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6章 營救湯若望(6)(二更)

字數:3580   加入書籤

A+A-




    副將李之芳奉了京營守備嶽樂之命,帶著5000綠營兵,來捉拿大明奸細,營救湯若望。

    但是他這5000人趕到的時候,湯若望的馬車連同大明的奸細,已經無影無蹤了,隻剩下守衛教堂的把總帶著幾十名殘兵敗將退下來了。

    這名把總把經過向李之芳詳細匯報了一遍,李之芳也感到了問題愈發嚴重。此前他跟他的頂頭司嶽樂想到一塊去了,抓幾個膽大妄為的大明奸細,營救一個被掠走的湯若望,不需要大動幹戈,嶽樂給他5000綠營兵,肯定是綽綽有餘了。

    但是現在一看事情遠非想象的那麽簡單,大明的奸細來了多少啊?整條街到處都是他們的人,個個勇武不凡,看他們的舉動和手的繡春刀,這應該是錦衣衛啊,這也太不可思議了。

    因此李之芳一邊命5000軍兵立即追趕,一邊派人趕緊向嶽樂報告,這件事太大了,不是他這名守備副將能擔得了責的。

    李之芳並非韃子,而是漢人,或者幹脆叫做漢奸,跟洪承疇一樣的漢奸。曆史真有此人,並非虛傳。

    曆史的李之芳,跟嶽樂一樣,也大清叱吒風雲的人物。

    李之芳祖籍山東,是崇禎年間的舉人,順治四年了進士,曆任浙江金華府推官、刑部主事、湖廣道禦史、吏部右侍郎、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左副都禦史等職,這當然是按照原來的曆史發展。

    按照成王敗寇,勝者王侯敗者賊的理論,李之芳是大清朝的名臣宿將,他的本事在康熙時期真正得以施展,平叛三藩之亂,立下大功。做過大清的兵部侍郎,兵部尚書,吏部侍郎,吏部尚書,華殿大學士,人稱李閣老。隻這一大溜耀眼的光環,知道他有多大本事了。

    不過現在的他,跟嶽樂一樣,尚未來得及施展他的抱負和才華,隻是一名年輕的守備副將,參將的角色,一名遊擊將軍也大不了哪裏去。

    因為這都是朱由崧的穿越惹的禍。

    朱由崧的穿越,令李之芳在1642年了舉人之後,來到1644年的3月份改變了原來的人生軌跡,因為,這個時候崇禎帝在煤山吊,接下來李自成的部隊進了北京,又閃電般的敗出北京。這期間大明朝很多沒有節操的大臣都投降了李闖王。隻是一個舉人的李之芳沒有多少功名可言,因此他連投降李自成的機會和資本都沒有。

    李自成敗出北京之後,多爾袞來了,江淮以北基本都是大清的勢力範圍,當然也包括李之芳的家鄉山東武定。李之芳認為關外的這些韃子,才是主宰天下的真英雄,於是開始效忠大清啦。

    但是他卻沒有料到,由於這位弘光大帝的逆天崛起,多爾袞李自成也強不到哪裏,累得順治帝在北京也沒有坐夠一年,倉皇北顧,那一年,李之芳也作為願意繼續效忠大清、與韃子們同甘苦,共呼吸的諸多漢人兵將大臣一樣,組成了浩浩蕩蕩的漢奸隊伍,與多爾袞一道保著小順治,出了山海關,跑回了盛京。

    然後李之芳成了現在的京營兵守備嶽樂的副將。

    但是朱由崧的穿越能改變一部分曆史走向和一部分人當然包括李之芳在內的前途命運,但卻無法改變這些人的成為曆史名將{名人}的潛質。

    頂盔貫甲,披掛整齊的李之芳,手提大刀,在摸清了大批的明軍錦衣衛已經挾持著湯若望的馬車,逃向了南城門。

    他立即帶著5000兵將隨後追擊,並派一名參將拿著他的信物抄近道去見南門守將,讓他趕緊關城,挑起吊橋,落下千斤閘門,以造成甕捉鱉,關門打狗之勢。

    這已經表現出他的應急應變才華,心思縝密,臨危不亂,沉著應戰,不失為帥才。

    南城門的守將阿布托是蒙古韃子,準確的說他是漠南蒙古的傳人物林丹汗後人,投降了大清之後,奉命鎮守南城門。

    阿布托接到李之芳的信物,得到他的報告,也感到責任重大,大明的弘光大帝也太離譜了,真是異想天開,一下來派來這麽多錦衣衛秘密的混進了大清京師,為了一個湯若望,他到底想幹什麽?不管別的,這一次一定讓這些膽大妄為的大明錦衣衛全部葬身於此。

    因此他立即傳令,三道城門全部封鎖,三道城門當然指的是,橫在城外護城河的吊橋,城門洞的雙扇大鐵門以及最堅固的千斤閘門。

    如果這三道閘門全部鎖死,被困城內的人肯定是插翅難飛。

    南城門是他的防區,命令傳下去之後他還不放心。他披掛整齊,親自帶著衛隊出了衙門往南城而來。

    現在的盛京,整個南城門附近全都是人了,今天這個時候,以往任何時候都熱鬧繁華,城內城外到處都是人。

    如果仔細觀察,會發現今天城門附近的小攤販非常多,而且以漢人的攤販居多。

    但是現在守城的兵將突然開始驅散行人攤販,他們的理由竟然是要關城門了。

    有的攤販一聽趕緊挪走了,行人也趕緊行動,要進城進城,要出城出城。

    但是今天城門附近突然多出不少釘子戶,他們不收攤,不進城也不出城,在城門內外,他們的疑問是:“現在離關城的時間還有好幾個時辰,為什麽要這麽早關城?”

    “少他娘的廢話,這是方的命令!”清兵開始瞪眼耍粗了。

    他們認為吹胡子瞪眼,連卷帶罵加揮舞刀槍,這些草民得屁滾尿流,灰溜溜地而去。

    然而他們做夢沒想到,今天這一招不管用了。

    “不成,你們說關關呀,關了城門,我們還怎麽做生意,我們還怎麽出城,我們還怎麽進城?”城內城外的,攤販和行人都膽大妄為地與守城門的兵將扛了。

    “哎呀,真他娘的搞邪門了,守城的是你們還是我們?這裏究竟聽誰的,去你媽的!”不管是蒙古韃子還是滿洲韃子都以野蠻不講理著稱,是清軍的綠營兵也是如此。

    他們一看這些刁民,敢對他們如此無禮動手了。

    “你敢打人?揍他,揍他……”這些攤販行人們群起而攻之。

    守城的兵將一看這還了得,這是要聚眾造反哪,紛紛拉出刀槍過來下家夥了。

    這些小攤販和行人居然仍然不讓步,一看不是動家夥嗎,我們也有,紛紛拿出了清一色的繡春刀,矛盾升級,雙方混戰在一處。

    這時守城的主將,阿布托來到了城門近前一看,這裏已經亂成了一鍋粥,已經打亂套了,半天了城門一道也沒關,他可急眼了,“真是活膩歪了,立即調兵遣將,把這些刁民全都給我宰了。”(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