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人口問題
字數:3582 加入書籤
基因太過複雜,想要改變很容易,但是能做到有益的改變就不簡單了,甚至修改基因能做到不崩潰,不產生某些災難的後果都不簡單。
但是雲輝確實繼承了傳承基因這種對人類有著巨大幫助的基因,最離譜的是,雲輝父親也沒有與普通人有什麽不同,實際上曾經的雲輝與普通人也沒什麽不同,現在基因改變完全是因為創世之光原因導致的進化。
這就有問題了,先祖修改了自己的基因傳承給後代,讓後代通過血脈獲得了他掌握的生存技能,並且讓後代掌握了這種能將所學傳承給後代的能力。但神奇的是,他們其實與普通人沒有任何不同,哪怕從基因層麵也沒有任何不同。
正常情況下應該是獲得傳承基因,作為副作用基因出現某些缺陷,這些缺陷某種程度甚至是災難性的。當然也有可能技術很先進,不僅沒產生某些缺陷,反而展現其他方麵的優勢,就如同神奇的程序員幾行代碼讓程序全麵優化一般。
雖然說這是不可能的,但最不可能的就是除了改變過的基因其他基因與普通人完全相同。
基因是複雜的,人體有22對染色體以及一對性別染色體,每個染色體承載數百到上千甚至更多的基因,每個基因蘊含無數信息,並且這些信息不是單純的信息,他們組成的是一個完整的整體,甚至有著複雜的運行機製。
這是一個讓人絕望的複雜係統,修改添加或者刪除其中的數據很簡單,但是後麵將產生的連鎖反映就根本無法預測了。但是一個事實是,任何修改都會產生一係列連鎖反映,哪怕隻是修改其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信息,也會對整個整體產生影響,因為他們不是單獨存在的,而是一個整體係統。
也就是說正常情況下,雲家人應該與正常人基因完全不同,每個基因組都不同,甚至更離譜的是,基因一旦修改就會產生連鎖反映,到時基因完全改變,換句話說,人的基因一旦主動修改,可能就已經不是人了,而是成為其他物種,或許進化成為其他物種,或許產生很多缺陷導致被淘汰。
就像眼前的鳥兒一般,隻是賦予一種習性而已,但是整個鳥群習性發生了翻天徹底的改變,最終必然改變成為所有人都不認識的樣子。
可以說雲輝身上的傳承基因並且其他基因沒有任何引起任何連鎖反映,這就如同神跡一般。
其實現在在雲輝看起來雲家先祖任何修改基因的行為都不可能,曾經雲輝先祖憑借智者的睿智,找到一條捷徑,一條足夠在當時的環境下就能展開基因技術的捷徑。
任何科技都有捷徑,理論上的捷徑。
比如需要撬動地球,正統的方式應該是研發行星級引擎,或者構建引力通道,但阿基米德幾千年前就說過,有一個支點就可以撬動地球。杠杆原理簡單有效,小學生都能理解,理論上隻要有一個支點以及足夠長足夠結實的杠杆就可以撬動地球。
但如果真要繼續研究下去就會發現,無論是支點還是所需要的杠杆,想要達到要求還不如直接去研究行星發動機。
捷徑肯定有,但是當路程足夠遠的時候,即使捷徑的距離已經讓人絕望了。
先祖憑借智者的身份可以研究基因技術這原因可以接受,哪怕研究出全套的理論雲輝也能接受,但是在當時的環境將理論投入應用根本是不可能的,修改基因還沒有引起任何連鎖反映的神跡更加不可能發生。
想明白這一切沉默中坐上汽車,趕往運行呈下的基地中。
如今整個試驗基地進入忙碌當中,所有項目被分為3個部分,一部分停止所有工作打包設備、整理資料,準備轉移至地球號上。另一部分則是緊急公關所有技術,爭取能在之前取得突破。
最後的人則是整理技術資料,留在地球上。其實這一部分任務是最困難的,很多技術隻是實驗室階段,甚至脫離了實驗室的材料科技,這些技術都隻能存在理論當中。
這是無可避免的,因為很多技術都是在材料技術的基礎上實現的,可是材料技術源於創世之光,這些技術能實現本來就是建立在沙子之上的城堡。
這也是雲輝為什麽在意科技倒退的原因,最恐怖的科技倒退就是所有技術都是在某項技術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而這項關鍵技術卻沒有完全掌握。
當失去基礎,所有一切都將轟然倒退。
雲輝防備這種最激烈的科技倒退,唯一能采取的辦法就是將這些技術壓製在實驗室當中。
但是這些技術投入應用很簡單,但是依靠這些技術發展起來的人類文明根本無法承受得起失去這些技術引發的後果。
這些技術雖然無法投入應用,但是去除材料科技,其中的理論也是一筆豐富的遺產。
這些技術的分離就成為龐大的工作,即要保證完美的留下關鍵技術以理論,以待有一天,地球人類研究出所需要的配套技術後完整的利用這裏的技術。
但必須保證這些絕對無法在相關技術完善的情況下投入大規模應用。
可是第一部工作就出現了問題,誰離開誰留下的問題本來已經計劃的,可是當真正要啟航的時候,原來決定乘坐地球號進入宇宙的很多人退卻了。
宇宙是他們的向往,但不代表他們可以為了一場未知的旅程拋棄一切。
但是這一部分的放棄留下的名額卻導致更多人的哄搶。
我們最多能帶多少人?”雲輝問道。
艾爾文沉默了下來,想了片刻後抬頭道:“不知道,因為我們根本沒有決定目的地。我們航行技術不完善,注定隻能是單程航行,能帶多少人得看我們能在哪裏進行補給,有多少時間時間進行補給。”
另外所有成員的生活質量也將影響可攜帶人員數量,如果要保證地球時期的生活水平,在人口不增長的情況下前往600光年外的我們最多隻能攜帶10萬人。”
甚至如果在最低保障的情況最極端情況下,我們攜帶上千萬人口也沒問題,比如在航程途中將戰艦一部分丟入湮滅反應堆中,拋棄一切能拋棄的,然後在補給地進行重建。”
雲輝目光有些陰沉了下來,深沉道:“我不希望數據有任何水分。”
人口自然是越多越好,如果真的隻有幾萬人,基本進入宇宙就是科技倒退的時候,甚至可能迅速倒退到連宇宙生存能力都失去。
但雲輝情情緒所謂極限情況根本行不通。所有人最低生活標準,連戰艦都要拆除不重要的部分作為能源,一旦航程有任何意外,或者補給中發生任何意外整個艦隊都可能滅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