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筆墨紙硯
字數:4249 加入書籤
在玄女連續幾個星期的“貼身陪伴”下,華夏終於想出一個脫身的好辦法。華夏把自己出去打獵尋礦的工作交給了玄女。玄女一開始是不答應的。但被華夏以訓練特種兵的理由說服,並且幫這支隊伍起了個霸氣的名號:“龍組”。
華夏告訴玄女,讓她帶上50個特種兵去山上打獵,把獵物當作是敵人來訓練。華夏還教導她,怎麽圍攻敵人,跟蹤敵人,怎麽分散對手的力量擒殺敵人的頭領等等。這下玄女便信以為真,整天帶著50個漁獵人拿著各種青銅兵器,滿山地找各種野獸訓練。華夏也沒指望他們能找到什麽好礦石了,隻要不纏著自己就好了。
雖然是大冬天的,但打到的獵物可不少,老虎和巨熊各種慘死在他們的手裏,而且古代的熊和虎可比現代的那些大得多了。就是這樣的訓練,讓這支原本是組著玩的業餘特種兵,在以後執行各種特殊的追殺任務時,表現得非常出色。以至於後來別的部落隻要聽到這支部隊的名號就聞風喪膽。
華夏成功地擺脫了這個美女的纏繞,但很快又被兩個老頭纏上了。蓮九自從加入了花部落之後,成功地當上了花部落的第三大長老(另外兩個是華石和華巫)。
這個蓮九自從聽了華夏說的神話故事後,便和同為巫師的華巫一起交流起華夏說的“神靈心得”。這兩人可是一拍即合,華巫還表示自己以前一直沒怎麽注意到華夏是神靈的化身。在蓮九複述了幾個華夏說的神話故事後,華巫也來勁了。隻要華夏一有空餘時間,這兩人便抓緊機會和華夏一起交流“天上的神靈”來。
比如這個時候華夏剛吃過飯,在部落的公共廁所裏方便。這兩個老頭又笑嘻嘻地跟著華夏進來廁所了。
華夏族長啊,你說那個盤古是用什麽劈開宇宙的?”蓮九蹲在華夏的左邊廁格笑嘻嘻地說道。
用一把斧頭”華夏不耐煩地說道。
族長啊,你說那個斧頭是怎樣的斧頭呢,還有你說的盤古死後化身的山在哪裏呢?”華巫蹲在華夏的右邊廁格略帶興奮地說道。
那個斧頭不大也不小,好了我完事了,我還有事要做,再見了。”華夏不耐煩的說道,同時在廁所裝樹葉的竹籃裏摸了一把,發現平時擦屁股的樹葉變成了一張張有點發黃又粗糙的草紙。
這下華夏想起來了,在好久之前,華夏造紙造到一半,邢部落和嶺水部落的人就打到來了,自己忙著去迎戰,之後就把這件事給忘了,這個紙是那個天才幫忙造出來的呢。想到這裏華夏連忙拿起紙完事,便往自己當初煮紙漿的地方趕去
華夏來到當初在城內臨時搭建的那個造紙棚,看到當日掃地的那個人,正一個人在忙碌著造紙。華夏連忙走過去詢問一番。
族長,我叫水倫。你說研製的紙是不是這些,我按照你留下的工藝流程木板製作的”那個叫水倫看到華夏便說道。
華夏拿起一塊半成品一看,心想,真特麽是個人才啊。單靠我隨便刻下的幾塊木板和準備好的工具,不用我教就會。雖然這紙相當粗糙,紙漿勉強都粘合在一起,用來寫字還有難度,但用來擦屁屁還是很湊合的,至少比樹葉強得多。
你表現得相當不錯,都是你自己一個人做的嗎?”華夏興奮地說道。
是的族長”水倫說道。
很好,你先說說這紙,你是怎麽製作出來的,示範一次給我看。我看看有什麽還要修改一下”華夏認真地說道。
水倫介紹。先把采集回來的破漁網,苧麻的莖骨,嚼碎的竹子等洗幹淨。然後放進鍋裏煮得稀巴爛,製作成初級的漿。然後用木椿錘成粉漿,再放到一個大木桶裏加水配製成一定比例的紙漿。再用華夏準備好的那個抄紙框(正方形木框鋪上一塊麻布)抄一層厚薄合適的紙漿,然後拿起曬幹
華夏大概也知道了些工藝應該還差些什麽,得回去研究一下。還有就是造紙廠的選址問題,城裏是住人的,不可能有那麽多地建工場。於是華夏便任命水倫為造紙工場的場主,安排十個人給他管理。先讓水倫帶著工人繼續在這裏造紙。
一個星期後,華夏重新整理了造紙的流程一間造紙工場也建造出來了。選址也是城的西麵,在燒製工場的隔壁建了一個200平方米的華夏造紙廠。用磚頭砌了取紙池和煮漿的爐,還有大銅鍋和木椿石磨等。
華夏這次教水倫,在煮原材料之前先用石灰水浸泡,這樣更容易將材料煮爛和漂白。蒸煮後的原料用椿搗爛,再用石磨磨一下,用水配製紙漿時應該用木棒均勻打漿,而且撈出來的紙要用一塊木板壓平焙幹,再拿去曬。這樣做出來的紙才會均勻平整。
華夏和他們試著製作了一批,發現效果好了很多,紙也變白了些。不過雜質有點多,但用來寫字還算湊合。去雜質應該是用某種植物的汁液,不過,現在大冬天的上哪找呢。再說了,剛剛實驗出來的東西,還要積累一定的製造經驗,急不來。以後就會慢慢突破的。
看著造紙場排出來的汙染廢水,華夏突然想到了工業汙染問題,部落的工場和農場就在這條河的兩旁,靠近部落這邊的依次是:華夏燒窯廠(陶瓷和磚瓦),華夏燒製廠(燒製石灰石和木炭),華夏鑄造廠(製鐵和煉銅),華夏造紙廠(各種紙)。工業廢水都是直接排到河裏。河對岸就是華夏農場,雖說華夏農場灌溉用的水,大部分是對麵那排山下的河引過來的,但汙染問題很值得考慮。
而且在城內還有兩間廠,華夏紡織廠和華夏竹木廠。建造一個工業園變得緊迫起來。華夏還計劃在建一個工業園的基礎上,還要建一個牧場和林場。不過這個冬天的主要任務是建造住房,所以這一切的事情還是要等到明年再說。
有了書寫用的紙,那麽寫字的筆還是要的。至於圓珠筆,華夏現在根本製作不出來。鋼筆,因為有了銅,又不用像圓珠筆那樣要精細的筆珠,所以還是值得嚐試一下,不過要製作出來都不知要等到猴年馬月了。所以還是老祖宗的毛筆簡單一些,直接拔一紮羊毛或者豬毛,用銅片混合樹脂紮實,修剪好,套在一根木棒或竹杆就製成。或者直接去雞舍拔根雞毛學洋鬼子那樣用來寫字也行,不過手感肯定沒中國發明的毛筆好用。
既然筆和紙都造出來了,至於墨和硯。墨的話,用搭一個竹棚外麵鋪上禾草,內麵鋪上用桐油浸染製作的油紙!再在棚的下麵用磚頭砌成一個爐子,通上2條煙囪。把煙囪投進那個竹棚裏。用泥沙密封好。在爐子下麵燒鬆樹木,或者桐樹木,這樣燒出來的黑煙就會跑到竹棚裏附在油紙上,形成很黑的油煙。再把這種非常黑的油煙刮下來收集好。華夏也試過用木碳和煤炭製作,不過木炭顏色有點淡,煤炭很多雜質。最後華夏看到廚房裏的銅鍋底那層黑碳,才想起這個方法來。後來經過反複的試驗,得出用桐樹和鬆樹燒出來的油煙才是最黑最亮的。
製作墨汁,華夏也試過直接用把油煙粉混入豆油或桐油。不過製作出來的東西,和上水就分層,而且要不是很難幹,要不就是很快就幹掉,非常不適合寫字。後來華夏把一塊動物的皮刮掉毛和脂肪,丟進去一個銅鍋裏熬煮,最後得出一種膠狀物,再分離萃取和晾幹得到了一種動物膠。這種膠是很好的粘合劑,還能當膠水用。
華夏把這種膠和那些黑油煙灰,按比例混合在一起製作成一個小球粒。用陶瓷棒和石碗加上適當的水碾壓製作成墨汁,蘸著寫字。由於這東西的味道有點不好聞,華夏便在製作小球粒的時候加上少量桐油和一些香料和雞蛋清,發現製作出來的墨汁光亮還帶點香氣,非常棒。
華夏在造紙工場隔壁再造了一個100米乘以100米的油墨工場,專門製作油墨和研究那種隻要加水磨就能成墨汁的墨塊,工場還負責研究製作各種顏色的顏料和染料,因為部落到現在還沒有研究出給麻布上色的染料。至於油墨工場的名字又被華夏無恥地命名為:“華夏油墨廠”。負責人就是一個叫水墨的年青人,工人30個。當初華夏和部落的5個人一起研製油墨汁,華夏一聽到這個人的名字,就覺得他非常適合當這個油墨廠的負責人。這讓華夏很是高興。
硯的話,華夏讓華土燒製出一種3個格子的陶盤,長20厘米寬10厘米。3個格子,一個格子用來碾壓墨製作墨汁,一個格子放小墨球粒,一個格子用來放竹製的夾子和碾壓用的陶瓷棒。華夏讓華土在燒製這些特製的硯的底部刻上“華夏硯”三個字。因為華夏覺得這些硯不刻點什麽總覺得很單調。
這樣原始版的文房四寶“筆墨紙硯”就誕生了。華夏在書房裏,興奮地準備用著自己發明出來的文房四寶,大顯身手地畫一幅《椿樹秋霜圖》。不過華夏還沒畫到一半就被玄女手下的一個“特種兵”,打擾了自己“高尚的雅興”。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