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5章 山海關大戰(上)(一更)

字數:3159   加入書籤

A+A-




    多爾袞十幾萬人馬開到了山海關前,現在的山海關跟五年前他門入關時的山海關一樣。城頭高高飄揚的都是大明的旗幟,城牆的明軍,跟假人一樣,黑洞洞的炮口朝向天空。

    但是不一樣的是五年前,吳三桂和李自成各投入數萬兵馬在這裏廝殺,吳三桂又投降了他們,使他有機可乘,大敗李自成,那次入關,他們簡直便宜到家了。

    現在並沒有一兵一卒在這裏混戰,再也沒有這樣的機會了。

    眼前蜿蜒的城牆如一條巨龍,在崇山峻嶺之間跌宕起伏,高大的城樓盤臥城牆。

    山海關的關城大致呈一個長梯形,共有四座城門,分別為東城門,西城門,南城門和北城門。而且每個城的城門都有甕城。每座城門的城高,連城牆帶箭樓,都在20米左右。

    城牆的厚度普遍都在七米左右,用條石砌成的城牆,因為年久發出青褐色的光。

    因此這四座城門圍城的關城,顯得雄偉高大,稱之為天下第一關名副其實。

    多爾袞對這坐關城可謂是故地重遊,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五年前輕而易舉的從這裏麵進關,橫掃漢人的軍隊,無論是明軍,還是李自成的流賊,在八旗軍麵前,節節敗退。他們以摧枯拉朽之勢把李自成趕出了北京。

    但是好景不長,他們把順治帝接到北京,都城從盛京遷也到北京,但是他們的順治小皇帝在北京也沒住夠一年,便又匆匆的被朱由崧的人馬趕出了北京,像趕牲口一樣被趕到了關外。

    時光如梭,轉眼間已經四五年了,雄偉的關城,見證著他多爾袞人生的輝煌與跌入低穀,可不是他自己的輝煌與陰暗,而是他們整個愛新覺羅家族的來去匆匆。

    今天他又卷土重來到了這道關城前,十幾萬雄師氣吞萬裏如虎,往事曆曆在目,卻已不堪回首。他心潮起伏,熱血澎湃,收住思緒之後,手玉鞭一指,“開炮!”

    黃得功堅守險關不戰,他們隻有用大炮開路。

    清軍的炮兵早找好了有利的地形,把新式的火炮推到定的位置,根據地形排成了幾排,有的數門排成弧形,有的是直線形。調整好高度和仰角,計算出射程,調試好準星合照門。

    開始裝填彈藥,接到多爾袞的命令之後,清兵們把火把對準了引線,一陣吃吃聲,驚天動地的爆炸聲便響起來了。

    直打的遠處的山海關城頭,炮火紛飛,硝煙彌漫,磚石飛濺。

    黃得功當然不能等著幹挨炮,城頭,明軍成的紅衣大炮也轟鳴起來,這樣,雙方開始了猛烈的炮擊。

    清軍用大炮轟的是明軍的城樓和城門,而城頭的明軍用大炮轟的則是清軍的炮兵陣地。因為現在的清軍躲在明軍大炮的射程之外。

    其實,清兵的炮兵陣地也在明軍大炮的射程之外。但是明軍的城牆和城頭的兵將,卻在清軍炮火的打擊範圍之內,這便是清軍現在擁有的炮火優勢,射程遠,威力大。

    清軍的大炮能夠準確的落在城牆,炸的明軍將士血肉橫飛,有不少明軍的紅衣大炮都被炸毀了。

    而此時明軍的炮彈,大都落在清軍炮營陣地的前方炸響,隻有個別的炮彈落到清軍的炮營陣地,炸開了花。

    這時候,雙方的傷亡,明軍當然是慘重的。

    黃得功得報之後,立即傳令把城樓包括箭樓,敵台,甕城防守主力量全部撤入城躲避起來,明軍的炮火驟停,硝煙散去,多爾袞透過望遠鏡,發現城頭,守城明軍將士全都不見了,城牆被大炮炸的狼藉一片,血跡斑斑,明軍的殘旗還帽著火和濃煙。

    多爾袞覺得是衝鋒的時候了,城城守城的明軍將士已經被打沒了,不是全都死光了,是躲在城內。但是不管是哪種情況,肯定不能再放炮轟城了。

    因為多爾袞知道這種關城,城高池深,固若金湯,想用炮火把幾丈厚的城牆,城樓,甕城炸塌,太不現實了,距離這麽遠,跑火的威力對這些石頭砌成高大建築來說太有限了,恐怕把這次拉來的大炮炮彈全都打光也難以達到目的。

    因此多爾袞命令停止炮擊,命令清軍大舉攻城。

    無數的清兵鋪天蓋地一般衝過來,他們拿著飛爪繩索等爬城的雲梯等各種攻城的工具,向關城撲來。

    山海關的關城,與其他的城池不同,它是長城末端的一處險要關隘,長城主要是建在山,從秦漢時期到明朝,統治者之所以勞民傷財,修這樣一座舉世罕見的工程,目的是防止北方遊牧民族的入侵。因此在崇山峻嶺之間,建立這麽堅固這麽高的城牆,清軍想過去是不可能的。

    此時他們攻擊的隻是關城這一段兒,約幾千米長的範圍,隻有從這裏攻進去,他們才能夠入關。至於遠處其他的城牆,你們隻能望洋興歎。而關城再往東便是懸崖峭壁,然後是汪洋大海,山海關之險也險在這裏。

    此時清軍攻城的當然不是八旗子弟,而主要是綠營兵。因為綠營兵步兵居多,而韃子的八旗多是騎兵,野外的衝鋒陷陣是他們的強項,但是你讓他們騎著戰馬攻城,無異於趕鴨子架。

    數萬名綠營兵鋪天蓋地,呐喊著向山海關關城鋪來,喊聲響入雲霄,如山呼海嘯。

    負責指揮的黃德功和他手下的幾名總兵在內,這時都躲在關城內的瞭望口密切關注著清軍的動向。

    一看他們停止了炮擊,大批的清兵衝過來了,立即命令守城的兵將,再次衝城頭,很快城頭的箭樓,敵台,又布滿了數不清的明軍將士。

    這是清軍像放羊一樣衝過來了,近的,已經越過護城河,遠的離城牆還有幾百米,幾千米不等,漫山遍野都是。

    這時城頭明軍的大炮又轟鳴起來,遠的用大炮轟,近的用弓箭射,用石塊砸,這樣守城的兵將和攻城的兵將激戰起來。(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