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援軍
字數:2496 加入書籤
宋曉明正想把雙龍寨的實際情形說給張仲景聽,這時那王二牛卻突然跑了進來,說道:“張太守,我在那邊發現了一條小路,要不要去看看?”宋曉明點了點頭,說道:“嗯,這裏其實還是太危險了,我和二牛先去探探路吧。”媚娘卻是不肯,說道:“我和宋大哥一起去。”宋曉明無奈隻能點點頭,這樣隻剩下那王二牛的娘和張仲景,這兩人也不好意思呆著,便也說道:”要去就一起去吧。“
王二牛不知道從哪裏抽出來一個火把,點燃後便在前麵引路。原來這個石室外的一個角落裏有一條斜向下的地道,要不是二牛仔細,還真不容易發現呢。
這條地道實在是有點太長了,眾人大概爬了半個時辰才算是走到盡頭。王二牛還是很有經驗,給眾人暗示了一下停住,便獨自摸過去了,大概一盞茶的功夫,他才一臉興奮的跑了回來,說道:”太好了,這個出口在城外的林子裏,我們可以逃出去了。“
眾人爬出地道以後,才發現這出口果然在一處林子中,王二牛把出口掩蓋好後,便招呼眾人說道:“我們進城之前,曾經在那邊的破廟裏呆過,要不咱們先去廟裏暫住?”宋曉明卻轉身對張仲景說道:“魏將軍已經出城去找救兵了,想來很快就能把這長沙城奪回來,張太守,要不你這就和我們去診治病人?”
那張仲景卻堅定地搖了搖頭,說道:“這長沙因我而蒙難,我卻是不能這樣離去的,我就在城外等著看那區星的下場。”媚娘看他態度堅定,便衝宋曉明搖了搖頭,暗示:這是心意已決了,不用再勸了。
城裏的區星這時也已經得到了消息,不僅媚娘沒有找到,現在連那張仲景也丟了,登時狠狠地抽了黑子一鞭子,叫道:”走,咱們一起去那官衙看看,我就要看看他們能藏到哪裏去。“隻是這次一大波人把個官衙翻了個底朝天,最後還是個中年漢子在把柴房那口大水缸砸破後,發現了地下密道,等到他們沿著迷倒追到出口才發現人已經蹤影全無。
很快區星便得到了這個消息,不僅暗暗氣惱,不過那李虎卻笑了笑說道:“區將軍何必如此懊惱呢?這張仲景在這荊州一帶活人無數,名氣極大,我們如果殺了他隻怕也會壞了咱們的名頭,何不對外宣稱,區將軍你感激他救活無數百姓,便把他放走了,如何?”那區星一聽,果然撫掌大笑起來,說道:“不錯,一來可以收買人心,二來,那劉表聽說他是被我等抓住後放掉隻怕也心中不喜。”心裏卻微微歎息:如果這次能把媚娘抓住,然後娶了那麽才讓自己在黃巾的幾處殘兵處有號召力啊,可惜了啊。
匆匆半月過去,宋曉明每日陪著張仲景在長沙城外查看,當然關於雙龍寨的情況,宋曉明還是介紹清楚了。隻是張仲景也是心頭猶豫,雖然他已經下定決心以後不涉足官場,隻是專心治病救人,但是那雙龍寨畢竟是山賊啊,他剛剛經曆過這幫山賊亂民的禍事,哪裏還想和那些山賊有任何幹係呢?但是耐不住宋曉明的勸說,最關鍵的還是宋曉明說道:“山寨上眾兄弟染的是時疫,如果他們覺得沒有活命的希望,隻怕要逃下山來自己找大夫,那時候,時疫傳播開來,隻怕蒼生有難啊。”
張仲景聽了他這番話後,才勉強點了點頭,算是答應下來了。這時王二牛卻興衝衝地跑過來了,說道:“張太守,西邊來了一隊人馬,隻怕是劉使君的人馬要來收服長沙城了,您要不要過去見見他們啊。”那張仲景跑到附近小山上,果然看到長沙城外一隻人馬,隻是看起來隻是幾千人馬,打的旗號卻是劉字。宋曉明說道:“想來劉使君還不會這麽快,應該是劉玄德的人馬。張太守不去見見他嗎?”張仲景卻輕輕搖了搖頭,歎息了一聲:“我已經沒有麵目見人了,隻是不見到這長沙城被收服,心裏實在不甘啊。”說完便不肯再說了。
山下的那隊人馬果然是魏延請來的正是劉備的人馬。此時劉備幾次向劉表申請攻打許昌,但是劉表隻是不允,正在零陵一帶鬱悶呢,這時魏延找上門來,說這長沙城被黃巾軍奪取了請他去救援,而且張仲景答應了事成之後推薦他做這長沙太守,一直以來劉備苦於沒有地方坐基地,雖然現在主要駐地在新野,但是新野太小了,沒有發展的價值。現在有這麽好的機會,如果真的成了長沙太守,那麽自己也算有了一個穩定的發展基地,便一口答應下來。
劉備本是靠剿滅黃巾軍起家的,熟知這黃巾軍雖然人數眾多,其實戰鬥力很弱,關鍵是黃巾軍就知道搶,和當地的豪強也搞不到一起去,這次也是有意要顯示自己的本事,便讓他的三弟張飛帶軍攻城,那區星在城頭上,看見這邊隊伍森嚴,沒有想到這麽快就有人派兵過來,他雖然在黃巾軍勢大的時候已經是個小頭領,但是真正作為一方主帥卻是沒有,一時不禁有點慌張。
此時,劉備軍隊已經開始攻城,士兵們搭起雲梯開始攀牆,黃巾軍也開始射箭還擊,隻是這黃巾軍主要是貧困百姓構成,一來營養不良,普遍身體不夠強壯,二來射箭雖然容易學,卻很難精通,因此準頭奇差,很快便有士兵登上牆頭。區星一見卻是兩眼通紅,知道隻怕生死就在此一戰了,率先在城牆上廝殺起來。
好容易打退了第一波攻城,李虎摸了摸臉上的血跡說道:“區將軍,這劉玄德果然是當世英雄,這長沙城城牆低矮,隻怕很難扛過下一波,我們兄弟比較多,不如乘他們不注意,衝殺出去,把那攻城器械燒光,如何?”那區星正沒注意的時候,聽這李虎說得有道理,便點頭稱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