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9.第369章

字數:4005   加入書籤

A+A-


    來了禦書房很多次, 王修晉頭一次覺得書房太大了,堂中央隻站著他一人, 他想遮擋一下都不行,他現在特別想捂臉, 心底又隱隱的擔心,若是四皇子把燈泡擰到燈座後,燈沒亮, 四皇子會不會惱羞成怒,把送上燈的人抹了脖子, “稟四皇子,它不會亮的。”為了不讓人不明不白的死了, 王修晉決定說出真相。

    “啊?”四皇子不解的看向王修晉。端坐在龍椅上的皇帝卻挑了下眉, 王修晉是怎麽知道燈不會亮的?

    王修晉頭疼, 他清楚自己衝了, 可是拉回來的外果仁就那麽幾個,真若是斬首,以皇帝的脾性絕對是全都斬了,而會隻斬了一位, 估計連將這些外果仁拉回來的人,也會受到牽連。王修晉硬著頭皮,頂著皇帝和四皇子打量的眼神,開口道, “上次出海官員歸來, 臣便聽說在海外有能發亮的東西, 特請這次出海的官員留意並請回幾位能人。”喘了口氣,王修晉又接著開口,“這東西和大梁的夜明珠不同,夜明珠是自然發亮,而這個,則是需要通電。”

    四皇子聽完看了看手裏的透明東西,又看了看擺在父皇禦案上的東西,“不能亮?”四皇子遲疑的看著手裏的東西,然後又比劃了一下,他還是有些不信,便試了一下,結果真如王修晉所說的……沒亮。王修晉更想捂臉了,他覺得現在的四皇子就像個小孩子一樣,越是不讓他弄,他越要嚐試,明明有了結果,還是要試上幾次,試圖證明別人說得不正確。

    四皇子試了幾次,臉色發沉,皇帝看著兒子臉上的表情麵上沒什麽,心裏卻有些不認同,老四的性子啊!也不知是被他養左了,還是被權利蒙蔽了心智,越發的沒了以前的中正,而現在,若是旁人說這東西不能亮,沒有多加解釋的情況下,老四不停的嚐試,他不會多想,但開口的是王修晉,老四和他的交往密切,卻仍做出這樣的舉動,便讓皇帝不由得多想。

    王修晉不知道皇帝對四皇子起了猶豫的心思,看著四皇子的樣子,王修晉內心是有些煩躁的,麵上卻是淡定,沒有再開口說什麽。

    “你剛剛說電,我們現在能通上嗎?”四皇子終於停下了嚐試,臉上沒了之前是不渝,反而興致勃勃的看著王修晉。

    皇帝內心給了兒子“喜怒無常”四字評價。前一刻臉上陰沉的似要殺人,不聽人言,後一刻便像是什麽都沒發生過,皇帝覺得他並不了解兒子,趁著他還行,還是再好好教教兒子才行。

    “臣……”王修晉都不好意思說了,要怎麽說?直說去的皇室子弟被人下了套,帶回來的人雖然也是在電廠工作,卻不是專業人事,連發電的原理都不見得知道?估計皇帝麵上不說,心裏也會對他有意見,而他這話說出來,絕對是得罪人的。就算是在人生地不熟的地界裏,皇室的人,也不應該被人騙了。若是皇帝惱羞成怒,是會滅了他,還是滅了忽悠了大梁皇室子弟的外果仁?

    “能便是能,不能便不能,何時皇商開口也如此猶豫?”皇帝把教導兒子的心思放了放,把注意力放到皇商身上。

    “不能,人手太少,短時間內弄不出。”何止之前那些問題,如果不是被皇帝追問,王修晉差點忘記了,傳輸電需要的電線,發電是需要煤,但並不是隻要把煤燒著了,就能讓發出電,如果不是身處的地方不對,王修晉很想拍拍額頭,內心卻更是震驚,外果仁已經進入了工業時代了嗎?那麽,他們是不是出現了各種機器?王修晉再一次湧出要親自去一趟海外的念頭,但,也隻是一閃而過。

    王修晉清楚,便是他放開膽子的說要去,海外的行程也不會成行,連“可能”都不會有。王修晉把身邊得力的人過了一遍,別說還真能挑出幾個機靈的人,從現在開始學習外果語,等下一次大船出海時,應該能夠派上用場。

    在驗證了燈泡在沒有電的情況下是不會發亮後,王修晉便出了宮,看著一直等到宮外的李菻善,王修晉吐了口氣,匆忙的上了馬車後,王修晉才發覺後背全都濕透了。此時的他也顧及不了這個,迫切的想要先去見見心中的人選。

    皇帝把出海的人員中的幾個皇室子弟叫進宮,問他們為什麽這東西放到圓座上卻不亮,幾人看到後想了半響,才反應過來,隨即一個個跟鵪鶉似的,恨不得學烏龜,把頭縮進殼子裏。皇帝倒沒大發雷霆,反而開始仔細的問他們在海外的事。

    這幾人非常認真的說著在海外.遇到的事,沒隻挑能逗皇上開懷一笑的說,也不會為了張顯大梁而遍低海外的國度,非常公證的做著評述。皇帝聽完後微微皺眉,“這麽說,海外之國要比朕的天下還有可取之處?殖民?”這個詞第一次出現在皇帝的口中。

    皇室子弟非常認真的把他們所見的殖民是何等的樣子細說了清楚,皇帝敲了敲桌子,他突然有了些想法,那四周的小國對他的疆土蠢蠢欲動,他怎能忍受得了,莫不如就將這些小國劃做殖民地,派些兵駐守,設個四品的官位,建立衙門……皇帝腦子裏已經規劃出大概,具體的還需要大臣往裏填充,如果有人跳出來說什麽有辱大國風範,那麽,跳出來的人,他是不會再用了。他又不是攻打他國,隻是幫著他們治理國家,他是“友善”的,哪裏辱沒了大國君主之風。

    同時,皇帝決定,下一次出海時,多派一些年輕的機靈的親隨過去,這些人不用跟著船回來,可以在那邊多停了一段時間,在海外多看看,多學學,最好是能把海外好的東西全都學回來,古人雲取稱補短,不能因為現在大梁的國庫豐盈了,就覺得大梁多麽興盛,那樣目光就太過短淺了,除了親隨之外,皇帝還想到一些義堂裏的孩子們,不過,先要做的就是讓這些人學一學海外的語言,不能讓再出現讓人畫圈,還傻傻往裏跳的事。

    出海外的大船歸來,大家最想知道的是王皇商賺了多少,之前一直觀望的商人,現在有心思想要打探,他們和皇商攀交不上,卻是可以尋到皇商最信任的王掌櫃。最近幾天,王掌櫃家的門砍次點被踩平,王掌櫃很是煩,卻又不能將人趕出去,都是同行,哪能容易得罪。

    王修晉聽完王掌櫃的訴苦後,樂了,“他們想知道,待清賬的人清算完後,你與他們說個數就是,他們愛信不信,信了,下次出海,他們肯定會插一杠子,到時我們正好撤回些東西,我們現在連大梁內的百姓都供應不上貨物,對海外,還是收緊的好,這一趟買賣便是賺得多,可細化成每一年的數,怕是就沒那麽多了。”

    王掌櫃點頭,東家說得在理。

    “雖說我們要撤了海外的市場,但不代表我們不參與大船出海,下一次出海,我想派出一些人,主要看的是海外有什麽能為己所用。前幾次托人行事,到底差了些。”王修晉不想吐槽皇室子弟帶回來的那幾人,等等,那些帶回來的人,還是有些用處的,可以做外教啊!隻是他們說得對不對,對一幫沒有學過的人,便是忽悠了,他們也不見得知道。

    王修晉腦子轉了又轉,覺得還是信那些人,大不了他跟著聽聽,並留意那些人頭上的標簽,膽敢糊弄他們,直接嘶啦嘶啦的。

    “在下願替東家跑一趟。”王掌櫃思來想去,覺得他去最合適。

    正想得出神的王修晉被王掌櫃的話打斷,愣了一下,遲疑了一下,隨即哈哈大笑,“你誤會我的意思了,我是想派一些機靈的年紀在二十一二歲的人去,若是可行,大概不會跟著去的大船一同歸來。”王修晉惦記著外果仁進和工業時代多長時間了。各種機器多不多,“還有大船從海外帶回來的東西,你明天帶人去迎回來,趁著大家都注意大船歸來的事,把東西擺具高價賣了吧!”

    做進出口貿易怎麽可能不賺錢,怎麽可能平攤一下和國內一樣多,若當真一樣多,誰還會挺而走險做走私。王修晉把這條財路讓出去的原因很簡單,不想一家獨大,適時的營造出百花齊放的景象。這樣便是有一日換了國君,他也不再是出頭鳥,不會被當成靶子。

    王掌櫃辦事相當的麻利,第二天便把東西全數拉了回來,心裏盤算著給這些東西如何定價,讓東家多賺一些。

    王修晉打量著拉回來的東西,嘖嘖的直搖頭,這些東西,讓他選還真沒有什麽可引起他興趣的,就那玻璃製品,看著很透亮,可在他眼裏還不如水晶來得漂亮,價錢還不便宜,王修晉有些擔心,這些東西會不會砸在手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