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世仇未報
字數:3767 加入書籤
一鼓而下?”
曹操斜了斜眼,一開口總是能讓被人瞧見那少了的兩顆大門牙。
聽到曹操的疑問句,司馬懿有些躊躇,宛城兵少,可守的極其堅強,誰讓曹老板一開口就說要屠城,反正投降也是死,還不如拚死一搏,等待援軍的到來,還有些希望。
但司馬懿還是拱手道:“自古以來,攻城戰必然慘烈,我軍傷亡不小,但城內守軍的傷亡會更加慘重,已經損失如此兵力了,魏王切不可半途而廢。”
孤王知道。”曹操冷聲道:“文和,你怎麽看?”
自然還是圍三缺一,如果關索率隊逃出宛城,置宛城百姓於不顧,必遭天下人嗤笑,如此一來,名聲不在,自然可為魏王拿捏。”文和微笑著拱拱手。
如此最好!”曹操摸著花白的胡須笑道:“雲長此次水淹孤王的七軍,名望可謂是達到了頂峰,如果他兒子做出如此拋棄百姓之事,也算是有點意思了啊,虎父無犬子,哼哼。”
眾臣拱手稱是。
公明與雲長的戰事可有最新消息?”
劉曄拱手道:“還是徐將軍先勝一籌之外,暫無更多的軍報傳來。”
魏王真是有識人之明,關羽與徐晃乃是舊交,但各為其主,徐晃將軍到了戰場上自然是真心對敵,而關羽則是想要與徐將軍敘敘舊,順便打聽之下宛城他兒子的情況,結果被徐將軍糾纏住,部下趁機突擊關羽前鋒,導致關羽敗退三十裏才紮下營寨。”
趙儼攏了攏衣袖繼續道:“曹仁將軍被困樊城,在關羽後方,如果趁機出城與徐晃將軍前後夾擊,則關羽必敗!”
程昱則是擺手道:“關羽對於樊城圍而不攻,這是為什麽?”
當然程昱還不太知道什麽叫圍點打援。
諸位可能不知,大水之後,樊城百姓士卒染病嚴重,關羽命人在樊城周圍挖了數條大溝,防止我軍跑出來,也是為了預防他軍中士卒染病。”程昱站起身:“現如今樊城由參軍滿寵把手,主將曹仁因為受傷,再加之又患病,已無再戰之力。”
如果我等命令樊城士卒出征,與我援軍接觸,那豈不是也害了我軍將士,北方悍卒到了南方濕漳之地,本就容易染病,如此一來,無需關羽,那瘟疫自然能抹殺我全軍上下。”
這其中緣由,大多數人還是不太清楚,樊城已經危及到了如此地步,不是關羽打不下樊城,而是打下樊城都是麻煩。
疫病這種事,可真不是鬧著玩的。
每個人都會下意識的離的遠遠的,更何況醫療條件如此惡劣的漢朝呢,治好了算你運氣,治不好,那就是閻王爺要收你,我等凡人也攔不住。
臣倒是有一計!”狠人程昱突然話鋒一轉。
曹操挑了挑眉毛道:“說來聽聽。”
可讓樊城派人出城投降關羽!”程昱摸著胡須微眯著眼睛道:“讓滿寵放出百十來個患病極重的人,去關羽營寨,或者是襄陽城走一圈!”
此話一出,滿堂皆驚!
不愧是能把自家父老鄉親做成肉脯的男人,此計甚毒!
劉曄首先起身道:“此事極為不妥,懇請魏王三思。”
趙儼甚至是惡狠狠的瞪了程昱幾眼,這才拱手道:“魏王三思,如今敵我雙方皆是大漢臣民,萬不可把瘟疫放出樊城之外,否則真是是白骨露於野,千裏無雞鳴的局麵了,魏王這數十年來的努力毀於一旦。”
程昱攏著袖子站在那裏,毫不在意周圍人的眼光。
賈詡隨被冠為毒士,可是此次在程昱麵前,也是沉默下來。
自從靈帝桓帝以來,大漢朝的瘟疫就鬧過三次,哪一次不是整村整村的被燒掉,變成荒地,對於瘟疫,能做的就算把這些人圈在一個固定的地方,能活下來則罷,活不下來,想要跑出這個圈,立馬有人收割你的性命,在給你進行火化,變成灰燼,就這樣做還不放心呢!
秦朗也是起身拱手道:“如今徐晃將軍率領四萬有餘士卒,在數量上與關羽不相上下,但荊州軍士卒征戰已久,戰力必然敵不過我軍。況且父親如今率領十萬大軍,正處於優勢,如果讓樊城之中的人跑出來,倒是對我軍最為不利!”
況且曹仁將軍死命樊城士卒不得出城的原因也在此,還望父親不要功夫曹仁將軍的本意,戰亂連年,天下蒼生已然經不起在鬧一次瘟疫了。”
曹彰也是起身力勸道:“父親,待我前去挑戰關索,定然生擒他於馬下,攻破宛城,但程昱先生所言之計策,孩兒認為不妥!”
曹操瞧見帳中周圍吵鬧成一片,皆是不同意程昱所言,對此,曹操眯縫眼,輕輕的拂了拂衣袖,淡淡的道:“此事有傷人和,暫且不提!”
魏王英明!”
眾人拱手齊喝。
從曹操嘴裏出說有傷人和這句話,程昱低頭坐下,嘴角微微露出一抹微笑。
有傷人和,就不會幹出屠城之事!
有傷人和,也不會幹出鴆殺皇後之事!
有傷人和,更不會幹出殺了恩人一家,反倒放言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
賈詡輕微的歎了一口,看來魏王已經決定要行此事了,對己方不利,但對於關羽更加不利,順帶還能帶上孫權。
簡直是一石二鳥!
況且進入冬季,北方更容易滅絕瘟疫,倒是南方!
要不要找個理由返回鄴城呢!
賈詡腦子裏飛快的思索著。
父親,我願出陣挑戰關索,一雪前恥!”
曹彰出列拱手請求道。
關索他還敢出城嗎?”李通次子李基冷笑道。
他敢!”秦朗淡淡的揮手道:“他來宛城牽製我們的兵力,結果父親帶了十萬大軍,他敵不過,隻能拖延時間,等待援軍,自然會出城。”
那我就不客氣了!”
李基眼角一冷,自己的父親死在關羽手裏,自己大哥前不久被關索所殺,可謂是世仇,焉能不報?
李基在次拱手道:“懇請魏王批準,小將願為先鋒!”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