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大唐改元

字數:5939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琴中劍[綜+劍三] !

    天寶十四年年底, 被圍困兩月後, 又經受了狼牙軍三個月日夜不歇攻城的東都洛陽終於城破。

    幸在李承恩等人堅持下,洛陽城的百姓提前逃亡潼關。安祿山雖然拿下了洛陽城, 卻是得了一座空城。

    且洛陽城破之後,狼牙軍和唐軍在城內進行了半個多月的巷戰, 滿目的斷壁殘桓,昔日繁華的東都洛陽顯得淒涼了幾分。

    天寶十五年正月初一, 安祿山在洛陽稱帝。立國號大燕, 改元聖武。

    安祿山比曆史上更早起兵,卻比葉明悅他們帶回的史書記載晚了半月攻陷洛陽。為了趕在正月初一登基稱帝,登基大典也倉促不少。

    加上李承恩等人在洛陽城破之前, 嚴令百姓撤退南下,洛陽不過是做空城。饒是狼牙軍看著聲勢浩大, 安祿山的登基大典, 也著實寒酸可笑。

    不過是抓著原本投效他的一些幕僚和攻占太原、洛陽時的一些牆頭草,匆匆冊封了百官, 就自以為得了江山。

    唐軍封常清、高仙芝包括天策府李承恩及各派弟子退入潼關, 整頓軍備。占據潼關天險,唐軍得意整頓軍備再戰。

    唐軍撤入潼關不久, 封常清、高仙芝部的宦官監軍向皇帝複命途中,神秘被殺。正月初一, 安祿山登基當日, 大宦官魚朝恩亦死在自己府邸。

    同時從洛陽逃出來的難民中一條流言悄然傳播, 並傳入唐軍。

    安祿山之所以起兵謀反, 是因為安祿山想要奪回楊貴妃。可惜,楊國忠為了榮華富貴,保住楊貴妃的位置,對安祿山欲除之後快。安祿山才會這般憎恨楊國忠。

    安祿山比楊貴妃大了十幾歲,卻是楊貴妃義子,自由出入宮廷,甚至賜浴華清池,這件事在坊間本就謠言不少。如今,這些謠言更是傳的有鼻子有眼,讓人不得不信。

    再者安祿山起兵謀反,打的就是清君側,殺奸相的號召。這些與謠言結合一起,無論是百官還是飽受戰亂之苦的百姓都將戰亂的責任指向了楊國忠和楊貴妃。

    安祿山稱帝的消息傳到長安次日,就有諫官撞死大明宮,請誅奸相妖妃。

    不管外麵紛紛擾擾,此刻,建寧王李倓卻坐在自己的書房,正看著一本唐史發呆。唐史——

    是的,如今不過是他祖父在朝,李倓卻得到了一本記錄了大唐整個王朝的史書。

    建寧王也不知道這本書是被什麽人送來的,但是當建寧王得到這本書之後,已經明白一件事:那就是魚朝恩還有那些奉命監軍的宦官之死不是外麵猜測的楊國忠也不是安祿山幹的。

    隻怕是送書給他的人,才是刺殺魚朝恩等宦官的人。因為知道魚朝恩這些宦官會誣害忠良,所以提前一步將將他們悉數刺殺。

    李倓將自己關在書房裏三天,一本唐史反反複複翻閱了三遍,終於做出了決定。

    建寧王李倓本就不是坐以待斃的人,若非如此也不會有當年南詔舊事。如今,他既然知道未來之事,怎麽可能什麽都不做?

    天寶十五年一月中旬,皇帝下令哥舒翰接任潼關主帥,鎮守潼關。潼關守軍過二十萬,但因主帥哥舒翰風疾不愈。除高仙芝、封常清少數將領治軍較嚴,天策府紀律嚴明外,占據多數的守軍卻紀律鬆弛,呈現一派散沙之狀。

    李承恩和燕忘情等人都知道如此下去,潼關失守不遠亦。奈何他們沒有兵權,加之守軍內派係林立。不說有楊國忠的神策軍紀渙散,頤指氣使卻很厲害。又有安祿山插進來的內奸挑撥離間,左右逢源。

    若非安祿山剛剛稱帝,忙著分封百官,沒有急著攻打潼關,潼關都能立時亂了。

    天寶十五年二月長安民憤沸騰,宮中發生嘩變,禁衛軍首領陳玄禮請誅楊氏兄妹以平民憤。高力士也勸說皇帝誅殺楊貴妃、楊國忠以安軍心。

    皇帝初時不舍,奈何高力士將民間謠言相告。皇帝無奈下令,高力士於華清池親自溢死楊貴妃。

    天寶十五年二月十二日,建寧王李倓率領建寧鐵衛親自查抄楊國忠。誅殺楊氏黨羽無數,趁機逼宮,擁立其父太子李亨登基,帝遜位。

    太子登基改元至德,是為至德元年。新帝登基次日,建寧王李倓領新帝聖旨,率領建寧鐵衛趕赴潼關,接任主帥之位。

    李承恩在潼關得到消息,不由心中戚然。不過燕忘情卻沒什麽感覺,他們蒼雲軍效忠的是大唐,不是哪位皇帝。自太上皇給他們戰死的薛統領扣上戰不利的罪名,蒼雲就對太上皇沒有半分情誼了。

    且自大唐開國以來,正常登基的皇帝實在不多見。就是太宗皇帝也是發動玄武門政變,逼得高祖遜位。更不說武則天數次廢立兒子,最後自己也是被太上皇和太平公主逼著遜位的。

    如今太子與建寧王逼著太上皇遜位,將士們也不會覺得不安。反而希望新帝能夠帶著他們戰勝安史反賊。實在是這些年太上皇寵信楊貴妃,重用李林甫和楊國忠等人,讓將士和百姓都寒心了。

    建寧鐵衛離開長安,新帝皇後張良娣竟然病了。新帝廣納太醫為皇後診治,始終無人能夠診出皇後所患何疾病。值此多事之秋,李輔國等宦官神秘死亡,也就顯得有些微不足道了。

    長安前往潼關的路上,十多人策馬狂奔,領頭之人卻是唐無樂和葉明悅。自安史之亂起,唐無樂沒有投身戰場,卻受命少門主,率領逆斬堂專挑那些企圖給前線將士找茬的宦官奸臣下手。

    說起來建寧王李倓,因為南詔舊事,各派弟子並不喜歡。可是如今大唐正逢多事之秋,太宗子孫繼位對於朝政穩定是最有利的。矮子裏麵拔將軍,建寧王李倓相較於其他人倒是不失有誌向有能力的。

    所以,幾位知道唐史一書的掌門秘密商議之後,決定將唐史送到建寧王手上。若是建寧王有本事,他們武林中人倒是不需插手朝廷,隻要一心支援唐軍抗擊反賊便可。

    唐無樂率領逆斬堂精英隱匿長安城中,看著建寧王擁立李亨登基,血洗了朝堂,又悄無聲息的解決了張良娣和李輔國,終於放心趕赴潼關。

    隻有後方穩固,前方將士才能放手與反賊廝殺。

    哥舒翰本就疾病纏身,如今有建寧王接替是最好不過了。

    建寧王一到潼關,奉聖旨整頓軍備。迅速捉捕了火撥歸仁等勾結安祿山的將領殺雞儆猴,立下君威。恢複了蒼雲編製,因為蒼雲與天策府損員嚴重,令李承恩和燕忘情從神策軍挑選壯卒補充編製。

    神策軍也並非都是不可用之用,之所以名聲不好,更多是因為有楊國忠控製,又有許多不稱職的將軍。如今李承恩和燕忘情並非全盤接受神策軍,而是從中挑選可用之人,自然再好不過。

    建寧王讓李承恩和燕忘情從中抽調兵卒,打的是一箭雙雕的計策。神策軍之前幾乎變成楊國忠私軍,楊國忠一黨雖然被建寧王殺了七七八八,卻都是在長安的黨羽。

    神策軍不提之前部分成為狼牙俘虜,投效狼牙的。在潼關的神策軍中尚有楊國忠餘黨。如今李承恩和燕忘情從中抽掉優秀士兵,神策軍哪怕不服建寧王也做不了什麽了。

    其次,太上皇雖然遜位,但是包括前麵逼著太上皇誅殺楊氏兄妹的陳玄禮等人都是忠心的保皇黨。建寧王既然知道將來皇帝會聽信讒言殺他,怎麽可能不做些準備收攏人心,以保自己的安全?

    李輔國雖然死了,張皇後也奄奄一息。但是他父皇既然耳根子軟,誰知道會不會再冒出一個陳皇後、宋皇後,張輔國,鄭輔國?

    李承恩雖然效忠太上皇,但是不會做任何危害大唐江山之事。比如讓太上皇複辟可能導致朝堂不穩,那麽李承恩哪怕效忠太上皇,也不會相助太上皇奪回皇位。

    而燕忘情,她追求的也是大唐安寧,以及為薛直和死去的玄甲軍複仇。玄甲蒼雲的仇人是安祿山,目標一致。隻要他幫助玄甲軍為薛直洗刷汙名,還玄甲軍一個清白,不怕燕忘情不記這份情。

    建寧王是個聰明人,他很清楚,在登上皇位之前,都能不能收複這些人都不重要。隻要這些人不投效其他人,成為朝中清流柱石,他日他被人陷害的機會就會降低。

    至於,其他,建寧王有建寧鐵衛,再收複幾位對太上皇和朝廷失望的將軍,不愁大事不成。

    從唐無樂和葉明悅他們帶回的唐史上記載,因為太上皇心急迅速平亂,強令哥舒翰放棄潼關天險,主動出擊才會導致唐軍在潼關的潰敗。

    如今建寧王為統帥,自然不會魯莽出擊。不過為了不讓長安那邊覺得他們消極怠戰,李倓令李承恩和燕忘情等將軍輪流率領小隊人馬襲擾挑釁關外的狼牙軍。

    四月下旬,大燕太子安慶緒率領狼牙軍趕到潼關,對潼關發起攻擊。唐軍固守潼關,雙方激戰數月,互有損傷。

    但是隨著郭子儀等唐軍將領率領其他藩鎮抽掉的將領趕來潼關,唐軍開始占據優勢。已經稱帝的安祿山在洛陽終於坐不住,率令逐日長老令狐傷等至潼關外。

    七月末,潼關關隘突然落下巨石,巨石落地碎開,其中竟然露出一塊水晶石。最奇異的是水晶石上還刻著一行字:安慶緒弑父奪位!

    安慶緒雖然第一時間責令狼牙軍將水晶石銷毀,但是這件事還是傳言了出去。尤其是唐軍和狼牙底層士卒,幾乎人盡皆知。

    因為狼牙軍攻勢暫緩,眾人也終於能休息一下喘口氣。最難得的是葉蘭歌將戰場上損毀的兵器運送回藏劍重新熔鑄,竟然還順便帶了美酒過來。

    戰場上重逢,還能偷得白日空閑,與知己好友小酌兩杯,也算是一件幸事。

    “建寧王當真好計策,上位者多疑。隻怕安祿山父子要先鬧起來了。”唐無憂抿了一口酒道。

    “我倒是覺得風軍師才是好計策!”楊簌歌輕笑道。

    “簌歌說的不錯!”葉明悅道,“若非風軍師提議將唐史送給建寧王,哪有今日奇效。要說玩這些陰謀詭計,還是他們皇家的人更擅長一些。”

    原來,隨著戰事開始,其餘各派也知道了唐史的存在。不過是不知道唐史的確切來曆罷了。或許燕忘情、蕭白胭乃至於郭岩等人都已經猜到真相,卻當做不知道。

    畢竟,當年唐無樂和葉明悅失蹤一事在江湖中傳的很是沸沸揚揚。另外就是西門吹雪的來曆,對於外人來說至今是個迷。

    朱劍秋雖然厲害,卻不會出這種主意。唯有早就對太上皇失望以極的蒼雲軍師風夜北,才會出這種主意。

    “不管怎麽說,我倒是覺得風軍師出了一個好主意。肅清廟堂,誅殺奸佞,還是皇家的人來做更順手一些。”葉蘭歌呷了一口酒,愜意道,“我等江湖人隻需要盡心殺敵就是,沒得與他們玩心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