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目標太陽
字數:3036 加入書籤
年輕人的分析讓蘇老臉色有些難看,不過從他難看的臉色中雲輝知道這名年輕技術員猜對了,目標竟然是太陽,這也不怪雲輝好奇了半天也沒猜到。
在雲輝看來太陽距離地球僅有一億五千萬公裏,這個距離雖然很遠,換成光速1光年是九萬四千六百億公裏,太陽距離地球的距離隻有數萬分之一光年,地球繞太陽運行的軌道是個橢圓,太陽位於一個焦點上,所以這個距離是變化的。其最大值為15 210萬千米(地球處於遠日點)最小值為 14 710萬千米(地球處於近日點)平均值為14 960萬千米。
按此距離計算,太陽光到達地球表麵隻需8分18秒,8光分約等於00000152207光年,隻要掌握光速航行速度,到太陽隻需要8分鍾而已,雲輝可是體驗過引力通道航行的,而引力通道就是可以實現無限接近光速的航行技術,隻要雲輝願意,構建出引力通道,到太陽也僅僅是幾個小時的事情。
如果去除減速和減速過程,隻需要幾十分鍾而已。
隻是不到萬不得已,這項技術根本不能使用,堡壘文明有自己的敵人,不死不休的敵人,針對堡壘文明的探測技術肯定有,而且隻要針對堡壘文明的探測技術肯定會探測堡壘文明獨有的引力通道技術。
隻要引力通道技術使用就有被探測到的幾率,而可以探測引力通道技術的肯定是堡壘文明的敵人,堡壘文明的敵人地球根本沒有任何麵對的能力。
雖然不能使用,但是雲輝已經掌握了這項技術,而且在小宇宙中使用過這項技術,這深深的影響了雲輝的思維方式,在雲輝看來太陽就是幾個小時的路程而已,這也導致雲輝看到一個不計代價追求航程的衛星,連它的目標太陽都想不到。
而一個被罰掃地的技術員隻是看了一眼就大概猜到了。
可是這樣的話就更奇怪了,蘇家不計一切代價僅僅隻為了發射幾顆衛星觀察一下太陽嗎?其實衛星觀測的效果並不好,特別是這種有效部分隻有不到一公斤的小衛星,因為溫度和輻射問題還無法抵近太陽觀察。
蘇家最中付出無數代價,竟然隻是為了把幾顆小衛星送過去,而且這幾顆小衛星根本觀測不到太多的東西,因為個頭確實太小了,功能肯定不完善,得到的消息可能少的不如太空望遠鏡觀測的多。
除非是觀測某種特定的信息,比如太陽背麵的消息,太陽也是轉動的,它也有公轉和自轉,不是像月球一樣永遠有一麵背對著地球,唯一的可能就是觀測一些永遠被太陽遮擋的一些信息。
隻是蘇老不管雲輝的疑惑,有些不解的問道:“年輕人,你說的能量合金是什麽東西,能提升這個衛星百分之10性能嗎,隻要能提升百分之10速度就行,你們老板可是說了,隻要你能改裝好就不用掃地了。”
年輕人隻是不屑的撇了撇嘴,不過十分欣喜的道:“老板,真的嗎?隻要提升百分之10性能就不用掃地了嗎?這也太簡單了吧,把太陽能板拆掉,裝上一塊充滿能量的儲能式能量合金就足夠了,等等我計算一下可以提升多少性能。”
說完年輕人自言自語的道:“減少太陽能麵板大概減少300公斤重量,減少這300公斤的重量加速性能至少提升百分之1,唉數據太複雜了,數據不足,算不出來啊,不過性能提升百分之10以上是肯定的。”
年輕人的話讓蘇老大吃一驚,加速性能提高百分之一可不是速度提升百分之一,因為衛星是一直在加速的,隻要距離足夠遠,這百分之一的加速性能可能讓速度提升無數倍,具體能提升多少蘇老已經懶得去計算了。
能多出幾百公斤的有效載重還管速度幹什麽,直接提升衛星就可以了,不到一公斤的衛星改成300公斤的衛星,這個提升效果不是百分之多少的問題了,蘇家為了省衛星重量減少到極限,付出的代價絕對不是一星半點,現在提升了有效載重,為了小型化研究所付出的代價全打水漂了。
蘇老直覺的胸口有暗暗揪痛的感覺,隻能安慰自己技術是無價的,即使這些技術暫時用不上隻能做技術儲備也是無價的。
蘇老還在思考另一個問題,節省的這300噸有效載重可不可以提供一個人的維生環境,畢竟衛星再先進也不如人親自觀測靈活。
隻是年輕人依然在自言自語;“換掉太陽能板雖然簡單,但是操作起來太麻煩,關鍵是這些板子不好拆啊,拆了還得計算整體結構,太麻煩算了。這外殼用的什麽破材料,這麽厚這麽重,把外殼改成超輕高強度金屬,整體結構沒有改變,重量減輕,再加上一層防熱材料,咦這防熱材料陶瓷,太重了也太厚了,換掉,我記得有一種超輕合金強度滿足要求,還具有超強隔熱性能,隻是忘了編號是多少了。”
說著年輕技術員拿出手機,打開一個軟件,在軟件中輸入性能要求,很快出現一種合金的編號以及性能介紹,“就是這種合金了,隻是生產成本有些高,一噸要好幾十萬,我得替老板省點錢,再想想有沒有更便宜的。”
嗯這種合金便宜,一噸隻需要幾萬塊,隻是強度性能不太夠,沒關係,提升一些厚度就可以了,隻是換掉全部外殼太麻煩了,還不如繼續去掃兩月地呢。”
青年技術員沉思著,手機隨手扔到了地上,蘇老急忙接住了,呈現在眼前的就是一種合金的詳細資料以及生產成本,每噸幾十萬,完全滿足自己的所有要求,如果自己有這種合金的話衛星設計就不會走那麽多彎路,至於省多少錢對他來說已經不重要了。
蘇老研究著手機軟件,很快就搞明白了,輸入了強度要求,很快出現一堆密密麻麻的編號,第一項編號就是y1,打開後看到性能以及生產成本,成產成本顯示每噸2000元,沒錯了,這就是雲輝鋼鐵廠生產的合金。
可是下麵密密麻麻的編號,每種編號都代表著一種金屬,蘇老繼續搜索著自己所需要的性能,這個軟件都能搜索出幾種甚至數十種合適的,很多性能甚至是蘇老夠不敢想象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