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觀音市
字數:4132 加入書籤
馬車裏玉娘一直拉著她的手不舍得放開,笑著說道:“今天天晚了,我先帶你去休息,明天再去看祖父,母親和姨娘都在繡樓裏等著你呢。”才說了一句,眼一紅,聲音又有幾分哽咽。
鐸羅望也笑著接話,“月兒妹妹,總算把你盼回來了,少了你和五弟,做什麽都少了興致,以前最喜歡的騎射都索然無味了。”
鐸月娘笑道:“一年不見,大哥用起詞語來,倒是貼切了。”
鐸羅望哈哈一笑,“妹妹別誇我,你不在,讀書吃力了許多,還是以前的日子順心。”
玉娘也笑道:“大哥是想說,月兒不在,你又挨打了吧!”
鐸羅望也不計較玉娘的打趣,隻哈哈大笑了起來。變聲期的少年比記憶裏又拔高了一些,聲音有些粗啞,豪爽豁達的個性卻從來不曾改變。“母親和姨娘都等得急了,月兒妹妹快去看看姨娘吧,你走的這一年裏,姨娘可沒少掉眼淚了。”幾句話的功夫,馬車已經輕快的駛進了內院。鐸羅望跳下馬車,把她們兩抱了下去,仔細打量了月娘半天,終於忍不住紅了眼眶,“總盼著你們回來,如今回來了卻又不敢相信了,總是有些患得患失。”隨即轉過身去,悶悶的說了一句,“快進去吧,別讓母親和姨娘等著急了。”終究是長成的少年了,雖然一起長大,到底不好意思在人前落淚,隻得別扭的別過身去。
鐸月娘含著笑點了點頭,玉娘便拉著她一路往府裏跑去。繡樓建在原來北邊花園的空地上,現在周圍都種滿了山茶花,不遠處就是一個池塘,雖然不大,卻也可以賞玩。一溜垂柳在風裏弱柳扶風纖纖搖擺,到也婀娜了個徹底。
進了裏屋,少夫人和張秀都在,張秀的眼睛早就紅了,見了鐸月娘隻是不停的抹著眼淚,那淚水似決堤了一般,怎麽堵都堵不住。少夫人仔細的打量了鐸月娘半天,也抹著眼淚,隻說了句:“苦命的孩子,終於回來了。”一句話出口卻早已泣不成聲。
鐸月娘曆經磨難,終於撿回一條小命,如今見到自己的親人,也是悲喜交加,到底還是有幾分矜持,剛要規矩的行禮,施玲兒一把拉住她,直接摟進了懷裏。鐸月娘忍了半天的激動終於在這一刻奔潰,回抱著施氏,二人嚶嚶哭了起來。張秀向來性子冷淡,如今此情此景,也忍不住傷懷。兩人都仔細的打量了鐸月娘一番,見她疲態盡顯,知道她大病初愈,便早早的讓她洗漱了休息。玉娘則高興的和鐸月娘擠了一間屋子,也不說話。隻是笑一會,哭一會,最後她們倆索性擠在一張床上看著對方傻傻的笑。
笑夠了,也沒了睡意,玉娘便爬下床,捧了個大箱子過來,打開以後把東西一樣一樣的拿給鐸月娘看,邊拿邊說道:“這個布偶是你讓綠桃給我做的,你還送了五哥一個,我覺得你也應該有一個,所以我自己做了一個,可是你不在家,我就放在一起了,想著等你回來了,我就送給你。”
玉娘說著又拿起一張手絹,說道:“這是繡娘第一次布置的功課,我繡好了以後發現你的沒繡,所以我多繡了一張,我們是好姐妹,我有的,你也應該有,我要完成的功課,你也要完成,你不在家,所以我幫你做了。”
鐸月娘接過她手裏的手絹,上麵是兩隻不知道是鳥還是鴨子的玩意,卻看得她心裏一陣發酸,她從來不知道自己有一天會被一個小女孩如此的記掛。
玉娘接著拿出一個荷包說道:“繡娘教我繡荷包說是以後要送給心上人,我繡了兩個,想著如果你回來了就分你一個,如果你不回來我就把兩個都送給一個人,我的自然也要分你一半的。”
鐸月娘心裏感慨萬千,忍不住拉著她的手,輕喊了一聲,“阿姐!你待我真好。”
玉娘笑著笑著,眼淚又流了出來,“他們都說我瘋魔了,我也知道,可是我真的好想你能回來。現在你回來了,你看,我沒有準備錯吧。什麽都是雙份的,我有的,你也有了,真好!”
鐸月娘仿佛失去了說話的能力,隻捧著手裏的東西一件件的看著、聽著,心裏被感動填得滿滿的,雖然都不是什麽值錢的玩意,甚至有些醜陋,可到底是鐸玉娘待她的一片赤誠,一時也不知道說什麽才好。
時間如白駒過隙,三月裏,河蠻酋長楊牟利的邀請函飛遍了蒼山腳下的大小上百個部落,他邀請各部落一起參加三月十五到三月十八,為期三天的觀音市。聽說觀音大士於三月十五進駐這片肥美的土地,製服了羅刹,並退去湖水,露出了大片的良田才養育了一方的百姓。所以每年的這幾天都有個法會,各方人流都擠到馬龍峰下,聽觀音大士講經說法,順便進行集市貿易,交換各地的各種土特產,其中又以藥材交易為主,難得的是今年他還邀請到了駐紮在鐵橋的神川都督紮西尼瑪。屆時他會帶著吐蕃特有的秘藥而來,讓各部首領都不由多了幾分期待。
大祖父豐咩的大仇得報,邆賧的管轄權回到了伯父咩羅皮的手裏,浪穹也恢複了以往的平靜。時羅鐸與咩羅皮一合計,邀請了施琅的施望欠,帶著各自的地方特產和護衛,浩浩湯湯的趕往楊牟利的駐地——太和城。
鐸月娘看著遙遠的天邊矗立的高塔,不由愣了愣,那是千尋塔,沒想到已經落成了,金光閃閃的大鵬金翅鳥高高矗立在塔頂,在陽光下閃著耀眼的金光。對於這個千尋塔的修建時間,後世一直存在爭議,如今她算是確定了答案嗎?可那又如何,她終究回不去了。
許是看出鐸月娘的疑惑,皮羅邆淡淡說道:“修建了好幾年,終於落成了。當年白子國王張樂進求繼任時,西方佛教傳入此地。隻因葉榆澤時常有水患,都說是有妖龍作祟。佛經有言,大鵬者,每日食龍五百條,故而集資建了高塔,又請來西方大鵬金翅鳥鎮塔,降服水裏妖龍。”
鐸羅望哈哈一笑,“有沒有妖龍我是不知,不過蟒蛇到是常見,點蒼山山高林密,是蟒蛇絕佳的棲息地,世人對未知力量有著深深的恐懼,想差了也是常有的。”
鐸玉娘嬉笑著問了一句,“大哥是說世人愚昧,把蟒蛇當成妖龍嗎?”
鐸羅望又是一笑,“或許是吧,都說水裏有龍,從古至今,又有誰見過真龍,都不過是道聽途說,以訛傳訛罷了。”
鐸月娘呆呆的看著高塔上的大鵬金翅鳥,那隻有在史書裏聽聞,隻在古老的照片裏模糊見到的大鵬金翅鳥,如今竟真的矗立在塔尖,讓她親眼見到它的神采,不由心情小小的激動了一陣。
鐸玉娘、鐸月娘兩人乘了一輛馬車,鐸羅望和皮羅邆騎馬在外麵跟著。一路到也走的熱鬧,鐸月娘他們四人經常湊一起玩,打架闖禍都是一起,如今難得又重拾了快樂的時光,自然不願意放過。所以到了太和城,眾人都忙著搭建帳篷,鐸羅望卻帶了他們往城裏跑,難得來一次,不玩個夠本,實在對不起他們闖禍的本事。
鐸月娘沒想到千年前的觀音市已是如此的熱鬧,少了現代文明的氣息,卻是多了幾分淳樸自然。他們一路上走著看著,最有特色的便是吐蕃的藥材、南詔的茶葉、蒙巂的鹽、越析的金飾、施琅的毛驢、邆賧的則是糧食、浪穹的木雕、河蠻的大理石,再加上各部落的一些特色吃食和生活用品,簡直是琳琅滿目,應有盡有。也有當地的百姓上山采了一些藥材在街上叫賣,也有勤勞的小姑娘割了青草,正在與需要喂馬的人討價還價。他們沿著青石板鋪就的街道走著,不知不覺進了太和城。
一時便在城裏鬧開了,隻覺得看什麽都新鮮,一路走馬觀花,鐸玉娘卻停在了一家店鋪裏,不願意離開。月娘湊過去一看,卻是玉娘看中了一串珍珠項鏈。此地不產珍珠,顯然是從大唐那邊運過來的。珍珠不算大,不過顆顆飽滿,大小均勻,色澤瑩潤,卻也難得。
鐸羅望見玉娘喜歡,便一臉和氣的詢問價格。掌櫃的見是幾個小娃,本不願意搭理,仔細打量了一番,卻覺得他們幾人身上的衣服皆不俗,心裏料想定然是那個部落酋長的子女,再不濟也應該是那個大戶人家的兒郎。隻得打起精神小心的對付,他笑眯眯的眯著一雙小眼睛,一團和氣的說道:“這是大唐過來的東珠,可是好寶貝,幾位想要,一口價,100兩銀子。”
“啊!”幾個人都瞪大了眼睛,到不是他們買不起,隻是幾個娃娃出門,又不帶家丁護衛,都沒帶那麽多的錢,而且這價格著實高了些。
掌櫃的笑眯眯的介紹道:“幾位郎君也莫要嫌著價格貴,若在大唐境內是不值這麽多,可一路運送到這裏,且不說山高路遠,隻這一路上的響馬盜匪,也夠我們吃一壺的,隻有請了鏢師或者是搭上有實力的馬幫,才能安全的走一趟,所以呀,這個價格也算公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