國到越南。大大小小數十個王國種族無數,人口數千萬,彼此廝殺征戰了數千年之久,可以說每一天都在打仗,每一天都在死人。曆史上盡管明朝進行完善的同化政策依然以失敗的命運而告終,種族仇殺在東南亞非常盛行,徐灝可不願移民漢人結果若幹年後大規模被屠殺。

    對待人口眾多的南洋諸國。屬國製毫無疑問是最正確的,曆史上歐洲人不管殖民哪個國家,都得先獲得中國宗主國的同意,哪怕是被迫同意。也就是說,明朝已經擁有得天獨厚的條件,無需動用一兵一卒已然是獲得了周邊所有國家的承認,即根本不用靠著大炮武力才能轟開貿易大門,反倒是屬國急需得到明朝的各種商品。

    所以一切應該以獲取各種利益為前提,而不是對於土地的占有,當然無主的海島都要占領,條件允許可以對一些地方進行殖民,避開傳統的地方強國,如果有漢人能強勢崛起統治一地最好不過。

    徐灝不願長期在外駐守大軍,為了應付連續不斷的暴動起義從而生生拖垮了國家,窮兵黷武即使建立了疆域空前龐大的帝國,往往也會在短時間內即風崩離析,尤其是類似明朝這樣的中央大一統王朝,治理整個中國貌似已經是極限了。

    此時占巴的賴神色興奮的說了一通,翻譯官說道:“大人如果能夠支持國王占領安南,則立誓世世代代臣服於大明,每年進貢白象四頭,珠寶十斛,稻米一百萬石等。”

    徐灝輕輕一笑,說道:“別妄想了,如何處置安南應該由聖上裁決,占城和安南互為世仇,朝廷絕對不會違反安南民心,把安南交給你占城統治。再說千年來你占城處於守勢,即使把整個安南交給你們,能守得住嘛?”

    占巴的賴聽了後歎了口氣,眼前的明朝大官可謂是一針見血,長期以來占城苦於抵抗來自安南和真臘等國的攻擊,如果不是仗著狹長的地理優勢和可以逃亡海外的出海口,占城早被滅了無數次了,事實上也確實是被滅了無數次,好在和佛教儒教格格不入的印度教的影響下,總能因此而起死回生。

    徐灝抬頭注視顯得有些沮喪的占巴的賴,這位有著印度血統的國王和後世的越南人沒什麽太大關聯,古老的占城人屬於印度分支,曆史上在被北越南吞並後很快就消失了,殘存的占城貴族和越南貴族通婚,產生出南越貴族門閥,一直到了現代,越南南北之間都有著分歧和矛盾。

    目前的占城人主要分為兩大部落,占巴的賴屬於北部椰子部落傳統貴族,而上一個王朝的國王屬於南部檳榔部落賓童龍貴族,兩大家族在風俗習慣上有很大不同,因此時常發生衝突。為了解決國內戰亂,兩族以聯姻取得平衡,千年來兩大家族交替獲得政權。

    占城國之所以弱小,這和采取的政治製度有很大關聯,全國分為五大區域,每個大區由世襲酋長世代統治,還處於低級階段的奴隸製。

    徐灝得給對方一些甜頭。笑道:“人不能好高騖遠,現在閣下要做的事是整頓軍隊,等北邊開戰之後,馬上收複國都,趁機多占領些土地才是正理。”

    占巴的賴立時精神一振,叫道:“大人能助我多少兵馬?”

    徐灝說道:“我聽說早年因宋朝人教授了騎射之術。才使得占城崛起為一方豪強,是也不是?”

    占巴的賴神色尊敬的道:“不錯,祖先曾因向宋朝皇帝進貢,獲得了珍貴的騎射之術和戰陣之學,當時因攻打南安遇到了神風傷亡慘重,不得不退兵,隨後安南人大舉進攻。波羅密首跋摩先祖戰死,殘暴的安南人把我族生存一千年的國度因陀羅補羅夷為了平地,屠殺了無數占城人,是宋朝太宗皇帝憐憫我族,下旨釋放南安進獻的俘虜。

    後來因學到了上國的武功,我族得以擊敗安南人複國,並驅逐了真臘強盜。為了複仇,先祖率艦隊沿著湄公河到達洞裏薩湖。攻破了真臘國都,是以我族對上國心存敬畏,奉為宗主。”

    徐灝笑著點頭,占城的曆史就是一部殺戮史,據他所知真臘國都就是吳哥古跡的一部分,不但大肆掠奪城內的人口珍寶,還殺死了真臘國王。沒過幾十年。為了複仇的真臘人又把占城國給征服了,然後內戰統一在反攻,時至今日仍然沒完沒了。

    元朝時經海路攻克了侍奉宋朝為宗主的占城,當時的國王遣使求和。元朝同意了把軍隊撤離,沒想到占城人殺死了元朝赴暹羅的使者,元朝因此再度出兵占城,借道於安南被拒絕,元越戰爭爆發,最終南安擊退了元朝大軍。

    明朝立國後,占城每年皆遣使進貢,這是為了獲得貿易利益,並非對大明忠心。

    徐灝起身說道:“我會派軍官教授你們騎射之術和戰陣之學,占巴的賴你也要成為你先祖一樣的英雄,不能靠著大明軍隊去收複失地,不然臣民會怎麽看你?”

    忽悠走了有勇無謀的年輕國王,徐灝目視遠方,這一仗一定要打的諸國徹底臣服。

    派出二百名校尉操練一萬占城軍隊,徐灝的參謀部在當地向導的指引下,探查道路和山川河流等詳細情報,繪製行軍地圖,並積極準備輿論戰,派出數百占城人潛入北方,鼓動百姓造反。

    艦隊也對安南整個海域進行摸底,調查暗礁和尋找適合的登陸地點,也在繪製海圖,豎立石碑寫進史書,徐灝要對整個南海擁有無可爭議的主權。

    水師艦隊連續和安南水師遭遇,擊沉對方船隻數十艘,打的安南水師龜縮港口不敢出海。

    孰料八月傳來噩耗,朱能病逝於廣西龍州,張輔臨危受命,主動代理征夷將軍一職,勉勵眾將“昔日開平王遠征途中去世,岐陽王代之大破元軍,我雖不才,願效仿先輩。”

    徐灝緊急上書朝廷,力薦姐夫能勝任元帥,並以身家性命擔保。很快靖難功臣聯名擔保,如此朱高熾下定決心,派出官員於前線正式登壇拜將,授予張輔專斷之權。

    十月,張輔率大軍穿過坡壘關,抵達安南境內,發檄曆數胡黎二十條罪狀,連破隘留、雞鳴兩關,沐晟率領的雲南兵一路橫掃,順利會師。

    同一時間,占城軍在占巴的賴的帶領下,開始攻擊國都新洲附近的安南軍隊,而此時安南主力都調往北方,南方空虛,無法阻止占城人的瘋狂進攻,連連後退據守城池。

    徐灝任由占城和安南打生打死,把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策應自家大軍身上,三百多艘戰艦傾巢而出,對沿岸港口和船隻進行毀滅性的打擊。

    同時對真臘、老撾、緬甸等各族發出軍令,要求封鎖邊界防止安南王族出逃,昭告各國,敢收留者即是大明死敵。

    朝廷大軍著手準備進攻安南北部重鎮多邦,徐灝送去的情報顯示,多邦自古就有“下涼山而越王降”之說,原因在於涼山地勢險要,而其南麵則一馬平川。

    胡氏父子也深知多邦的重要性,把重兵放在多邦一線,以宣江、桃江、富良江、沱江四處天險為依托,光挖戰壕修築防禦要塞,密置弓弩火器,妄圖和明朝大軍決一死戰,再現擊敗蒙古鐵騎的輝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