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滿載而歸

字數:3713   加入書籤

A+A-


    “珊珊姑娘,說說看吧,我們幾個合計一下。”大家對潘文珊的意見一向很重視。

    “我們再演一場戲,跑回去綁架了他的兒子,然後索要贖金,還是打著賀三爺的旗號,就說上次借的錢太少已經花完了,又來找他幫忙。這樣我們就洗脫了嫌疑,你們看行不行?”

    陳富根看了幾個兄弟一眼,“我看可以的。我們幾個再去趟黑山島,這次珊珊姑娘就不用出麵了,你在這邊大張旗鼓的籌備新餐館的事情就可以了。等到我們那邊完事後,盯梢的人自然就會消失。”

    第二日,潘文珊在劉小洋的幫助下,在水師匠作坊裏挑選了幾名能工巧匠,到她的新宅院中搞裝修。

    其實,她早就計劃好了要在自家院中修建一座冰窖。馬上夏季就到了,她將趁此機會推出一係列冷飲冷食。

    最早在周代,當時的人們就開始建冰窖來儲藏冬天的冰塊以備夏天使用。

    古人對於夏日冷飲的喜好一點也不遜於現代人,他們通過製作各式各樣的冰櫃、冰鑒,儲藏冰酒、西瓜、冰飲等夏日冷飲冷食。

    唐代已經有了公開製售的冰棍;

    宋代市集上的冷飲品種更加琳琅滿目,刨冰就是在那個時代出現的;

    到了元代,冷飲又有了新突破。據說,元世祖忽必烈最愛喝牛奶,可是牛奶在夏季不易保存。於是,忽必烈就想到了一個辦法———在牛奶中加入冰塊,這樣牛奶的保存時間就延長了。忽必烈很快發現,這樣的“奶冰”口感很好,於是又加入了蜜餞和果醬,這就成了最早的冰激淩原型。

    據說為了保護冰激淩製作的流程和配方,忽必烈還頒布了一道除王室以外禁止造冰激淩的敕令,直到13世紀,意大利的旅行家馬可·波羅受到忽必烈的接見,嚐到了當時隻有王公貴族才能享用的“奶冰”,這才把製作方法帶回西方,經過加工改造,慢慢就成了今天我們所見到的冰激淩。

    在明代,尋常的夏日冷飲冷食已經充斥街頭巷尾。

    所以潘文珊要想出新出奇,必須要動腦筋開發新品種才行。

    而冰激淩這種發端於元代宮廷,興盛於西洋的新冷飲,就是潘文珊將要打出的一張王牌。

    現在整個後院都變成了工地,潘文珊正指揮那幾名工匠對院子中間的空地開腸破肚,一個深達3米,有5米見方的大坑已經成型,它的四周采用條石壘砌,三和土填充縫隙,冰窟的密封性十分良好。

    站在她旁邊的劉小洋看著在底下緊張忙碌的師傅,心裏感到很納悶,“我說珊珊姑娘,別人的冰窖裏儲存的都是頭年冬天的冰磚,你這冰窖修好了,哪來的冰磚呢?”

    當著眾多工匠的麵,潘文珊自然不肯告訴他冰磚的來源。隻是笑了笑,便不再說話。

    在回李府的路上,潘文珊終於告訴了劉小洋這個秘密。

    “小洋哥,我的師傅風清玄道長,曾經教授過我一種製作冰塊的秘笈。隻需要有硝石,就可以不分季節,隨時加工出冰塊。”

    劉小洋一聽,頓時瞪大了眼睛,難以置信的說道,“哦?竟然如此神奇!就連炎炎夏日都可以造出冰塊來嗎?”

    “當然咯!不過,造冰塊需要硝石做原料,這個嘛……就要麻煩小洋哥你了。”潘文珊望著劉小洋,看他如何作答。

    果然,劉小洋麵上露出為難之色,不好意思地解釋道,“珊珊啊,想必你也知道,這硝石是水師製作火藥的一種重要原料,平時的管控就十分嚴格。你要得少一點,我還可以給你弄出來,要是多了,事可就難辦了。”

    對於劉小洋的說法,潘文珊也是心知肚明,她剛才不過是試探一下口風而已。

    “嗬嗬小洋哥,沒關係,我可以自己找人用老房子老牆角的牆土來熬製火硝,不耽誤事的。”潘文珊反過來安慰他。

    硝石的主要成分是硝酸鉀,它溶於水會吸收大量熱量,導致低溫水結冰。這就是硝石製冰的原理。

    潘文珊找劉小洋要了一些硝石,她把自己關在在屋裏做起實驗來。

    先取一個大盆,內裝半盆水;然後再取一個小盆兒,裏麵裝滿水;小盆需放置在大盆中,最後將硝石加入大盆中,半晌工夫,等大盆中的硝石溶解完,小盆中的水也就結成冰了。

    在實驗中,潘文珊發現,要想隻用一點硝石就希望弄一大塊冰磚出來,那幾乎是不可能的。

    潘文珊要想保證自己的餐館在整個夏天都有足量的冰磚使用,必須得去弄回大量的硝石。

    硝石製冰對水溫的要求也是很低的,不過這個倒很容易解決。她選中的這個宅院裏的那口深井,水溫就很低,這也是她看重這套宅院的最主要原因。

    天然硝石主要見於堿土地區的幹燥土壤中,礦泉和洞穴壁上,由富含硝酸鉀的水常年浸潤生成。

    看來當務之急,是要想法弄到足量的硝石。在古代,熬製硝石通常會選擇一些大型的溶洞。

    在後世的時候,潘文珊在野外探險的時候,就曾經見過這樣的溶洞熬硝遺跡,那裏麵設施齊全,包括漂硝池、熬硝的灶台等。這麽龐大的設施。不是一時半會兒就可以建成的。擺在潘文珊麵前最現實的一條路就是去買熬製好的硝石。

    硝石在古代是製作火藥的主要原料,朝廷控製對其控製極嚴。民間熬硝一般都是偷偷進行的,一旦被發現,那等同於謀反大罪。

    但好在有一點,都說有錢能使鬼推磨。潘文珊又想到了那位可愛的黃老板。

    當黃老板聽說她需要大批量的硝石時,嘴張得老大,足以塞下一枚雞蛋。

    “珊珊姑娘,你要那麽多硝石幹什麽?你可知這個硝石是用來做什麽的?”

    “黃老板,你不要緊張,我知道硝石是做火藥的,但是你知不知道它還有一個用途。”

    “什麽用途?”黃老板感到很疑惑。

    “它可以製冰呢!不知道您聽說過沒有?”

    黃老板一聽楞了一下,“硝石製冰?哦,我倒想起了,是聽說過這個法子可以用來製冰,但好像費力不討好吧!一般大戶人家,都是頭年冬天三九天,就儲存好冰塊。等到夏天三伏天啟用。”

    “黃老板,我也知道應該在冬天建冰窖的,可惜我現在來不及了呀!硝石製冰需要大批量的硝石,所以,就找您幫我想想辦法。”

    黃老板聽完潘文珊的敘說,麵露為難之色,“原來這樣啊!要說呢找還是能找到的,不過這個……這個風險實在是太大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