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團圓宴
字數:6058 加入書籤
“你就不怕嗎?”
慕雲容輕輕動了動下巴,摩挲著陶行樂的發心,低聲呢喃了一聲。
他知道她睡著了,他知道她聽不見。
隻是看著星空之中的那一輪明月,慕雲容真想搖醒她,好好問問,難道她就不害怕嗎?
說實話,慕雲容是真的沒有想到陶行樂居然會在那種時候站出來,替他說話。
她知道那有多危險嗎?
那個人,可從來不是一個講道理的人。
——
除夕之夜,盛大的國宴。
國宴之上,笙歌燕舞,宸王攜著新婚的王妃毫不意外地出現在國宴之上。
他敬酒,她為他添。
舉案齊眉,相敬如賓,仿佛他們已經是多年的夫妻,已經有了不需要言語來輔助的默契,隻要一個眼神,一個輕輕的動作,就可以和對方心意互通。
不管是宸王妃還是宸王,兩人的眼睛裏都點綴著恰到好處的笑意,仿佛他們就是恩愛多年的夫妻。
但事實如何,百官心知肚明。
隻是沒有人會在這個時候觸及宸王的黴頭,能坐在這裏的人一個比一個能裝。
就連早前怒不可遏的慕皇,在宸王帶著宸王妃見禮的那一刻,都笑嗬嗬地給著壓歲錢,一副慈愛長輩的樣子。
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夫妻恩愛,一派熱鬧祥和。
至於真實的情況如何,有多少人真的關心,又有多少人真的在乎,那就不知道了。
這個年陶行樂是在京城過的,對於陶行樂來說,反正她在這個世界也不過隻身一人,在哪裏過年,其實對於她來說都一樣。
但對於雁歸堂的其他人可就不一樣了。
酒過三巡,哪怕身在繁華的京城,但都說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陶行樂看的出來,大家表麵笑著,但是心裏都想家了。
眼裏的思緒,瞞不了陶行樂。
不知是誰開的頭,大家忽然開始談起了自己的過去了,於是一場團圓飯,便變成了茶話會。
“劉琰,你躲什麽,該你了!”
劉琰紅著臉,也不知道是因為酒精的作用,還是因為害羞,他扭扭捏捏地摸了摸頭,“不要了吧,我還是不說了,我沒什麽好說的。”
“這可不行,從六哥那輪過來的,大家都說了,就你不說,你可真沒意思。”徐鏢頭有些嫌棄地看著劉琰。
劉琰臉色一紅,看向了陶行樂,“東家。”
你看,他們欺負人。
陶行樂笑道:“好了好了,大家想說便說,不想談便不說吧,休息的時候沒那麽多規矩,舒心暢意就好。”
“瞧,東家都這麽說了。”劉琰揚了揚下巴。
“哈。”徐鏢頭笑著看向了劉琰,“劉琰呀劉琰,你可真有意思,算了算了,既然你不說,那我可就說了。”
徐鏢頭給自己的杯中添了添,醞釀了一會兒,說道:“大家都知道,我老徐是廣安鏢局的鏢頭,隻是說出來也不怕大家見笑,若不是陶東家和列位給口飯吃,我們廣安鏢局就解散了。”
“徐鏢頭言重了。”陶行樂道。
“不不不,我老徐說的不是客氣話,”徐鏢頭搖了搖手,舉起了酒杯,“陶東家,那我老徐借花獻佛,敬你一杯,我幹了,你隨意。”
說著,陶行樂還來不及阻止,徐鏢頭就已經一飲而盡了。
“徐鏢頭,少喝點,大家也少喝點。”貪杯不好,酗酒可就更難看了,陶行樂皺了皺眉頭,她對長天樓的夥計說道:“不用再上酒了,上些解酒的吧,謝謝。”
“陶東家客氣,小的這就給各位上解酒的茶水來。”夥計很快就把解酒的茶水送了上來,順便離開時,還貼心的把們給帶上。
“說起來我們廣安鏢局,要是放在二十多年前,在咱們藍安的地界,有誰不知道,說起來不豎起大拇哥?”徐鏢頭可能喝醉了,紅著耳朵,甚至連眼睛都紅了,“那時候的廣安鏢局,可是藍安第一大鏢局,那像現在……”徐鏢頭搖了搖頭,“要不是有陶東家,我真是…真是愧對先祖啊。”
二十多年前,那是廣安鏢局最輝煌的時候。
那時候,廣安鏢局主事的還是徐鏢頭他爹。廣安鏢局最強勝的時候,有一千多個鏢師,上百個鏢頭,個個武功高強。那時候,他們的足跡甚至到過東邊靠著大海的墨龍城。
但那些都已經是過去的事情了。
十五年前,老鏢頭去世,廣安鏢局分裂,徐鏢頭的叔叔離開廣安鏢局自立門戶,順便帶走了當時鏢局裏的中堅力量。
當時留給徐鏢頭的,就是一些被他叔叔看不上的弱將廢兵。
十五年過去了,徐鏢頭日日了練武,一日都不敢鬆懈,為的就是證明,他完全可是當得起廣安鏢局總鏢頭的重任。
隻是往往事與願違,他明明想要重整旗鼓,可是這十五年來,他也隻能眼睜睜地看著廣安鏢局越來越頹敗而已。
甚至當初在藍安接下陶行樂押運野根子這趟活兒,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若是他們當時不接的話,他們甚至連吃飯都成問題了。
說到這裏,饒是徐鏢頭一向以硬漢形象示人,今天也忍不住濕了眼眶,“我老徐曾經說過,一日不超過廣業鏢局,我老徐就一日不稱總鏢頭!”
“會有那麽一天的。”陶行樂說道,這話不是安慰,而是徐鏢頭的拚命這些日子以來她都看在眼裏。
在雁歸學堂,徐鏢頭永遠是那個最用功的人。
徐鏢頭總愛自稱老徐,其實他也不過剛剛三十歲。
“哈哈哈哈,那就借陶東家吉言了。”徐鏢頭大笑著,他說道:“說起來,陶東家可真是我們廣安的福星,自從跟陶東家接觸之後,連我們廣安的生意都好了很多呢。”
陶行樂笑了笑,她並不清楚廣安和廣業之間的爭鬥,不管是不是離開了藍安,脫離了廣業鏢局的勢力範圍的緣故,但不管如何,多出來走走,好處總是有的。
徐鏢頭之後,陸陸續續又有幾個人開始說自己想說的話,不過最令人意外的卻是劉琰。
一見劉琰開口,徐鏢頭瞬間就走出了剛剛的悲傷,他笑道:“喲,劉老弟,你不是不想說的嗎?”
劉琰梗著脖子,對著徐鏢頭說道:“徐鏢頭你都說了,我當然也要湊湊熱鬧了。”
劉琰少年時是十裏八鄉出了名的天才,年僅九歲便過了童子試,成了小秀才。
那是劉琰最意氣風發的時候。
那時候,很多人都覺得,接下來的鄉試、會試、殿試對於他來說也會是輕而易舉的事情,甚至有人相信解元、會元、狀元連中三元對於他來說都不是難事。
但往往過高的期待總是迎來讓人難以接受的結局。
他失敗了。
後來他又參加了三科,但科科落第。
一恍九年過去,他早就不是人們心中的少年才子,甚至,他連劉家田莊的無憂少爺都不是了。
劉老爺也是一個秀才,劉琰的大哥二哥都是秀才,他們詩書傳家卻不善耕種,為了科考,劉家盡付全家之力,變賣了田產。
於是,等到陶行樂遇見了二十歲的劉琰時,他早已不像當初那般驕傲了,甚至連他是個秀才,陶行樂也是今天才知道的。
——
紫宸殿上,其樂融融。
正宴已經結束,宴上的氣氛鬆快了些許。
“王爺。”
慕雲宸的身後出現了一個宮女,慕雲容認得她,於是笑道:“雲宜那丫頭又怎麽了?”
說這話的時候,慕雲宸的話裏帶著毫不掩飾的寵溺。
“王爺,公主就猜到您心粗,特命奴婢來請王妃呢。”宮女笑嘻嘻地說道,顯然,他們之間很熟悉。
“哦?”慕雲宸轉頭看了一眼高嫣然,他挑了挑眉,“請王妃?”
“王爺,您忘了?”宮女笑道:“每年國宴,命婦們都要進宮和皇後娘娘小聚片刻的,先後仙去之後,這些年來一直是娘娘代勞的,您最該清楚才是。”
“原來是這樣。”慕雲宸點了點頭,別有深意地看了高嫣然一眼,“那就……去吧。”
宮女問道:“王爺,您不陪著?”
“本王可以陪著嗎?”
宮女捂嘴,有些不好意思地笑道:“說的過去的,有先例。”
宮女這麽一說,慕雲宸倒是想起來了。
他這一輩,他是最早成婚的,不過早在慕皇那一代,就已經有這種傳統了。
凡是皇家新婚夫妻,一年之內,都是可以親自帶著自家王妃進宮給皇後見禮的。
畢竟皇宮那麽大,新婚小夫妻,互相記掛可是常理。
“不用了,王妃自己去便是。”慕雲宸衝著宮女毫不在意地擺了擺手。
宮女有些不相信自己耳朵,也許是慕雲宸平時對她並不嚴厲,於是她把自己的疑惑問出了口,“可是王爺,您畢竟才新婚,大婚之後王妃她還沒有進宮呢。”
聽到這話,慕雲宸臉色一黑,“怎麽,本王說話不管用了是不是?”
“可是……”按理來說,這對新人本來今天早上就該給陛下和淑妃敬茶的,不過由於宮裏說大年三十要準備國宴太忙了,反正晚宴也是要見的,就晚上一並見了就行。
“好了,按本王的話去做就是。”慕雲宸轉頭看向了高嫣然,怒容不見了,含笑關愛道:“嫣然沒問題吧?”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