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以毒養魂

字數:4876   加入書籤

A+A-


    陰陽窟之中,驚現禁地罪者的身影:鎖鏈交界處,赫見一道黑色身影攤開雙手,雙手被兩條鎖鏈死死地纏住,雖看不清其麵容,卻依稀能從那身影上感到一份絕霸天下的超凡氣魄,葉墨一眼便看出了,若有朝一日,眼前之人破封而出,必將令天下為之動蕩!

    “《養魂功》賜汝!”

    一聲沉喝,隨後便見那身影的心脈處飛射出一道黑色光斑,黑光沒入葉墨眉宇之間,登時,玄奧無比的《養魂功》全篇浮現在其腦海之中——

    【原來如此……這門養魂功不止對元魄有提升效果,甚至能提升身體所能容納的靈力極限,最重要的是隨著我的元魄品質越高,所能煉化的毒性便越強,這要是修到最高層,豈不是百毒不侵了?哈哈!】

    就在葉墨心中暗喜之際,突然感到體內開始產生異常狀況:四肢百骸中湧現一股股未知暖流交匯在心脈,就在葉墨疑惑之際,突然——

    【啊!!!】

    一陣揪心的痛惹得葉墨不住嘶吼,歇斯底裏的聲音動徹陰陽窟,卻穿不出無風領域,卻見葉墨身影佇立在風月闕之巔,渾身冷顫不止,轉瞬大汗淋漓、六神無主,恍若經曆著什麽莫大的痛苦。

    “道有三魂,一曰胎光,二曰爽靈,三曰幽精,係長生奧義,悟得則生,悟不得則死,生死一念,隻在初心!汝,能悟得嗎?”罪者的聲音回蕩在雙峰之巔,但此時的葉墨卻是半個字都聽不入耳。

    “胎光,太清陽和之氣也;爽靈,陰氣之變也;幽精,陰氣之雜也;陰陽相衡,身心清靜,可證大道;然三魂者,虛也,權於陰陽而受製於七魄,故七魄不齊者,不得道,七魄不馴者,亦不得道。”

    一聲聲悟道真言經由耳識,直達心海,宛若有奇妙魔力,舒緩了葉墨心口的痛楚,並將他身上的異化戾氣化於無形,心神漸定的葉墨閉上雙眼,盤膝坐下,體內《飄渺心經》兀自運轉,帶動體內《養魂功》,使之歸入修行正途。

    罪者讚賞地點了點頭,隨即歸於無聲,僅剩一人盤坐血月之下,漸入修行佳境,恍惚之際,忘乎時間流逝……

    整整十天,葉墨不吃不喝地在那風月闕之巔修行了十天,第十一天來臨之際,赫見其靈台綻放光華,一道初生的玄黃之氣溢出又回流,正是黃階元魄之象征。

    然而,隨著那玄黃之氣不斷溢出、回流,數量急劇攀升,往返速度也越來越快,最終,玄黃化形,在葉墨額間留下了一道藍色元魄印記,此印記乃是玄魄境界的最直接證明!

    此時,葉墨睜開了雙眼並傾吐了一口濁氣,此時再看四周,感悟之力源源不斷而來,自身對道的領悟也比先前明朗了數倍。

    【差距著實驚人……沒想到元魄的品階高低竟有著這麽大的差別……若我依舊是凡魄,隻怕一生都無法超越玄魄的修者……無怪乎將玄魄修者稱作百年難遇、萬中無一,此次多謝前輩為我護法,否則初次接觸《養魂功》必然無法如此順利。】葉墨起身朝著那黑影躬身一拜,心中充滿感激。

    “汝,可願拜吾為師?”

    罪者沉寂片刻,竟是這般開口道。

    【這……前輩以《養魂功》相授,此時一聲“師尊”本在常理,但我已先拜入藥王一脈,後在師父的準許下前往禮院修行……我本孤兒,落難而得師父相救,理當奉其為父,一日師終身父,拜師一事非同小可,若前輩應允,待試煉結束,我回返藥穀向師父詢問,若師父準可,定當認前輩為師!】葉墨猶豫一聲,旋即屈膝朝那黑影叩拜三首。

    “哼!吾不過一時興起,何曾稀罕!罷了,吾何須與汝等小輩糾纏不休,注意來!!喝——!!”罪者輕哼一聲,旋即,無風領域內卷起一陣強勁狂風,風中無數沙塵翻湧,最終交融並化作一塊菱形黑晶礦石,落入葉墨掌中。

    “將此石交於令師,結果自有分曉!若欲再來陰陽窟,亦可執此石登上雷火峰,在峰頂將此時朝東方懸壁擲下,吾自會讓汝進入!現在,談談汝對《養魂功》之感想吧,料想汝應當察覺到了,汝之形魄雖有提升,但體魄卻有所消減。”

    【如前輩所言,我因常年嚐試百草,是故體內留有部分未能完全消融之藥性、毒性,方才養魂功初成之際,牽動我體內藥性殘渣,壯大形魄,進而助我一舉突破之玄魄品階,然而形魄之壯大卻緩慢消耗著體魄……兩者之間,似乎在尋找著一個特定的平衡點。】

    “悟性不差!不錯,形體雙魄正如陰陽之理,奧義之處不過‘平衡’二字,此次因汝體魄異於常人,是故在養魂功之下被消耗並用於助漲形魄之成長,養魂功之中亦有記載以修體魄助漲形魄之法門,無外乎體魄易修,形魄難尋罷了……嗯?吾見汝一身《飄渺心經》已至第四層,對於凡魄修者而言,這四層心法少說需耗費百年光陰加以鞏固方能得心應手,但汝今非昔比,這四層心法已不足玄魄修者之潛力,汝盤膝坐下,吾為汝打通第五層心法之根基。”

    葉墨聞聲坐下,閉眼冥思,卻保持著與外界的一絲聯係:

    “《飄渺心經》共八層,前兩層靜心、凝氣,是為感應靈氣、感觸天道;三四層龜息、入定,是為掌控氣息、蓄氣入體;真正關鍵在乎後四層,築基、煉氣、精明、還神,此四層各需百年以上之修行方能稱上‘小圓滿’,縱有千年潛修亦算不得‘大成’,而萬年精修者方能體悟其中奧妙,得以‘大圓滿’,進而步上證道大途。”

    “吾接下來要將第五層傳授於汝,這一層是否完善將直接影響汝之功法根基!注意!靜心凝氣!氣息自然,廣納大道!”

    葉墨迅速靜下心來,凝一口渾厚氣息,漸入自然佳境,與此同時,罪者點出九道劍氣,落入葉墨身上九大致命要穴,以死轉生、扭轉乾坤,開啟葉墨身體底蘊潛力,構成承載大道之力的框架,並鞏固其一身根基。

    【呼——】

    漸漸入定的葉墨在此時自然而然地吐出一口飄渺雲氣,隨後雲氣環繞其周身,使之兀自懸空三米,虛坐高空之上,心神入定……

    當葉墨再度從修行狀態蘇醒時,已經又過兩天,他望向鎖鏈中央的虛影,發現也不知是不是錯覺,總覺得那身影似乎更加看不清了。

    “汝之根基已固,心經第五層想必了然於胸,若有疑點趁此機會提出吧。”

    【晚輩已經知曉根基功法與一般法門的差別,但根基功法又與修為境界有什麽關聯嗎?是分別獨立開來,還是互有影響?】

    “修真之途,非是唯一,汝當下所修乃仙道,乃因《飄渺心經》為仙修功法,根基功法決定修真本質,而修為境界為修真之‘本源’,根基功法為修真之‘核心’,其他攻伐之術皆為修真之‘運轉’,三者獨立共存,卻又彼此相關,缺一不可!本源越是源源不斷,則經由核心運轉而出的攻伐便越是滔滔不絕!而核心越強,消耗之本源越龐大,運轉而出的攻伐自是越加逆天!是故修行高人縱是施展無階之招,亦能有無窮威能!”

    【原來如此,多謝前輩為我解惑!對了,我有一招劍訣,一直想知道究竟是什麽等階的武招,不知能否請前輩為我鑒定?】

    “哦?盡管使來吧!”罪者輕咦一聲,隨即風月闕之下的鐵劍受罪者牽引,禦空而起,並落在葉墨身前。

    【晚輩獻醜了!】葉墨上前握劍,此時體內靈力雖然未恢複完全,卻也因為元魄的提升而回複四五成,足夠施展那神秘劍法。

    “叮!噌——!!”

    葉墨劍起翻騰,點地一瞬,六道劍氣破土而出,這是最初的神秘劍法,但葉墨並未就此停手,而是再點兩次,致使十八道劍氣交匯而出。

    【納!】

    輕吐一字,登時,十八道枯黃劍氣收納到鐵劍之中,正是葉墨憑借對《悟劍之初》的理解,將神秘劍法加以變招而出的新招:至鋒無極!

    “噌!!!”

    葉墨憑空一劍揮斬而出,卻見一道湛金的殘月劍影破空而去,威力無窮!

    招畢,葉墨收劍而立,靜靜地等待罪者的回音。

    “此招,不差!”

    許久之後,罪者十分認真地說出這樣四個字,但葉墨卻完全不知道這四個字從眼前之人口中說出究竟有著怎樣的意義。

    “靈力點地,借以地氣,化作雙屬性之劍氣,破土一刻出其不意,至此為止,此招堪稱‘黃階上等’!但,汝隨後將這雙屬性之劍氣納入劍中,綜合劍之金屬性,合縱三屬性之勢,汝之木靈力運行此招,正應五行相生之理,金生水、木生火,再有所借之地氣,五行俱備,劍勢源源不絕!此乃介於玄階與地階之間的好招!”

    【照前輩所言,若我晉升至火靈境,再運此招豈不是沒了五行相生之理?】

    “然也!若是以火靈境施展此招,屆時金生水、火生土,土屬性強盛,克製水屬性之招,卻又被木屬性之招所克,其中利弊,還需汝將此不完善之招加以改良!方不辜負此招最初創者之威名!”

    【最初創者?前輩認識此招創者?】葉墨心頭一凜,連忙追問道。

    “此招創者,正是吾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