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來龍去脈

字數:3769   加入書籤

A+A-




    祝典手一抬,同時微微點頭。

    陰連山看到了祝典的手勢,話到嘴邊,沒有出口。但他點頭已是默認了陰連山未言出的猜測。

    陳洪亮看著這二人打啞謎,心裏直著急,他們少樓主本就智計無雙,如果再修煉上乘武功,那簡直是齊全了,這二人也真急人,是也不是倒是有個說法啊。

    “老夫一直以為這門武功已經失傳……倒是老夫一直以來枉做井底之蛙了……”陰連山說這話時似乎有些泄氣。

    “陰老前輩,冥寒掌乃武林一絕,晚輩雖弩,但依晚輩之見,沒有哪家功夫能在方方麵麵完勝冥寒掌。”

    陰連山聽祝典這麽一說,心下稍寬,公子既然修煉了《梅花賦》,自然是知道底細的,以他的才學見識,他說《梅花賦》沒有完勝冥寒掌,那便是了,自家的功夫和那《梅花賦》一比,終究不至於一無是處。

    “公子中毒日久,如今即使老夫使勁全力,掌毒也無法盡除了。”

    陳洪亮一聽此言,說什麽也坐不住了。

    “陰老爺子,當初是你出掌把我們家少樓主打傷了,這是你自己親口說的,是也不是?”陳洪亮已經擺出了興師問罪的架勢。

    “是……”陰連山對這陳洪亮的急脾氣頗感無奈。

    “武林中誰人不知冥寒掌毒隻有你冥寒宮宮主能解,現下你又說解不了毒?你說解不了是什麽意思啊?這不是要了我們家少樓主性命麽?”

    “陳老三休要無禮。”這陳洪亮在家排行老三,因此熟悉的人都不稱呼他大名,而是叫他陳老三。

    陳洪亮不甘心,又不敢忤逆祝典的意思,氣哄哄的站在那裏,卻不能說話,憋得臉都紅了。真是皇帝不急急死太監,少樓主拿自己性命忒也當兒戲,怎麽一點兒都不著急呢。

    “陳舵主莫要急惱,聽老夫把話說完。少樓主隻要繼續修習此項心法,則冥寒掌毒隱而不發,實則無憂矣。”

    “太好了!哎呀,陰老爺子你早說嘛,害的弟兄們白白擔心一場。”

    祝典和陰連山紛紛無奈搖頭。

    脈也診了,毒傷也瞧了,陰連山這時對祝典一抱拳,“這次事故,老夫難逃其咎,還望公子恕罪。”陰連山此時已是武林泰鬥,但對祝典卻是相當恭敬。

    “陰老前輩折煞晚輩了。”祝典趕緊一扶。

    “得知公子出事後,老夫沿涼州河一路南尋,尋到南邊百越國境內,後冥寒宮得到必應樓消息,說公子安然無恙,已返回涼州,消息傳到老夫處,老夫再趕到涼州,一來二去,耽誤了許多時日。”

    “晚輩何德何能,勞煩老前輩如此。害老前輩四處奔忙,晚輩心裏著實過意不去。”

    “公子救犬子性命,又使冥寒宮免於大劫,老夫為公子肝腦塗地也是應該,冥寒宮上下聽公子差遣。”

    陰連山一生闖蕩江湖,最重信義,受人寸恩,必以尺報,更何況祝典出手,救的是他陰家上上下下幾十條性命。

    “老前輩言重了,如得冥寒宮和必應樓協力,定能震一震武林中的歪風邪氣!”

    “正是!冥寒宮定全力以赴!”

    “此次幸虧公子仁義命厚,不然……”陰連山想想還是心有餘悸。

    “此間實是意外,陰老前輩無需自責。老前輩能夠屈尊出手相助,晚輩感激不盡。”

    “區區小事,何足掛齒。隻是公子一去數日,京城那邊可有再發難?”

    “隻要我一息尚存,恐怕他們就不會罷手。”

    “那京城來的使者……”陰連山問道。

    “來者果然是高手,雖然我失蹤數日,卻一直在王府等候,還好我確實寒毒在身,佯裝重傷,也把他騙了過去,眼下該是已經回京稟報去了。”

    陰連山見祝典說的甚是輕鬆,想來京城之事應該都已在他算計之中,無需自己再多顧慮。

    不過想起在百越國的一些見聞和祝典所練的功法,陰連山還是有些不放心。

    “公子,老夫在百越國地境倒是發現了些不尋常的蛛絲馬跡,不知公子是否知悉?”

    “陰老前輩請講。”

    最近南女國動蕩他是知道的,百越國那邊似乎倒還安靜,王府的探子和必應樓的分舵也沒有異常情況稟報。

    不過聽陰連山此言,祝典隱隱的也不意外。他帶花骨朵兒出穀後立即派人詳查了環穀地形,如果村中之人果然從山中密道出去,密道所通之處已不在大岓境內,那麽不在南女國便是百越國。

    祝典所練的畢竟是千株閣的獨門絕學《梅花賦》,因此陰連山一時之間難以判斷祝典和千株閣的關係,所以說話拿捏著分寸,語氣也甚是猶豫。

    “似乎……似乎最近突然出現一股千株閣遺部,在百越國境內有所動作……”

    “嗯……聽說這些人多年以前在武林中倒是惹了不少大亂子。”

    “是,據說千株閣閣主梅花率眾一連挑了好幾家名門正派,千株閣被武林正道聯合追殺,後來突然銷聲匿跡。”陰連山揣摩著祝典的語氣,擇言說道。

    “晚輩涉足必應樓事務之時,千株閣早已絕跡江湖,故而所知甚少,不知陰老前輩對這千株閣有何了解?”

    陰連山心下奇怪,公子練了千株閣的武功,卻不了解千株閣的來龍去脈,那公子的武功是和誰學的呢?不過看來除了修習《梅花賦》一事,公子和千株閣沒有什麽其他瓜葛,這倒是好事,畢竟千株閣在武林中聲名不佳,沾染邪門異派,有損必應樓少樓主的俠名。

    “老夫也是略知一二,公子若是想知道,老夫就說與公子聽聽。”

    “請陰老前輩賜教。”祝典認真說道。

    “據傳,南海有一仙島,島上長有多種奇花異草,故名千株島。島上有一部族,本在島上安居樂業,後有中土人士誤闖此島,從此該部族和中土有了往來。千株島的某任族長率族人來到中土,創立千株閣,行醫濟世,以醫術卓絕,名動一時。和其他門派有興衰交替一樣,千株閣也曆經曲折,加之其本起源於南海無爭之地,後人也多有歸去之心,因此千株閣在武林中常崛起一時,消匿一時,起起伏伏至今。

    “千株閣梅老閣主和其女梅花前輩,陰老前輩可知道他們的事跡?”

    “對於這二人,江湖上傳聞甚多,真真假假,老夫也不知其實。”

    祝典若有所思的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