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文明之心

字數:3372   加入書籤

A+A-




    雲總,最根本的問題還是人才不足,即使能解決星際通訊問題也沒有實際作用,人太少了,完全無法構成一個完善的社會,即使有母星的信息支援也不行,我們使用的互聯網就有接近兩千萬的從業人數,加上硬件廠商,研究人員,以及附屬配套行業。

    單純的一個互聯網就需要幾千萬的從業人員才能發展到現在這種程度,這還是幾十年發展獲得的成就,而幾萬移民構成的小型社會連芯片都無法生產出來,高級的科技不是一兩個人玩的轉的。

    那是靠規模堆出來的進步,一兩個人是無法推動的,人口不夠就意味著科技無法發展,除非我們隻滿足生存和擴張,等人口足夠了再解析母星的科技再進一步發展。”

    人類的發展,從遙遠的時代就已經開始,曆經上百萬年,從猿人開始偶然的砸出石頭,利用尖銳石頭,到後來學會打磨與製作石器,認識的工具的重要後開始發展工具,再到燃起第一個火堆,簡單的符號幾率,到文字的形成……

    人類的進步從未停止過,隻會因為各種原因而加快或者變慢進步的腳步,比如戰爭,文藝複興,科技大爆發等,人類就這樣磕磕碰碰的走到了二十一世紀。

    然而現在的成就可以說都是在幾百年內取得的,甚至集中爆發在最近的幾十年,很多人甚至認為這樣的發展很詭異,上百萬年的曆史竟然隻在最近的幾百年取得爆發式的發展,甚至很多人認為是外星人推動了人類的科技發展。

    其實出現這一結果的原因很簡單,還是人口問題,上百萬的曆史其實人口數量很有限,又分布在世界各地,人口都是以小部落形式存在的,根本沒有任何交流,一個小部落可能隻有幾十人甚至更少,還要麵對其他野獸的威脅,人類生存的很艱辛。

    幾十人的小部落除了要打獵,製作工具,還要一部分人參與巡邏戰鬥,事實上維持這個小部落不滅亡都已經很艱辛,更別提發展科技。

    直到弱小的部落滅亡,某些部落發展壯大聚集一定規模才形成了大部落模式,才有一定發展的條件,但是當時生產力水平有限,有限的人口靠捕獵滿足不了生存需要,隻能發展種植養殖,為了獲取生存資源就已經耗盡部落的所有精力。

    接下來是部落間的戰爭,以及融合,之後形成一定規模的社會群體,才有了一絲發展的可能性,隻是當時的人類還是太弱小,生存能力太弱,經常一場災難死亡一大半,文明的發展不具備延續性和交流,即使勉強發展也是發展後再倒退,再發展再倒退。

    文字的出現,讓文明有了延續性,解決了生存危機後形成了無數小國家,隻是生產力依然低下,為了爭奪資源不得不進行戰爭掠奪資源,生產,準備戰爭,戰爭,一直循環,消耗了文明所有的精力。

    直到龐大的國家形成,才有了相對穩定的環境,穩定性延續性和交流,才有了一絲發展的可能。

    從秦朝人口3000萬,到西漢時期1500萬至1800萬,到東漢初下降到3500萬,東漢後期才重新突破6000萬,從黃巾起義爆發到三國鼎立形成,人口又隻剩下約2300萬,隨後起起伏伏到隋朝重新恢複到6000萬。

    隋末的戰亂,造成人口降幅超過50%,到唐初僅有2500萬。至安史之亂前夕,又增至約9000萬,達到新高峰。唐後期和五代的戰亂導致人口銳減,到宋朝初建時估計隻有4000萬,其境內僅3000萬左右,北宋時期人口持續增長,人口超過1億。

    蒙古滅金和西夏造成空前浩劫,北方人口損失高達80%,僅剩1000餘萬。元統一時實際人口約7000萬。到14世紀中期增加到8500萬左右。

    明初的人口不足6000萬。但到17世紀初,全國人口已突破2億。但明末的天災**和清初的殘酷戰爭,又使人口降幅達40%。

    清朝估計已降至12億,康熙時期恢複至15億,以後很快破2億大關,到道光時期全國人口創造了43億的新紀錄。太平天國起義和清朝的鎮壓,導致南方人口稠密地區的巨大損失,人口下降超過1億,以至到1912年尚未恢複到1850年的水平。

    從人口變化就可以看出華夏古代到底經曆了什麽,在這種情況下即便是人口足夠了科技發展又怎麽可能有傳承性延續性和流通性,更何況當時交通落後,絕大部分人一輩子隻待在家鄉,人口缺少流動性,人才無法聚集,艱難發展出的科技也因為一場場的天災**被打回原點。

    古代一直領先世界的華夏是如此,更何況其他的國家。

    隨後又是一係列的****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戰,直到華夏建立人口才實現穩步增長。

    二戰後才形成相對和平的環境,交通的改善,人口流動性增加,人才的聚集性增加,都是幾十年的事情,人類科技隻在幾十年有著巨大的爆發其實也沒什麽奇怪的。

    而現在的問題是少數的移民又將陷入這個怪圈當中,如果想要發展可能要將這部人類發展史再走一遍才能繼續發展。

    你提出的這個很好,不過有解決的辦法,比如小型的精英社會,雖然人數少但是完全足夠支撐一個文明發展,比如開發輔助設備,可以幫助一個普通人完成精英才能完成的工作。

    或者建立完善的星際通訊,接受母星指揮協調,用整個人類的智慧發展,或者最終極的辦法,建造文明之心。”

    研究人員提出的問題所有人以為根本無解,這再次打擊了幾位代表的信心,不過沒想到雲輝依然有解決的辦法,一名代表急切的問道:“雲總,什麽是文明之心?”

    雲輝知道他們一個家族無法組建出一支真正的精英社會團體,又不願意受到母星的節製,肯定隻對文明之心感興趣。

    文明之心,你們可以理解為一台超級電腦,記載了人類文明所有的信息,包括科技,文化,曆史等等,隻要能收集到的信息都記錄在裏麵,收集不到的信息也要補充完善。

    把所有科技方麵的東西我們通過計算整理完善改進,編寫進文明之心內,即使隻有少數人在文明之心的幫助下也可以重現文明巔峰。

    這就是文明之心,其中硬件技術雖然很難但總能解決的,真正困難的是編寫裏麵的內容,不僅僅是科技資料全塞進去就可以了,還要整理順序,以及發展計劃,不僅僅是科技方麵,還包括文化等等各方麵的內容。

    並不是填鴨教學,這些都需要精心設計,否則一個疏漏都可能導致文明在發展中崩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