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給吳三桂挖坑
字數:3231 加入書籤
手下兵將吃了敗仗還笑得這麽開心,朱由崧的反常令一般人理解不了,眾皆愕然。
而且他們都清楚,現在雖然將鼇拜這支韃子打敗了,朱由崧親自誅殺了鼇拜,但是局部戰爭的小勝利說明不了什麽問題,離這裏三四十裏便是洛陽城,城在韃子的手裏。
清廷的英親王阿濟格和尚可喜的六七萬大軍離洛陽已經不遠了,吳三桂的兩萬大軍從後麵包抄上來,這樣朱由崧這四萬人馬將陷入腹背受敵的險境,講硬拚硬戰,韃子有堅城,而且他們的兵力是明軍的兩倍還多,可是陛下怎麽還笑得出來?
朱由崧也不管眾人的反應,繼續道:“傳朕的旨意,讓鄭鴻逵和祖克勇繼續往下敗,刀槍劍戟,騾馬糧餉,把能扔的全都扔了,越狼狽越好。”
李全和鄭大木還以為朱由崧說的是氣話,一時愣在那裏不解地看著朱由崧。
但他們的陛下沒有一點生氣手樣子,其實現在的朱由崧是真心高興,不是他有病,而是朱由崧對吳三桂太了解了,鄭鴻逵這一仗算是讓朱由崧穿越前所得的後世認知與現實人物對上號了,吳三桂何許人也?鄭鴻逵和祖克勇豈能是對手?更別說吳三桂有兩萬人馬,而朱由崧隻給了鄭鴻逵和祖克勇一萬人馬。
也就是說,鄭鴻逵和祖克勇吃敗仗在朱由崧的意料之中,朱由崧之所以這樣用兵,當然不是兒戲,他是想用這兩員悍將來試驗一下吳三桂的實力,如今看來果然名不虛傳。
朱由崧剛才凝眉不是生氣,而是在想應對之策。現在對策想到了,朱由崧當然高興,至於吃一回小小的敗仗那又算得了什麽,勝敗乃兵家之常事,自古以來就不存在沒有打過敗仗的常勝將軍。
朱由崧道破天機之後,李全和鄭大木、賀宣嬌等人才恍然大悟,原來他們的陛下急中生智,要利用遏必隆這一千多韃子的殘兵敗將作為誘餌,施誘敵深入之計給吳三桂挖坑。
現在吳三桂打了勝仗,這支清軍士氣正盛,按照他們意圖肯定要追擊明軍,把明軍往洛陽城那邊趕,因他們擺下的陣式就是要讓朱由崧的人馬陷入腹背受敵的境地,而且鼇拜吃了敗仗殘部被困山嶺的消息傳到吳三桂那裏,清軍必然來救,正好中途伏擊。
李全趕緊將朱由崧的旨意傳下去了。朱由崧又讓鄭大木去傳旨,讓劉肇基的兩個營對山嶺上遏必隆這一千來韃子的殘餘圍而不殲,然後朱由崧令中軍大營的兩萬多名明軍沿途埋伏,布下口袋等吳三桂的人馬往裏鑽。
現在朱由崧的中軍營離劉肇基他們的戰場二十餘裏,而離鄭鴻逵他們戰場四十餘裏,朱由崧算計這個路程這個時間還來得及,也就是說吳三桂他們的人馬追殺過來至少也得一個小時左右,一個小時間用來設伏兵剛合適,設早了容易暴露,設晚了當然也不成。
但是朱由崧得選好伏擊地點,因為他伏擊的不是一般人物,而是臭名昭著的吳三桂,雖然是臭名,但不代表吳三桂沒有能耐,最多隻能說明其人品不咋的。
相反朱由崧對這個吳三桂太不陌生了,明末的史書,影視把這個人都寫爛了,都演雜了,這是明末清初政治舞台上一個舉足輕重的人物,也是一個思想複雜的人物,至今爭議仍存。
吳三桂原為明朝倚重的大將,遼東總兵,其最初是薊遼總督袁崇煥的部下,刀馬純熟,殺法驍勇,在關寧鐵騎中,地位舉足輕重。這主要與其家世有關。吳三桂並非遼人,祖籍江蘇高郵,吳親吳襄是明朝的大將,武藝高強,任過團練總兵,後來吳襄娶了祖大壽的mèi mèi,祖大壽乃遼東名門望族,其也是明朝著名的武將,吳祖兩家聯姻,為吳三桂的飛黃騰達奠定了堅實的根基。
也就是說,吳三桂的武藝及軍事指揮才能汲取了吳祖兩家的精華,那是他的父親和舅舅手把手教出來,又帶在身邊上場磨練出來的,爐火純青,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吳三桂自幼習武,善於騎射。十幾歲時便摘取武舉的桂冠,從此跟隨父樣吳襄和舅舅祖大壽開始了軍旅生涯。當時崇禎帝在位,吳三桂二十三歲時任參將,二十六歲又升為副總兵,二十七歲時為寧遠團練總兵,後升為遼東總兵,崇禎帝親口加封其為平西伯,鎮守山海關。
若非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投降了韃子,打開山海關的大門,清軍想入關恐怕至少還得幾年。清軍入關之後,反清勢力多如牛毛,大戰還在後麵,韃子想奴役漢人隻是萬裏長征走完了第一步,又是吳三桂充當了屠殺抗清力量的劊子手和急先鋒,追殺李自成,收拾張獻忠,剿滅南明的殘餘和民間的抗清力量,吳三桂身為漢人,卻雙手沾滿了漢人的鮮血,這一點他跟李成棟乃一丘之貉。
大清統一全國後,吳三桂以平西親王的身分鎮守雲貴。
後來康熙繼位親征後下令撤藩,吳三桂挑起三藩之亂,在衡州登基稱帝,國號大周,建元昭武,在位五個多月,堅持了八年,勢力遍布貴州、雲南、四川、廣西、湖南等十個省的廣大地區。
說白了吳三桂也有帝王之命,雖然隻做了五個月的皇帝,但若論此人對曆史的影響,遠遠超過曆史上的弘光帝朱由崧。這麽看來,吳三桂比什麽鼇拜、阿濟格都牛逼得多,曆史上隻有康熙大帝才能擺弄得了他,隻不過現在的吳三桂比較年輕,才三十剛出頭,但小荷已露尖尖角了。
要伏擊這樣一個曆史超級猛男,朱由崧當然不敢掉以輕心。他騎著馬帶著賀宣嬌、鄭大木、李全、柳春紅等親衛甲士親自視查地形,尋找合適的伏擊地點。
好在朱由崧已經有過伏擊戰的經驗,那就是數月之前他成功伏擊過興平伯高傑,那次大戰他一輩子也不會忘,在儀真他親自選址,親自指揮,那個漂亮的伏擊戰一下子將高傑的幾萬主力打零散了,也是那一戰令高傑元氣大傷,增強了朱由崧的信心,要不然,四鎮軍將之中數高傑實力最強,誰武力削他的藩,他就得革誰的命。
那次伏擊戰朱由崧積累了寶貴的實戰經驗,因此這次很快就選好了伏擊地點,就是在伊川縣城以西十幾裏處的小王莊。
之所以選擇這個山村,一是這裏是必經之地,二是這裏山林茂密,地形複雜,除了丘嶺就山穀,便於藏兵,三是這是個村落,在半山腰處,容易被清軍忽視而不會提前暴露目標。
朱由崧此時也不怕擾民了,也不用疏散和保護老百姓了,因為這一帶打仗,過軍隊,村裏的老百姓早跑光了,兩萬明軍在朱由崧的帶領下很快埋伏下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