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伯欽邀法師來坐 三藏妙法度亡魂
字數:7171 加入書籤
唐三藏舍身咬牙拚命。走上了那峻嶺之間。又走了半天,都是荒蕪人煙,看不到村落。一是肚子餓了,二事路又不平坦。正在危急關頭,隻看見前麵有兩隻猛虎在咆哮,後邊有幾條毒蛇在盤繞。左邊有毒蟲,右邊有怪獸。唐三藏一個人想不到對策,隻能放下身心,聽天由命。又無可奈何那馬腰軟蹄彎,馬上跪下,趴伏在地麵上,打也打不起,牽也牽不動。苦得這玄奘法師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有沒有一個藏身的地方,有萬分淒楚,已經知道自己今天必死無疑,卻又無可奈何。他雖然有災難,卻是暗中自有人前來救應。也許是他命不該絕,忽然看見毒蟲在逃走,妖獸也在飛逃;猛虎也躲藏了起來,長蛇也看不見蹤影。三藏抬頭看的時候,看見有一個人,手裏拿著鋼叉,腰間掛著弓箭,從山坡後麵出來,果然是一條好漢子。你看他頭上戴這一頂艾葉花斑豹皮做的帽子;身上穿這一領羊絨織錦叵羅衣;腰間綁著一條獅蠻帶,腳下穿著一對麂皮靴。環眼圓睛如吊客,圈須亂擾似河奎。拿著一副擦滿毒藥的弓矢,拿著一杆點鋼大叉。雷聲震破山蟲膽子,勇猛驚殘野雉魂。
唐三藏看見他走的越來越近,就跪在路旁邊,合掌大聲高喊道:“大王救命啊,大王救命啊!”那條漢子來到他的旁邊,放下了鋼叉,用手攙扶起他說道:“長老你不要害怕。我不是壞人,我是這山中的獵戶,姓劉名伯欽,綽號也叫鎮山太保。我來這裏是,要尋兩隻山蟲來吃,沒想到遇到你,多有得罪。”
唐三藏說:“貧僧是大唐陛下駕下的欽差是前往西天拜佛求經的和尚。剛剛來到這裏,遇到一些些狼虎蛇蟲,把我包圍了起來,不能再往前走一步。忽然看見太保前來,眾獸都逃跑了,你救了貧僧性命,多謝,多謝!”
伯欽說:“我是住在這裏的人,專門打些狼虎為求生存,捉些蛇蟲過生活,所以眾獸都害怕我逃走了。你既然是唐朝來的,和我都是鄉裏相親。這裏還是大唐的地界,我也是唐朝的百姓,我和你同食皇王的水土,都是是一國之人,你莫怕,請跟我來。到我寒舍下歇馬,明天一早我送你走過這斷路。”
唐三藏聽到他這樣說,心裏非常高興,謝了伯欽,牽馬隨行。過了山坡,又聽到呼呼的風響。
伯欽說:“長老你不要走先,坐在這裏。風響的地方,是個山貓來了。等我拿下他到家裏去款待你。”三藏見他這樣說,又膽戰心驚,不敢不敢再走半步。太保拿了鋼叉,邁開腳步,迎了上去。隻看見一隻斑斕虎,迎麵撞見。他看見遠處的和尚流下口水,又看見來的人是伯欽,急忙回頭就逃跑。太保霹靂一聲,大聲嗬斥道:“孽畜!那裏走!”那虎看見伯欽逼得那緊,轉身輪爪撲來。太保拿著三股叉舉手開始迎敵,嚇得個三藏軟癱坐在草地上。
這和尚自娘胎裏出來,都不曾見到過這樣凶險的場麵太保和那斑斕虎在那山坡下方,人虎相對著,這是一場凶險的惡鬥。他看見:伯欽太保怒氣紛紛,太保衝冠多膂力;斑斕虎狂風滾滾,斑彪逞勢噴紅塵。一個張牙舞爪,這一個轉步回身。三股叉擎天幌日,千花尾擾霧飛雲。一個當胸亂刺,一個劈麵來吞。閃過的再生人道,撞到的人一定會見閻君。隻聽見那斑彪在咆哮,太保聲音叫啞。斑彪吼哮,打的地動山搖野獸四處跑,飛鳥也往空中飛走;太保大聲嗬斥,喝開天府現星辰。一個眼裏很是憤怒,一個天不怕地不怕。可愛鎮山劉太保,自稱是這片地方鳥獸的君主。人虎之戰一定要分個高低,些兒有慢喪三魂。他們兩個鬥了有一個時辰多,隻見那虎爪慢腰鬆,被太保舉叉平胸刺倒在地麵上。
可憐啊,鋼叉的尖直接穿透老虎的心肝,一會兒血流滿地。揪著斑斕虎的耳朵,拖到路上來,真是好男而!連氣都不喘一下,麵不改色,對三藏說:“運氣,運氣!這隻山貓,應該夠長老食吃上好幾天的了。”
唐三藏對他的本事很是佩服,誇獎說:“太保真是神了!”
伯欽說:“有什麽何本事,能讓長老你來誇獎這個是托長老你的洪福。我去去就來!趁早剝了這皮,煮一些肉,款待你。”他一隻手拿著鋼叉,一隻手拖著斑斕虎,在前帶路。唐三藏不好拒絕,這麽危險他是不敢再走了,自己不吃肉不知怎麽開口,怕這人一怒之下不帶自己走到村落,自己現在可是餓的肚子咕咕叫了,誰叫他的肚子那麽不爭氣呢?總要填飽肚子再走吧。
唐三藏牽著馬,跟在後麵,走過曲折婉轉的山坡,突然遠遠看見一座山莊。那門前有一參天古樹,漫路都是荒藤。萬壑風塵冷,千崖氣象奇。一徑野花香襲體,數竿幽竹綠幽幽。草搭的門樓,籬笆圍起來的院落,堪描堪畫;石板的橋,白土的壁,真樂真稀。秋容蕭索,爽氣孤高。道傍黃葉落,嶺上白雲飄。疏林內山禽在鳴叫,莊門外細犬在吠叫。
伯欽到了門前,將死虎放了下來,大叫說:“小的們,你們還不出來?”隻看見從李曼走出三四個家僮,都是怪形惡相之類的人,上前來拖拖拉拉,把這隻斑斕虎扛將進去。伯欽吩咐說:“趕早剝了皮,安排將來待客。”轉身回頭迎接三藏進裏麵。兩人互相恭維了一番,唐三藏又拜謝伯欽的大恩大德救他的性命。
伯欽說:“你我都是同鄉之人,有什麽感謝不感謝的。”坐下來開始喝茶,不一會有一老嫗,帶著一個媳婦,對三藏行禮。
伯欽介紹說:“這是家母、這是山妻。”
三藏說:“請令堂上坐,貧僧應該拜見你才是。”
老嫗看見唐三藏說:“長老是遠來的客人,一路辛苦,就不用拜見我了。”
伯欽對母親說:“母親啊,他是唐王陛下的欽差,派遣到西天拜見佛主求取真經的人。剛才在嶺頭上遇到孩兒,孩兒念在我們同是一國之人,就請他來家裏歇歇腳,明天我就送他離開。”
老嫗聽到兒子這樣說,十分高興說:“好,好,好!就是你請他,沒想到剛剛好。明天師你父親周年的忌日,就請長老多做些好事,念卷經文,到後天送他離開吧。”這劉伯欽,雖然是一個殺虎凶手手,鎮山的太保,他卻有著一顆孝順的心。聽到母親這樣說,就馬上去安排紙錢香燭,留住唐三藏。
正在談話的時候,不知不覺夜幕降臨,天色已晚。小的們開始排開桌子凳子,拿上幾盤煮爛熟透的虎肉,熱騰騰的放在桌子上麵。伯欽請三藏先吃,嚐嚐鮮,桌子上也沒有飯。三藏合掌在胸前說:“善哉!貧僧不瞞太保說,我自出娘胎出來,就做了和尚,從來都是不吃葷菜。”
伯欽聽到唐三藏這樣說,這和尚是給臉不要臉,早又不說,吃飯的時候說,真是掃興,低頭想可很久說:“長老,我家曆代以來,都從來不吃素菜;就是有一些竹筍,采一些木耳,找一些幹菜,做一些豆腐,也都是用獐鹿虎豹的油煎作,從來沒有什麽素的。有兩口鍋灶,也都是油膩透了,這樣怎麽辦才好這反而是我的不對了。”
三藏說:“太保你不必多心,請自行受用。我貧僧就是三五日不吃飯,也可忍住饑餓,隻是不敢破了這齋戒。”
伯欽說:“你如果餓死了,卻侄我不義啊?”
三藏說:“感謝太保的大恩大德,把我從虎狼叢裏搭救出來,就是餓死,也強過喂虎。”
伯欽的母親聽到他這樣說,叫太保說:“孩兒你不要和長老閑聊了,我自然有素物,可以招待他。”
伯欽說:“素物是哪裏來的?”
母親說:“你不要管我,我自然有素的。”叫你媳婦將小鍋取了下來,讓火燒了油膩,刷了又刷,洗了又洗,卻仍然安在灶上,先燒開半鍋滾水,不要用先;又將一些山地的榆葉子,讓水煎作成茶湯;然後方一些黃粱的粟米,煮起飯來;又把一些幹菜煮熟;盛了兩碗,拿出來放在桌上。
老母對著三藏說:“長老請用齋飯。這是老身和兒婦,親自動手整理的一些極潔極淨的茶飯。”三藏真是餓的不行了,馬上下來拜謝,這才上坐。伯欽在另外一個地方,鋪排了一些沒鹽沒醬的老虎肉、香獐肉、蟒蛇肉,狐狸肉、兔肉,點剁鹿肉幹巴,滿盤滿碗的,陪著三藏吃齋。這也坐下來,心裏迫不及待拿起筷子來,隻看見三藏合掌開始誦經,嚇得個伯欽不敢動筷子,急忙起身戰在旁邊。三藏念了數句經文,卻叫“請齋”。
伯欽說:“你就是一個會念短頭經的和尚?”
三藏告訴伯欽:“自己念的不是經,而是一卷將要吃飯的咒語。”
伯欽說:“你們這些出家人,怎麽都有那麽多講究,吃個飯都要找段咒語念念。”
吃了齋飯後,伯欽母親收了盤碗,漸漸天天色已晚,伯欽帶著三藏來到自己的中宅,到後院走走。穿過走廊,有一座草亭。推開門,進到裏麵,隻看見四麵的牆壁上掛著幾張強弓硬弩,幾壺箭矢;走廊上方還搭著兩塊血腥還沒幹的虎皮:牆腳的地方插著許多槍刀棍棒;正中間擺著兩張坐凳。伯欽就請三藏進裏麵坐坐。三藏見他這裏這樣血腥,心裏發涼,極度不舒服,不敢坐的太久,坐了一會後就出了草亭。又往後後麵再走了一會,是一座大園子,裏麵都是種的菊花,楓樹的葉子也血紅。又聽見呼的一聲,跑出十來隻肥鹿,一大群黃獐,看見了人,都停下腳步觀看,沒有對人有絲毫的恐懼。
三藏轉過頭對伯欽說:“這些獐鹿是太保養家了的嗎?”
伯欽答說:“像你是長安城中的人,有錢的喜歡收集金銀珠寶,有莊院的喜歡種些稻糧;像我們都是打獵的,隻能圈養一些野獸,防止天氣變化吃不上飯。”他們兩個人一遍聊,一遍散步,不知不覺黃昏到來,回到前宅休息睡覺了。
第二天一大早,這家老小都起來了,知道這法師不吃肉,就整了素齋,款待了玄奘長老,請他開始念經。這長老用水淨了手,和太保一起去家堂前上了一炷香,拜了家堂,三藏這時才開始敲響木魚,先念了淨口業的真言,又念了淨身心的神咒,然後開始念《度亡經》的一卷。朗誦完成後,伯欽又請他寫一份薦亡疏一道文章,然後開始念《金剛經》、《觀音經》。這朗音一一大聲開始念,念完後,吃了午齋。又開始念《法華經》、《彌陀經》。每個都念了幾卷,又念一卷《孔雀經》,以及談比丘洗刷冤孽的故事。一直忙到傍晚。獻過了種種香火,燒了很多眾神紙馬,燒了薦亡的文章,這時候佛事已經完成了,各自回到自己歇息的地方睡覺。
念完經後伯欽的父親的靈魂,超薦得以脫離沉淪,鬼魂早就來到自己家裏的宅子裏麵,托一個夢給自己的子孫老小:“我在陰間裏麵苦難久久難脫離,很長一段時間不能去投胎。今天有幸得到聖僧,念了這些經卷,消了我的殺孽,閻王派人送我上中華的富貴之地,富貴人家投胎去了。你們可以好生感謝長老,不要怠慢了,不要怠慢了。我去了。”聲音越來越遠,原來這伯欽的父親是獵戶,一生造就的殺孽無數,在地府沉淪得不到投胎做人的機會,這玄奘念了一段經讓他得到解脫,現在要投胎去了,就懇求閻王讓自己在看家裏人一眼,於是托夢讓家裏人感謝玄奘法師。
這才是萬法莊嚴端都有它的道義,薦亡書讓他脫離苦難浮出沉淪。
這全家老小夢醒了,又到了早上太陽從東邊升起。伯欽的妻子說:“太保啊,我昨夜夢見公公來家裏,說他在陰間受苦受難得不到解脫,很久時間都不能轉世。現在有幸得到聖僧念了經卷,抵消了他的殺孽,閻王派人送他上中華富富貴之地的富貴人家轉世投胎去了,臨走前交代讓我們好好感謝謝那長老,不得怠慢了。他說完後,就出了家門,安詳的租了。我們叫他叫不應,留他也留不住,醒來卻是一場夢。”
伯欽說:“我昨夜也是做了一個和你一樣的夢。我們起來去和母親說去。”他兩口子正想要去說,隻聽見老母叫自己:“伯欽孩兒,你過來,我有話和你說。”二人走到母親麵前,老母坐在床上說:“兒子啊,我昨夜得了個開心的夢,夢見你父親來到家裏,說多虧了長老的超度之法,已經抵消了他犯下的殺孽,去中華富貴之地
的富貴人家投胎轉世去了。”
夫妻兩人看著彼此一眼都嗬嗬大笑說:“我個媳婦都做了這個夢,正要來告訴母親,沒想到母親就來叫我了,也是這個夢。”
隨後叫一家大小都起來,安排齋飯給長老表示自己的謝意,替他收拾好馬匹,都來前麵拜謝說:“多謝長老的超度,我亡父在陰間受苦受難已經轉世投胎,感恩不盡!”
三藏心裏也是很高興,畢竟這是自己第一場****,沒想到又這種效果,自己也是抱著試試的心態來的,於是對他們說道:“貧僧何德何能,能讓你們這麽感謝?”
伯欽把一家三口人昨天做夢的內容,都對唐三藏陳訴了一遍,唐三藏知道這效果非常好也時候很高興。早就提供好了素齋,又拿來白銀一兩表示感謝。
唐三藏分文不要。一家人又拜了他一下,唐三藏畢竟分文沒有收取。但是心裏還是對前天的事情很是害怕,自己又不好表現出來,以為白花花的銀兩自己不想要麽?仔細想來,不過一兩銀子而已,要不要都無所謂,那得有命花才是,命沒有了什麽都沒了,平靜了下心情對伯欽說:“是你肯大發慈悲送我一一段路,這我就得感謝你的抬愛了。”伯欽和母妻沒有辦法,這人原來是這想法,奈何已經答應了別人,她拿出銀兩來,是不想自己兒子去冒險,沒想到被這和尚看出來了,拿人錢財替人消災,如果拿了自己的錢,自己兒子就不用送他了,急忙做了一些粗麵燒餅當幹糧,叫伯欽送他走一段路。三藏很是高興的接納了燒餅。
太保也遵循了母親的交代,又叫來兩三個家僮,每個人都帶上捕獵的器械,一同送這法師。看不到盡頭的是那山中美麗景色,山嶺上的風光。
走了半天,隻看見對麵的地方,有一座大山,這大山高連著天,崔巍險峻。三藏不一
會,就來到了山邊前麵。這太保登這山跟走平地一樣。正走到這半山腰上,伯欽回頭,看了一下路況說:“長老,我隻能送你到這裏了,你自己沿著這條路前進吧,我要回去了。”唐三藏聽到他這樣說,知道他要離自己而去了,自己的心有害怕了起來,前麵還不知道有什麽妖魔鬼怪,這一路有伯欽的陪伴也沒遇到什麽風險,要是他能送送自己多好啊,立刻從馬背上翻身下來對伯欽說:“勞煩太保再送我一程!”
伯欽知道這和尚害怕,也不好說出來,於是解釋說道:“長老你有所不知。這山叫做兩界山。東半邊是屬於我大唐管轄的範圍之內,西半邊就是是韃靼的地界。那哪裏的虎狼成群,不歸我的管轄範圍啊,我也不能越過這道邊界,你自己頭把。”
唐三藏聽到他這樣說更是心驚膽顫,用手扯住伯欽的衣角,留下了眼淚,難舍難分。正在低聲告別的時候,山下的猴子也聽著,知道自己等的人來了,也實在是對他的哭哭啼啼受不了了,憋下雷公嘴大聲叫喊,這時唐三藏隻聽見得山腳下下又人叫喊如雷說:“師父,是你來了嗎!師父,是你來了嗎!”嚇得唐三藏半傻。冷汗皆冒,心裏嘀咕道,這是誰在叫我,伯欽也打了一個哆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