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嚴峻形式
字數:3095 加入書籤
這樣一隻機械鳥製作到底有多困難他們可不知道,宋佳慧也上來拆下一個翅膀,凝重的說道:“太陽能發電竟然可以做成這樣,竟然做成一根根黑色羽毛一樣連接在支撐臂上,不過好像發電量絲毫增加不了多少,應該單純為了仿生,這好像很多餘的設計啊,這種機械鳥消耗的能量這點麵積的根本不夠,找一下電池,這麽精密的結構根本不可能給電池留下多大空間,這種電池技術可不是誰都能有的。”
沒有電池,他們肯定也知道市場上的普通電池根本不行,其他先進電池能生產的太少了,找到電池就能找到是誰了,他們很聰明,直接放棄了電池,太陽能發電能量根本不夠,使用的是遠程輸電技術,這個就是接收裝置了。”
雲輝把無線輸電的接收端拆了下來扔給了宋佳慧,不過宋佳慧隻是看了一眼就扔了回來,畢竟她隻是研究材料,至於對電力的研究水平從她做的充電設備就可以看出來,連文良駿看了一眼後都不敢用,要自己做一個才放心。
雲總,無線輸電這種技術真的存在,為什麽從來沒聽說過。”劉隊長可壓製不住好奇心,不過在雲輝身邊對未知技術的好奇心都能輕易得到解答。
沒聽說過有什麽奇怪的,別人能用你沒聽說過不代表多麽先進,隻是還沒辦法大規模使用而已,如果傳輸過程中有大量的損耗,比如100度的電接受端隻能接受1度電這種損耗程度普通家庭能接受嗎?”
其他人都搖了搖頭,開什麽玩笑,百分之99的損耗程度,如果這種技術損耗程度真那麽大的話恐怕永遠待在實驗室裏了,他們沒聽說過也很正常了。
普通家庭肯定不會用了,不過在一些特出領域還是可以用一下的,不過無線輸電損耗率就是最重要的指標了,這麽大的損耗說明這項技術根本不成熟,也說明其他方麵更加不成熟,比如設備造價高昂,或者這項技術有很大危險無法推廣,這樣不成熟的技術恐怕隻能一輩子待在實驗室裏了,其他領域也無法使用,不過這個機械鳥對方怕其中的電池暴露自己的身份,使用這種技術就完全沒問題了,可能通訊也是靠這個裝置實現的,我們現在根本不知道這是使用什麽技術,可能根本無法探測到對方的方位,你們說經常捕抓到這樣的鳥嗎?知道他們的目的嗎?”
肯定是想拍攝我們廠裏的秘密唄,雲總你可能還不知道,這裏幾乎每天晚上都要發生一場小規模戰鬥,這也是這裏這麽多士兵,這麽多先進裝備的原因了。”
雲輝沒想到僅僅是一座鋼鐵廠局勢已經如此嚴峻,現在的鋼鐵廠可是隻生產y1合金一種金屬,雖然比其他合金要強大很多,但是這種技術發達國家應該都有儲備,不應該那麽多覬覦的人,可他不知道的是別的國家有這種技術儲備不代表能大規模生產,華夏僅僅依靠這一種合金就取得了多麽大的進步,這種合金剛出來的時候華夏就製定了數十艘航母的計劃,有了這種合金製作一艘航母比以前製作一艘貨船還簡單,最重要的是便宜,聽起來很恐怖的數量,但是如果按照建造貨輪的能力去製作的話這點噸位不夠華夏幾個月生產的。
當然肯定不需要幾十艘航母,但是便宜,以前一艘都沒有,現在這麽便宜就能製造一艘,當然想能造多少造多少,至於用不上,大不了當貨船用了,反正建造成本也比貨船高不了多少,合金性能的提升也使得航母設計變得簡單,以前需要考慮的太多問題現在都不需要考慮了。
航母是水麵特殊的浮動機場,而且航母必須機動,而且必須高速機動,既然是機場,那麽收放飛機是主要功能,航母最重要的區域就是甲板,其他船舶的設計,可以先根據動力參數,確定噸位,然後再設計艙室和武備;
而航母是特例,航母是先確定艦載機性能參數,根據飛機性能確定甲板參數,這道理很簡單,螺旋槳飛機時代,航母甲板可以短到200米,而固定機翼噴氣機時代,航母甲板無論如何不能低於200米,否則無論彈射還是滑躍,都無法起飛常規固定機翼艦載機;
因此航母的設計,是先確定艦載機,根據艦載機參數倒推到甲板參數,再根據甲板參數,確定艙室總體布局,最後確定噸位和動力係統參數。
而不論那一種航母載哪一種艦載機,要更好的放飛和回收飛機,航母和艦載機之間的速度差,越小越好,也就是說,艦載機的失速速度越小越好,而航母的長時間最高航速,越高越好;
另外航母造價高昂,即使現在跟造一艘貨輪成本差不多了,但是上麵搭載的艦載機可不便宜,還有能上航母的飛行員,指揮員,地勤人員更是沒有一個國家能損失得起的,島國因為中途島海戰優秀飛行員損失殆盡技術迅速失去製空權,華夏戰場的島**隊幾乎完全失去本土補給支援,最糟糕的時候甚至連傷員都無法運回本土,直接導致了島國的徹底失敗,這些飛行員不僅僅是多少錢的問題,那是一個國家的底蘊,可是登上航母他們的命運已經和航母連在一起了,航母沉沒意味著所有的飛行員也將損失。
航母無論如何不能出現任何問題,所以需要配備無數的護衛艦隊,加上航母的艦載機可以保證空中基本不受威脅,但是這些辦法可沒辦法阻攔潛艇,而潛艇一旦從水下被重型魚雷命中,那麽就報廢甚至要沉沒了。
提前反潛艇很難,那麽航母反潛艇,隻有一個辦法,惹不起躲得起,就是通過高機動,高航速來盡量躲避和及早脫離和潛艇的接觸;
核潛艇,是可以水下超過30節,但是再先進的核潛艇,一旦水下超過20節,那麽噪音會成倍增加,到30節左右,不暴露已經不可能,因此即使先進的核潛艇,一般水下也不會超過20節的巡航作戰航速,接近30節,隻有在暴露後逃命,或者跟隨編隊高速前進時候才用。
可是這些在新型合金麵前統統不用考慮,隻要跑道足夠長,航母足夠大,甚至不用考慮用什麽艦載機,華夏的那些小短腿飛機可以統統放上去,即使需要上千米的跑道大不了直接建造上千米的航母,而且最重要的是隻要是飛行員基本都可以上航母了,麵對潛艇直接提升水下裝甲厚度就可以了,反正不需要考慮航速問題了。
可是這種改變已經破壞了世界局勢,一座很普通的鋼鐵廠就需要調集最精銳的士兵,最精銳的裝備來護衛,如果宋佳慧的合金詞典公布恐怕真的隻能在永固的地下基地中生產了,雲輝知道以後隨著新科技的推出安全局勢會很嚴峻,沒想到僅僅隻是拿出一種算是很普通的合金就已經嚴峻到如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