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悟道
字數:3186 加入書籤
剛步入那寶塔,柳封便被那撲麵而來的道法氣息驚住了,這要多麽強大的領悟才能讓這座塔溢滿道的氣息!柳封不禁暗歎,不愧了唐皇悟道之地,這裏的道之氣息,已經足以稍稍知道唐皇的實力了。
柳封平複內心,走過一個彎曲的通道,才進入了寶塔的內部,這裏麵牆壁上有著九副圖畫,畫中是一個騎著青牛的老者,長須飄逸,於青草無垠的地域徐行,老者手中執一條細鞭,麵容慈藹,仙氣飄渺。
柳封知他是老子,是道家的創世人,算來也能稱一個道祖的地位,因而柳封多看了幾眼,卻不明白這一幅畫表現的含義,但是他隱隱感覺有什麽意味流轉在其中。柳封收回目光,走到了塔內,那塔內還有十來個付了門票進入的修士,皆在注視著牆壁上的九幅圖畫,其中便有排隊時遇到的幾個奇女子,此時正目盯著第一幅老者的巨畫,沉浸其中,柳封能感覺到這幾個女子比其他人有著更高的領悟。
這個寶塔內不像外麵見的那樣,裏麵別有洞天,在外頭看時,好像有些狹小,但是進入裏麵,縱是千百個人,也不會擁擠。
柳封也找了個較遠的位置,一是他不想跟別人擠,二是他感覺站遠一些更能仔細地觀看這九幅畫麵。
目光遊離在畫麵中,意識逐漸沉浸下去,隨著時間的流逝,不知過了多久,進入寶塔的人群走了一批,又來了一堆,仿佛那細小的螞蟻,於寶塔內穿梭移動。數不清的俊傑來到這裏,都紛紛搖頭,走上了那上一塔層。
唯有柳封如雕塑一般,屹立在那正中間,那幾個奇女子雖然比別人領悟的時間更久,但也在十來天後便回神沉默不語,她們已經清楚自己隻能走到這裏了,隨即也起身上一層去了。那粉紅色長袍的絕美女子還好奇地盯著像木頭一樣的柳封,她記得這個青年是和自己一起進入的,自己都已經看不出這些圖畫個所以然來,這青年竟然還能沉浸其中,這讓粉紅色長袍的姑娘多看了幾眼,將他的麵容記在心裏,隨後跟著同門師妹上了上一層塔樓。
這一切柳封茫然不知,那老子的身形在柳封眼力逐漸扭曲,很快,老子騎青牛慢性的身形消失了,隻剩下老子在雲端翱翔的圖像,那青牛正侍立在一旁。白雲飄渺之間,隱隱有幾個大字。上述道:
曆久悟道,一日登仙。”
柳封心念一動,不禁欣喜,相傳老子騎青牛西去,多有傳聞他已經悟道成仙,現在看來,果然是如此,那麽自己的旅程,也必然是成仙稱道的行程。
正在柳封亂想的時候,那天際的大字一變,並逐漸以有力的比劃形成一個簡單的字,那便是“人”一字。
柳封內心不由自主的浮現“人道”一說,想必這個老子所表現出來的,就是人之一道。不多想,那老子手勢一變,手持細鞭的雙手輕輕一搖,一個玄妙無比的道印浮現而出。
柳封忙凝神,沉浸在這道印中,直到老子的雙手劃過一個八卦陰陽圖,才收住了手,柳封也跟著步伐,將那道印記下。那天際上踏雲飛霧的老子慈藹一笑,似是看到了柳封的意識,望空說了一句:“你可曾記住?”
柳封剛欲回答,意識便一陣眩暈,回到了本體,柳封知道,剛才的應該是陰陽之道,畢竟自盤古開天辟地,世界便分為陰陽二麵,這二麵是最根本的,也是最接近道的含義的。
柳封在心裏將道印過了一邊,不覺的道的理解便加深了不少,身上所顯露出來的氣息也更加飄渺。體內的靈元也因更接近道法而有些沸騰,體內忽然多出了許多靈元,將柳封的丹田壓得生疼,使得柳封不得不運轉功法,將一身靈元煉化,境界也自然而然的提升直築基七層,也算是進入了逐漸境後期了。
柳封將剛突破的氣勢一收,宛如一個普通人一般。才看了一會周遭的人群,發現一個熟眼的人都不曾見有,也不去多想。繼續看那剩餘的九幅圖畫,他感覺這裏麵隱藏的道韻非同一般。
那第二幅圖是一個一個農夫,正在農田中辛勤的勞作,一隻手在擦拭著額頭的汗液,臉上眉頭緊皺,憂愁之情顯露無疑。
隨即畫麵一轉,農夫回到了家中,上有老母,旁有妻兒,妻子正在擺曬青菜,老母坐在屋簷下,農夫看著這個家徒四壁的模樣,臉上眉頭更緊了,好像要粘結在一起。
到了這裏,柳封的意識便被排斥出去了,柳封不知為何,細想也沒有思緒,便看向第三幅圖畫,第三幅圖畫是一個麵色蒼白,驚恐慌張的男子,他正隔著牆壁,躲著幾個大漢,手掌緊緊抓在一起,手掌滿是汗液。
與第二幅的一樣,柳封沒有反應過來便被排斥出去,不甘心的柳封繼續看向第四幅圖畫,那是一個被攔路打劫的男子,麵對著七八個手持利刃的強盜,他跌坐在地上,褲襠裏滲出尿液。
再次被排斥,無果,柳封看向第五幅圖,那是一個憤怒的父親,正滿臉怒氣,罵著自己的兒子,怒其不爭。
第六幅圖,是一個歡喜的商人,正看著麵前的萬貫金銀,臉上忍不住的笑容,那大咧著的嘴巴,好像一直蛤蟆。
第七幅圖,一個花白了頭發的老婦,正抱著棺材哭泣,那棺材內躺著的一個青年,想來是她的兒子吧。
第八幅圖,一個靜坐在河邊小亭的女子,手撐著雙腮,目光前視,似是在思念著某一個人。
第九幅圖,一個白發蒼蒼的老者正笑對著一眾百姓,也正是看到這裏,柳封一震,暗道這可是聖人孔老夫子,竟也出現在這九幅圖內。圖內那孔聖人正笑對眾人,每一個動作都滲透出仁的意味。
也正是在看到孔聖人之後,柳封才忽然回想起,這九幅圖畫正是人道的七情,前麵第一幅是道祖老子,最好一圖是聖人孔老夫子,中間的則是人的七情,這也正是人道的精髓。老子無為,知足常樂,最好老子仁,敘述人處世的秘密。
柳封頓時醒悟,重新看去,那七幅圖化成了七個大字,喜,怒,憂,思,悲,恐,驚!
幡然醒悟如一日悟道,七字變作一道金光,盡數湧入柳封的身體,並逐漸成為柳封蛻變的能量來源。
道體自然親道,機緣自是機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