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初到祭賽國 金光寺聞冤

字數:3524   加入書籤

A+A-


    卻說唐僧他們一行,風餐露宿,夜住曉行,一路快馬加鞭的西行。

    野菊殘英落,新梅嫩蕊生。村村納禾稼,處處食香羹。平林木落遠山現,曲澗霜濃幽壑清。應鍾氣,閉蟄營,純陰陽,月帝玄溟,盛水德,舜日憐晴。地氣下降,天氣上升。虹藏不見影,池沼漸生冰。懸崖掛索藤花敗,鬆竹凝寒色更青。

    秋末冬初,天氣漸冷,趕路的速度也快了不少,畢竟天氣冷的時候,多運動也能暖和一些不是。

    一行五人趕路多日,也都是人困馬乏,就想找個地方歇歇腳。

    這一日,前方遠處又遇到了一座城池,唐僧勒馬停鞭,對大家說道:“你們看,前麵樓閣崢嶸,是個什麽地方?可能歇一歇腳,一路疾趕,我實在是十分的疲累。”

    這一路趕來,要說最累的絕對是肉眼凡胎的唐僧,雖然有白龍馬坐著,但是也架不住一路快馬加鞭的顛簸,現在他覺得整個人都要散架了一般。

    “聖僧,前方是一座城池,應該是一國帝王之所,祭賽國的都城,應該就是這裏。”李東來知道三調芭蕉扇之後,應該就是到祭賽國,這裏很有可能就是了,所以李東來直接說道。

    “東來,你怎麽知道這裏就是帝王之所,而且連名字都知道,這城樓上可沒有什麽牌匾?”豬八戒不解的問道,他們都不知道此處的地名,李東來怎麽會知道。

    “哦……這個啊,我隻是之前了解了一下西行的離線。把經過那裏都了解了一二,正好知道,火焰山之後,就是祭賽國的地盤,所以有此猜測。”

    被豬八戒這麽一問,李東來就直接找了個一勞永逸的辦法,以後再被問起,直接就套用這次的說法就行了。

    “原來如此,俺老豬還以為東來你會未卜先知之術,還想讓你教教我呢,結果是這麽回事,真是白高興一場,切……”

    本來豬八戒還十分的高興,結果李東來這麽一說,頓時就焉了,無精打采的說道。

    “呆子,一天淨想好事。”孫悟空一巴掌打在豬八戒的身上,大聲喝道。

    “死猴子,一天到晚就知道欺負我,就知道欺負我。”豬八戒就向受氣的小媳婦,苦著個臉,跑到一邊,悄聲罵道。

    須臾之間,一行人就到了城門口,來到護城河,唐僧攀鞍下馬,豬八戒牽過韁繩,一行人過了橋,進了城門,隻見三街六市,行人熙熙攘攘,小販的叫賣聲,討價還價的議論聲。

    一行人正行間,忽然看見十幾個和尚,一個個披枷帶鎖,沿街乞討,這些和尚衣衫襤褸,肮髒不堪。

    “東來,你去看看,問一問這些和尚犯了什麽罪,為什麽要遭這等罪?”唐僧最見不得人受苦,可況還是一群和尚,完全受不了這等場景,感同身受般淚眼婆娑的說道。

    “好好,我現在就去,聖僧你先不要激動,也不用不用擔心。待我先去看一看,再作計較!”看見唐僧眼淚盈眶,眼看著就要留下來了,急忙說道。

    快步來到正在乞討的和尚麵前,李東來問道:“師父,你們是那個寺廟的和尚,不在寺廟中吃齋念佛,你們這是犯了什麽罪,披枷帶鎖的在這裏乞討?”

    “小哥有所不知,我等是金光寺冤屈的和尚。”一個小僧見李東來問起,就一臉哀傷的回道。

    “哦,金光寺在何處?”李東來又問道。

    “不遠,轉過牆角就是。”那和尚說道。

    “可以給我們帶路,到寺裏歇歇腳嗎?也聽聽你們有什麽冤屈,如果能幫上的我們一定會幫你們的。”李東來客氣的問道。

    “好好,請隨小僧來!”那僧人一看也是好客之人,戴罪之身都這麽熱情好客。

    得到這和尚的邀請,李東來回到唐僧身邊,把事情簡單的說了一下,一行人就跟著這群僧人,往金光寺去。

    很快,他們就跟著和尚到了寺廟的山門,隻見門上橫寫了起個金字:“敕建護國金光寺”。

    進了寺院,李東來發現這寺院應該已經荒廢了一段時間了,隻見裏麵已經有厚厚的一層灰,四處都是蛛網。

    見此,唐僧心酸不已,眼淚止不住的往外流,何時佛家聖地變成如此模樣了。

    一眾僧人,頂著枷鎖推開正殿的大門,請唐僧進殿拜佛。唐僧進了大殿,把灰塵收拾了一下,焚香叩頭。

    出了大殿,李東來就看見寺裏的僧人全都過來了,對著唐僧納頭就拜,那方丈還問道:“各位老爺樣貌不一,你們可是東土大唐來的取經人?”

    “這和尚倒是有未卜先知之能?我們正是東土而來,你是如何知道?”孫悟空嬉笑著問道。

    “這位老爺,小僧哪裏有什麽未卜先知之能,隻是背負著屈辱,整日裏喊天叫冤。想來可能是天神有感,昨日夜間,托夢與寺中僧人,說有東土大唐來的聖僧,能夠救我等性命,今天見到你們這般模樣,所以就有此一問。”那方丈一聽,苦笑著說道。

    唐僧聞言臉色一喜,但又像是想到了什麽,喜色一收,把方丈扶了起來,開口問道:“你們這裏是什麽地方?有什麽冤屈?”

    “聖僧,此地乃是祭賽國,乃是西邦上國,年年有四夷朝貢。”

    “既是上邦,那這裏應該是國王有道,文武賢良。”唐僧還以為這上邦,和唐朝一樣,有李世明那樣的有道明君。

    哪知道,那方丈一聽,簡直是哭笑不得,說道:“聖僧,如果真是這樣,我們哪裏會受這麽大的冤屈。可是事實完全相反,祭賽國是文不賢、武不良,國君也不是有道。

    我這金光寺,自來寶塔上祥雲籠罩,夜放霞光,萬裏之外都可以看見。

    隻是三年前,夜半子時,下了一場血雨。哪知道我這寺裏的黃金寶塔被汙了,祥雲也不見了,霞光更是一點都沒有了。

    後來四周小國也不來朝貢,就有大臣上諫,說是寺裏的和尚偷了塔裏的寶貝,所以遷怒到我們頭上。”

    受了這樣的無妄之災,一眾和尚簡直就是莫名其妙,有苦難言,現在說起,都是悲從中來,擦眼抹淚。

    這時,唐僧他們才知道這群和尚簡直就是,怎麽說呢,就是被殃及魚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