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罪惡的真相
字數:7626 加入書籤
謝故留下來的這兩首歌, 如果將消息公布出去,憑借他在娛樂圈的影響力, 勢必立即會引起軒然大波。而溫訓庭一個人隱瞞了這件事十年,到時候肯定會被記者們追著問。
為了這段時間不給溫訓庭帶來太多麻煩, 李箴這邊建議先不要立即公布,等到兩首單曲發了以後再把詞曲創作者謝先生的名字公布,到時候他們來做解釋。
其實這兩種方案並沒有太大的區別, 不管哪個時候公布, 李箴到時候都會成為所有人關注對象,肯定會有人好奇為什麽李箴能夠拿到歌曲, 而如果溫訓庭不出麵的話,他們這邊根本解釋不清楚, 並且也很可能背上利用已故天王謝故炒作的名聲。
這一點李箴他們明白, 但是這是謝故的作品, 他們沒有資格也萬萬不能將他據為己有。
李箴很清楚,自己隻是一個傳達者,並不是擁有者。
當然李箴能考慮到,溫訓庭自然也想到了。
他直接拒絕了李箴提議, 讓他單曲發布了以後都不要公布詞曲創作者是誰。
謝故說過, 這兩首歌就是送給有有緣的那個朋友的禮物。
不說他現在已經去世了並不再需要這樣的關注度,就算他現在在世, 以他那瀟灑的性格, 也不會讓李箴加上自己的名字。
今天溫訓庭將它交給李箴, 不過是圓了謝故以及自己的心願, 所以加不加名字,已經並不重要。隻要這兩首歌有人真心喜歡它聽懂它,其他的都無所謂。
所以不管對於謝故、溫訓庭還是李箴來說,最後不公布謝故的名字對三方都是最省事的。
李箴也明白這個道理,見溫訓庭淡然的拒絕也便也同意了對方的提議。
然而李箴是個責任感很重得人,即便現在溫訓庭沒有給他任何壓力,但是因為肩負了兩個人的期望,所以李箴要求自己一定要盡全力將這兩首歌做到最好。
送走了溫訓庭,李箴這邊便立刻投入到新單曲的準備中。
謝故留下的兩首歌中,第一首《風》是一首華麗曖昧的舞曲,無論是編曲還是歌詞,滿滿都是謝故式的張揚和任性。而另一首《說與你》,風格則跟他曾經所有的演唱過的歌曲都截然不同。這是一首抒情曲,除了經典的深情外,字裏行間卻帶了幾分淡淡的遺憾和苦澀的甜蜜。
李箴來到這個時代的時候謝故已經走了,並且因為他個人不想過多關注娛樂圈的原因,這個人他很欣賞卻並未深入的了解過。
然而現在通過對方留下來的兩首歌,李箴卻似乎能清楚的感受到重病時期謝故看淡人生的瀟灑卻因為要離去對愛人不舍的遺憾和矛盾。
視線再次落到那首《說與你》上,李箴腦海中出現了溫訓庭的畫麵。
那一刻他不知為何有一個直覺,這首歌謝故是寫給溫訓庭的。
為了能更好的展現謝故的情感,李箴暫停了所有的通告,將自己關在家裏,聽了謝故所有的歌,看了他所有的MV,補了他全部的演唱會,仿佛跟著謝故一起重新走了一遍他的人生路。
有個詞叫做相逢恨晚。
李箴很遺憾自己沒能在對方在世時看這個人一眼。
這樣風華絕代的人,哪怕隻看一眼,也一輩子都不能忘懷。
十年過去,風華依舊。
謝故能讓那麽多人對他念念不忘,是有理由的。
李箴做了足足半個月的準備,之後才開始籌備單曲。
加上之前休假的一周,李箴差不多三個星期沒有接任何工作。
老板張浩瀚知道這個情況後有點替李箴著急,但是卻又礙於明仲倫的麵子不敢多說什麽,隻能旁敲側擊催餘文。
三個星期後李箴突然找到他,並告訴他自己準備做音樂,張浩瀚高興的眉毛都快飛起來了。
“我的珍珍弟弟誒,你終於舍得出專輯了。”
之前李箴跟赫連娜合作的《守護》大賣,他的粉絲就每天都到官網催李箴出專輯。
張浩瀚委婉的跟李箴提了幾次,但是每次都因為他拍戲太忙,專輯的事情無限期擱淺。
當初為了避免同行惡意挖李箴,他發了微博說新專輯已經在籌備,結果幾個月過去了卻依舊都不見蹤影,張浩瀚那時候信誓旦旦說出的那番話,臉都被打腫了。
“昨天你粉絲都還在問我專輯進度怎麽樣了,我都不好意思回答。”
對於粉絲的詢問,張浩瀚豈止不好意思回答,根本是直接裝瞎。
現在李箴鬆口,他終也於能理直氣壯的回複粉絲,專輯已經開始做了!
“張哥,我這次出單曲,先不出專輯。”
張浩瀚眼底閃過幾分遺憾,“隻出單曲啊?”
李箴點頭確定。
“好吧,單曲也行,先出個單曲試試水讚讚人氣,之後再發專輯。”
“對了張哥,我這邊歌已經找好了,不用再買歌,但是要麻煩你幫我請一個靠譜的音樂團隊來製作,這兩首歌一定要好好做。”
李箴並沒有講述具體原因,既然決定了不公布謝故的事情,那麽就沒有必要讓更多人知道這件事情。
張浩瀚笑了笑,“你動作還挺快,放心吧,這是你第一支個人單曲,就算你不說,哥也肯定給你找最頂級的團隊來做。”
張浩瀚倒不是誇張,鼎輝雖說旗下的藝人影視歌都涉及,但是要說製作班底,還是音樂方麵最強大。
至於為什麽。
誰讓老板張浩瀚年輕時也是一個懷揣著音樂夢想的少年呢~
雖然天資不足,但是好歹能將自己的夢想寄托到手下藝人身上嘛。
張浩瀚一言九鼎說到做到,很快便給李箴找來了目前國內最頂級的製作團隊。
有了張浩瀚這邊給力的支持,李箴單曲的錄製開始井井有條的進行。
*
一月過去三分之二,一年一度的春節也即將來臨。
年關的時候也正是藝人們最忙碌的時刻。
李箴之前耽誤了三個星期,工作已經堆積了很多。於是在單曲製作進入正軌之後,李箴便也開始著手處理其他事情。
做的第一件事,李箴便約了之前給他寫信邀約參演電影的楊光。
兩人約在一家清淨的咖啡館內見麵。
第一眼見到楊光真人時,李箴覺得自己像是真的見到了一束陽光。
雖說通過書信內容,之前李箴就有猜到對方應該是個年輕的導演。但見到楊光真人,李箴才發覺他該把前麵猜測的三十歲再減掉十歲。
對方是個愛笑的大男孩,青澀稚氣的如同一個還未踏出校門的大學生。
然而跟對方這樣陽光溫暖的形象不同,他所要拍的電影,卻是一個十分陰暗悲劇的故事。
《罪惡的真相》是以一個講述高智商罪犯的故事,故事的主人翁白林有著天使的麵龐卻有著一顆魔鬼的心。
擁有反社會人格的他,每隔一年都會用極其殘忍的方法殺掉一個人。
這些被殺害的受害者職業階層各不同,但是他們卻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征——男的在死之前生|殖|器被閹割,女的生|殖|器|官也被藥物或者器具毀壞。
警察追蹤了好幾年,最後終於鎖定了這個變態殺手白林。
於是故事便從警方抓捕他再到被他輕易逃跑之後繼續作案開始。
李箴之前隻是看的大概劇情設定和人設,現在花了一下午時間看了完整版的劇本,李箴看完後跟楊光說的第一句話就是,“我很想知道……你是從哪點看出來我很適合這種變態殺人狂的?”
李箴想起之前楊光在給自己來信裏對自己的誇獎,似乎在那之前他並未演繹過任何一個徹底的壞人?
雖然這麽說,但是李箴心裏卻很愉悅。
演了那麽多正麵角色,這次他終於能挑戰變態了。
楊光似乎早就料到李箴會這麽問,也笑著反問他,“你想聽真話還是假話。”
兩人聊了一下午及其很投緣,再加上性格都是那種很容易相處的,因此他們的相處模式也直接從導演演員換成了朋友與朋友。
“真話估計會讓我傷心,那我還是選擇假話吧。”李箴幽默的一笑。
楊光跟著一笑,直接對李箴坦誠,“雖然大家都說你演的九淵人設很蘇很帶感,但是我卻覺得這個角色塑造的這麽成功是因為你對角色心理的把握和刻畫特別到位。你的眼神能把人帶進這個人物,讓觀眾跟著悲喜。白林這個角色的心理戲很重要,我想不到目前為止除了你還有誰能演。”
“很感謝你能加入我們,不過……雖然剛才我閉著眼睛吹噓了這麽多,但是我的良心十分過意不去,還是覺得得告訴你實話才好。”楊光突然調皮的眨眨眼,“這個故事的編劇是你的粉絲……她覺得你演變態會很帶感。”
“……”
李箴想過好多種理由,卻怎麽也想不到會是這個。
在楊光道出的“真相”的“打擊”下,李箴足足憋了好幾秒才憋出一句話來。
“幫我……謝謝她……我覺得我還是聽假話好了。”
李箴有點後悔,為什麽他剛才要提這個問題_(:3 」∠)_
說好的粉絲都喜自己偶像演那些正麵的蘇蘇蘇帥帥帥的形象呢!
他一定遇到了一個假粉絲!
“好啦不開玩笑了。”見李箴表情略微怪異,楊光笑,“剛才兩點其實都是真的。”
李箴打趣的抬眼看他,“你以為現在這樣補救還來得及嗎?”
“來不及也得補救啊。”楊光哭笑不得,隨後又認真的看向李箴像他講述另一件事情,“我拍這個電影其實還有一個初衷……這幾年發生了很多侵|犯留守兒童的案例,這些事情對孩子們的身心都造成很嚴重的影響。我發現很多孩子和父母平時都忽視了這個問題,所以我就希望能通過自己的電影引起大家的關注和警覺。”
李箴看向麵前那個一臉認真的青年,對這個初衷感到震驚。
對方說一百句誇獎他的話,其實都沒有剛才這一句讓他動心。
現在的電影人,不管大導演還是小導演,口口聲聲說著自己表達的東西多麽深奧多麽厲害,然而卻離普通觀眾很遙遠,本質上還是隻為了自己的利益。
可麵前這個年輕人,想法雖然聽起來很滑稽可笑,然而他卻真的用了心想去為這個社會貢獻一份力量。
這樣的初心,難能可貴。
李箴微笑著朝楊光點頭,他很慶幸自己能跟這樣一個班底合作。
即便他們都是新人沒有經驗票房也沒有保證,但是有這片心意,那就足夠了。
《罪惡的真相》開機前夕,李箴為特地為電影成立了一個關愛留守兒童的基金會。
做慈善是現在很多明星都愛做的一件事,不管是不是自願,但是大家都明白這樣做能為自己換回一個有愛心的好名聲。
所以現在圈子裏,基本上很多明星捐款或者辦了慈善基金會就會發一通通告狂吹一番。
對於這種事李箴倒是並沒有覺得發通告不好,畢竟人家是真的捐了錢幫助人,發通告告訴大家隻是個人習慣無可指責。
但是低調慣了的他卻沒有選擇如今大家都用的這個套路,默默地做了這件事後,隻給自家粉絲通知了一聲,然後便不再多說。
作為粉絲,自然是積極響應偶像的號召,大家便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貢獻出了自己的力量。
而作為唯一一個跟李箴互相關注的頭號忠實粉絲——箴箴我的小寶貝,在基金會成立的當天直接大方的捐了五百萬,然後親自聯係需要幫助的孩子們將資金送到。
當然媽媽也是低調和分寸的人,於是她也跟兒子一樣,做的這些事情公眾完全不知道。
李箴這邊做著慈善,另一邊《時尚》雜誌一年一度的慈善晚會也如期舉行。
在晚會開始前的預熱期,雜誌方公布了出席名單。
除了往年那些上過《時尚》雜誌的熟悉麵孔,大家意外的發現名單裏多了一個人。
這個人就是李箴。
看到這個從未上過《時尚》雜誌的人也出席了晚會,網上有人便開始嘲起李箴和雜誌社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