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心種魔大法相關資料

字數:3178   加入書籤

A+A-


    概述

    道心種魔大法,黃易《大唐雙龍傳》小說裏的魔門奇書,又稱「種玉功」、「種魔訣」,屬天魔策十卷之一,向為魔門邪極宗一脈持有,寶典共分成上下兩部,上部專講練出魔種的訣竅,下卷則是由魔入道之法。道心種魔大法專講精神異力,使精神有若實質,無孔不入,能不戰而屈人之兵。把整個天地的精氣不住由自己的毛孔吸入體內,轉化作真元之氣,不住強化凝聚精神,克製對手心神,是奪天地造化,攫取宇宙精華的玄妙功法。

    道心種魔大法強調由道入魔,在道心布下魔種,奇詭絕倫。

    具體來說種魔大法有三個條件,就是種魔者、爐鼐和魔媒。首先種魔者要藉由上卷法門修練至類似元神出竅的境界,培育出魔種,才有資格借鼎播種。再藉由某項物品作為魔媒,透過魔媒使種魔者和活人鼎生出微妙的感應和連係,無論活爐鼎去到天海角,也逃不出種魔者的精神感召,邪詭非常。

    但「爐鼎」卻是要選個天資卓越,禪心堅定的正義之士,潛進對方心靈深處,曆經種種變異,播下魔種,由無至有,大法始成。修練大法者若不小心,受爐鼎qingyu狂擊,輕則走火入魔,重則萬劫不複,形神俱滅,故古往今來,邪極宗雖人才迭出,凡修此法者,均落得敗亡身死之局。一旦功成,則「爐鼎」必定精枯血竭而亡。

    道心種魔大法的修練困難重重,在《邊荒傳說》、《大唐雙龍傳》裏魔門中人均認為要修練這門武功必然要依靠吸取邪帝舍利中的元精或真氣才有望練成,就算謝泊、墨夷明等天資卓絕之輩都沒能練就,而向雨田練至後來而邪火焚身而亡,實際上在《邊荒傳說》已出現的向雨田活到隋末,壽命已長達數百年,很有可能已經由邪帝舍利練就道心種魔大法,但他不願如此凶險的武功和提取風險極高的邪帝舍利留存人世,所以傳給四名凶殘徒弟道心種魔大法跟提取舍利元精的法門同時,也把提取元精之法教給祝玉妍,但邪帝舍利卻另外交由魯妙子收藏在楊公寶庫裏,故布疑陣讓四名弟子跟陰癸派互相殘殺。

    至明朝洪武年間,魔師龐斑獲傳的「道心種魔大法」已無文字記載,而是利用口頭傳授,他更自創「以情製情」的法門,用愛人靳冰雲當魔媒,利用風行烈的道心成功練成大法。另外,韓柏則因赤尊信犧牲自身而獲得屬於赤尊信精氣神所結合成的魔種,並再與秦夢瑤以道胎共練雙修大法後,練成另類的道心種魔大法,並非魔門正宗所流傳的道心種魔大法。

    出處

    黃易《大唐雙龍傳》小說裏的魔門奇書《天魔策》中記載的魔功之一傳說隻有把十卷《天魔策》集齊,始有可能進窺魔道之極,至乎修成最高的道心種魔大法。

    魔功修煉方式

    道心種魔大法顧名思義,最關鍵的過程,就是要找個天資卓越,禪心堅定的正義之士,作為練功的『爐鼎』,修此功者,必須潛進對方心靈深處,曆經種種變異,播下魔種,由無至有,大法始成。但俱是在茫不可測中,風光無限,有如大自然無窮景象,時而天晴風和,日照月映;時則陰雲密雨,雷電交加,七情六欲,變幻難測。修練大法者,譬之怒海操舟,一不小心,受『爐鼎』情風欲潮的狂擊,舟覆人亡,輕則走火入魔,重則萬劫不複,形神俱滅,故古往今來,先輩雖人才迭出,凡修此法者,均落得敗亡身死之局。

    除了「邪帝」向雨田之外,無人得見的武林秘典,強調由道入魔,在道心種魔種,奇詭絕倫,據說向雨田練至後來而亡屍骨無存,實際上是在邊荒傳說已出現的向雨田活了數百年,由邪帝舍利練就道心種魔大法,舍利傳給四名凶殘徒弟,寶典自存不知所終。

    至明朝洪武年間,「魔師」龐斑得到了《道心種魔大法》,並利用風行烈的道心成功練成大法。

    而韓柏亦因「盜霸」赤尊信犧牲自己而成功修成大法。

    《道心種魔大法》之所以似是從沒有人練成功過,原因很複雜,其理論則完美無瑕,基本功法立竿見影、成效卓著。

    全書十二篇,首篇是“入道第一”,修的是玄門正宗心法,以建立本身的“道體道心”。隻是首篇,已令曆代魔門邪帝望門興歎。因為夠資格擁有秘卷的,皆為天邪道派主,他們魔功深厚,誰肯廢去原有魔功,重新開始練習心法路向截然相反的另一功法。

    次篇“種魔第二”。魔種和道家修真者的道胎,若如一個銅元的兩麵,生命的兩個極端,生和死。道家專事生氣,甚幺百日築基、返本歸元、大環金丹、從後天回到先天,始終生氣勃勃,容易為人接受。《長生訣》正是這種功法至高無上的巔峰之作。男女歡合、十月懷胎、發育成人,“生”的過程長路漫漫,死亡卻是突然凶猛。《道心種魔大法》第一篇的道體築基由杜傲親授龍鷹,而龍鷹到十九歲方告功成,可是依第二篇修煉,短短四十九天,便種魔成功,自此卻難作寸進。

    因第三篇“立魔第三”,篇首開宗明義須將全身功法散去,以讓秘不可測的魔種能在不受玄門正宗先天真氣的抑製下出而主事。簡單點說,魔種正是死氣培植出來的“元神”,道心則為生機勃發的“識神”,隻有識神讓道,元神方可脫穎而出,與他以某一種神秘方式結合無影無形的魔種正蠢蠢欲動。

    第四篇“結魔第四”,縱使沒有散功的難關,隻此篇足令龍鷹卻步,內中描述千奇百怪種種自戳自殘、挨饑抵餓的苦行,其目的務求誘發魔種。試問好好一個人,怎會如此自討苦吃。

    第五篇“魔劫第五”,比上一篇更難落實,講的是置之死地而後生。

    第六篇“種他第六”,恰恰解決了前五篇對曆代天邪道宗主造成的所有難題,大合魔門一貫損人利己的作風。方法是另尋道體,再由自己親手種魔,絕對控製下於道體死亡前的刹那,進行竊種的功法,據之為己有。

    第七篇“養魔第七”

    第八篇“催魔第八”過程最悠長,也最精彩有趣,就是和人動手過招,務令魔種發揮得淋漓盡致,魔種人心兩者水乳交融,神意匯流,變化無窮。人再不是人,魔種也不是魔種。

    第九篇“成魔第九”練至成魔階段,在手下走上招的人已屬於獨霸一方的級數。

    第十篇“魔極第十”魔種方可運用自如完全斂收,不讓其被有禪心的高人感應探測。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