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耗
字數:4602 加入書籤
程元春最終選擇了留下,義無反顧的投入到石雲開的造反大業中。
當然了,那同樣也是程元春的造反大業。
當即剪掉辮子表達決心的程元春得到了石雲開的新任,被石雲開正式委任為柳京市副市長。
這個名字是不是看上去有點違和?
但確實是表明了石雲開對舊社會的摒棄。
柳京市的市長是閔丙,程元春和曲章安充當閔丙的副手,這構成了石雲開手下的政務係統班底。
經濟係統的負責人則是盛星懷,盛星懷在柳京係統中是超脫一般官員的存在,雖然沒有任何職務,但是卻擁有僅次於石雲開的影響力。如果不是柳京上下不敢說石雲開和盛星懷的壞話,恐怕早就有流言,把石雲開和盛星懷說成是龍陽之好。
軍工係統的負責人是劉義守,劉義守也是柳京係統中超脫一般官員的存在,劉義守和石雲開是生死交情,倆人的感情非常人可以比擬。盛星懷的影響力僅限於經濟領域,但劉義守的影響力可以滲透到軍隊領域,柳京部隊現在所有的軍需基本都是自產,就連囂張如石昌茂,想搞次軍演需要加大軍需補給時也要找劉義守說好話。
部隊係統則是石雲開一手掌控的,柳京部隊裏所有的頭頭腦腦,和石雲開基本上都是生死交情,這是經曆過戰場以及親情雙重考驗過的,石雲開最有信心。
隨著石文秀的第二師也被調到黃州,柳京隻剩下石昌茂的第一師,和石文遠的第三師,以及閔丙新招的三萬多名新軍。這麽一算柳京的部隊又超過了五萬人,如果加上黃州以及遼東的部隊,石雲開的手下已經超過了八萬。
在聽說日本人擴軍備戰之後,石雲開命令閔丙也開始擴軍,這一次的招收人數不加限製,隻要願意加入軍隊,馬上就可以在平安北道和慈寧道領受一百畝土地,同時為了彌補勞動力不足的問題,還會有牛馬分配,以及為了增加副食品供應分配的家禽家畜。
這個規定一出來,立即在朝鮮掀起了一股從軍狂潮。
石雲開低估了這個年代農民對於土地的渴望,如果不是閔丙及時加以限製,北朝所有的適齡男人都會加入軍隊。
在另一個時空中,農民的收入因為可進城務工而出現大幅增加,土地的產出對於農民越來越不重要,所以大量的農民把手中的土地轉租,進城務工或者是做小生意,哪怕是把土地撂荒也在所不惜。
但在這個時代,普通農民除了種地之外甚麽都不會,沒有其他任何的外來收入,土地產出就是農民唯一的生活來源,對於農民來說,土地就是一切。
石雲開的這一個規定,瞬間就將軍人的社會地位無限製拔高,軍屬開始成為一個特殊的社會階層。身為軍屬,意味著家中最少有100畝土地,有牛馬可以用來耕種,有家禽家畜可以提供副食品,日常生活就算趕不上地主,起碼也是個富農。
此時的清國,實際上地主的日子也不好過,地主一方麵要應付繁重的苛捐雜稅,一方麵還要應付官紳地痞的強取豪奪,如果當年的雨水再不充分一些,稍有不慎,一年忙活到頭就是血本無歸,地主的生活實在是沒有小說畫本裏描述得那麽逍遙自在,就跟《甲方乙方》裏說的一樣:這年頭,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
但在石雲開治下則有所不同,和清政府相比,石雲開最大的不同是,在養兵、維持政府運行、發展社會經濟等等一係列舉措上,並不需要依靠土地的產出才能支持。石雲開在治下推行的是十五稅一,是真正的十五稅一,也就是老百姓當年的收成如果是150斤糧食的話,隻需要上繳10斤糧食,就算完成了本年度的稅賦。
這樣一來,在石雲開的手下種地,比在大清國要好上許多,簡直就是好的沒邊。
石雲開最初剛提出這個計劃的時候,招致了閔丙、程元春、以及曲章安的一直反對。反對的理由看似很充分,柳京境內多山,山地貧瘠,土地數量有限,根本沒有能力為所有的士兵提供100畝土地。
對於這個問題,石雲開的回答很幹脆。柳京境內確實土地不多,但是整個遼東土地多的是,別說是三五萬士兵,哪怕是三五十萬也能分配的過來。
就算是遼東的土地不夠分,那麽可以把目光向北移,北方的西伯利亞平原,多的是土地……
此言一出,立即引來閔丙和程元春、曲章安的浮想聯翩,老毛子的土地是多,但是誰都沒敢想過,如果真能把西伯利亞平原弄過來……
全國男人都當兵也差不多夠了。
手裏的部隊一多,石雲開立即把他們全部分配到各個部隊中,以老帶新,訓練起來其實比在柳京的新兵營裏快得多。此時石雲開的部隊成份其實有點不均衡,柳京本地人已經超過了半數,來自清國的民人處於劣勢。
石雲開為此給盛宣懷發了電報,想讓盛宣懷幫忙在清國人口稠密的四川、湖北等地幫忙招兵,卻驚訝的獲悉盛宣懷也在組織部隊,而且已經有了近兩萬人的規模。
石雲開造反,給盛宣懷帶來了很眼中的影響。因為盛星懷和石雲開的關係,盛宣懷也難免要受牽連。但盛宣懷可不是任人宰割的性子,他也不是隻知道做生意的肥羊,在南方的勢力也是很恐怖的,利用和淮軍一貫良好的關係,盛宣懷分分鍾就拉起了一支隊伍。
而且這支隊伍現在還能稱得上是裝備先進,畢竟盛宣懷手裏有江南製造局以及漢陽鐵廠,論起軍工實力來,其實比葫蘆島的生產能力還要強上不少。隻可以這些工廠的生產效率實在是無法令人恭維,空有強大的生產能力,卻最多隻能把其中的半數轉化為產能,其餘的都變成了紙麵實力。
知道盛宣懷的舉措後,石雲開雖然未能如願,卻也放心不少。經曆過石耀川身陷京城的事件之後,石雲開現在已成驚弓之鳥,深怕盛宣懷步入石耀川後塵。好在盛宣懷的腦袋比石耀川靈光的多,人家早早就看出石雲開有不臣之心,因此在半年前就已經離開京城前往江南,也算是提前抽身,回到自己的大本營。
雖然盛宣懷這條路斷了,石雲開也還有自己的渠道。時運開在直隸、山東有幾個移民公司,這些公司也都在同時吸收移民,隻是因為前段時間要開發雲田平原,石雲開才把方向轉移到吸引移民家庭上,現在隻要把方向再進行調整一下就行,並不廢多大力氣。
當這一切全部安排好之後,時間已經來到七月份。
這段時間東亞這邊安靜的有點詭異,石雲開和和清政府已經撕破臉,但雙方除了厲兵秣馬,都沒有進一步舉措。石雲開這邊在征兵,朝廷也在征兵。
清政府擴大了鎮武右軍以及鎮武後軍的規模,基本上擴大了一倍左右,同時左寶貴的盛軍也在擴編,從甲午戰後的八千多人已經擴編到一萬五千人左右。老將宋慶被調往盛京,統帥鎮邊軍以及靖邊軍,銘軍統領劉盛休及所部被派到牛莊,賦閑在家的衛汝貴也再次出山,和統領奉軍以及盛字練軍的聶士成一起組建新的鎮武左軍和鎮武前軍。 . 首發
日本人也在征兵,日本國內已經組建了十一個師團,其中除了近衛師團仍然守衛京都外,大山岩手中已經集結了3個師團近6萬人,如果再加上近五萬的朝鮮本地士兵,日本人現在隨時可以動員超過十萬人的部隊,遠遠超過了去年的清日戰爭時期。
石雲開對此並不擔心,根據《紐約時報》傳過來的消息,日本人的輕武器還是以步槍為主。如果跟去年比起來,最大的區別就是從單發的村田步槍改成了連發的村田步槍,部隊中的機槍比例還是少得可憐。火炮雖然還是以日本國產的青銅山炮為主,不過結構已經有了很大改進,發射速度估計會大大提高,和柳京部隊裝備的75毫米山炮性能差不多。
在柳京部隊中,機槍比例和日本師團相比遙遙領先。以裝備最好的第一師為例,重機槍的裝備已經到了連隊一級,整個師近兩萬人裝備了72挺95式重機槍,這已經超過了日本全國的重機槍數量,哪怕就算是拿到全世界來說,都是遙遙領先。
要知道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西方主要國家的師一級單位重機槍數量也沒有超過30挺,最慘的美國每個師隻有8挺。石雲開的部隊現在就裝備72挺,火力密度在全世界都是首屈一指的。
自從重機槍出現之後,戰爭的形態實際上已經改變,憑險據守的一方已經完全占據主動,進攻的一方如果不付出慘重代價根本就無力完成戰術目標。石雲開已經完成了戰爭準備,而日本人卻還沒有認識到火力密度的作用。
就算是日本人認識到了他們也無力大規模裝備重機槍,重機槍這玩意好用確實是好用,但消耗也是極大的。就以第一師裝備的重機槍來說,一根250發彈鏈就算是采用點射,不到一分鍾也會打光,而同樣數量的子彈如果裝備一名步兵,足夠讓他打完整個戰役了。
石雲開現在就等於是在等日本人主動進攻,日本人是不可能跟石雲開進行軍備競賽的,日本國內資源貧瘠,連糧食都不夠吃,他們耗不起。(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