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8章 劉國軒用兵

字數:3740   加入書籤

A+A-




    明時的思明州,所轄境域包括廈門島、鼓浪嶼、浯洲{大金門}、烈嶼{小金門}等島嶼。!

    思明州的守將鄭芝莞,他是鄭芝龍的族第,曾德兵敗被殺,漳州失陷,鄭芝莞大為震驚,繼而一籌莫展。

    那麽厲害的侍郎大人曾德這麽陣亡了?鄭芝莞簡直難以置信。漳州失陷等於摘去了思明州的北大門,海戰事也是一再失利,丟失了好幾道沿海防線。照這樣下去思明如何守得住?

    這時小將劉國軒求見,這是從漳州敗回來的唯一一個大將,在軍的職務是遊擊將軍。

    鄭芝莞見小夥子長得也帶勁,眉宇之間英武不凡,寬寬的腦門,高高的個頭,細腰乍臂。

    劉國軒施禮:“參見大人。”

    “何事?”

    “大人,末將不才,願領一支人馬再戰。”

    剛剛從漳州敗回來,又要討令引兵出戰,鄭芝莞有些不屑,“可有把握取勝?”

    “大人,如果不勝甘當軍令。”

    “好,要多少人馬?”鄭芝莞看他信誓旦旦的樣子,對他這種不服輸,敢戰的精神有所感動。

    “5000人馬足矣。”

    “本部堂給你5000精兵。”

    “謝大人成全。”

    劉國軒離開鄭芝莞的營帳,點了5000軍兵,這5000兵馬組成較特殊。4000人馬是精兵,用來衝鋒陷陣打仗,有一千屬於輜重營,或者叫後勤營。

    出去打仗,得吃飯,得睡覺,這一千人專門負責這4000人的生活,給養,後勤服務。

    點齊兵馬之後,劉國軒帶著它們浩浩蕩蕩出了思州府,50餘裏便遇到了朱由崧的前鋒,這是劉肇基的人馬。

    雙方在荒野擺開陣勢,基本又是5000對5萬。

    劉國軒還用曾德的老戰法,擺開陣勢,然後催馬親自在陣前罵陣,準備單挑。

    劉肇基一看,這次可不能當,也不能輕敵,他知道劉國軒驍勇,便不跟他單挑,他先登陷陣,一馬當先帶著大軍衝殺過來,劉肇基打算以多取勝。

    劉國軒隻好先命弓箭手放箭,5000軍兵裏麵帶有500弓箭手,一時間箭如雨點射向明軍。

    “舉盾!”劉肇基把盾牌手排在最前麵,一陣劈啪山響之後,飛過來的箭矢紛紛墜落,但是弓箭無孔不入,仍有不少明軍將士被射倒。

    劉肇基把大刀舞動如飛,避擋著如雨的箭矢,很快殺到敵營之,如砍瓜切菜。

    在他的帶動下,無數的明軍將士衝進了敵營,弓箭失去了作用。

    這時劉國軒命令調整隊形,把輜重營擺放在最前麵。這是5000人馬的後勤營,主要是糧草,帳篷,鑼鼓,軍灶,等等。

    然後他帶著剩下的人馬撤了,說是撤其實是跑。

    他的輜重營不過一千人,本來5000人馬都壓也抵擋不住劉肇基幾萬大軍的進攻,何況是這一千後勤營?

    這些兵都是些推車的,趕牲口的,做飯的,喂媽的,看押糧草的。他們是本來服務打仗的,現在卻讓他們直接戰場。

    這名千總一看直罵娘,罵劉國軒的胎毛未退,不知兵還瞎逞能,你們都跑了,讓我們去送死?去你媽的,還打個啊,老子也跑!

    這一千兵馬一看,當大官的先跑了,還打個求的仗啊,幹脆都跑吧,我們的命也是父母給的,也不是大風刮來的。

    因此這一千人馬全都當了逃兵,而且他們為了逃命,把糧草車,甲衣,刀槍,鑼鼓,帳篷,牲口以及鍋碗瓢勺等等全丟了。

    劉肇基指揮著明軍一邊追擊,一邊撿戰利品,這一下明軍追擊的腳步慢了,而且較亂,有的為了爭搶戰利品,連喊帶叫,罵祖宗八代的都有,差沒有自相殘殺了。

    劉肇基一看這成何體統?如果賊人在此布下伏兵,我軍必敗無疑,因此他立即傳令,禁止撿戰利品,全力追殲賊兵。

    然而已經晚了,正好被劉肇基說,一聲炮響,伏兵四起,無數的兵馬從兩側殺了過來,為首的一員小將銀盔銀甲,白馬長戟,真好是呂布重生。

    原來劉國軒並沒有跑,他帶著人馬跑出幾裏,埋伏在道路兩旁。

    這是他的誘敵之計,他料定輜重營必敗,而且敗的非常狼狽,而且明軍必然要追擊他們,搶戰利品,必然會引起混亂,果然,一切都在他意料之。

    他掌握的是這個時機,一看明軍都在撿他的戰利品,有的還起了爭執。因此他帶著人馬殺出來了。

    明軍反而被打了個措手不及,有的手的戰利品還沒扔下,便被砍倒。

    劉國軒把手的方天畫戟,舞動如飛,明軍將士被殺的刀槍亂飛,慘屍翻滾。

    劉國軒正在呈威風的時候,正遇劉肇基,劉肇基武藝高強,但是分跟誰,武力他敵不住血氣方剛的劉國軒,而且他還有傷在身,那是在漳州一戰,挨了曾德一劍,還沒有完全康複。因此他更不是劉國軒的對手了。

    沒出五合,被劉國軒一戟把頭盔掉落,發髻散亂,劉肇基嚇得真魂出竅拔馬跑。

    劉國軒催馬搖戟,緊追不舍。這一仗4000人馬把十倍於敵的明軍殺得大敗。

    朱由崧得報之後,好厲害的劉國軒呢,小小年紀,能把朕的兵部尚書給幹翻,看來曆史沒有記錯,果真是個人才,朕要活擒他。

    朱由崧當然知道,這個劉國軒是何許人也。曆史,他是鄭成功的部下,15歲參軍,有勇有謀。跟著鄭成功抗擊清軍,收複台灣。功勳卓著,威名赫赫。後來被施琅活捉,投降了清朝。

    這一次敗仗,明軍損失了萬人馬,明軍能戰鬥的兵將隻有4萬餘人,朱由崧仍然沒有怪劉肇基,心已經有了一個降服劉國軒的策略。

    他讓劉肇基兵退15裏,安營下寨,把禦營也紮在那裏,不予出戰,並派人四處籌糧,造成一種軍缺糧的假象。

    然後傳令給劉肇基,營區疏於防守,露個破綻給他們,讓賊人來偷襲。

    “陛下,劉國軒能來當嗎?”小柳是道。

    朱由崧笑道:“軍缺糧,軍心不穩,他劉國軒是知兵之人,必然來偷營劫寨,到時候他肯定還會來劫朕的禦營。你等著瞧吧!”(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