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4章 孝莊和多爾袞(二更)

字數:3521   加入書籤

A+A-




    聽說這個德國佬不願意為大清國效力,洪承疇打算讓他想想辦法,多爾袞輕蔑道:“此等小事,還用得著本王出馬,寧完我?”

    “臣在。!”寧完我趕緊躬身施禮應諾道。

    很明顯,寧完我把自己當臣,把眼前的這位攝政王,已經當成昔日的努爾哈赤和皇太極了。

    現在努爾哈赤和皇太極已經不在了,順治還是個懵懂少年,清朝的大權落在了攝政王多爾袞的手裏。

    而且現在沒人和他爭權,肅親王豪格已經死在戰場,豪格的幾個老婆也被多爾袞和濟爾哈朗瓜分。

    豪格的鐵杆兒支持者,鼇拜也命喪沙場,大清已經沒有人能製約這位攝政王多爾袞。當年不看好多爾袞而支持豪格和鼇拜的兩旗精英很多都轉了向,支持了多爾袞。

    大清皇室內鬥暫告一段落,當然現在是多爾袞完勝,至少表麵是這樣。

    因此在寧完我的眼,多爾袞現在等同於大清的帝王,他隨時都可以廢掉小順治取而代之。

    “洪大人現在可是我大清的太子太保,兵部尚書,右副都禦史。你可有辦法讓這個湯若望為我大清效命?”

    多爾袞這幾句話說的洪承疇臉一紅一白的。

    寧完我當然也聽懂了多爾袞的意思,洪承疇曾經是大明朝堂之位極人臣,崇禎帝最信任的人,寧錦之戰被俘之後曾經誓死不降,但是現在,在大清朝堂之也身居要職。何獨一個湯若望耶?

    “臣願意一試。”寧完趕緊再一次躬身施禮。

    “不是一試。”多爾袞刷拉一下把身子轉過來,兩隻眼睛死死地盯著寧完我,讓寧完我不敢抬頭正視,“我給你三天時間。”

    在多爾袞眼,寧完我不難啃下這塊骨頭。當年的洪承疇不也是不肯投降嗎?對付洪承疇寧完我有的是辦法,難道對付一個湯若望沒有辦法了嗎?

    現在範程這條走狗不走了,在這些沒有節操的漢臣當,寧完我一人獨大,不但是弘館大學士,還是秘書院大學士,議政大臣,太子太傅,已經是三朝老臣的他,人生又得到了一次改變。

    寧完我的漢奸人生幾起幾落,現在又是一個起伏。曾經發誓不再做狂吠之犬的他,又開始嚎叫起來。範程的變節,大清從關內又退到關外。寧完我想要獨善其身,他必須還得向主人繼續表示忠心。

    韃子對他也不薄,一方麵提拔重用的,一方麵提防著他,防止他成為範程第二,在這種情況下,走狗不走能行嗎?

    不過多爾袞給寧王我出了一個難題,當年勸降洪承疇寧完我功不可沒,但也是費了一番神思的,三番五次的忍受了洪承疇的獅子吼,寧完我終於一眼看出玄機,讓皇太極的側妃親自捧茶送盞,洪承疇的心理防線徹底崩潰。但是現在不同了,難道還能讓這個側妃來喂德國佬吃喝嗎?

    當年的側妃已經成了現在的太後,他是順治的生母孝莊太後。這可不是個簡單的女人,算是太後慈祥,恐怕多爾袞也不會同意的。

    但是寧完我還不敢不接旨。

    “奴才領旨。”

    離開了攝政王府,寧完我快步追了洪承疇

    “洪大人請留步。”

    “哦,寧堂,有何見教?”洪承疇身材消瘦,顴骨突出,頂戴花翎,看去有些別扭,特別是後麵拖著的長辮子,像個尾巴。

    他把身子轉了過來,對寧完我抱拳拱手施禮。

    “洪相國是明知故問吧?”寧完我的這張大棗核臉笑的像小籠包。

    寧完我和範程把博大精深的漢人化帶給了韃子們,現在的大清朝,跟明朝的機構設置基本差不多了。兵部尚書跟一國的宰相地位差不多,何況洪承疇又掛了個太子太保銜兼職右都禦史銜兒,因此寧枉我稱他為相國。

    “寧堂可是要折殺洪某了,在堂大人麵前,洪某不及一布衣也,安敢以相國之稱?”洪承疇一副受寵若驚的樣子。

    兩個人彼此打躬作揖,謙虛了好一陣,才話入正題。

    湯若望的問題,寧完我問計洪承疇。

    “堂大人是在笑話在下吧。湯若望隻願意在此傳教,其他的什麽都不願意做。在下要是有招兒,堪遭攝政王爺白眼乎?”

    說話間,兩個人來到了洪承疇府。

    在一處院子裏,寧完我見到湯若望。

    這個個頭高高,滿臉胡子,一身漢服的湯若望,對寧完我不屑一顧。寧完我開始遊說了,把當年遊水洪承疇那一套本事拿出來了,死皮賴臉不怕挨罵,祖宗奶奶家族三代,讓湯若望隨便問候。

    但是湯若望始終不為所動,隻有一句話:“給我個地方,我要辦學收徒,要不然把我送回北京。”

    湯若望不是國人,當然也不會忠於大明。但是他在國生活了幾十年,已經是半個明朝人了。大名有吸引他的博大精深的化,作為一個基督教徒,他願意把教義留在這個偉大而古老的明古國,並傳承發揚下去。

    客居大明多年的生活,他也接觸了很多親密的朋友,有官場的,還有民間的。徐光啟是其之一,兩個人曾經一見如故,交流,數學,農學,天曆法等方麵的知識。另外,大明的皇帝崇禎帝,也算是對他不薄,還讓他在明朝為官,官舍教堂,讓他得以收徒講學。

    湯若望作為回報,和徐光啟等人研製火器,一次為崇禎帝生產了幾十門紅衣大炮。這些紅衣大炮,拉到關外的戰場,曾經把滿清韃子轟得七零八落。

    後來韃子入關,崇禎帝被逼自殺。韃子推行血腥的奴役政策和殺戮政策,並把湯湯若望強行掠走掠走,損毀他的教堂,殺了他的教徒,燒了他的教義。

    在這種情況下,湯若望當然對滿清韃子充滿了仇恨,對大明朝感情頗深。

    雖然洪承疇及時製止了韃子們的野蠻行為,並對他以禮相待,但是湯若望依然對滿清韃子沒有什麽好印象,當然也不願意為他們辦事,在湯若望的眼,滿清韃子不過是塞外偏邦,是野蠻的代名詞。特別是現在他們又被驅趕到了關外,湯若望對他們,更是嗤之以鼻了。

    寧完我始終是無功而返,不敢來見多爾袞,隻好來見順治帝和孝莊太後。(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