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 結拜

字數:5241   加入書籤

A+A-


    

    

    花園裏,姚遠拿著盟文繼續念道:“某等向係異姓,今結同盟。隻願同年同日生,不願同年同日死。

    馬上姚遠愣了下,心說不願同年同日死,這結拜還有意義嘛?大抵鄔老爺是有感因利而盟的緣故吧?不禁點頭道:“這生死兩個字轉換轉換,竟多了許多學問,不是鄔老爺這樣的名公,誰能想得到?”

    唐富貴開心的道:“這兩句話原是古人不通。如今人家的親戚兄弟為了幾個錢還像生死冤家呢,況結拜的酒肉兄弟?不過圖些好吃的肥嘴。無緣無故同起什麽生死來?這樣沒道理的胡說豈不可笑?”

    類似他們這樣的人結拜,同生共死就是個笑話,誰願意遵守?所以楊稷非但不以為許,反而讚同道:“果然,你這話說得有理之極。再念。”

    姚遠又念道:“自今設誓之後,某等三人輪流做主,或以酒肉開筵,或向煙花訪妓。倘負斯盟,人神共殛。”

    這分明是張壹在有意惡心他們,卻不知除了姚遠外誰都聽不出來,可謂是對牛彈琴了。

    唐富貴頓時不道:“既這樣說,你把我的名字摳掉吧,我是不來了。”

    楊稷不悅的道:“都說好了,為何又變起卦來了?”

    唐富貴說道:“鄔兄是給我送個棺材座子,他耍我玩呢。這上頭說要輪流做東,我如何出得起錢?想我一個經濟人家,哪裏經得起這般破費?若要被我家奶奶知道了。我這條賤命算是送在了你們手裏。”

    鄔斯文說道:“送為賓主禮也,那你竟二而一。我們一而二,何如?”

    唐富貴大搖其頭的道:“那也不行,我前日聽人念書,說什麽二十而取一,就依著書上說,你們每位請十回我請一回吧。”

    楊稷說道:“不行,我們兩個當十回東,擾你一回。怎麽樣?”

    唐富貴低著頭不做聲了,姚遠心中歎息,說道:“二位老爺請聽完再說。”又念道:“某等今日富貴相告,故結弟兄之社。他年豪華不敵,定散手足之盟,上告蒼穹,願鑒同誌。洪熙年月日謹疏。”

    唐富華滿意的道:“一篇文我隻喜歡這兩句。”

    姚遠笑道:“通篇都是妙的。如何隻說這兩句好?”

    唐富貴也笑道:“他說有錢相聚,無錢散夥,可不妙哉乎?我因二位哥哥有錢有勢才來拜把子,若是兩位兄倒了運,我還同你們做什麽兄弟?同胞骨肉尚且如此,何況區區酒肉盟!

    想他們這三兄弟本因勢力二字結拜。人人可謂是真小人,倒也是坦蕩蕩的不學偽君子。自古可以患難生死的朋友,何必結拜?而故意結盟者,可想而知都是些酒桌上的朋友,大難來臨誰理你?

    楊稷心有戚戚焉的道:“看來人不可不弄個進士做。賢弟這篇文都是我心眼裏的話,就是說不出來。都被你說出來了,真不愧是大才子。”

    鄔斯文十分高興,笑道:“愚弟此文乃雞鳴而起,孳孳為之者。雖小套,必有可觀者焉。”

    話說間,眾家人已將各項擺列停當。叫鄔合念盟文,他三人轟轟烈烈的焚香歃血畢,然後交拜過。擺上酒來,大家散福痛飲,狂呼哥哥弟弟,真比親手足還覺親熱。

    卻說張壹有個很照顧他的老師,請他來家吃飯,說道:“我素知年兄這一年來著實守困,奈何我俸祿薄薄,愛莫能助,心中很是過意不去。昨日都督李公請了我去,說又被徐都督給責罵了,罵他不學無術。他托我請位西席,愚意要舉薦年兄。

    我素知年兄豪放不羈,恐不屑為此。但聖人雲:素貧賤行乎貧賤,君子無入而不自得。況且設帳一事,也是讀書人所為,不知你意下如何?”

    張壹一來家中確實貧困,二來最近閑來無事,見老師殷殷見愛,便說道:“既蒙老師看重,敢不遵命?”

    這位李都督祖上隨著太祖皇帝起兵,戰死。父親叫做李之富,母親早亡,妻子滑氏。

    靖難之時,李太是燕王府的普通親兵,那時他原名叫做李大,一個大字不認得,粗魯之極,也不懂待人接物的禮貌,而朱棣恰恰喜歡他的直率沒有心機。

    打仗時,李大人高馬大臂力過人,也是他的命好,被分到了徐灝的神機營,大小數十戰未嚐一敗。

    最危險的一次大戰時,他騎的戰馬忽然在陣中受驚了,往朝廷的大軍方向衝了出去,他急眼了,怕被官兵殺死,幹脆把火槍扔在了地上,舉起戰刀橫七豎八的亂砍亂剁。

    一人拚命萬夫莫當,被他這麽一殺官兵有些亂了,燕軍也不知他是馬驚了,隻當這小子奮勇衝鋒呢,如此神機營帶著所有燕軍一起呐喊,奮力衝上去殺敵,官軍大敗虧輸。到了論功行賞時,他得了頭功。

    攻打德州城時,燕軍持續強攻幾日沒有拿下,當時朱棣大怒,命全軍造出了雲梯。攻城時李太膽大,頭一個跑到城下就往上爬,大家夥在下麵跟著。

    城上的官兵一槍刺了下來,他是仰麵看著的,閃過去右手攀住雲梯,左手把槍杆攥住。官兵要是往下用力,他就算不死也會跌傷,可是他運氣好,官兵往上一提,他趁勢向上一躍,竟上了城頭,反手一刀把對方砍死了。

    官兵見燕軍上來了,有些驚慌失措,後麵的人魚貫而上,如此一番衝殺官兵沒了士氣各自逃命。

    李太帶著兄弟砍開了城門,放燕軍進城,所以論起得城之功,他又是頭一份,因他屢立軍功,從親兵升為了百戶。

    燕軍和官軍沿著長江對峙時,孤軍深入大多數人都認為必輸無疑,當時軍糧所剩無幾,人人餓著肚子,李太也難免對連年征戰感到厭煩了,半夜時一個人潛入水中,打算遊過去當個逃兵算了。

    遊到長江中心時力竭,幸運的被路過的糧船抓了上去,李太擔心小命不保,虛張聲勢的叫道:“趕緊投降,不殺!”

    沒想到滿船的人都跪下來叫道:“我等願意歸附,將軍饒命。”

    如此李太幸運的繳獲了十數艘滿載糧食的貨船,得意洋洋的回到軍中,朱棣大喜過望,當即升他為指揮使,這些年又升遷為了都督同知,乃是對徐灝忠心耿耿的一條莽漢。

    他有個小舅子的名字很有趣,叫做滑稽,滑家也是世代軍戶,不過滑稽他爹識字,靖難之役時一直在北平做交接文書之類的差事,沒有軍功如今還是個小旗。

    滑稽也讀過幾天的書,李大在北平做副將時,公事日漸多了,他舍不得花銀子請幕賓,就叫小舅子來替他主文,撥了份軍糧給他。

    前年徐灝調他來金陵做都督府同知,這位單騎赴任,將父親妻子兒媳孫兒等俱都留在故鄉。

    驟然富貴,李大一口氣納了四五個小妾。臨行前再說囑咐妻子要留心照看。

    “千萬嚴緊,不要叫她們弄出醜事來。我到了任上,等尋了房子穩定下來,慢慢來接你們過去。”

    滑氏答應了,李大就帶著小舅子和十幾個家人出發,此時他的名字還叫做李大。既然自己是大了,他四個兒子就叫李二、李三、李四和李五。

    到了京城,滑稽勸道:“如今都做了都督,是朝廷大臣了,姐夫你這名字太不雅,還得改一改才行。”

    李大說道:“我娘生了我就叫這名字,今日也做到了大官,有什麽不好的?”

    滑稽無語的道:“這個大哪裏是名字?因你大兒子,所以就叫大了,當兵時順口說出沿用至今。今日做了顯職,還用這個字,不怕人笑話麽?”

    李大沒好氣的道:“這大字我認熟了,要是改了名字,不但別人不認得是我,連我自己也不認得是我了。”

    滑稽想了想,笑著拿筆寫了個大字,內中點了一點,問道:“這個字你可認得?就改做它吧。”

    李大端詳了半天,說道:“我常見一塊字底下點一點,我問過書辦,他們說上頭的一塊字是菩薩,底下這一點就是那塊字,你叫我改為李大大的意思?”

    忽然罵道:“滾蛋犢子,你同我玩笑罵我也罷了,怎麽連你姐姐也罵上了?”

    滑稽奇道:“我好意替你改名字,怎麽是罵你?你倒罵起我來了。”

    李大笑道:“我前日讓幾個兵到湖裏去打魚,魚沒有打到,捉了許多烏龜。他們報了報單來,說烏龜有大大的多少,小小的多少,那個大字底下也是一點,可見你罵我是大烏龜。我做了烏龜,可不連你姐姐也罵了?”

    滑稽笑著解釋道:“不是這話,那一點是在底下,這一點是在內中的。”

    李大皺眉道:“既不是大大,大字胯下墜著個東西,大的是大毬了?”

    滑稽忍俊不住的解釋道:“這是個太字,人稱太爺太太就是這個字了。怕你不認得別的,這個太字你還容易認,雖不甚佳,也總比那個大字還像個名字。”

    李大撫掌笑道:“好得很,我叫做李太,你姐姐叫做李太太,她比我大一些,所以我有些怕她。行了,你吩咐家裏和衙門的人,我的名字就叫李太了。”

    滑稽搖頭道:“這怎麽行,你如今是官,改名字是要上本的。上邊準了,有邸報上的注腳寫著聲明,送往各處,人就都知道了,何用吩咐?”

    李太笑道:“這個容易,大都督批複下來,哪個衙門也不敢為難。(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