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華夏學院

字數:3956   加入書籤

A+A-


    華夏去的時候是106人,回來就變成1000多人。有了這900人的加入,花部落人口一下子達到了1389人。讓花部落成為這一帶的中大型部落,而且花部落的人口結構非常年輕。

    當這些被交換過來的人第一次看到種花城時,個個都感到驚訝無比。本來在他們大多數人心中花部落隻是不出名的小部落,印象很窮。這次華夏能夠得到那麽多人也隻是運氣問題,他們心底裏還有點看不起花部落。

    一千人在城門口集合,華石長老這輩子也沒見過這麽大場麵。華夏將自己在秋會的事告訴華石,但華石聽後一副高興不起來的表情。但華石長老還是按照華夏的吩咐,先把這些人安頓好。

    第二天早會,華石長老就在會上表示了自己的擔心。

    夏啊,你一下子要了那些大部落這麽多人和物品,我怕那些大部落不會讓我們好過啊。”華石長老擔心地說道。

    在開會的隊長和各工場的場主都帶著怪異的目光看著華夏。

    華夏以為他們擔心什麽呢,不就是打麽。早在那天和田馬交談時華夏就知道,部落的互相吞並是很正常的事,沒有法則可講。人也隻是個物品,沒人口了就可以吞並一個小部落獲得人口。即使秋會交換給你人口,也是可以攻打你搶回來。說白了就是弱肉強食的世界。開始向奴隸社會轉變。

    不管他是那個部落,敢傷害我花部落的人,我是絕對會滅了他。”華夏不知道哪裏的底氣不由自主地說出了這句話。如果此時華夏知道邢部落人口已達到5000多人,嶺水部落也達到3000多人,他還會不會說出這樣的話。

    此時在場開會的人們聽到華夏這麽一說,頓時覺得他身上散發出一種舍我其誰霸氣的感覺。覺得他說到的肯定會做到。

    華夏給他們下達了,在冬天再建500套房子的任務並且做好食物收集和秋季種植問題,就草草結束了會議一頭紮進書房裏研究起冶煉金屬問題來。

    華夏族長啊,華夏族長,今年秋收後向神靈感謝的時間到了啊。”巫師華巫闖進了華夏的書房道。

    什麽感謝神靈,不去了。”華夏不耐煩地說道。

    不可以這樣啊,這是曆代的族長都要做的事,不然部落會得不到神靈的庇佑的,你把部落的神石放在哪裏?”華巫著急地說道。

    在我的床底,床腳的地上陷出了一個洞,我用來墊床腳了。”華夏見華巫,怎麽說也是自己的掛名未來嶽父就答應他了。

    你怎麽可以這樣做,這可是部落的神物啊。”華巫說道。

    華夏拿起那神物石頭一看,心中猶如一萬隻草泥馬在奔騰。心想:“艸泥馬,眾裏尋他千百度,特麽就在我的床腳處。而且這隕鐵放在現代也是個很值錢的玩意啊。”

    原來,這是一塊含鐵量很高的隕鐵。華夏一直在找鐵銅,原來自己天天睡覺的床底下就有一塊現成的,而且還是自己放下去的。華夏此時真想親華巫一口,不過看見華巫這麽英俊就算了。華夏很想現在就把這鐵塊熔了。不過還得做完那些所謂的感謝神靈的儀式。

    做完這些所謂感謝神靈的儀式,華夏捧著那塊足有30多斤重的隕鐵迫不及待地奔向煉銅的那個鍋爐去。

    華夏來到燒製工場,看到那3個煉銅的人在開心地歡呼。華夏好奇地跑過去查看一翻。

    原來有了煤炭,煉銅的鍋爐溫度穩定提高了,很快地把銅練出來。看著熔化流出來的銅水。華夏此時心裏樂開了花。華夏讓他們倒進一個用陶土燒製成型的大刀狀模具上,再冷卻成型。一把青銅大刀就誕生了。

    華夏把冷卻好的青銅刀拿起來看了下。發現硬度不足。於是乎讓他們再回爐再練,得加上更多的鉛和錫,告訴他們,錫越多,青銅的熔點越低,出來的銅就越硬會變越得脆。要慢慢加注意分量。用木板做好記錄。(錫和鉛,華夏早就找到了,隻是一直練不出銅來。)

    華夏對著一個在認真做筆錄的人說:“你叫啥名字來著,我忘記了。”

    報告族長,我叫華鑄。”在筆錄的小夥回答說。

    好名字,我就任命你為鑄造領員。等會給你再安排30人讓你管。以後負責部落的金屬鑄造。”華夏開心地說。

    謝謝族長,我一定會努力工作的。”華鑄高興地說道。

    經過幾個星期的反複實驗,華鑄和華夏終於摸清了煉製青銅的要領,500多斤銅礦石,被華夏煉製成各種必要的生產工具:銅錘,銅鉗,鋸子,菜刀,和鍋等。剩下的銅練了四把青銅大刀,剛好給四個隊長一人一把。

    有了做青銅的經驗,華夏的隕鐵,煉起來也容易得多了。華夏把這塊隕鐵做成了3樣武器,第一把是一把斧頭,一把輕型軍用斧頭,取了個名叫“開天斧。第二把,是一把帶槍頭的戈,取名叫“伏羲戈”。第三把是一把長130的劍,華夏還把一顆那隻虎眼化成的寶石鑲嵌在劍柄與劍神之間,起了個霸氣的名字叫“黃帝劍”。奇怪的是這塊鐵,天然的鐵合金混合比非常好,造出來的武器非常堅硬和鋒利還不容易斷。

    因為鑄造工場和燒陶工場都在城外,華夏便叫人直接在那裏用磚頭砂石砌起圍牆,蓋起了三個上萬平米的工場。

    一個是專門用來燒製木炭和煆燒石灰石等礦物的工場,取名為“華夏燒製廠”,負責人是采礦的:華礦。工人50個。

    一個是專門用來燒製陶瓷和磚瓦的工場,取名為“華夏燒窯廠”,負責人是:華土。工人50個。

    一個專門鑄造鐵器和銅器等金屬器具的工場,取名為“華夏鑄造廠”,負責人是:華鑄。工人30個。

    搞定這一切的安排後,華夏可沒心思空閑下來,一下子900人的加入。讓部落的竹木工場和紡織工場忙碌了起來。由於苧麻還沒開始大量種植,隻能用麻線和獸皮製作這些新家人的衣服。

    參加秋會意外帶回來的這900人口,要讓他們融入部落不是一兩天就能完成的事。

    由於原來部落的人都認識字和簡單的數學,平時生活文字帶來的方便,讓這些新加入的人感到新奇和羨慕。教這些新人文字,讓他們盡快融入部落生活才是關鍵。因為隻有真正融入自己部落的人,才會那麽容易背叛部落。

    華夏得想出一個辦法讓加入部落的人忠於自己忠於部落,現在唯一能做的隻能是讓他們盡快融入部落,對部落有歸屬感。

    部落人口已達到了一千多人。飯堂隻能同時容納500人。吃飯問題暫時還可以分開吃,教育問題就不行了。

    思前想後,華夏決定在城內畫出一塊地方,再建一座和飯堂一樣大小達到500平的屋子。而且首次采用雙層結構,至於隔層,華夏采用粗壯的樹木作橫梁再釘上厚木板做中間的隔層,再用木造出一條轉角樓梯通上去二樓。二樓的房頂還是磚瓦結構。為了承重,在一樓用磚頭多造了幾條承重柱子。牆也砌厚一些,地基也挖得更深點。在地麵還建有一個房間做飯,讓其帶有飯堂的功能。其實就是個飯堂,但主要是個用來學習文字知識的地方。上下兩層能夠同時容納一千人。

    華夏將這個“飯堂”名命為“華夏學院”,一塊木製的新牌匾掛了上去。

    而之前負責教有葉部落的那兩個成績很好的學員,葉學和田心,華夏任命葉學為華夏學院院長,田心為副院長。他們的主要職責是教育新加入部落的成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