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宛城防禦工事
字數:3382 加入書籤
破鐵wǔ qì沒有再造的必要,麻煩費時,直接打造成鐵痢疾來的快一些!
至於塞門刀車,滾木礌石,自有當地人帶著上千士卒前去砍伐,拉回城中,備戰氣氛非常凝重,或許是宛城百姓習慣了守城的節奏,對此一點也不意外。
箭矢更是守城的重中之重,光靠荊州軍攜帶的量可不夠。
在侯音看來,宛城至少來了一批正規軍,幫助守城抵禦曹軍,而不是以前亂八七糟胡亂湊在一起的。
叛軍領頭大將侯音則是跟在關索身旁,態度擺的非常端正。
對於侯音來將,靠上關羽這條大船是自己求之不得的事情,曹仁還在樊城困守,關羽肯定不能全力北上,否則曹仁率領上萬士卒在後麵偷襲,或者與曹操的援軍前後夾擊關羽,到時候勝負可就不得而知了。
對於關羽能派其幼子統兵八千前來宛城駐守,侯音表示非常滿意,人家那身份在那呢!
足以說明關羽對自己的重視,或者說對於宛城地理位置的重視。
關索來到宛城之後,剔除了自己軍中三千的老弱病殘,隻留下二千精壯充入軍中,其餘人等被關索安排編入預備役,自己也不太明白,反正就是有人在教他們學些簡單的醫術,說是等到戰事發生,讓這些人負責在戰場上把傷員抬下城去,就行救治。
“宛城城防已經巡視完畢,少將軍覺得如何?我們能抵擋住曹操大軍來襲嗎?”侯音微笑道。
“雖然城高,但經過這麽些年的戰亂,在加上曹操故意不修繕宛城,城牆需要修繕,護城河段有些地方水深不足二尺,需要挖壕溝!”
“這個好辦,屬下這就叫人前去疏通護城河。”
“別急,讓我說完。”關索摘下頭盔笑道:“護城河邊上的羊馬牆也需要修繕一下,我們要在護城河一側弄些拒馬槍,要不然羊馬牆就隻能單一的發揮作用,在往前的陷馬坑我自會領人去挖,而你負責鹿角木的安裝,具體的挖坑地點,我畫完圖之後,在交給你去辦,明白嗎?”
“屬下明白。”侯音有些遲疑的道:“我們不聯合援軍前後夾擊曹軍嗎?少將軍為何做出如此多的布置?”
“實話告訴你,我們目前沒有援軍,隻有這一萬人馬,要是一萬人馬連一個月都守不住,還讓援軍來幹嘛!”
“啊?”
“你以為曹操丟失襄陽以及荊州大片土地會善罷甘休?哼哼,且得打上一陣呢,短時間內是不可能決出勝負的,一個月的時間,我還是往少了說。”關索淡淡的道:“趁著曹軍未到,多修修防禦工事還是很靠譜的,省的最後器具用盡,被曹軍攻上城來。”
“屬下知曉了。”
侯音拱手之後,轉身下了城牆,召集民夫疏通護城河,修理羊馬牆。
這麽些天,曹操也應該收到消息了吧,怎麽還不見有曹軍先鋒前來收複宛城?
或者是許都附近沒有那麽多軍隊,需要從各地抽調,故而需要時間!
不管如何,宛城的防禦工事還在有條不紊的修築。
陷馬坑,被大量挖在東西城牆兩側,這次是大坑,其實可以叫做陷車坑,專門為那些衝撞車或者軋轀車準備的,坑底裝上地澀,地澀一麵裝著鐵釘子,用來殺傷敵軍。
南北城牆則是間接的挖著陷馬坑!
幾千士卒挖坑,協助修繕城牆,工程進行的很快!
三日過後,已經基本完工,見曹軍還沒有來,關索順便把東西城門兩側用來行人的副橋,改造了一番,畢竟龐統曾告訴自己,有一種叫做機橋的東西,原理很簡單,平常與正常的便橋無異,但是,有敵軍攻城時,則可將栝木取下,敵軍一踐踏橋麵,橋就立刻翻覆。
橋麵底下順便固定一些長槍!
對於防禦工事的進一步完善,關索表示很滿意,對於即將來臨的大戰,防禦措施越多,也能讓自己的小命越保險!
雖說不知道曹操為何這麽久沒有出兵,但給關索的感覺卻是越發的慎重起來,曹軍來了自己也要擔心,曹軍不來,自己更加擔心,畢竟荊州之地新收,己方兵力不足,就更不能冒兵輕進;在曹老板的攻勢之下,能扼守住這三個點,保證荊州領土擴大,關索就覺得己方戰略算是成功了。
曹軍還不來,估計是不怕自己把城防工事修的完善一些,看來曹老板準備重拳出擊了,這讓頂在最前線的自己壓力倍增。
能鐵下心來反抗曹老板的有,也自然會有親曹的人物在,怕不是宛城城破,都會有人作為內應?
把侯音叫來問問以前城破之時可有內應開門,侯音不太清楚,叛逆全被殺了,那些青州兵屠城之後,就走了!
臥槽,青州兵!
關索可不認為曹老板經過襄樊一役,前後搭進去六萬士卒就一蹶不振了,那傳說中三十萬青州兵還沒拉來戰場呢!
青州兵大多數黃巾軍餘孽,劫掠成性,徐州屠城之事大多都是其所為,而且最奇葩的設定就是隻聽從曹操一人,據說曹**後,青州兵鼓噪不已,嚷嚷著組團回家,不在冀州待著了,曹丕根本就管不了。
好在後期處理得當,讓曹丕給安撫下來了,要不然對於曹丕稱帝也是一個打擊,關索對此表示十分想要看到,可惜曹老板還有幾年好活頭。
當初夏侯惇去統領就被手下青州兵給劫持了,當成了人質,眼看就要嘩變成功,最後還是靠著趙儼,你愛劫持誰誰,爾等在不放下刀,立馬射殺,連人質一起射死。
夏侯惇這才脫險,自此以後,為了避免此lòu dòng,曹操軍中變立下一條規矩,劫持將領這招不具備威脅,叛逆該殺了就殺,不用顧及人質的安全!
一想到曹操三十萬的隊伍,關索就有點頭皮發麻,這些年攢下的家底,損失六七萬人馬,根本就不算個啥,這要是放在劉備孫權的身上,絕對是傷筋動骨般的存在了。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