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我的良田十畝

字數:4000   加入書籤

A+A-




    這個時代沒有水電費之說,不過打水還是比較費勁的。

    無裳閣運氣好,所在的位置有一口老井,據說這也不是唐靜雨派人挖的,也不是她的父輩挖的。而是他父輩買下這裏的時候,這個宅子就有這口老井,隻是後來被開成了青樓,就這麽用了下來,比其他的地方都用水方便的很。

    蘇致遠的屋子沒有井水,每次都是花點錢讓人往水缸裏打的滿滿的,才幾十文錢而已,都是城外的山泉水,這個時代的勞動力不值錢,所以不少人靠著海還去捕撈一些海產品,即使是被雇傭的勞動力,那收入也堪比一個小酒店的掌櫃的了。

    這個時代出海的風險高,捕撈回來的東西賣的也貴,不過他們也不敢去太遠的地方,一旦喪生一個船員,可得賠不少的銀兩,所以就在近海的位置捕撈一些海鮮,收入還大一些。

    蘇致遠倒是不怎麽喜歡海鮮,不過今天楊玉環出去看到了一些海產商人在賣蚌,價格也不高,所以就去看了看,這一看,就滿心歡喜的買了幾隻回來,有種買櫝還珠的意思,因為她是看中了蚌裏麵的珍珠。

    說實在話,珍珠沒有那麽珍貴,有的大蚌身體裏很多珍珠,能值錢的珍珠是大號的珍珠,一般的蚌根本沒有,不過珍珠這種東西天生對女人有種吸引力,所以小玉環抵抗不了,加上價格不貴買了回來。

    蘇致遠本來打算今天去看看自己的田地,因為縣衙來人帶他認下自己的田地,以免找不到。

    其實縣衙裏的人哪有這麽好說話,這麽熱心?完全是因為唐靜雨錢財的功勞。

    這麽長時間以來唐靜雨除了回顧自己和楊安城經曆的往事,也在思考自己最近做的一些事,很多現在她想來都很過分,把蘇致遠趕出去就是其中一件,雖然事後她也來過蘇致遠這邊多次,不過那個時候,蘇致遠正在外邊看別人唱戲,不在店裏,所以她就回去了。

    她一直想彌補什麽,因為身邊沒什麽親人,都城讀書的妹妹也不在身邊,總覺得對自己所認的弟弟不夠好。

    蘇致遠來自現代,基本上早就過了什麽拜把子,義結金蘭的年代,所謂口頭形式的認親也隻是朋友的關係,倒不像古代很重視這個。

    唐靜雨其實是比較重視這個的,隻是女兒身,加上青樓的業務,她也沒法回去故裏,隻能托人給遠親帶點東西,證明她這個人還存在。

    蘇致遠不知道她的想法,跟著衙門來的人去了城外,看看屬於自己的田地,畢竟是有地契的東西,也算是自己成為大唐公民的一份福利,重視一下也挺好。

    杭州城外也有小山,有地勢平緩的田地,也有山坡上的田地,因為過了秋收,田地裏沒什麽人,不過有的地方有幾個三三兩兩的人,看起來不知道在搗鼓什麽。

    “蘇公子也對抓野兔有興趣啊?”那個衙門裏的領路人是個衙役,今日當差,不過平日沒什麽事,生活也算是悠閑。

    蘇致遠這才知道他們那些人在抓野兔。

    “我也有興趣,隻是一直沒什麽機會抓野兔,也不會抓,就是好奇而已。”

    衙役顯然是個老手,看似很有經驗的講道:“野兔不難抓,找找周圍有什麽草裏麵的土洞,放火熏煙出來,外麵堵點網子,一會就有兔子衝出來了,運氣好了,把土拋開說不定還有小兔子,帶回去還能養著,做個備用糧。”

    蘇致遠看著遠處的人,不斷的走動著,一會兒,濃煙就升起來了,眼看著距離越來越遠,也不知道那些人抓到兔子了沒有,不過蘇致遠的良田到了。

    按理來說有關係十畝地給的不算多,可是這地是按人頭數算的,蘇致遠得到了十畝田隻是按他一個人算的,還是中上等的田地,已經很不錯了。

    基本上城外的百姓要麽都是田地的長工,也有一些人是外地來的,沒有田地,都是租戶,蘇致遠今天過來看著自己野草叢生的十畝田地,如果要是好好種,理一理,收成足夠幾個人一年吃的多得多。

    這個時代的糧食種植還比較落後,有很多東西都沒有,產量也不高,關鍵是價值在這樣的和平年代實在賣不了高價,所以蘇致遠也不打算自己種,那樣太累了,反而不值得。

    看完了衙役給自己用手指走過的地方,給自己圈起來的位置,蘇致遠知道了十畝地也是很大的一塊,如果放到21世紀,隻怕他早就成了千萬富翁,可惜這個時代田地卻隻是很普遍的財產。

    這塊田地並不是水田,也不是能種植稻米的地方,不過蘇致遠不想在跑一趟,所以打算去附近的村子找一下有沒有願意租地的百姓。

    唐玄宗剛上位就發布了很多利於百姓的均田令,所以大多數百姓都是有田地了,隻是很多人不願意種,就租了出去,所以蘇致遠找人種地也算不上是地主,現在敢自稱地主的都容易被打擊。

    好在衙役願意幫忙,也是個熱心腸,加上對這一帶熟悉就帶著蘇致遠去附近的村子找租戶。

    一般來說很少有人願意花錢來租地,都是用糧食來抵賬,如果是蘇致遠中上等田十畝的水平,下來一年起碼能拿到千斤以上的租帳,總比空著來劃算得多。

    附近的村子住的人比較緊湊,上麵還有炊煙升起,夕陽之下,這裏看起來靜謐而又溫馨,除了幾聲狗叫以外,都是孩子在外麵嬉戲的聲音。

    一個歪脖子樹的邊上有戶人家,戶主是個老頭,蘇致遠到這個租戶家的時候,他正在給牛喂草,家裏還有一點散養的雞鴨,看起來挺不錯的樣子。

    衙役顯然認識這些人,幫縣令做戶籍的時候,這幫衙役天天跑上跑下,十裏八鄉的,說個名字能記起個大概。

    “老喬啊,來,看我給你帶誰來了。”

    “這個年輕人是?”老頭可能有點眼昏,使勁眨了眨眼睛,湊近看著蘇致遠。

    蘇致遠穿的可不像是個公子,長袍被他改良過後穿的像是棉襖,不倫不類,倒是方便了很多,起碼不累贅。

    “這位就是城裏的蘇財主,他有十畝田地找人租種,你有意思沒有?”

    老喬尷尬的笑了笑:“我家今年分了十餘畝地,隻怕一個人忙不過來。”

    其實衙役最清楚老喬不是因為種不過來說這話,隻是他想搞價降低點租稅才說的這話,雖然人人都分到了田地,可是農村勞動力很多,不少租地的人想靠著種地掙點錢來養家糊口,就連一畝地的租稅都炒的很高。

    蘇致遠不在田地間生活也不知道這個事情,其實他也不在意兩三百斤糧食,但是對村裏的百姓來說,這個卻很重要。

    “十畝上等田,你若是願意,我們現在就能簽個契約。”蘇致遠不想耽誤太多時間,晚上回去了,還等著吃飯,這會都有點餓了。

    老喬像是下定什麽決心一樣,說道:“十畝田,一千斤的租稅,多了您找別人,行不?”

    “成交!”

    蘇致遠利索的應道,老喬立馬欣喜起來,趕緊去隔壁的一個書生家,借來幾張紙,寫了一個簡單的契約,蘇致遠這就把地租出去了。

    回去的路上,蘇致遠一直想著要改善下自己的口食,最近幾個月吃的飯和現代的糧食蔬菜差了太多,很多種類都沒有,蘇致遠打算去異族人的地盤上看看,有沒有其他的糧食種子,有的話,讓老喬種上,減少一些糧食租稅也無所謂了。

    (未完待續)53210