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兩將違令 軍營巧舌
字數:7872 加入書籤
弓名震天,乃是天下排行第五的神弓。甚至比李廣射虎所用的靈寶弓,三國呂布轅門射戟的的龍舌弓排位更高。薛禮曾用此弓連射鐵勒的三名壯士。大唐軍歌中都有“將軍三箭定天山,壯士長歌入漢關!”的歌詞。
“不好!”
眼看著薛禮拉弓,馬文才暗叫一聲不妙。身體一展,一步神足通便踏了出去。
長箭一出,帶出了一道長長的氣浪。由於速度太快,箭尖與空氣劇烈的摩擦,箭尖都被燒成了暗紅色,好似流星一般的向樊龍攻去。
“我命休矣!”
長箭帶出的嘯音驚動了正在逃跑的樊龍,便在他扭頭之間,已然看到那長箭到了身前。心驚之下,根本就避不開,隻能把眼一閉,準備等死。
“分身斬!”
便在此時,馬文才已然到了他的身前。猛的一咬牙著,雙手同握金角劍,狠狠的朝那箭矢給劈了過去。
“砰!”
氣浪交加,那長箭受了馬文才一計,前勢立偏。幾乎是擦著樊龍的鼻尖射到了地上,隻至沒羽。
“大膽呀!”
戰車之上的薛禮無比震驚的看著眼前的一切,若說剛才馬文才引動鋒矢陣是為了救自己的同僚的話。那麽現在呢,在所有的大唐軍士的麵前斬掉了他的箭,那可不光是違令的問題了,已然是判國了。
馬文才一劍斬開箭矢,真氣一動,一記風龍卷纏便綁住了樊龍的身體。接著再施控鶴手,把他直接扔向了小九。
“放開我的兄長!”
他才剛把樊龍拋出去,便聽到了一聲怒吼,接著一個人影突現。一道劍光長河向他直刺過來。
身處陣場之中,當眼觀六路,耳聽八方。
樊虎這一擊,雖然如風如電,但是卻隻是刺到卻隻是一記列影。便在他的劍剛剛接觸到馬文才的身體的時候,他已然施展了清風步躲開。
“盤龍九轉!”
此時,薛丁山正好拔馬趕了回來,一聲清嘯,手中的長槍被他抖出了一個巨大的槍花。直向樊虎紮去。
“槍下留人!”
眼看薛丁山出手毫不容情,馬文才是一聲高叫。
但是,薛丁山便好似沒有聽到一般,手中槍勢是又狠又毒。
“飛花劍!”
眼看如此,馬文才的心中升起了一道怒火,直接將飛劍祭了出去,化成了一朵巨大的劍花,向薛丁山攻去。
“你找死!”
耳聽劍音狂暴,薛丁山的俊臉更加的扭曲,槍勢一轉,便舍了樊虎,擋住了飛花劍。
馬文才所用乃是圍魏救趙之法,眼看薛丁山槍勢扭轉,在腰間一拍,便祭出了困龍索。捆住了樊虎,把手一甩,便又將樊虎拋向了小九。
薛丁山自視甚高,自出山以來,隻在馬文才的手裏吃了一個暗虧。一槍挑開了馬文才的飛花劍,槍勢再轉,朝著馬文才分心便刺。
“滾!”
薛丁山看馬文才不順眼,馬文才看他亦是同樣,腳踏清風,便讓開他的槍勢,張手一抓,便是一計青火雷砸了出去。
“孽畜呀!”
站在戰車上的薛禮本來就讓馬文才氣得夠嗆,而現在則是氣得胡子都翹起來了。也顧不得指揮大軍了,一把抄起了自己的大弓,在戰車之的扶手上一按。身體騰空,正好跳到了自己的戰馬之上,呼喇喇的朝著兩人對戰的地方直衝過去。
“都給我住手!”
隊正之上自有校尉,眼看兩人爭鬥,是齊齊奔了過來。
“擊鼓衝殺!”
站在寒江關城頭的樊洪雖然心痛自己的兩個兒子被擒,但是身為守將的職責還是讓他準確的抓住了戰機。
隨著他的一聲令下,金鑼陣響。立刻,寒江關關門大開,裏麵的守軍一窩蜂的朝著唐軍衝了過去。
“前軍變陣,給我打回去!”
雖然薛禮不在,但是副帥鍾離權對軍勢卻是洞如燭火一般,一聲高令。彈壓寒江關的五千鐵騎立刻便動了起來,擋住了寒江關的攻勢。
馬文才的本意也不是和薛丁山爭鬥,眼看有校尉過來。一步清風,便又避開薛丁山,到了小九的身前。
“把他們兩人給我拿下!”
此時,薛禮已然到了兩人的身前,一聲暴喝。
“是!”
立刻,左右軍兵齊齊動手,壓住了馬文才與薛丁山。
“給我綁了!待大戰結束之後,再輪罪處斬!”
隨著薛禮的軍令再下,又有軍兵上來把馬文才和薛丁山綁了一個嚴嚴實實。
“收兵吧!”
身在寒江關頭上的樊洪眼看唐軍變陣如此之快,隻能是一聲歎息。現在寒江關的守軍雖然略占上風,但是他卻真的不敢再打下去。
唐軍人多勢眾,兵力不下十萬,他的手下才不過兩萬兵丁。若是人死光了,怎麽守城。
“咚咚咚……”
大唐軍中,戰鼓震響。所有的將領均是頂盔貫甲,站如青鬆,滿麵肅殺。
高台之上坐著的大帥薛禮,在他身前的大案上擺著的巨大的帥印以及藍批令箭。大案之前,立的是皇帝賜下的皇命旗牌。
“帶人犯!”
隨著藍旗官的一聲高喝,四個身材高大的軍士,把反綁雙臂的馬文才和薛丁山押了上來,猛然的向地上一推,“跪下!”
軍令如山。
身在軍中,便得聽令。馬文才現在可是沒有反抗大唐的心思,不過他亦不會向薛禮下跪。
來到這個世界上,他到現在才隻跪過兩個。一個是拜師的時候,跪過自己的師傅通天教主。另一次,便是與祝英台行周公之禮時,曾經因姿式的問題,在床榻之上,跪於她的身前。
除此之外,再無他人值得他跪。眼前的薛禮如此,將來看到李世民也是如此。因此,雖然雙膝半彎,但是卻放出了兩道真氣,托於自己的膝前,看起來好似下跪,但是卻並沒有貼到地上。
偷眼一看薛丁山,但看他竟然與自己一樣,不由得暗笑。這小子看來對他爹要向自己施軍令,有些不服呀!
“馬文才,薛丁山,爾等身為隊正。於陣中不顧袍澤之情,當眾廝鬥。可認罪否?”
薛禮可是沒有發現兩人的貓膩,麵沉如水。
“回大帥,文才不認!”
“丁山不認!”
兩人的聲音幾乎是異口同聲的響了起來,在軍中有十七條禁律五十四斬,他們若是認罪,今天便得人頭落地。
“好個不認罪!”
耳聽兩人的回答,薛禮是不怒反笑,“爾等爭鬥之事,眾將皆看在眼中,難道當我們是瞎子不成?”
“大帥,是他先攻擊我的,末將隻是反抗!”
要說這裏最覺得冤枉的乃是薛丁山,若非是馬文才攻擊自己,他怎麽可能還擊。
“他攻擊你,你便要反抗嗎?難道不會先行避開,請本帥做主。現在本帥讓你跪下,你難道還想殺了本帥嗎?”薛禮治軍甚嚴,全軍皆知薛丁山乃是他的愛子,對他格外嚴厲。
“末將不敢!”
聽著薛禮的指責,薛丁山一陣氣急。不過薛禮即是他的父親,又是他的大帥,雖然不服,卻也隻能低頭。
“大帥,此事與薛隊正無關!”
眼看著薛丁山被壓,馬文才卻是替他說起了好話,“是末將主動攻擊他,他隻是自衛罷了!”
一言即出,滿座皆驚。
誰也沒有想到馬文才會主動替薛丁山開罪。在他們看來,現在他最好的做法便是把薛丁山也拖入到局中,利用薛禮的舔犢之情,才會可能給自己脫罪。
“這麽說,你是認罪了!”
薛禮的眼睛立刻眯了起來。他對馬文才沒有任何看法,反而因為他是劉弘基的後人而高看一眼。否則的話,縱然是鍾離權受劉弘基所托,他也不會任他為隊正。
要知道薛丁山已然加入到軍中近三月時間,其間打了十數仗,被他強壓功勳。若不是幾位將軍看不過眼,說不得薛丁山還是一個大頭兵呢。
“回大帥,末將不認罪!”
馬文才搖了搖頭,也不用薛禮再問,便自顧自的又道,“末將之所以這麽做,完全是因為想救人,是為我大唐著想!”
“一派胡言,你救的西涼將領,就算他們兩個是寒江關守將樊洪的兒子又能怎麽樣?”亦不用薛禮說話,身邊的薛丁山卻是不願意了。
“以樊洪的本事當然不會怎麽樣,便是加上樊龍和樊虎也不可能是我大唐的對手。但是,大帥,諸位將軍,你們卻不知道在寒江關中,還有一個女將名叫樊梨花!”
“樊梨花?”
一聽這名,薛丁山便想起了馬文才與他打賭的事情,可不就是讓自己離她遠點嗎?
“大帥,末將與樊梨花打過幾次交道。深知她的本事,她可是九天玄女的徒弟呀!”
“什麽?”
聽著馬文才的話,在場諸位均倒吸一口涼氣。在他們的心中,哪怕那位什麽樊梨花是如來佛祖的徒弟都沒有關係。
但是九天玄女的聲名太大了,那可是戰爭之神呀!蚩尤作兵伐黃帝時,若是沒有他,恐怕黃帝早就滅了,曆史都會改寫。
“大帥,她本領高強,若是殺了她的兩個兄弟,她豈會罷休。不是末將危言聳聽,若是她出手的話,定然是我大唐之勁敵!”
薛丁山一向自視甚高,尤其瞧不起女人,耳聽得馬文才誇耀樊梨花,是一聲冷笑,“九天玄女的徒弟又能怎麽樣?我還是王禪老祖的徒弟呢?”
“嗬嗬……”馬文才一撇嘴。王禪老祖算個屁,除了在演義中有他的名號之外,哪本神話傳說中聽聞過他的事跡。
“你……”
眼看馬文才對自己的師傅表示不屑,隻把薛丁山氣得滿麵通紅,若非他被綁著,又被押著跪在這裏。非得和他拚個你死我活不可。
“這麽說,你不但無罪,反而有功了!”
薛禮於高台之上,聽著兩人的唇槍舌劍,是一聲冷笑。
“大帥,末將不敢居功。隻不過不想看到我大唐受阻寒江關,功敗垂成。若是大帥不信末將的話,末將願意與大帥打個賭。如果半年之內,唐軍能打下寒江關,末將甘願伏法認罪。如果打不下的話,還請饒了末將一命,讓末將去勸說樊梨花,讓她歸順我大唐!”
“半年之內……馬文才,你未免太小視天下英雄了吧!”薛丁山隻氣得暴跳如雷。
大唐西征以來,才不過用了三月時間,便連破數城,幾乎占據了西涼的半壁江山。現在他竟然要打半年的賭。
“大帥,不用半年時間,末將現在便去寒江關下鬥將。把那黃毛丫頭擒下,讓馬隊正看看他違之如虎的那黃毛丫頭的能耐!”
“就憑你!”馬文才一聲冷哼。
“你……”薛丁山一陣的氣急。
“你也別不服,有能耐你就去試。不過,你別報你的名。如果你打得過樊梨花,馬某大好的人頭現在便奉上。如果你打不過的話……”說到這裏,馬文才轉頭看向了薛禮,“還請大帥考慮末將的建議!”
“大帥,讓薛隊正去試試也好!”
鍾離權與劉弘基交好,對馬文才在戰場上的表現是即氣又憐,耳聽事出有因,現在頗有峰回路轉之意,連忙建言道。
在高台之上,薛禮也在奇怪。馬文才並不是蠢人,怎麽可能犯下攻擊同僚的錯誤呢。耳聽鍾離權為他說情,也是有些心動。若是薛丁山真不是他的對手,恐怕寒江關還不好拿下。
微一沉吟,他終於做出了決定,抓起了一隻藍旗令箭,向下一扔,“準你出戰!”
“末將遵令!”
薛丁山應了一聲,雙膝一挺,便站直了身體。也不用軍卒幫著自己解綁,雙臂一崩,便把那老牛筋所製的綁繩給崩得寸寸皆斷。伸手一吸,便把那掉到地上的令箭給吸到了手中,高傲的看了馬文才一眼,昂然而出。
再來一個大章,不再分了。
不知道有多少書友聽過說唐三傳,我寫這段的時候,總覺得有評書的味道。我最喜歡的兩個曆史人物,一個是李清照。一個便是樊梨花。特別是第二個人物,我想可能是因為小時候聽評書的原因吧!
後者雖然是虛擬人物,但是卻深深的刻在跑者的內心。還請大家包容跑者的執念,讓我痛痛快快的寫完征西這段劇情,還我一個美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