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承天陵的橋

字數:3745   加入書籤

A+A-




    謝先生毫無猶豫道:“左邊。”

    傅千雪推在最左邊的石門,石門之後,是一座雅致的三進花苑。

    花苑布局的相當靜雅,花木扶疏有致,富有山巒起伏的意味。而花苑的建築,更是精巧難言,廊簷畫閣,曲榭亭台,俱是由上好的靈脈山石雕飾而成。

    依花苑的畫風來看,這花苑,極有可能是景太宗生前,最為寵愛妃子廂妃的殿宇,以縮小的方式在這裏築成精華的版本。

    果然,在傅千雪等人即將繞過花苑後園時,在一座湖心亭邊,正有一尊栩栩如生的玉像。

    黛眉烏發,香肌玉質,神情似喜恰鬱,以宮袖蔽光遠眺花苑之外。

    但這一方金籠花苑內,望不盡的,豈不過是湖水漾漾的靜態美感,一如廂妃本人的絕世風華。

    六人穿過這湖水上上的九曲廊橋上時,俱是小心翼翼,未敢發出半點聲息,生怕驚擾了廂妃玉像的靜美。

    至於花苑之內,掛滿小築裏外的裝飾,再過珍稀華貴,更是不敢動上分毫。

    廂妃花苑,雖美猶靜,卻是靜中藏有無盡可怕的殺機,如若有人動了花苑內的一草一木,或經過廂妃玉像旁,對玉像有所不敬,發出一點聲響,都會觸動花苑之下的機關。

    那時,縱使來人有金丹境的修為,能力再過奇絕,也難逃一劫。

    承天陵外陵之中,有九重殺劫,以廂妃花苑為最,表麵上看起來古井不波,沒有半點危險,埋下的卻是殺劫大陣。

    謝先生的祖上,在景太宗的深宮中見過廂妃的絕美麗顏,對於承天陵廂妃花苑其中的厲害之處,在遺留下的書上,更是提了再提。

    因此此刻傅千雪等人,在謝先生的提醒之下,腳步輕輕,心驚膽顫的穿過廂妃花苑。

    花苑之後,出現在傅千雪麵前的是一座橋,一座漢白玉橋,橋後是一截筆直上行的丹墀。

    這是仿照景太宗早朝接受群臣朝拜的地方,但漢白玉橋的兩旁,卻是陰氣森森的黑林,稠濃的黑霧,看不到一絲光線,好似在黑林之中,隨時有巨獸越出,將人吞噬一般。

    六人來到漢白玉橋前,謝先生拿出羅盤和一柄青色木劍。

    但見謝先生食指一點,圓盤當先飛行而去,在漢白玉橋上方的五尺處,如一團渲染綻開的筆墨,在漢白玉橋上,落下字體的一撇一捺,黑色的筆致一直延伸向漢白玉橋的另一端。而青色木劍就跟著黑色筆墨的後麵,將圓盤滴落在漢白玉橋上的筆劃線條,連接成一個個活靈活現的字體。

    青色木劍在漢白玉橋上刻寫完一個字後,橋麵上頓時就冒出一團人影扭曲似的黑煙,顯得無比的詭異。

    “那是漢白玉橋裏的冤魂,被景太宗禦用的星靈師,以術法將承天陵內的怨靈,壓製在漢白玉橋內,以星靈魂術結成一道怨靈橋。若踩錯一步,就會被漢白玉橋中的凶狠怨靈纏身,噩夢不斷,無外人幫助,再也無法從噩夢中醒來。”謝先生解釋完,將探路完畢的星羅盤與青色木劍收回,然後沿著木劍在橋上留在的字跡,走了上去。

    其他五人,跟著謝先生的腳步,亦步亦趨,不敢走錯一步。

    哪知行至半程,漢白玉橋的橋麵遽然劇烈晃動起來,玉橋之上頓即黑煙滾滾,化作一團團烏黑人形的怨靈,無聲嘶吼著,表情憎惡的朝傅千雪六人飄來。

    就在傅千雪六人為此而感到驚懼不已,正欲往後退時,才發現漢白玉橋兩邊的黑林裏,已經凋零了全部樹葉的黑黝黝枯木,發出一種米黃色的青煙來。

    謝先生不由驚道:“定是有人先進了承天陵,觸發了漢白玉橋橋下的機關。”

    “走這裏。”傅千雪一聲驚吼,千漓靈劍倒旋而出,質地堅硬的漢白玉橋麵,在傅千雪的腳下,硬生生被千漓靈劍的劍氣,破開了一個人型大小的孔洞。

    等傅千雪六人掉下橋洞,周遭的情景也在急速變化著,壓迫的人有些喘不過氣來。

    四顧一看,他們居然是站在河床最低窪處,四周潮水洶湧鋪天蓋地而來,將傅千雪他們的身體,從頭到腳一點一點淹沒。

    而河水外麵的叢林之中,更是毒氣彌漫,容不下一點存留逃跑的空間。

    漢白玉橋下的河水比預想中還要冰寒,但水麵之上,翻湧如烏雲的毒物,讓傅千雪等人再也顧不上河水的冰冷,因為他們根本不可能再浮上水麵了。

    反倒是水葫蘆絲毫不亂,神情興奮了許多,這是屬於他的水中世界。

    水底的激流不斷翻騰起伏著,情況一時有些糟亂,但六人穩下心神後,動作一點不亂。

    水葫蘆護著謝先生在前開路,雨娘三人居中,傅千雪殿後,循著承天陵外陵下方的水流方向遊去。

    遊了半晌,就算有謝先生的指引,與水葫蘆在前導引水流,減少了河底水流的壓力。但承天陵水下的通路依舊撲朔迷離,讓人難以莫測,不過此刻,後退是根本不可能的了。

    即便在謝先生的指點下,穿山甲越在承天陵半山腰山腹中,鑿開一道入陵的近道,使得傅千雪六人不必從頭開始,一一化解承天陵外陵的九重關卡。

    可在承天陵開啟後,承天陵山底的天然活水,將承天陵的入口淹沒的同時,也將陵中久曾未出現的水怪,衝帶了出來。

    一大群密密麻麻的魚群,如蝗蟲一般衝向了傅千雪六人。

    在水底,這群色彩斑斕發出五彩光色的魚群,竟然是吃人不吐骨頭的石陵魚。

    石陵魚個體不過成年人食指大小,外表漂亮之極,凶相也不起眼,牙口卻比大理石還要鋒利幾分。

    水底下的激流,對石陵魚未造成任何阻礙,遊速驚人,似乎好久不曾聞到生人的氣味,石陵魚群朝傅千雪六人遊來的速度,又快上了許多。

    看見眼前龐大的石陵魚群,露出尖利的牙口啃噬而來,六人各顯神通,修真道法一一施來,雖不如在地麵上那般順暢,但在修士的術法之下,石陵魚群死了一片又一片。

    然而數目極多的石陵魚群,數量不見減少,反在魚血的腥氣下越見凶殘,撲勢更為猛力。

    水底激流的影響,使六人的體力不斷在下降著,雖說六人都是修真之人,但這在石陵魚的主場,六人也不免狼狽,不若在地麵上那般輕鬆。

    見此危險狀況,傅千雪向水葫蘆比劃著手勢,讓他帶著其他四人先走一步,尋到一處安全的所在,再回頭來接他。

    水葫蘆理解傅千雪的意圖,也不矯揉造作,當機立斷,護著其餘人先走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