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3.第38章
字數:3927 加入書籤
看似不錯的待遇, 當真的推行起來, 哪怕是王修晉自己掏腰包,也有些難度。從皇帝到各個工坊、商鋪的管事,初時並不同意的, 他們都覺得給的待遇已經非常不錯了,若是再給一些,會不會養出人們的惰性。除了這些人之外, 還有來自外界的壓力,更多的人想要到工坊或是鋪子做工, 還有同行給的壓力。
原本王修晉給的待遇就比他們高,現在又整出這麽一出又一出的, 讓他們怎麽留住人, 而且王修晉的手下還特別的忠誠, 他們許以重利,也沒收買一位。商人們想不能王修晉腦子裏裝的都是什麽,都說商人重利, 為何皇商要把錢往外灑?
王掌櫃把從老交情嘴裏聽到的疑惑轉述給王修晉, 王修晉聽完就樂了,托著下巴想了想,“不是有句話叫‘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雖不好自詡是君子,卻也稱不上是小人, 我愛財, 賺的多了, 就想讓給我做工的人,日子過得好些,這有什麽問題嗎?而且我用人相當的挑剔,他們還會招不到人,怪我嘍?”
王掌櫃很想說怪你,可這話說不出口。東家做事自有一套章法,別看東家有時想一出便是一出的,但他所做所為少有是為自己。如果有人拿東家所有的產業都是賺錢的說事,那他就太狹隘了,他跟在東家身邊時間不是最長的,但他卻是東家最信任的,要不然東家也不會把名下所有的產業都讓他處理。東家每年賺多少錢,又花出去多少錢,他比誰都清楚。
王掌櫃曾問過東家,為何把錢都拿出去,便是和皇室交好,也不用把錢都給皇室,隻留下來年能周轉的錢。當時東家用玩笑的話說了一次,他賺的錢,就是用來花的,當錢賺的多了,就成了數字,放在那裏也隻是擺設。皇帝沒有錢了,那麽身為人臣的他就有責任和義務將國庫添滿,不單單是皇上的私庫,還有國庫。雖說裝滿國庫不應該隻是他一人的事,他有這個能力就多做一些,有句話,叫能者多勞。
還有另一個理由就是,東家認為,在其位就應該謀其職,他既然是皇上親封的皇商,就應該帶動起來,讓大梁上至皇帝下至百姓過上生活富裕一些,便是不能讓所有都家財萬貫,至少讓百姓能做溫飽不是問題。當然東家還是很在意他的錢,東家說過,他自己賺的錢,怎麽用是他樂意,外人管不了,他樂得給國庫,樂得捐給軍營,樂得做善事,就是拿到外麵灑,那也是他自己願意的。但如果不是他自願送出去的,想要拿他的錢,就要做好爪子被剁的準備。
王掌櫃覺得無法評價東家的作法,有些時候東家的行為和思緒顯得十分的格格不入,可細想想,又會覺得理應如此。外麵的人對東家的評說,在某些方麵還是很貼切的。
王修晉對外界談論不關心,更不在意。每天忙著醫館開業的事,別人越是不看好的事,他越是要做到最好。醫館成立之後,還缺少坐堂的大夫,學童還是有不少的,之前送了不少家生子的孩子去學醫,雖然現在還沒有出徒,但是所謂名醫出高徒,跟在禦醫身邊,這些孩子們學習的非常認真,再過個幾年,絕對會成為優秀的大夫。但在成為大夫之前,他們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這些天,醫館裏不是沒有大夫過來打聽過,但是王修晉看到人後,一個也沒看中。這些大夫有些是人品不好貪財,有一些身上還背負著人命,給人開錯了藥方,把人害死了。另外一些則是沒啥水平,卻自稱自己如何如何厲害,還有自詡是神醫的,包治百病,聽著能吹上天的人說完,王修晉強忍著沒笑噴,把人打發走後,王修晉直接笑出聲,而且笑得前仰後合,差點沒笑得閃了腰。
笑過之後,王修晉有些愁,這人招不到,鋪子這麽一直放著也不行啊!招人是迫在眉睫的事。可,人哪是說招就能招得到,那些個開醫館的都是大夫自家開的,這些大夫不會收太多的徒弟,他教出來的徒弟,要麽成為女婿,要麽徒弟本身就是自己的兒子,簡單的說,就是家傳。
不由得歎了口氣,王修晉坐在院子裏,仰著頭望天,頭一次覺得做一件事那麽難,這些年做生意太順利了?差點讓他忘記了凡事起步都難。不行,他不能這樣的消沉,他若不堅定,做工的人就會人心惶惶,到時就更不容易招到人了。
打起精神,王修晉決定走走門路,他認識的人裏認識大夫最多就是皇帝,所以能夠走門路的就隻有皇帝了。王修晉不好直接進宮,而且皇帝本身對醫館的事持有一種模棱兩可的狀態,聽他說完之後,沒有直接靜態過,讓王修晉心裏有一點點的擔心,擔心會被皇帝拒絕。
眼下的情況是就算是會聽到皇帝的拒絕,也要硬著頭皮去試上一試,還得許點好久,朝中大臣請大夫到他那裏,他們可以免費給看診,拿藥就得花錢了。王修晉覺得這個還是不太吸引人,想著要不要再加上一些,每半年給大臣做一次檢查。手點了點桌麵,王修晉覺得這個主意不錯。
李菻善回到家裏,看到王修晉坐在院子裏曬太陽,便走了過去,“難得看到你比我先回府,今天招到人了?”
“沒。”王修晉搖頭,“我在想是不是應該換個思路,準備進宮一趟。”
進宮?招大夫和進宮有什麽關係?李菻善不解的看向王修晉。
王修晉回了李菻善一個神秘的笑容,這事不好說到太多,他需要確定後再和人分享。李菻善看著王修晉的樣子,也就沒多問,估計這事王修晉沒有多大的把握,所以不想說出來。如果換成別的事,他或許還能幫幫王修晉,但這事,他一點兒忙都幫不上。
李菻善仔細的想著認識的人中,有沒有特別厲害的大夫,軍營的大夫是沒有辦法請他們到王修晉那裏做事。不過軍中的大夫,他們應該認識很多的同行,應該有不錯的人選。李菻善希望自己能幫到王修晉。
王修晉為了進宮說服皇帝,準備了一份草稿,把草稿背了又背,還老慮了很多的問題,也一一想出的對答。然後換了官服進宮。王修晉進宮一去便是一天,出來的時候嘴皮都幹了,不過整個人特別的興奮。李菻善站在宮門口待著王修晉,見人出來,便上接握住王修晉的手。
坐上馬車,王修晉猛得喝了幾口茶,等終於解了渴後,才緩緩的開了口。“皇帝答應派禦醫的學徒到醫館坐堂,人由我挑。”雖然沒搬動禦醫,但請動學徒也不錯,總比沒有強。
李菻善沒有問王修晉怎麽說動皇帝,但可以看出王修晉廢了不少事。李菻善握著王修晉的手,“我請軍中的大夫幫忙打聽有沒有認識的可靠的大夫需要一份工做,他們推薦了幾位大夫,有些脾氣還挺古怪的,隻是這些人都需要咱們去請,你看?”
“請,今兒這天兒太晚了,要不然現在去請。”王修晉掀了窗布看向外,天色太晚了。“明兒起早就去。”又喝了兩口茶,“其實皇上挺好很好說話的。”王修晉主動提起今天進宮的事,他在散朝後便進了宮,讓他進了禦書房,不過進去之後,皇帝便一直拖著,叫起後,便不理他,一直在看折子。王修晉也不急,盯著地板看。
一拖便到了用午膳的時候,王修晉以為今兒沒希望了,不想皇帝留他一起用午膳。王修晉都快要死心了,又被提了起來。用午膳的時候,兩人都沒說完,飯後王修晉想要開口,皇帝反倒主動提起給王修晉派禦醫學徒的事。當時把王修晉樂的啊,激動的立刻跪地謝恩。之所以這麽晚出來,是被皇帝問些旁的事,主要是發電的事,皇帝從大船出發時,就一直琢磨著這事,但因為各種各樣的事,再加上王修晉少有進宮,就一直沒有機會問起。這會兒有了機會,自然要拖著人一直問,問到王修晉詞窮才放人,這期間,王修晉一次沒喝過水,說得口幹舌燥。隻是這事不能說,但不得不說,皇帝是真的很好說話的。
李菻善沒有追問,隻是握著王修晉的話,“明天我陪你一起去請。”王修晉點頭。
這一晚,因為大夫的事有了眉目,王修晉睡了個好覺。第二天一大早,著人給王掌櫃送了個信,他便由李菻善陪著去幾位大夫的家裏,挨家去請人。這些大夫隻有兩位住在京城,他們並沒有開醫館,就過著普通人的生活,而其中一位大夫的兒子,還在他的工坊裏做工。開門的人,看到王修晉時,還挺忐忑的,聽完王修晉來意時,那位還有些傻,他父親是大夫?開什麽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