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發射準備
字數:5539 加入書籤
任風哈哈大笑,利用大笑的時間思考對策。
瑞克忍不住問:“任隊長笑什麽?”
任風漸漸收起笑聲說:“沒什麽,我們先簽訂協議,可以在之後地球的補給品中扣除協議中規定數量的燃料。”
此話一說眾人無語,不過心裏都在想,等到補給到了再想對策不遲。目前不用出資源才是關鍵,馬上就要返回地球了,現在簽訂的協議也要之後的人來履行。大不了不承認前任做的決定就好了。
見大家都不說話,任風詢問:“如果大家都沒有異議我們就商討一下協議如何簽吧。”
接下來的幾個小時裏,幾個領隊針對協議的問題討價還價,都在為自己代表的團體爭取利益。
任風知道會議將持續很久,於是提早便給劉飛鵬發了消息,讓他做好發射航天飛機的準備。
劉飛鵬接到任風的消息馬上開始準備。首先他調用維修一組的成員檢修發射架,調用第二組組裝航天飛機。
因為火星引力小,所以火星上發射航天飛機是不需要大型運載火箭的,直接通過航天飛機加上小型助推器就可以擺脫火星的引力束縛。
助推器采用固態燃料火箭助推器。固態燃料是由多種元素按比例混合而成,名字叫高氯酸銨組合推進劑,英文縮寫:apcp。
沒有采用液態燃料是因為固態燃料更容易保管,而且可以存放很久。需要的時候將固態燃料裝入助推器也比加液態燃料更加快捷、更加安全。
軒轅國基地有一艘自主生產的航天飛機,並不是最新型的航天飛機,采用離子噴射發動機作為在太空中使用的主要動力,而用助推器完成從地麵到達大氣層的推進。這也是其他基地的航天飛機共同的特點。
目前用於航天的火箭按照消耗品分,可分為三類。一類是消耗化學燃料的,一類是消耗電能的,最後一類是通過核反應產生的能量。
傳統利用化學燃料的技術最為穩定,也是各國主要采用的一種方式,它分為使用固體燃料和使用液體燃料兩種方式。
利用電能的一般稱其為電力驅動推進器,目前這個技術已經應用於星際探索,航天飛機都采用這個技術。它是通過在航天飛機尾部噴射出陽離子從而推動飛船前進的。
當前最新的航天飛機采用的是核反應堆的能量裝換,將熱能轉化為電能,這樣就可以獲得充足的電力,從而提高推重比。
不過因為核反應堆的輻射問題仍然無法解決,所以這種新的技術無法用於載人飛行。
傳統的做法依然是利用太陽能和核電池的電力供應,想要擺脫引力隻能借助於傳統的火箭。
通過核裂變或者核聚變的方式的技術依然還在實驗階段,雖然核動力可以減少航天旅行的時間,但是輻射問題一直困擾著科學家們。
新的技術正在嚐試用氦-3作為核聚變的材料減少放射性廢物從而降低對人體的危害。未來核動力或核動力與電驅動混合動力的航天飛機一定會成為主宰,不過目前依然要依靠傳統的化學品。
維修部的圓形修理廠中央是一個升降機,抬起後就漏出了組裝航天飛機的工具和航天飛機的部件。維修部二組由李逸安帶領,將航天飛機的零件重新組裝。
通常整個過程需要十幾個小時的準備,不光是組裝航天飛機,而且還要將航天飛機拉到發射架,成功安裝並完成檢測後,才能讓宇航員登機並點火。
劉飛鵬安排好工作,繼續調查張程的來曆。之前他已經調取了張程的資料,和近日基地的出入記錄。
出入記錄並未發現異常,外出的基本都是機械師,忙於維修損壞的機器,從出行記錄和太空車軌跡上判斷,他們沒有可疑。
此外周凡穎等建築師曾外出解決歡迎會工程的問題,也沒有發現可疑的地方。
張程一直沒有外出,這個人的個性比較內向,而且是個技術宅男,最喜歡研究係統的加密與破解。
火星上的員工都有檔案,上麵記錄員工的詳細身體狀況和生平調查。身體情況包括了身高、體重、血型、家族病史等等。生平調查包括出生醫院、就讀院校、工作經曆等等,甚至連學生時代做過的一些有趣的事都記錄在案。
做這份檔案建立的目的有兩方麵,一方麵需要了解員工是否符合任務所需的身體狀況,以及未來在火星遇難時就醫的幫助。
另一方麵是了解員工的為人,是否有不良喜好和記錄。篩查這些是為了減少在火星出現暴力等事件的幾率,所以有過傷人記錄的人很難進入最終名單。
張程的檔案中,有一段經曆讓劉飛鵬很感興趣。上麵說張程曾經參加過一檔電視節目,節目是科教類,考驗參與者對科學的了解程度。
張程一直殺入決賽,最終的主題就是關於登陸火星的網絡建設構想。他的方案因為過於科幻,很難實現,最終沒有被評委認可。
此後他竟然報考了網絡工程的研究生,不過因為被選入千年計劃而放棄了考試。可見張程是一個好強的人,因為輸了比賽而更加鑽研。
劉飛鵬對這段感興趣是因為現在火星的問題剛好出現在網絡上,與張程的這段經曆有些許的關聯。不過也隻有這一點有些可疑,其他方麵都很正常。
劉飛鵬又調查了關於張程其他有記錄的事情,依舊沒有什麽特別的。
於是劉飛鵬向任風匯報了情況,任風剛剛與其他基地領隊簽訂了協議,正在會見返回基地的高附庸。
聽到關於張程的情況後問:“高教授怎麽看?”
高附庸說:“我與他接觸過,也就是學術上的探討,其他方麵就不了解了。那個電視節目我沒看過,張程也沒說過這段經曆。”
任風點頭,又對劉飛鵬說:“這件事先放一放吧。我們正好在討論登陸空間站任務的具體方案,劉隊長也聽一聽,就不要斷線了。”
劉飛鵬答應,聽兩人繼續交談。
任風轉頭對高附庸說:“剛剛說到哪裏了?”
高附庸說:“說到地麵上的接收問題。這方麵你誤解了,我們的接收站是通過中續衛星轉接信號,中續衛星是同步軌道衛星,我們的中續衛星係統完好。換句話說我們在火星的一切傳輸都不成問題。”
“那到底是哪個衛星出了問題?”任風問。
高附庸說:“我們與地球傳輸的衛星軌道更高,我們通過這顆衛星聯係地球,由這顆衛星將信號傳遞給中續衛星,再由中續衛星發送到地麵,保證了通信的暢通。我們使用的衛星電話就是利用了中續衛星。”
任風恍然大悟說:“原來是這樣,我們理解錯了。看來以後還是需要有專業人員在場才能下定論。”
高附庸說:“你們的決定沒有錯,空間站的軌道比中續衛星更高,可以當做與地球通信的衛星使用。”
任風說:“那就好。我們具體怎麽做呢?”
“我們的空間站本身有激光發射裝置,平時也是通過與地球的通信衛星與地麵聯係,我們要將空間站的通信目標改為中續衛星,這樣就可以與地麵進行通信了。為了實現我剛剛說的方式,我們需要將一台微波發射器、一台激光發射器和激光轉碼裝置安裝在空間站,這樣空間站就可以用激光發射器連接地球,經過轉換後用微波發射器連接我們的中續衛星。”
任風問:“你說需要一台微波發射器,一台激光發射器和一套轉碼設備。還有別的嗎?”
高附庸說:“沒有了。”
任風對劉飛鵬說:“劉隊長,按照高教授說的,準備設備。”
“好的。”劉飛鵬開始記錄。
任風問:“我們預計多久可以點火發射?”
劉飛鵬說:“明天中午吧,天氣預報明天的天氣更適合發射。”
任風點頭,“那你們抓緊準備,明天中午宇航員登機。”
劉飛鵬點頭應答,任風掛斷視頻轉頭對高附庸說:“我們開會的時候討論過,每個基地一個人,一共五個人來執行這次任務,我們這邊準備讓你領隊完成任務。你有問題嗎?”
高附庸說:“沒有問題,我願意執行這次任務。”
任風說:“很好,我們來製定一下任務的細節。”
高附庸問:“我是這次任務的領隊嗎?”
任風回答:“是的。”
高附庸雙手來回摩搓說:“我第一次領隊做任務,也不知道如何製定方案。”
任風說:“你主要負責如何安裝那些設備,我會給你說明需要注意什麽。”高附庸點頭,“首先我們要製定一個通信的方式,無論任務是否成功我們都可以取得聯係。”
高附庸說:“按照計算近日空間站剛好在我們基地附近,利用航天飛機上的通信裝備就可以與基地聯係。”
任風說:“好,另外要控製時間,如果有意外,我們的通訊中斷了,我們需要你們按約定時間返回,否則我們就會認為你們出事了。”
高附庸搓著手說:“一天時間吧,第二天中午前可以返回。”
任風說:“好,起飛和降落的事情就交給兩個航天員處理。你回去準備一下吧,等下我把這次任務的人員名單發你。”
“好的。”高附庸起身而去。
任風將明日行動的時間告知其他基地領隊,讓他們立刻派人過來。
當天夜裏其他基地的成員便陸續趕到,等待次日的行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