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大婚事
字數:5963 加入書籤
A+A-
姐妹重逢,不消說三個女孩子萬分狂喜,其她人也替她們高興。徐灝大笑,當即吩咐備幾桌宴席,索性派人去把張漣漪、沐蘭香、朱氏姐妹等都接來。
席間談及,大家才知道沐淩夏原來竟是顧眉仙的族妹,紛紛欣然道賀。
這件事很快傳到了徐府,闔府上下一時傳為佳話。
次日,太夫人蕭氏派人去將朱明之和顧眉仙都接了過來,詢問姐妹重逢的細節,各房太太夫人遂輪番設宴她們姐妹慶賀,說白了就是借機熱鬧熱鬧。
徐煜顯得非常踴躍,引為生平所遇到的第一件奇遇。除了為朱明之歡喜外,懊悔前年不該冒然揣測,說顧影憐已死,令盛先生傷心欲絕之下,病了小半年。
如今幸虧盛先生沒病死,要是人死了,豈不是還得賠顧影憐一個盛先生?總之鬧得他心癢癢的,想馬上寫信告知盛先生喜訊,不過又想到萬事都講究個緣法,當年是他先沒了良心,娶了賢妻,後來得知顧影憐身死異鄉,是抱著一份愧疚到處尋訪,然而其實已經丟下了。
現在告訴他顧影憐沒死又有何用?難道還能納候爺之女為妾?徒增煩惱而已,知道了心煩意亂,不知道也就過去了,所以犯不著告訴他。想著想著,便擱置了此事。
再說盛先生自那年從徐煜的口氣中,猜測影憐是真的死了,為此病了數月。去年博詞科被點了翰林,每每想到影憐就會傷感一番,作詩作詞以祭她。
他妻子冷氏不但賢惠亦有著洞察世事的聰慧,知道丈夫始終忘不掉顧影憐,一來得不到的東西總是最美好的,二來也不過是念念不忘顧影憐的容貌才情,沒必要與一個死人計較,選擇隱忍。
這一日盛先生又想起了顧影憐,跑去秦淮河岸邊燒香祭奠,因心亂了作不出文章,叫人去找好友祝顥來幫他代作。
祝顥那年回老家娶的結發妻子不幸病逝,今年新娶了一位如夫人,他二人都犯了所謂負情的罪,兩個書呆子堪稱同病相憐。
如此你給我作了篇駢文,我給你作一篇,思念佳人之餘,在秦淮河邊上的痛哭狂歌,結果轟動了半個金陵,人人都說這二位才子癡心癡成傻子了。
此事被禦史參了一本,吏部以放誕不羈為名,下了處分,勒令返回原籍閉門思過二年。
本來盛先生和祝顥準備參加來年的科舉,如此一來便耽誤了。徐珵得知後非常不服,這個年紀的徐有貞還很衝動,在國子監發起狂來,說如今天下正在用人之際,這些迂腐官老兒無故毀了兩個好人的前程,那我還考什麽舉?做什麽官?竟連夜寫了個親老告養的奏折,托人送往吏部。
正好盛先生和祝顥也都上本請假,吏部批準了,三人謝過出來,在衙門前撫掌大笑,自詡從此咱們兄弟三人義氣為先,可以回老家好好的悠遊自在了。
四月,三人各自帶著家眷準備動身的前一日,相約在秦淮河上談詩飲酒。
酒至半酣,徐珵一把將頭上的書生巾拽了下來,扔在甲板上一腳踩住,然後丟入水中,不屑的道:“從今後,不用這個勞什子了。”
半醉的盛先生和祝顥大笑起來,三人繼續痛飲,徐珵越發放蕩的不成模樣,站在船頭仰天長笑,好像整個天地間,隻有他們三個是無拘無束的快活人,餘外皆是凡塵中庸庸碌碌的螻蟻似的,實則是他早已後悔不迭了。
突然徐珵擦了擦眼睛,指著岸邊說道:“你們瞧,那邊怎麽都是人。”
盛先生和徐珵走過來望去,果然岸邊整條街擠滿了百姓,人頭攢動,不知在看什麽,吩咐船家將船兒靠過去,就見好像是一樁了不得的大婚事,一對一對的執事打眼前走過。
眼花繚亂的看了一會兒,一乘八人抬的綠呢龍鳳彩輿緩緩駛來,看樣子裏麵沒坐人,知道是去迎親的。接著又是一隊執事走過去,又過來一乘粉呢龍鳳彩輿,也是沒坐人的。
因三人仕途失意,這一段時日流連金陵的山山水水,不願去招惹徐煜等朋友,所以對城內的新聞一無所知。
“奇怪!”徐珵說道。
看後麵還是一起執事,一乘鵝黃彩輿,裏麵也沒坐人,看樣子整支隊伍是一起的,三人都看的不懂起來,不知是不是迎親的?
一頭霧水的等彩輿過去,見兩名宦官舉著一對黃牌走過來,上寫奉旨完姻,後頭跟著四座誥命亭子。
此情此景,三人有些明白了。再往後看,就見一隊甲胄鮮明的護衛扶著一匹汗血寶馬,上麵坐著的不是別人,正是徐煜。
三人同時大笑,就見徐煜今日穿著吉服,左肩披了一掛大紅彩珠,神色羞澀,目光掃過來,對著盛先生笑了笑,紅了臉低下頭去。
他後麵跟了數十匹良馬,坐著一群神采飛揚的豪門少年子弟。
盛先生笑道:“有趣有趣,同娶四位佳人,真算是人生第一樂事了。”
“太可惡了,這樣的大喜事,也不來請咱們去喝杯喜酒。”徐珵不滿的道。
祝顥說道:“咱們自己閉門謝客,能怪誰去?”
盛先生笑道:“咱們繼續找個地方喝酒,等醉了,晚上闖進去鬧洞房,可好?”
“好!”徐珵拍手讚同。
當下三人付了錢上岸,隨便找了個酒館,看招牌寫著“萬不如樓”,祝顥笑了笑,徐珵說道:“好,這名字起的好,萬事不如一杯在手的好。”
上了二樓,選了個靠窗的雅座坐了,酒保跑上來問道:“三位老爺,要點什麽酒?”
徐珵學著山東人的口音,說道:“俺要喝燒刀子。”
盛先生和祝顥笑了,說道:“學什麽梁山伯裏的話頭?”
“嗬嗬。”徐珵哈哈一笑,酒保也覺得好笑。
“梁山伯與祝英台”被後世譽為漢族民間四大愛情故事之一,其他三個分別是“白蛇傳”、“孟薑女哭長城”以及“牛郎織女”,其中“梁祝傳說”是中國最具魅力的愛情千古傳奇,自西晉始,在民間已經流傳了一千多年。
唐初“十道四蕃誌”記載:“義婦祝英台與梁山伯同塚,即其事也。”
一直到宋代,“鹹淳毗陵誌”記載:“祝英台讀書處,號‘碧鮮庵’。有詩雲:‘蝴蝶滿園飛不見,碧鮮空有讀書壇。’俗傳英台本女子,幼與梁山伯共學。後化為蝶。”
梁祝的故事還流傳國外,後世發現最早的相關記載要屬高麗。但真正使之成為家喻戶曉的愛情傳奇故事,乃源自明代盛起的小說家了。
“梁山伯與祝英台”與四大名著一樣,都是作者借鑒了民間流傳已久的各種故事版本,加以整理和藝術再加工。不是說西遊記未誕生前,就沒有孫猴子的故事,就沒有梁山好漢,沒有桃園三結義。
單單一個梁祝,時下民間即有上虞版本、杭州版本、宜興版本、微山等版本。相對完整的故事形成於唐代,宋代開始通過藝人四處傳唱,元代被創作成曲藝,流傳更廣了,然後被明代小說家比如馮夢龍收錄在“古今小說”中。
盛先生對笑嘻嘻的酒保說道:“老酒三壺。”
“那點什麽下酒菜?”酒保問道。
徐珵說道:“剛才看見外麵放著幾簍蝦子,吃醉蝦,要活的。”
酒保又問道:“還要什麽菜?”
盛先生說道:“咱們不用別的,你就把醉蝦子多多拿來,再來三碟竹筍,下酒吃最好。”
“好嘞!”
酒保轉身跑了下去,很快端著三壺老酒上來,給客人斟滿,又跑下樓去,這一次捧著一個裝菜的盆子上來,裏麵的青蝦因活蹦亂跳,特意蓋了一隻大海碗。
半醉的徐珵直接伸手把碗掀開,瞬間跳出來幾十隻大蝦,滿桌子的亂跳。盛先生笑著躲開,而徐珵已經捉了一隻放入嘴裏大嚼,又捉了一隻吃,任由那些蝦子亂蹦。
他一隻手拿起酒壺,另一隻手在盆裏撈蝦吃,任由蝦子跳的滿桌滿地都是。
醉蝦不光是酒,還有蔥花香菜等作料,祝顥來不及躲開,臉上身上濺了好些醬油沫子,站在遠處罵道:“吏部說你放蕩一點不假,你這個刻薄鬼,哪有這樣的吃法?”
徐珵笑眯眯的沒說話,忽然將手裏的醉蝦打了過去,祝顥躲開了,正好打在盛先生的臉上。
盛先生吃了一驚,隨即笑罵道:“反了,連蝦子都敢造反了。”
喊來酒保,叫他把桌上地上的蝦都掃幹淨,再看盆裏一隻蝦都不剩,酒壺也空空如也。
“快添酒添菜。”祝顥喊道。
不料徐珵一拍桌子,站起來說道:“我喝好了,走了。”
祝顥不知道他心情不好,把人給強行按下去,笑罵道:“你是要作死嗎?像個煞神似的,食祭了一頓就要走人,小心撞到真的煞神,把你也當醉蝦捉去吃了。”
“罵得好!”
盛先生笑得腰都彎了,徐珵見狀也笑了起來,不走了。重新叫來酒菜,三人邊吃邊聊,轉眼間又喝了一壺老酒。
徐珵還要喊添酒,盛先生忙說道:“不能吃了,再吃就真醉了,回頭去徐府被人家厭憎。”
“那算了。”徐珵點點頭,眼見時候不早了,想去徐府。
人剛站起來,忽然見滿屋子的人都亂了,紛紛跑了出去,徐珵當什麽事,急忙往窗外一看,原來是徐煜的迎親隊伍回來了。
迎親的隊伍一眼望不到頭,徐珵無心觀賞,扭頭催促道:“走,咱們現在過去吧。”
“不急。”盛先生卻不動如山,“這時候去了也沒用,還得拜堂呢。”
徐珵說道:“咱們溜達著走過去,到了,大概也拜完了。別坐著了,不然徐兄弟會埋怨咱們失禮。”
盛先生一想也是,當下算了賬,出來也不坐轎,也不帶小廝,也不置辦禮物,就這麽瀟瀟灑灑、兩手空空的直奔徐府。
走了半天,徐府管家說已交拜成禮,三人遂先去給徐灝道喜,徐灝笑著客氣幾句。
三人又向徐家諸位爺們挨個道了賀,忙了一天的徐燁分身無暇,匆匆說請他們三人進園子去新房看一看。(未完待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